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立志傳

第四卷 only you 第二十五章 刮刮鬍子 文 / 黑鬍子

    第二十五章刮刮鬍子

    在安徽省內你只能看到兩份報紙,一份是《安徽日報》,另一份則是《挺進報》。

    可以買到的革命書籍也只有兩種,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和楊洪森的《我的奮鬥》。

    柏文蔚到達安徽的第一站便是蕪湖,而柏文蔚到達蕪湖後便攪黃了楊洪森一筆在買賣,他把英國人的兩船鴉片給沒收了。那些英國水兵一下就急了,他們將這些鴉片從印度運到中國來容易嗎?

    從艦長與水兵都喊著要打,英國水兵一鬧騰,蕪湖領使便坐不住了,給楊洪森發了電報,要求協調。

    在楊洪森沒有回電之前,英國領使要求柏文蔚做出解釋,並且立即將扣押貨物歸還英國商人,如果拒不歸還,那就只好兵戎相見了。

    別看那些英國水兵眼睛都通紅的,一個個要拚命的樣子,柏文蔚根本不怕他們。

    當楊洪森出面之後,事情卻向著另一個方向發展著,這批煙土歸還給了英方,英國保證馬上命令船隻離開安徽,並且保證以後不再攜帶煙土進入安徽。在英國蕪湖領使作保後,英國商船及軍艦在安徽艦隊的護送下離境。

    「玉琨,這樣的作法是不對的,你就這樣治理的安徽嗎?」

    「先生,我認為我的處理並無不當之處,而且我認為必須的妥協是合作的基礎。」

    「合作,難道你和他們一起走私煙土嗎?」

    「先生,目前全省境內煙館已被我全部查禁,在安徽你可以在街上看到抽香煙的,但絕對看不到抽鴉片的。」

    「哦~,你的口氣還真不小。」

    「要想禁絕煙土是不可能的,它們就好像我們中間總是時不時地跳出一、二個叛徒來。也許您不喜歡我的做事風格,但是這樣卻能讓我們的利益最大化。」

    「我們的?還是你的?」柏文慰冷冷的笑著。

    「兩者都有,請吧,都督我可是特地從安慶接您的。」楊洪森一臉無害的笑著。

    柏文蔚終於回到了安徽,但這多少是受到時下的形勢所迫。南京臨時政府北遷之後,革命黨人努力保留南京留守這個中心。黃興改任南京留守,統轄南洋各軍。他便成立留守府,以李書城為留守府總參議,府內設政務、軍務兩廳,以馬相伯為政務廳廳長,張孝准為軍務廳廳長,陳嘉會為秘書長,何成浚為總務處處長,耿覲文為參謀處處長,曾昭文為軍需處處長,陳登山為軍法處處長,趙正平為軍學處處長,林虎為警衛團團長。

    黃興將南京各省民軍暫編為5個軍,即柏文蔚的第一軍,徐寶山的第二軍,王芝祥的第三軍,姚雨平的第四軍,朱瑞的第五軍。而就在黃興在任留守的第6天,贛軍因軍餉不足發生兵變,焚掠白門橋、太平橋一帶。兵變發生時,黃興正在上海同唐紹議洽商公務,聞訊急忙搭夜車回南京,至天明,兵變已被駐守的其餘各部平定。

    南京臨時政府撤銷後,袁世凱借口經濟困難不發給軍餉。南京10餘萬軍隊,南京留守府所屬軍隊,每月餉銀約需200萬元以上,其後贛軍俞應麓所部突然嘩變,在南京城內肆行搶劫。經請廣西軍王芝祥軍長派隊彈壓,到拂曉才平定。除由軍法處將罪據確鑿的犯兵予以懲處外,其餘均遣送回籍。

    贛軍俞應麓兵變後,黃興向袁世凱提出辭職。但袁世凱還要利用黃興去穩定南方局面和遣散南京的軍隊,不准其辭職。

    袁世凱頒布《南京留守府條例》,規定留守府直隸大總統,有維持整理南方各軍及南京地面之責,留守府管轄範圍內所需的款項,由留守咨商財政部籌措。但是,財政總長熊希齡在袁世凱的授意下,對留守府所需軍餉置之不顧。黃興函電交加,熊仍置若罔聞。過了半個多月,袁世凱才讓熊希齡去南京,會商解決。熊到南京後,口頭上允諾撥款百萬,但離開後仍一再拖延不撥,迫使黃興天天發表演說,以革命大義來動員軍隊解散。

    袁世凱不給革命軍軍餉,迫其解散也就罷了,他還製造謠言,攻擊黃興留守權力太大,欲割據東南之心。黃興忍辱負重,幾次催電要求撥款軍餉,袁氏政府對此仍置若罔聞,不給予接濟。

    在來安徽前柏文蔚已被提名為山東都督,但這之後袁世凱與同盟會的高層作了一筆小交易。

    柏文蔚在安慶受到了各界人士熱烈的歡迎,拖欠了近二個月餉銀軍也終於放到了士兵們的手中。柏文蔚準備在安徽大幹一場,一展夙願,但是很快了就察覺到,其政令根本就出不了安慶城,不要說他這個都督被架空,就連有「二都督」之稱的軍政司司長吳中英也被架空了。讓柏文蔚不能容忍的是,在他到達安徽沒幾天,楊洪森致電袁世凱,要求自行裁撤二個師,袁世凱同意後,隨柏文蔚入皖部隊被裁撤改編為「路政工程兵團」扔到了皖北,而他手下的將領,楊洪森將他們圈養在了蕪湖租界的洋房內。

    「袁世凱這個人絕對不可以信任,玉琨啊,部隊堅決不能裁撤,依我之見不但不能裁,而且還應進行擴棄,以防突變。」

    「先生,我看事情應該不會變的這麼壞吧,再者現在人心思安,人心厭戰,如果這個時候大肆擴充兵力恐怕不但會受到中央的猜忌,而且百姓也會深感不安。」

    柏文蔚急道,「你怎麼聰明一時,糊塗一時啊,難道你還沒有看出袁世凱耍的陰謀嗎?」

    楊洪森卻冷冷一笑,「看出來又怎麼樣?當初我革命黨人如能團結一心,聯軍北上,殺進直隸,那裡還有今天這個局面。現在的形勢與過去不同了,鬥爭的形式也要隨之變通。我認為目前還是應該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為上。」

    「袁世凱狡黠多詐,誠不信,應當在軍事上早做準備為上。」

    「我認為都督多慮了,袁世凱不過是玩弄權術而己,還不至於倒行逆施,」

    「你又焉知他不會倒行逆施。」

    楊洪森心裡暗罵,他倒行逆施又怎麼樣,關鍵時刻老是讓我當出頭鳥,媽的,又不提干,又不加薪。

    遠在上海的陳其美為了將江蘇督軍程德全搞下台,秘密的組織武裝奪權,這中間少不了楊洪森出錢出物。為此,李鼎銘在上海致電楊洪林說明了情況。楊洪森徹底被累倒了,立即派人找來楊慶密議此事。

    「明瑞,這是上海方面的電報。」

    楊慶只是掃了一眼,「王琨兄當早做決斷。」

    「我已致電李鼎銘,務必攔住陳其美。」

    「王琨兄的意思是此事難成。」

    「明瑞,你糊塗啊,此事成與不成,結果不都是一樣嗎?」

    楊慶細細一想也確是如此,把程德全趕下野,推選同盟會的同志出任江蘇都督,袁世凱必定不會予以承認,而最後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同盟會高層向袁世凱妥協,把江蘇都督再次讓出來。

    「難道,英士兄沒有考慮到嗎?」

    「考慮?他這是在用同志們生命豪賭,他那點心思我還是知道的,他是準備繼承事實,逼著袁世凱承認。」

    「袁世凱會不會讓步呢?」

    「袁世凱要會讓步,老母豬也會上樹,此事不成便罷,如果不小心成了一連串的麻煩少不了。」

    「不至於這麼嚴重吧,要不我們找柏都督商量一下,讓勸勸英士。」

    「如果陳其美推舉柏都督出任江蘇都督。」

    「這……,既然玉琨兄已有決斷,找我來的意思是……。」

    「請你聯絡張謇,知會一聲程德全,此事若洩,陳兄必定會知難而退。」

    「好我這就去安排。」

    程德全一直防著同盟會,哪裡還用得著楊洪森派人知會他,陳其美倒程失敗,參與的人員抓的抓,殺的殺。

    安徽柏文蔚聽聞此事之後,以前往南京協調為名,總算把親兵衛隊給要了回來,臨行之前辭去了安徽都督,推舉楊洪森繼任,柏文蔚出走是為了避免矛盾激化兩個尷尬,在面子上楊洪森極力推辭,袁世凱見兩位大賢如此謙讓,便動用行政手段任命孫多森為安徽都督了結了此事,至於楊洪森的人事安排,袁世凱早先準備派他到甘肅擔任檢閱使,後思慮再三改任其為安徽護軍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