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旗卷天下

第六卷 黃巾之亂 第三百五十六章 四面攻城 文 / 獨孤天狼

    第三百五十六章四面攻城

    低沉的戰鼓聲,閃動著寒芒的刀矛,空氣中混雜著的血腥味,在這個已經有點熱意的早晨,無不讓人感到心悸不安。

    「公台,你看徐州城還能守得住否?」陶謙看著城下曹軍,憂心忡忡地問長史陳宮。

    陳宮字公台,東郡東武陽人,性情剛直,足智多謀,年少時多與海內名士相互交結。然亂世之中,豈可獨善其身,陳宮也在用自己的慧眼,欲擇可事之主。董卓之亂結束後,天下諸侯並起,陳宮找來找去找到了徐州,做起了徐州刺史陶謙帳下長史。

    不是陳宮不想向皇甫劍毛遂自薦,抱上皇甫劍那條稱得上全天下最粗的大腳。也不是陳宮不想加入更加強勢的曹軍陣營。然則陳宮孤傲,寧為雞首不為牛後,皇甫劍也好曹操也罷,此時帳下名士都已有了一大把,陳宮不願屈居人下,所以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實力最弱,為人最為溫厚的陶謙,陶老好人。

    「主公勿憂!徐州雖然攻勢不足,但守勢有餘,曹軍要想破徐州城並不容易。」陳宮看著一臉憂色的陶謙,暗歎了口氣,鎮定地勸慰道。

    「孤文有公台,武有主薄陳元龍、軍司馬曹豹,吾何懼曹賊!」陶謙聽了陳宮的話,似乎也多了一絲信心。想信誓旦旦地說一番激勵士氣的豪言壯語出來,但語氣之中還是不免帶著一點疲弱,底氣也相當不足。

    沉默!陳宮並沒有接陶謙的話題,兩人心中都很清楚,徐州之所以被曹軍打得沒有還手之力,一敗再敗,不是沒有良謀,不是兵甲不利,糧草不豐,而是缺少了一位能夠衝鋒陷陣的大將,一員當世一流戰將。

    徐州現在負責守城的是主薄陳登和軍司馬曹豹。

    主薄陳登陳元龍,下邳人,機敏高爽,博覽載籍,雅有文藝,更多是一名文士,武藝對他來說只是一門付業。雖然陳登也能馬上仗劍,上陣殺敵,但與一流的戰將比起來卻是相差甚遠。曹豹雖為徐州軍司馬,添為徐州軍上將,但他那馬上功夫只是平平,也只是在徐州城中還說得過去,跟城下曹軍的大將比起來,確實是不夠看。

    冷兵器戰爭,武將上陣殺敵,衝鋒陷陣,更有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之說。謀臣出謀劃策,穩定後方,調配糧草器械。兩者相輔相成,才能無往而不利,才能打勝仗。

    陶謙帳下不泛濟世之良才,陳宮、陳登皆為當世一流謀士,足與曹軍謀臣抗衡。卻沒有一員萬人敵之將,帶領強悍的徐州步卒,發揮出丹陽步卒的優勢,打出徐州軍的威風來,所以徐州軍是守勢有餘而攻勢不足。在曹軍強大的攻勢下,斷了一翼的徐州軍丟城失地,在所難免,守不持久,徐州城破也只是早晚的事了。

    陶謙、陳宮都是明白人,只不過都放在了心裡,沒有說出來罷了。

    「哎!」兩人幾乎是在同時發出了一聲歎息,何處何從還得等打退了曹軍再說。

    兩人都深深知道,曹軍一日不退,徐州一日見不到明天。

    「呵、呵、呵……」也就在這時,曹軍已經呼喊著向徐州城衝了過來。

    投石車、井闌、雲梯,一批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攻城器械被推到了城下。

    戰爭是科技發展的推動力,此話不假。鎮西軍在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率先使用了投石車,不到一年的時間,投石車已成了各方戰場上,攻城的主要利器。

    曹軍雖然沒有鎮西軍那等油彈,但投石車結構簡單,卻是容易被仿照出來,不過曹軍投的全是石塊而已。二、三十斤重的石塊從三、四百步的地方轟向城頭,造成的威勢與破壞力也是極其嚇人的。

    久病成醫!不論是曹軍還是徐州城內的守軍,一個攻了大半年時間,一個守了大半年時間,都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攻的是疾風驟雨,守的是風雨不透。一時城頭上下,箭如飛蟥,亂石穿空,喊殺連天,接著就是一個個士卒慘叫著倒下。

    士卒一個個倒下,轉眼之間,徐州城下都堆了一層高高的屍體。

    在這樣混亂的戰場,在這個所謂的亂世,只要是陷入其中的生命,都是如草芥般不值錢。一會兒時間,徐州城下被曹軍填成幾段的護城河水就變成了暗紅,空氣中的血腥味也是越來越濃,濃得讓人作嘔。

    不過這些,似乎再也不能影響兩軍將士的情緒,他們都已經麻木了,只知道殺人或者被殺。城上城下的投石車在互轟著,不斷地轉移著陣地,吸引著對方的火力,解決對方有威脅的目標。弓箭手在拚命地放著箭,他們也知道下一刻也許就再也沒有放箭的機會了。刀盾手已經攀上了高大的雲梯,一步步地向城頭靠近。

    曹軍的第一波進攻,並沒有持續多久。便在徐州主簿陳登的有效指揮下,在城頭拋下了無數巨石,無數箭支之後,丟下了一地屍體,終於緩緩退了回去。

    不過站在城頭的陶謙、陳宮臉上都沒有絲毫喜意,他們知道這不過是開始,更艱苦、更猛烈的攻勢還沒有開始。曹操用兵總是留有三分餘地,不知道他今天又會使出幾分力。

    「曹將軍,今天曹軍似乎有點不同尋常!」陳登站在城頭,踩著深深的血跡,手裡提著一柄劍,臉上雖然有著一股倦意,但兩眼之間還是雪亮清明。陳登那雙有神的雙目注視著正在退去的曹軍,眉頭皺得很緊,有點不安地對身邊軍司馬曹豹說道。

    半年多來,陳登對曹軍的進攻方式已是瞭如指掌。今天看似和平日差不多的初戰,陳登卻是從中嗅出了些異樣來。曹軍是要孤注一擲了,還是要破斧一戰!陳登不知道,只是心中有種不好的感覺,而且很強烈。也許是自己太多疑了,陳登暗道,但願如此吧!

    「主簿大人看出了什麼?」曹豹手中大刀還在滴著血,臉上殺氣還未消散,又不知殺了多少人,一對豹眼睜得圓圓地,聽著陳登的話,曹豹也不禁皺眉問道。

    半年多的時間裡,曹豹已經被身邊這位文武雙全的年青人征服,對陳登的話更是深信不疑。雖然曹豹現在是徐州軍司馬,名義上的徐州軍上將,但實際上徐州軍事還是陳登在負責,曹豹更是充當著一員大將的角色,只是他這個大將做得確實不怎樣。

    「傳令各城,不可有絲毫懈怠!」陳登看著曹豹,還是沒有說出心中的猜疑。

    曹軍退而不亂,未動的曹軍正在凝聚一股更大的殺機,新一***勢怕是又要開始了。城頭上的守軍也沒有因為曹軍的退去而有絲毫放鬆,大批守城器械被推上了城頭,一支由城中青壯組成的兩成臨時抽調出來的軍隊也加入了守城戰。

    「夏侯惇、於禁、樂進、李典,你四人各率一軍,四面攻城。」

    曹軍前隊剛剛退回,曹操就下達了第二次進攻的命令。不過這次採取的是四面合擊,大有不給徐州軍留一絲生機之勢。

    「遵命!」四員曹軍大將臉上帶著一股興奮之色,齊聲上前接令。

    「記住,於禁、樂進、李典三面實攻,集中一切兵力,給孤狠狠地打。」曹操看著於禁、樂進、李典三將沉聲說道。

    「遵命!」做將軍的都喜歡承擔主攻任務,這三人也不例外。只不過他們不明白主公為什麼要採取三面主攻之勢。

    「去罷!」曹操微微地揮了揮手,沖三將說道。

    三將接令,各率本部將兵向徐州城三面推進。

    「夏侯惇,你聽清楚了,你軍只負責牽制守兵,讓他們不能增援其他三城即可。」曹操又對留在最後的夏侯惇說道。

    夏侯惇一聽,大嘴一撇,有點不樂意了。還是自家兄弟呢,怎麼其他三人都成了主攻,而自己卻成了佯動了。堂堂的夏侯惇大將軍什麼時候成了別人的付手,這口氣夏侯惇有點受不了,他坐在馬上衝曹操拱了拱手,就想分辯。

    「去吧!」可曹操根本就不給夏侯惇說話的機會,就揮退了他。

    夏侯惇無奈,軍令不可違,雖然他與曹操是自家兄弟,但君臣有別,他也不能例外。見曹操一臉不悅的樣子,夏侯惇那裡還敢抗令,也率著本部兵馬向徐州城推進。

    「咚咚咚……」大將曹仁率領曹操本部人馬,敲響了進軍的鼓聲。

    四員大將分率兩萬大軍湧向了徐州城,誓要徐州城破方休。作為主攻的於禁、樂進、李典三將分攻左、右、後三城,而作為佯攻的夏侯惇卻負責進攻正門。曹操的這一安排不僅出乎了城頭上守軍的意料,就是曹操本部將領也是想不明白。

    但曹操是誰,他需要解釋嗎?

    曹操坐在他那駕特製的馬車上,手中握著青虹寶劍,兩眼冷冷地看著湧向徐州城的八方大軍,心中卻在祈禱,上蒼保偌,保偌他今日攻破徐州城!只有曹操明白,此戰勝則他擁有兩州之地,此戰若再無功而返,他也只得率兵回兗州老窩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