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旗卷天下

第六卷 黃巾之亂 第二百七十四章 牧野會盟(二) 文 / 獨孤天狼

    第二百七十四章牧野會盟(二)

    皇甫劍在各路諸侯當中雖然年歲最青,但由於長期身處高位,不論是心理還是實力都有著絕對優勢,所以在群雄面前也是高高在上,自有一股威嚴氣勢。

    事實上也是如此,這些所謂的諸侯,還真比不上鎮西軍帳下的一方將軍。

    「董卓毒殺少帝、何皇后,霸持朝政,窮凶極惡,惹得天怒為怨,人人得而誅之。本將此次傳檄天下,正是要號召天下正義之士,為國除賊,振興漢室。諸位也可建功立業,青史留名。」皇甫劍看著帳中群雄,淡淡地說道。一面是除惡,一面是建功!

    「將軍所言甚是!我等唯將軍馬首是瞻。」皇甫劍話音剛落,群雄就叫嚷開了。

    「俗話說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既是盟軍就應該推選出一位盟主,帶領大家共抗董賊。我等是響應鎮西將軍檄文而興兵反賊,鎮西將軍又是文武全才,曹某建議大家推選皇甫將軍為盟主,不知大家意下如何?」曹操打斷了眾人的吵鬧聲,起身說道。

    雖然這些年曹操在兗州也是養兵蓄銳,聚草屯糧,圖謀大事。但曹操更有自知之明,他知道他的那點力量跟鎮西軍相比,什麼都不是。所以還不如賣個乖,討個好,提出推舉皇甫劍為盟主,說不定還能贏得皇甫劍的一些好感,得到一些實惠。

    「曹孟德所言甚是!我等願奉皇甫將軍為盟主,共反董賊。」

    能在今晚前來拜訪皇甫劍的群雄,本來就有此意。現在又被曹操先提了出來,當然是一個個舉手贊同了。在大漢所有將領之中,皇甫劍文韜武略,當世第一,已是天下共識,成為盟主也是大勢所趨。

    皇甫劍看了看曹操,這個三十多歲的梟雄,表面平凡至極,還真看不出有他有什麼梟雄資質。七尺五寸開外的身材,在眾人當中已算是有點短小了,微黑的臉膛,長密的鬍髯,一對細小的眼睛,不時透出一股堅毅之色,不注意還真看不出來!

    曹操身後站著四將,卻是個個都威武不凡,龍精虎猛。

    「盟軍要想取得勝利,推選一位盟主是必須的。我主英武不凡,確是盟主的最佳人選,為了天下蒼生,我主也願意擔此重用。但為了服眾,我主打算明天在營前的空地上,構築一座英雄高台,到時召集天下群雄,共舉大事,歃血為盟。」

    皇甫劍一臉笑意地看著帳中群雄,並沒有開口。這種話當然是由謀士荀攸來說,取得的效果會更好了。

    「將軍高義!我等一定遵從!」群雄又是一陣高呼。

    一番攀談,也沒有什麼實質內容。這些諸侯無非是說些對皇甫劍,對鎮西軍溜鬚拍馬,請求關照之類的話。還有就是希望能與鎮西軍加大商業往來,現在鎮西軍還做些兵器、戰馬的買賣,這些都是各路諸侯所需的。

    到了深夜,眾人方罷,皇甫劍又親自將他們送出了大營。

    「大兄,為何要提出讓皇甫劍擔任盟主?要俺看,還不如咱自家兄弟來擔呢!」在回營途中,曹操身後族中四將,性如烈火的曹洪,忿忿不平地說道。

    二十歲左右的曹洪,心高氣傲,除了對曹操等幾位族兄外,別人哪裡瞧得上眼。

    「子廉啊!你勇則勇亦,但眼界還是窄了點。為兄也想坐這個盟主之位啊,號令群雄,威風八面,誰不喜歡,我曹操當然也喜歡!但是鎮西軍兵多將廣,更擁有三州之地,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諸侯,誰與爭鋒?在皇甫將軍面前,為兄什麼都不是,拿什麼跟人家爭盟主之位啊。如其這樣,還不如主動提出鎮西將軍為盟主,還可樂得送個人情!」

    曹操大聲地說著,大聲地笑著,心裡卻很不是滋味。

    他曹操年青時就被天下第一名嘴許劭許子將說成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可現在亂世終於來了,他這個奸雄還只有這點兵馬,還只能仰人鼻息。

    他亦能不忿,他亦能心安!

    曹操的聲音隨野外的風一起飄蕩,有股蕭瑟的味道,更有股勃勃野心。

    騎馬走在曹操身後的曹洪,曹仁,夏侯惇,夏侯淵四將,看著前面的大兄,一個個心情壓抑,恨不能找人打上一場。

    人才地盤!我要人才,我要地盤!曹操在夜色之中,大聲地吶喊著!

    第二天一早,鎮西軍大寨前面兩里處的空地上,鎮西軍數萬將士一齊動手,砍樹伐木,開始搭建英雄台。

    到了午時,一座高達五丈,方圓百步,可容納數百人的圓形高台搭建了起來。高台以合抱粗的圓木為柱,厚實的木板為基,四面分設四道木質樓梯。

    整座英雄台,簡陋而不失宏大氣勢。

    高台上面安置著一面巨型戰鼓,各色旌旗,高台下面又分設了百面戰鼓,一個個強壯的鼓手,手持鼓槌,肅然而立。

    「咚、咚、咚……」

    午時剛過,百面戰鼓一齊擂動,鼓聲隆隆,聲傳數十里,迅速傳遍了各鎮諸侯大營。

    如此同時,皇甫劍又派出了十七路哨騎,通知各鎮諸侯前來英雄台議事!

    時間不長,各鎮諸侯大營裡也響了震天的鼓聲,遙相互應,經久不息。

    一支支鐵騎向新搭建起來的高台奔湧而來。

    十七鎮諸侯,每鎮諸侯都帶著五百鐵騎,在巨大的高台周圍排成陣式。

    「請各鎮諸侯上台入盟!」高台之上,傳來了陣琳那清越激昂的聲音。

    這種禮儀之類的事,當然由任鎮西軍禮部侍郎的陳琳來主持,最為合適。

    包括皇甫劍在內的十八鎮諸侯,一個個昂首闊步,依次上了英雄台!

    盟軍盟軍,入盟之後才能算得上是盟軍的一員,由不得你不同意。除非你想單干,可是各鎮諸侯之中,除了鎮西軍之外,誰也沒有獨自抗衡董卓大軍的能力。

    英雄台上,人聲鼎沸,十八鎮諸侯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在他們身後插著各自的旗旛。

    「既為盟軍,首當選出一位盟主,帶領天下群雄,消滅國賊董卓,振興漢室江山!」

    眾人入座之後,陳琳那抑揚頓挫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皇甫將軍文韜武略,天下第一,曹某願奉皇甫將軍為盟主!」

    曹操第一個站起來,大聲說道。

    「袁紹袁本初文韜武略樣樣精通,袁氏更是四世三公,在下願奉袁本初為盟主!」曹操剛剛說完,又一個諸侯站了起來,不甘示弱地高聲說道,大有與曹操分庭抗禮之勢。

    「在下奉皇甫將軍為盟主!」

    「……奉袁本初為盟主!」

    群情洶湧,一個個爭得面紅耳赤。

    十八鎮諸侯分成了三派,一派願奉袁紹為盟主,一派願奉皇甫劍為盟主,還有一派保持中立,坐在高台之上,不聲不響,靜觀其變!

    奉袁紹為盟主的一方和奉皇甫劍為盟主的一方,像是商量好了的一樣,相持不下。

    「請大家稍安勿燥!聯軍盟主只能有一人擔任。為了公平起見,請大家舉手表決,支持者多者為聯軍盟主,大家可有意見?」

    就在雙方爭持不下之時,陳琳又站了出來主持公道。

    「此法最為合理!我等同意!」群人齊聲應道。

    皇甫劍微閉雙目,面無表情地坐在鎮西軍大座上。

    袁紹卻是微露激動,坐在座位上微微有些不安。為了奪得這盟主之位,他可謂是蓄謀已久,處心積慮。不想被皇甫劍一紙檄文,鬧到了今天這種尷尬地步。還好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他還是得到了不少支持!

    高台之上,各鎮諸侯的座位呈圓形分佈,不分主次。在坐北朝南的高位上,還有一個寬大的席位,是為盟主而設的寶座。

    「既然大家都同意在下的意見,哪就請各位舉手表決吧!」

    「支持袁公為盟主的請舉手!」在徵得大家同意之後,陳琳讓大家舉手表決。

    「冀州刺史韓馥,豫南郡太守袁術,陳留太守張邈,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共五鎮諸侯願奉袁公為聯軍盟主。」

    「支持鎮西將軍為盟主的請舉手!」

    「濟陰郡太守曹操,豫州刺史孔鈾,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東郡太守喬瑁,徐州刺史陶謙,上黨太守張楊,北平太守公孫瓚,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共九鎮諸侯願奉鎮西將軍為聯軍盟主。」

    「公決結果,支持鎮西將軍為盟主的有九鎮諸侯,支持袁公為盟主的有五鎮諸侯。根據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鎮西將軍皇甫劍為聯軍盟主!」

    陳琳手持硃筆,笑意盎司,一錘定音。

    「請皇甫將軍登盟主寶座!」陳琳按照儀式程序,大聲地說道。

    「請皇甫將軍登盟主寶座!」眾諸侯也是齊聲高呼。

    大局已定,就是有人不樂意也只能放在心裡了。這個時侯再提出異議也沒有什麼意義,不僅會傷了自己面皮,還會得罪新任盟主,智者不為亦。

    皇甫劍在眾人的催促聲中,面帶微笑,一撩衣袍,慢步上了盟主寶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