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旗卷天下

第六卷 黃巾之亂 第三百六十五章 九月九龍抬頭 文 / 獨孤天狼

    第三百六十五章九月九龍抬頭

    有了這份遺詔,有了這枚傳國玉璽,皇甫劍也算是奉旨稱帝了。到了此時,即使他不願意也不行了,那叫做抗旨不遵,很大的一樁罪過。

    有了這份遺詔,有了這枚傳國玉璽,皇甫劍就是登基稱帝、改朝換代,也算是大漢朝的另一種延續,可以更好地得到天下萬民的支持。不服者也就是違抗先皇旨意,當以叛逆論處,皇甫劍可以明正言順地高舉刀兵,掃除那些不肯歸順的大小諸侯。

    皇甫劍的前世歷史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最後建立魏國,還搞得天下三分。現在皇甫劍卻比他高明多了,連天子也不用挾了,就可以直接令天下諸侯,更不會落得***的罵名。

    這種結果實在太好了,好得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就連皇甫劍也始料不及。

    小公主不愧擁有皇家血統,高貴血脈,生來就是玩政治的高手。

    別看她平時一付楚楚可憐的樣子,一付小鳥依人狀,可是她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高瞻遠矚,迅速化解了皇甫劍面臨的困境,同時也贏得了鎮西軍高層的擁戴。

    皇甫劍在接下遺詔的同時,也奠定了小公主以後在皇甫劍後宮中的地位。

    百姓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從長安城外三十里處一直向長安城延續。後方,皇甫劍的親衛營五千鐵騎和五千蠻兵也加入了歡呼的行列,揮舞著手中刀矛,「萬歲!萬歲!」地高吼起來。

    關中沸騰!關中震動!這一天,勢不尋常,定會載入史冊。

    「都起來吧!」

    一陣沉默之後,皇甫劍氣運丹田,平淡的聲音清晰地傳到每一個人耳邊。

    皇甫劍稱帝已成定局,鎮西軍的文武百官當然也沒有再跪下去的必要了,一個個站了起來,伸展了一下有點酸麻的肢體。但官道兩旁的百姓仍然跪在原地,沒有起身。

    跪地迎駕,這是四百年大漢延留下來的傳統禮儀,他們早已習慣。

    「大家都起來吧!」皇甫劍又說道,這一次是對這些貧民百姓說的。

    來這個世上已有二十多年,皇甫劍早已習慣了這個時代森嚴的等級體制,但卻比一般的上位者多了一份寬仁,對生活在這個社會最低層的百姓多了一份憐憫。

    官道兩旁的百姓不再堅持,陸續地站了起來,一個個用崇拜地眼光看向皇甫劍。

    文官上了車駕,武將上了戰馬,如眾星捧月般簇擁著皇甫劍向長安城行去。一路之上,旌旗飄展,禮樂喧天。伴隨著皇甫劍的車駕不斷前行,猩紅的地毯也不斷向前延伸。

    長安城中那座巍峨浩大的將軍府,在陽光照耀下金碧輝煌,栩栩生輝。

    古老的長樂宮與未央宮像是兩個忠勇家僕,一左一右地守護在它的兩側。與兩座古老宮城相比,皇甫劍的將軍府氣勢更顯滂沱,佔地面積也大了不少。只是將軍府的城牆光潔,樓台宮殿上的紅漆金粉還很鮮艷,卻是少了些許歷史的凝重。

    皇甫劍出征一年,收服荊、揚兩州,如今得勝回來,長安城外官方舉辦了一場***的歡迎儀式,儀式上百官勸諫皇甫劍登基稱帝,最後以喜劇收場。長安城內將軍府也是張燈結綵,一派喜氣,迎接主子歸來。

    皇甫劍要回來了,將軍府中那座清冷了近一年的中宮終於又熱鬧了起來。

    府中各房夫人個個盛妝艷服,在大夫人解憂的帶領下,等候在皇甫劍居住的中宮,就連皇甫劍那四個只有三歲左右的孩子也一併候在這裡。女人的心思就是這樣,有了孩子之後,更多的精力便傾注在了孩子身上。這個年代的女人,母憑子貴,更是如此。

    「登、登、登……」一陣腳步聲傳來,親衛副統領胡車兒那魁梧的身軀出現在眾人眼前,在向皇甫劍留守府中的四位夫人施禮之後,說道:「啟稟四位夫人,主公的車駕已經進城,正朝府中行來。」

    皇甫劍現在是家大業大,女人一大溜,孩子也有了四個。為了將軍府安全,皇甫劍特地將親衛副統領胡車兒留了下來,並留下了五千親衛,負責將軍府的防守。

    「知道了!」解憂壓抑著心頭興奮,淡淡答道。

    貂蟬、張寧、樓蘭王三女雖然沒有說什麼,但臉上無不露出喜意。

    皇甫劍是穿越過來的,他知道女人干政的危害性,為了避免以後出現什麼呂後攬權之類的事,所以他在大婚之後就作出明文規定,女人不得干政。

    女人不得干政,但也不能像鳥兒一樣養在籠中,無所事事,不然這些聰明的女人說不定又會生出什麼事端來。

    皇甫劍設立了內府,將飛馬牧場以及旗下的六大商團都納入到內府管理。女人不可干政,但卻可以參於內府管理。內府算是皇甫劍的私人產業,如果他當了皇帝內府也就是皇莊了。自己的家事,當然自己的女人可以參於進來了,沒有底蘊的皇族終究也只是一付空架子。

    激揚的號角,清脆的馬蹄聲已經到了將軍府前,皇甫劍和鎮西軍一干高層在將軍府前停了下來。圍觀的百姓在進入內城之前,便散了。內城是鎮西軍核心所在,除了兩宮一府大學之外,鎮西軍高層的官邸也設在這裡,派有重兵防守,一般人是進不去的。

    「拜見主公!」胡車兒快步到了皇甫劍近前,倒身參拜。

    「免禮!」皇甫劍揮手說道。

    幾年時間,胡車兒也已不是當初那個什麼都不懂的蠻撞小子了,成了皇甫劍身邊的一員貼身大將,忠勇職守,深得皇甫劍信用,不然皇甫劍也不會將看家的重任交給他了。

    「謝主公!夫人們都在中宮等候。」胡車兒謝完恩,又對皇甫劍輕聲說道。然後才恭恭敬敬地站到皇甫劍身後。

    皇甫劍聽了,微微點了點頭。將近一年的時間沒見解憂、貂蟬她們,還真有點想念。

    「黃敘,從現在起親衛營接管內城防務,由你親自負責!」皇甫劍看了看身後的親衛統領黃敘,沉聲命令道。雖然呂布頂著一個親衛大統領的頭銜,但他現在成了地地道道的武癡,只負責衝鋒陷陣,殺人等事,親衛營的日常管理他是不會過問的。

    「諾!」黃敘躬身接令。帶著五千親衛鐵騎和五千蠻兵下去了。

    今天眾臣勸諫,小公主拿出先帝遺詔、傳國玉璽,必然震動天下,皇甫劍稱帝已成事實。皇甫劍不想在這個非常時期,出現什麼亂子來,所以加強了內城戒備。

    皇甫劍相信一萬親衛鐵騎,五千蠻兵,完全可以將內城防守得滴水不漏了。

    安排就緒之後,皇甫劍傳令下去,在將軍府中大擺酒宴,君臣同慶。然後才帶著小公主、大喬、小喬三女,十八龍騎和一幫親侍向中宮走去。

    剛入中宮,解憂就帶著貂蟬、張寧、樓蘭王三女和皇甫劍的四個孩子迎了上來。

    「拜見夫君!」

    「見過爹爹!」

    「哈哈哈……都起來吧!四人小子都長這麼高了?」皇甫劍看著解憂、貂蟬、張寧、樓蘭王四女和四個粉雕玉琢的孩子,也是高興地笑了起來。

    一時之間,中宮之中歡聲笑語,其樂無窮。皇甫劍左攬右抱,算是盡了一些父親的責任。

    到了下午,皇甫劍在將軍府中大宴眾臣,敘別後趣事,君臣盡興方歸。

    眾臣散後,鎮西軍的三大巨頭並沒有走,他們被皇甫劍留了下來。

    在皇甫劍的小書房裡,皇甫劍舒服地靠在軟榻上,下面鎮西軍的三大巨頭賈詡、閻忠、張昭正襟危坐,三人有點忐忑不安地看著臉上帶著淡淡微笑的主公。

    「文和啊,今天的這曲是你挑起來的吧!」皇甫劍看著賈詡,怪怪地問道。

    「咳……」賈詡聽了,乾咳幾聲,然後開始伸訴。

    「聖人云:國不可一日無主,如今天下分崩,百姓遭受戰亂之苦,妻離子散。現百姓思靜,思得名君。主公已擁七州之地,天下三分已佔其二,屬下認為已無須再行隱忍之策。當高舉帝旗,蕩平天下,還百姓一個朗誦晴空。」

    「正是!」閻忠、張昭也同聲附和。

    「嗯,三位先生所言甚是!本將謝謝了!」皇甫劍微笑著答道。

    皇甫劍知道這三大智者也是為自己才出此策,三人都是為自己的大業著想,忠心耿耿,本就只是拿他們開開玩笑,活躍下氣氛而已。

    「現在有了先帝遺詔,傳國玉璽,主公稱帝已是名正言順。屬下認為此事宜早不宜遲,還請主公早早稱帝。」賈詡見皇甫劍沒有怪罪自己的意思,也是心中一鬆,畢竟勸諫這事,只是他們自己的意思,並沒有事先爭求主公的意思,有點邀功的嫌疑。

    「屬下對天象曆法有些研究,九月九龍抬頭,大吉,正是主公登基稱帝的大好日子。」閻忠也在一旁說道。

    閻忠號稱「神算子」,精通諸神曆法,陰陽神算,正是此道中的高手,說出的話自然也是極有份量。

    「九月九龍抬頭,這個日子不錯,我等贊同!」賈詡、張昭同聲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