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旗卷天下

第六卷 黃巾之亂 第三百六十九章 登基之前 文 / 獨孤天狼

    第三百六十九章登基之前

    「不是條件,是交易!對於我們來說,只有交易!」黑衣人糾正道。

    「哦!哪就談談我們之間的交易吧!」曹操並沒有在言語上與這黑衣人再糾纏下去,他需要的是結果,其他的並不關心。

    「五座城池!一個江湖!」黑衣人答道。

    「成交!」曹操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對於他來說,這些都只是個空頭支票,答應下來又能如何。

    「記住你的承諾!不然你會後悔的!」黑衣人丟下了句話,從半開的窗戶裡走了。像幽靈一樣的來,又像幽靈一樣離開。

    黑衣人是怎麼離開的,曹操沒有看清,看著空空如野的書房,曹操恍若如夢。但願是一個真實的夢境,但願黑衣人能殺了皇甫劍。

    幽州的戰事並沒有因為皇甫劍的一紙令諭而有所改變。

    公孫瓚還是死了,死在他自己構築的那座高聳土丘內,他的三個兒子也成了他的陪葬品,他的那些妻妾有的死了,有的成了袁紹的堂上客,被袁紹擄走了。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袁紹旗下五百人的一支小隊,在河北名將張郃、高覽的率領下,從挖好的地道裡直接進了公孫瓚居住的那座土丘。土丘雖然高不可攀,表面上看起來極具威勢,可裡面不要說一個兵卒,除了公孫瓚之外,甚至連一個男人都沒有。

    這樣的土丘,在張郃、高覽眼裡,在這五百河北兵卒眼裡,如同自己家的後花院,想乍的就乍的。公孫瓚自從兵敗被困之後,除了借酒消愁,就是以打罵妻妾女子為樂。袁軍從地道裡進入土丘的這一夜,公孫瓚正好喝得爛醉如泥,被張郃一刀梟首了。

    公孫瓚死在了睡夢中,一點痛苦也沒有,帶著他的夢永遠的沉淪了。

    那個漆黑的夜晚,袁軍突然出現在土丘中,亮起了無數火把,如神兵天降般。

    「公孫瓚已死!降者不殺!」張郃一手提刀,一手提著公孫瓚帶血的頭顱,大聲地叫喝起來。張郃的聲音在黑夜的風中傳得很遠,嚇壞了那些還在睡夢中的幽州殘兵。

    這個時候,袁紹也親率大軍到了一道道壕溝前,命人填土,發動了最後攻勢。

    黑夜,幽州殘兵不知道中間土丘,到底來了多少袁軍,這些袁兵又是怎麼進去的。他們只知道公孫瓚死了,袁軍來了。除了極少數人還在抵抗之外,大多數人放下了武器,選擇了投降。主公都死了,他們還打什麼打,為什麼打?

    三萬餘幽州軍殘部投降了,成了袁軍的俘虜。公孫瓚的幾個兒子不是戰死,就是自殺,結果都是一樣。整個交戰的過程極短,到天亮的時候一切都結束了。短得鎮西軍都來不及反應,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袁紹打下了幽州。

    袁軍打下了幽州,第二天天一亮,袁紹就派人告訴鎮西軍使者,公孫瓚自殺身亡,幽州軍殘部選擇了投降!

    冀、幽之爭歷時一年有餘,終於以公孫瓚的死而告終。

    八月中旬前後,大漢天下真正的平靜了下來,各方諸侯都停止了爭戰。整個天下除了一些小蟊賊為了生計,不得不進行些小打小鬧外,大的戰事全都停了下來。各方雄主各懷心思,都在等著九月九日這天,等待著皇甫劍的登基大典。

    大漢天下,已不知有多少年沒有這般寧靜過,天下黎民還在天真的以為太平盛世真的來了。卻不知在這平和的表面下,卻是波濤洶湧,有多少軍隊在暗中聚集,一場驚天大戰,一場席捲天下的大戰就要展開,又將有多少無辜之人會喪身在這場份亂的戰火中。

    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寧靜,有點詭異的寧靜!

    來往關中長安的各條官道,本就是關中通往各地的生命線,現在變得更加繁忙,車水馬龍,絡繹不絕。離皇甫劍登基的日子越來越近,各路諸侯不管他們心中有著什麼想法,可表面都派出了大隊使者,攜帶著龐大的賀禮,前往長安,恭賀皇甫劍登基大典。

    天下群雄正在暗中醞釀著聚兵討伐皇甫劍的大計,皇甫劍呢?也沒閒著。

    表面上長安城的大小官員都在為皇甫劍的登基大典,在籌備著,在忙碌著。實際上在皇甫劍的武神宮,那座中宮中最神秘的雄偉塔樓裡,皇甫劍每天晚上都要召集帳下重臣商議著平定天下的大計。

    這座塔樓呈八稜形,外層選用最堅固的漢白玉花崗岩建造,裡面選用不懼水火、堅韌似鐵的鐵杉木搭建,共分九層,每層設有多處射擊孔洞。樓中配備著鎮西軍最先進的守城弩,可謂是一座攻守兼備,永不損毀的塔樓。

    塔樓表面上看起來更像是一座高聳入雲的寶塔。塔身高達二十五丈,比長安城中那兩座古老的鳳闕還要高出五丈有餘,是長安城中的第二高建築,只比武神宮前廣場上那具金色騰龍柱稍微低那麼一點。

    塔樓位於武神宮中心,當然也是皇甫劍居住的中宮中心了。平日這裡戒備森嚴,僅僅塔衛就有五百人,就是皇甫劍的諸多夫人沒有皇甫劍的令諭也不得靠近。站在塔樓的頂層,整個長安城都可以一覽無餘,更可將整座武神宮收歸眼底。

    這座塔樓皇甫劍除了用來召開一些極為隱秘的會議外,更是整個武神宮的中樞所在。一旦武神宮遭外敵入侵,這裡就是整個武神宮的指揮中心。武神宮的九宮八卦大陣,也能靠這裡來指揮運轉。在這座塔樓的底下,還有一條密道直通長安城外,以備不時之需。當然這些都是最大的秘密,除了建造此宮的小發明家馬鈞外,就只有皇甫劍知道。

    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塔樓最高層議事廳裡燈火輝煌,鎮西軍高層正匯聚一室。

    這已是皇甫劍召集鎮西軍高層進行的第五次會議了,為了掩人耳目,每次商議都是選擇在夜間,都是在武神宮這座最神秘的塔樓中進行。

    一支支臂兒粗的紅燭正吞吐著火焰,將整座塔樓照得通明。這裡沒有上首,只有座次,皇甫劍坐在那張坐北朝南的几案上,周圍文武文置,團席而坐。

    離皇甫劍最近的文臣位置上坐著賈詡,然後依次是閻忠、張昭、鍾繇、蔡邕、戲志才、陳群、郭嘉、沮授、田豐、法衍、周異、馬鈞,這十三人都是未來大武國的頂樑柱。

    離皇甫劍最近的武將位置上坐著華雄,然後依次是八部將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八人,八部將之後是趙雲、典韋、張飛龍、虎、豹三將,三將之後是野戰九營的領兵大將:徐晃、鞠義、張遼、馬騰、黃忠、龐德、李傕、周瑜、太史慈九人,最後面的是甘寧、黃蓋、閻柔三員水軍統領。

    這些人,有的就在長安城身居要職,更多的卻是在異地或執掌一方要務或執掌一軍大權,這一次被皇甫劍全都召回了長安。一來,要麻痺對手,借一個讓對手動手的膽子。二來,皇甫劍要將計就計,布下一下驚天之局。

    華雄已在大草原上遊蕩了十多年時間,幽靈鐵騎闖下了赫赫威名,草原各族無不懼怕。趙雲、典韋、張飛三將被皇甫劍調回之後,還留下十五萬鐵騎,雖然這些鐵騎不能與龍、虎、豹三騎相比,但也是一股強大的力量,現在都併入了華雄旗下的幽靈鐵騎。

    一來,華雄是皇甫劍的第一任親衛統領,可以說是守著皇甫劍長大,華雄視皇甫劍為侄,皇甫劍也視華雄為叔,對華雄是信任有加。二來,幽靈鐵騎長期活躍在大漠上,幹著燒殺搶掠的勾當,既限制了草原民族的發生,又可以練就一支強大的鐵騎。

    經過華雄幽靈鐵騎和趙雲、典韋、張飛的龍、虎、豹三騎的合力打擊,這幾年下來西部鮮卑歸降,中部鮮卑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已處於名存實亡的邊緣,只有東部鮮卑回距離較遠,還有一戰之力。

    強盛一時的草原之雄,強大的鮮卑人成了如今局面,如果第一代鮮卑大王檀石槐還活著的話,怕是又要被氣死了。

    在幽靈鐵騎無孔不入的打擊下,在鎮西軍強勢威懾下,北匈奴滅亡,南匈奴徹底降服,烏丸東遷,逃到了遼東,以躲避鎮西軍的鐵騎。

    皇甫劍這一次將華雄調回來,一是因為多年未見華雄,著實是想念的緊。二是,收到密報,東部鮮卑已與中原群雄聯手,要在皇甫劍登基之日,進攻并州。

    趙雲在解決了徐州之圍後,就被皇甫劍抽調了回來,主要是收到趙雲的信報說劉備、關羽兄弟也到了徐州。皇甫劍也想知道這一世,劉、關兄弟還能翻起多大的波浪來,他還想看一看,徐州的陶謙會不會也起兵反叛自己。

    趙雲雖然回到了長安,但他的一萬龍騎卻留在了洛陽附近一個秘密軍營裡。在皇甫劍想來洛陽將是曹操聯軍的主攻之地,有趙雲的一萬龍騎在,也保險一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