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旗卷天下

第四卷 鮮卑入侵 第九十五章 四方雲動 文 / 獨孤天狼

    第九十五章四方雲動

    鮮卑大舉寇邊,來勢洶湧,氣焰囂張,大漢舉國震驚。邊疆九郡紛紛告急,鴻翎急報像雪片一樣送往太尉楊賜府中。都城雒陽也是風起雲湧,就連一貫只好錢財不理政事的漢靈帝也親自過問起來。

    幽、並兩地,漢靈帝倒不是太過在意,這些地方鮮卑人每年如是,搶掠一通就跑,已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更何況北有「白馬將軍」公孫瓚,并州新近也冒出了一個「戰神」呂布,鮮卑鐵騎在他們手中也沒難討到什麼便宜。

    北地、安定兩郡可就不同,那裡是關中屏障,位置十分重要,又是這次鮮卑入侵的主攻方向。數十萬大軍啊,雖然漢朝邊郡戰事不斷,但像這樣大規模的戰事還是很少發生。

    如果安定郡一旦失守,鮮卑鐵騎將直落關中、三輔之地。關中、三輔乃大漢劉氏王朝龍興之地,漢高祖陵寢還葬在那裡,卻是不容有失,否則就是漢靈帝也擔當不起。

    太尉楊賜接到北地訊報後,絲毫不敢耽擱,太尉府中一道道令諭飛傳關西各地。一面著西涼刺史耿鄙,統河西四郡兵馬救急,一面著河東太守董卓率部下西涼鐵騎,馳援安定。關中其他各地也積極備戰,令諭所到,兵馬皆動,開始向安定郡集結。

    溫德殿中,漢靈帝已是第三次召集群臣,商討鮮卑鐵騎進犯北地之事,這對漢靈帝來說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這次主要商討派何人領軍,這麼大規模的戰事沒有一位得力的大將統領又怎麼能行,為此群臣各懷心思,各抒己見,爭論不休。

    「臣以為北地太守皇甫嵩乃名將之後,又在北地為官多年,熟悉胡人騎戰。能擔此大任,是此次戰事大將的最佳人選!」東漢太尉府執掌兵事,太尉楊賜為人還算正直,首先想到了名將之後北地太守皇甫嵩。

    楊賜,字伯獻,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人。

    「臣以為不妥,北地太守皇甫嵩不過一邊郡太守,雖為名將之後,也難以擔此大任。西涼刺史耿鄙為官多年,官職最長,適合擔當此任。」司徒袁隗出首言道。

    耿鄙是袁氏舊屬,屬於關東一系,而大漢歷來都是關東出相,關西出將。這次毫不容易有關東出將的機會,司徒袁隗當然要力爭到底了。

    司徒袁隗的出聲就直接將將帥之爭上升到了關西、關東兩大傳統勢力的爭奪上來。雖然楊賜貴為太尉,選將是他份內之事,皇甫嵩也確實是最合適的人選,但朝堂之上,關東之人佔了十之七、八,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就將耿鄙吹噓成天上有地上無的絕世英才了。

    太尉楊賜雖有不甘,也只得吶吶不語,等最後聖上定奪了。

    漢靈帝就是再蠢,也看出了他們為什麼在爭,清瘦的臉上,一絲表情都沒有,一雙綠豆小眼定定地看著殿中眾人,一言不發,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大殿中籠罩著一股沉悶氣氛。

    「哼哼」只有漢靈帝身邊的中常侍張讓,冷冷地輕笑兩聲。

    便在這時,殿外傳來黃門官的聲音:「安定郡屬官賈詡求見,有緊急軍情呈報!」

    「賈詡,就是那個上次獻酒的賈詡?」漢靈帝微感詫異,向身邊的張讓問道。

    「回陛下,正是!」張讓連忙答道。

    「他怎麼到了這裡?」漢靈帝皺眉問道,張讓平時就是他在宮外的耳目,他也養成了凡事先問張讓的習慣。

    「奴才也不知,陛下召他上殿一問便知。」其實張讓說的是假話,賈詡昨天晚上就到了他府中,而且還帶了不斐的禮物,他又怎能不知賈詡為何事而來呢!

    「傳賈詡進殿!」漢靈帝微一點頭說道。

    「傳賈詡進殿!」宮中黃門的聲音一聲接一聲地傳了下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賈詡三跪九叩,三呼萬歲。

    「起來答話!」漢靈帝看了賈詡一眼,淡淡說道。

    「謝陛下!」賈詡趕緊謝恩。

    「說吧,這一次來所為何事?該不是皇甫愛卿又研製出了什麼美酒,要獻給朕吧!」在漢靈帝心中皇甫劍只是個會釀美酒的太守,還有和他一樣能賺錢,也算是一點共同愛好,所以從心裡,他對皇甫劍還是很有好感的。

    「下臣奉我家大人之命,有緊急軍報送到!」賈詡從懷中拿出皇甫劍所寫的文書,恭恭敬敬地說道。

    「哦!呈上來!」漢靈帝終於有點意動,什麼的軍情需要賈詡親自跑一趟。

    張讓快步來到賈詡面前接過軍報,呈到漢靈帝御案前。

    「什麼靈州這麼快就失陷了,你們剛剛不是說皇甫嵩名將之後,能擔此重用嗎?他就這樣擔重用的,十天時間靈州關破,他自己倒好,帶著部下逃到安定去了。」漢靈帝看著手中奏章,還沒看完便大罵起來。

    聽了漢靈帝的話,誰最高興啊?袁隗方面的關東勢力,這下子不用爭也是耿鄙為將,關東眾人都鬆了口氣,終於爭來了一個將軍的名額。而太尉楊賜臉上紅不陣白一陣,心想啊,這皇甫嵩是怎麼啦,本大人剛剛舉薦他,他卻來這一下,這下全完了!

    「哈、哈、哈……」正在看軍報的漢靈帝卻突兀地大笑起來,這對一貫不拘言笑的漢靈帝來說是少有的事。

    殿中群臣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皇上高興成這個樣子,一個個大眼瞪小眼,訝然無語。

    「想不到朕的大漢也有如此英雄,朕心甚慰!朕心甚慰!」漢靈帝連聲讚歎。

    漢靈帝心情大好,將手中軍報遞給張讓,興奮地說道:「將這份軍報讓這些大臣們都看看,現在北疆有白馬公孫瓚,并州出了個戰神呂布,西疆又出了個霍驃騎一樣的少年英雄,朕無憂亦!」

    張讓將手中軍報傳了下去,這些大臣看罷,一個個面色不定,有喜有憂更多的是不甘。不論是楊賜代表的關西派還是袁隗代表的關東系,心裡都不是滋味,一個僅以一千餘鐵騎就全殲鮮卑一萬鐵騎的年少英雄固然可喜,但如果這個英雄超出了他們的控制,又讓這些公卿大臣感到不安。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我大漢朝又出了個霍驃騎般的少年英雄,陛下真乃洪福齊天啊!」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張讓早就知道戰報的內容,直到此時他才不失時機的拍起漢靈帝的龍屁來。

    別看現在宦官勢力濤天,但只要一日不掌握兵權,就什麼都是浮雲。張讓等人就是明白這個道理,才積極地扶持皇甫劍,當然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皇甫劍出手大方,他們都從中得到巨大的好處。

    「傳詣,安定郡太守皇甫劍年少英雄,以少勝多,揚我大漢威名,朕心甚慰!賜封為平西將軍、朝侯、著銀綬、持節,全面負責西北戰事!」漢靈帝難得這麼高興,也不經群臣討論,就一言而決,皇威浩蕩。

    漢靈帝當然高興啊!一來呢皇甫劍確實年少英雄,還能釀出絕世美酒,漢靈帝自從常喝「女兒紅」後,身子骨還真的好了不少,他能不高興嗎?二來呢,這兩人有共同愛好,都一樣喜歡賺錢,也算是知音了。更重要的一點是皇甫劍不屬於眼下任何一方勢力,漢靈帝提拔他不等於在培養自己的勢力嗎!

    當然這是漢靈帝不瞭解皇甫劍才得出這樣的結論!

    漢靈帝並不傻,現在大漢朝內憂外患!朝內皇親當權,外有士家豪族把持地方,那一方都是權勢濤天,龐大得他也無力撼動,重用宦官只是他的一種平衡之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