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六卷 馬扎 第十二章 文 / 黑鬍子

    第十二章

    楊洪森與日本人之間的事情絕對不是一、二次談判就可以解決的,日本人很想拉攏楊洪森,但是在某些問題上他們是決對不可能讓步。第一、漢治萍問題;第二、三都澳問題。這兩個問題又不同程度的涉及到北洋。日本人對對北洋的支持態度是楊洪森不能容忍的。

    美國對於是否扶持楊洪森猶豫不決,最終他們放棄了三都澳的計劃,而這項工程最終落到了狡猾的意大利手裡,意大利在港口船廠修建的報價比美國人的低了30%,意大利人也想在遠東搞點好處,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恰當的時機,在美國退出後,他們找到了機會。在這筆大買賣中瓦裡奧居中穿針引線,促成了合約了最終簽訂。

    意大利人想通過這一筆生意開啟中國的新篇章,斯坦尼勳爵也希望通過這個機會,改變自己的境況。

    意大利在亞洲沒有殖民地,至於兩國的貿易更是少的可憐,不過意大利還是很熱衷於在東方世界發揮更大的作用。

    斯坦尼勳爵作為意大利公使長期駐守上海,而他身份亦官亦商。從歐洲的文明之地來到東方這邊蠻荒之所,如果再不搞一點錢花差、花差,那就太對不起國王,對不起意大利人民,他在中國的生意從事投機和轉手貿易,隨著口袋裡的錢慢慢的充實起來,對於歐洲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就變的越加強烈。

    上海或許是冒險家的天堂,卻不是他的天堂。

    「四·一二」反帝運動的後遺症在兩江地區蔓延,日本公使谷康昭夫多次來安慶協調此事,兩江是日本重要原料和傾銷市場,抵制運動所造成的損失遠比「漢治萍」停產更為嚴重,因為他們的市場正遭受美國人蠶食。

    美國商人對於失去三都澳十分惱火,美日的紡織商貿戰首先在中國被點燃。

    「委員長,谷康昭夫先生已經到了。」

    楊洪森讓人把這位領使請進了辦公室,「唉呀,你好,您好,谷康君,隨便坐吧。」

    日本方面在不久之前輕描淡寫的向死難者道歉,兩名日本士兵經由上海萬國法庭經審判,兩名日本士兵應屬防衛過當,考慮到他們的態度和整個過程,法庭從輕處罰,這雖然導致了中國百姓的一片不滿,但是卻給這次事件短暫的句號。

    「委員長,此次前來的目的是為了我們商人在貴境的貿易。」

    「我完全明白你的意思,你需要我做什麼,發一個政府性強制命令還是出兵鎮壓,對於這種自發的運動,我只能加以約束和引導,我無法決定每個人的思想。」

    「委員長,事態如此發展下面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們兩國的外交正常化。」

    「不要這麼說嘛,谷康君。」說著楊洪森將煙盒遞到了谷康昭夫,谷康昭夫謝絕了楊洪森的好意,「不要把國家間的矛盾,無限延展到民間,不過對貴國的商人我還是十分有意見的,如果他們再這麼走下去,我不得下逐客令。」

    「委員長,是否可以說的更明白一些呢?」

    「日本政府支持袁世凱,提供經濟和武力援助也罷了。日本政府還為袁世凱提交情報,而且收買我的部下,谷康君是否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

    「委員長,日本政府在中國內部事務中一直堅持中立態度這是從未改變的,至於您說的這種情況,我認為這是部分日本民眾的個人行為,只要委員長有充分的證據,領使館願意給予配合。」

    楊洪森根本就不需要日本方面的配合,想讓幾個日本人在他的轄區內蒸發掉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關於民眾的敵視態度,就讓時間去沖淡這一切吧。我個人是十分歡迎日本商人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行廣泛的投資,請谷康君把我的友好帶給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

    谷康昭夫認為日本政府在對袁和對楊的態度應當給予同樣的重視,同樣給予援助。楊洪森的南方系統,袁世凱的北洋系統,這兩個系統在中國將同時存在,由於意識形態的不同,兩個系統將處於長期的分裂之間。一個分裂中國,二個親日政府,這正是帝國所需要的。

    谷康昭夫的報告引起了日本大本營的注意,所以他們決定改善兩者之間的關係。

    改善關係的最好辦法,就是為其提供經濟援助,可是楊洪森是否需要貸款?

    比起北方的經濟狀況,社會人民黨下的各省經濟狀況良好,財政方面也小有結餘,至於楊洪森本人更是家資頗豐。

    在美國開公司其實也賺不到多少,隨著社會人民黨取得浙江、福建的對外貿易港口後,楊洪森開拓出一門新生意。

    貿易代理,這門生意正是利用中國進出口關稅的巨大的差距,以美國為例中國進口關稅為3.5%,而進口關稅高達60%,這種設定是極不公平的,所以貿易代理也就為之誕生。為了減免高額的出口關稅,進口貿易大致分兩步走,委託上海租界內專門從事進口代理商,完成交易後代理商從中抽取好處費。

    能從事這種生意的必須有很大的「能量」,比如像楊洪森這一號的。

    貿易代理活動促進了另一種行業「走私業」的蓬勃發展。

    在上海走私業是公開的生意,各國水兵甚至各國領使都被牽扯其中,這就使得租界巡捕房權勢滔天,像黃金榮根本就是上海的土皇帝。政府不但要給面子,就連洋人也要給面子,而楊洪森的生意也多靠其關照

    楊洪森的走私貿易大到軍火、機械設備,小到日常生活用品。

    社會人民黨駐歐美商務代辦處就好像這條黑色管道的閥門,這些見不得光的錢最終都流入了中美洲,接著進入美國市場,繞了半個大地球回到中國,通過恆生銀行的秘密賬戶運作。

    安徽財政廳下轄有一個經濟委員會,表面看起來是監督財政經費的使用,實際是專門負責秘密賬戶的獨立部門。安徽國有經濟發展的如此迅猛發展,離不開這些資金的幫助。

    等楊洪森期待以久的海外資金陸續回攏後,安惠民再次拜訪了盛宣懷,這次安惠民並不是空手而來,他們要接手漢治萍公司。

    盛宣懷終究沒敢收下楊洪森那麼一大筆錢,而是極為慷慨的將漢治萍公司51%的股份送給了楊洪森,這是他晚年做出的最大的一筆投資,楊洪森接手「漢治萍公司」對日本人而言絕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為跟在楊洪森身後的美國人就要進來了。現在日本方面總算有點明白了,為什麼當初與袁世凱簽訂協議的時候,關於「漢治萍公司」合辦這一條被其抹去,以至於談判差點破裂,導致他們不得不放棄局部的利益,原來是這樣,這兩傢伙私下搞串聯。

    雖然日本人控制著本溪、德州的鋼鐵廠,但是「漢治萍」公司是前者無法比擬的,控制了「漢治萍」公司就等於控制了中國的鋼鐵命脈,沒有鋼鐵,中國機械製造業便無從談起,更不說重武器生產了。楊洪森收購「漢治萍」公司後可能帶來的變化讓他們感到不安。

    盛宣懷這個老狐狸把「漢治萍」公司推的一乾二淨,他的內心世界終於得到了安寧,以後再有借款這種事,袁世凱可以找楊洪森溝通,日本人想簽訂什麼合同也去找楊洪森溝通。「爺從今天不玩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