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師傳奇

卷三:乾龍吟(四方篇)·下 第五十二章 昇平好景何恃,沉吟(上) 文 / 柳折眉

    第五十二章昇平好景何恃,沉吟(上)

    西蒙伊斯大神。

    這是一尊西斯大神的站立像:通體無瑕的白玉石雕刻著力與美的精緻,縱衡的瓔珞垂懸在身上,圓形的連串珠鏈系垂至腿部,頭上可見概略的寶冠垂飾,束著的發垂立臂間。與週身華貴繁飾的細膩精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神像面龐超乎想像的素淨,雕塑者惟恐褻瀆神明一般,竭力用最簡潔的刀法將大神的容顏展示到眾人面前:端莊柔和的五官線條流暢自如,超脫飄逸的動人神態卻又充滿了莊嚴肅穆之美,微微低斂的眉目之間更有一種洞悉萬物包容廣大的慈悲憐憫,讓人忍不住向無所不能的神明伏身叩拜……

    「無忌殿下果然虔誠哪!」

    聽到淡淡笑語,上方無忌心下微微一震,卻是不動聲色繼續向神像拜倒,連拜三拜這才站起。隨後從容轉身,對上風司廷的面孔已是一片溫文笑容:「司廷殿下來得真早……無忌剛剛做完規定的早課。」

    既然風司廷沒有使用各人的封號而是直呼名字,上方無忌也就隨著他稱呼。望一望他身後,果然一個從人也無,上方無忌不由微微勾起嘴角:作為此次西陵使節團的全程接待者,這近一個月來他與風司廷的交往不可謂不頻繁深厚,因為各自身份而彼此自然產生的默契更是令他十分滿意。不用王爵尊位稱呼,自然就是以純粹個人身份的往來——異常重視身份禮節、無論何時都力求完美無缺的風司廷不會在任何關係兩國事務的公眾場合直呼他姓名,哪怕是在西陵使節居住的神宮別院僅有自己與他兩人相處的境況。向上方無忌淡淡一笑,上方無忌轉身從條案供桌上取了清香點起供在神像前,然後靜靜望著香煙繚繞中的西斯神像。

    順著他的目光,風司廷凝視了精緻的玉雕神像片刻,突然輕聲笑道:「殿下矚目神像,可是有所感觸?」

    「感觸……確實有的。」上方無忌語音抑了一抑,隨即頓住。

    風司廷沒有打斷,也沒有插話,只是望著說話人半側的背影。

    沉默良久,上方無忌才輕輕笑了一聲:「感觸確實有的——昔年君家宰輔、驚才絕艷的離塵公,竟然能以一人之力化解三國間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戰勢,**居上舞劍擊琴揮灑自若,談笑風生間從容定下三國五十年絕不輕舉妄動的和平契約!遙想離塵公當日風采,羽扇綸巾雄姿英發,身為後輩望塵難及萬一,怎能不志搖神曳、心想往之?」抬頭望向座上真人大小的神像,上方無忌深深吸一口氣,隨即緩緩轉身向風司廷露出一個微笑。「只是,無忌從沒有想到,能夠在異國他鄉的承安京、北洛的最高神宮太阿神宮的正殿,看到這尊西陵百五十年前最優秀匠人最傑出的作品。」

    「神之西陵,自然受大神垂青;神道教宗,北洛不及西陵多矣。」風司廷微微一笑,也走近供桌拈香祝禱之後奉上。「這尊西斯大神像是當年西陵北洛兩國友好的見證,莊嚴神聖清貴高華,是我北洛國寶,理當立於太阿神宮正殿受萬眾朝拜——無忌殿下難道不這麼以為麼?」

    上方無忌也回以微微一笑:「神惠眾生,天嘉大人。司廷殿下誠心禮拜,大神會保佑你的。」

    風司廷上香之後習慣性地向左側退後兩步,而上方無忌上香之後一直沒有移動腳步,恰恰站在神像之前,他又是西陵大祭司的身份(他是自幼便決定了奉獻神殿的皇子,早在少年時期就在摩陽山西蒙伊斯大神殿取得了祭司資格),這一句話語氣莊嚴說得雍容寬厚,竟是完全的居高臨下姿態,神殿之中頓時陷入沉默。

    但兩人對視一會兒,突然一起呵呵笑出聲來。

    「大神無所不至無所不知,只怕定是要為我這個小小凡人如此大膽說話暫發雷霆了。」

    風司廷一邊笑一邊搖頭:「無忌莫要多想——若是你果然就此侍奉大神,司廷就要為傾城一大哭了。」

    上方無忌笑容一黯但隨即恢復,與風司廷兩人一邊笑著一邊並肩向神殿後走去。他和風司廷兩個彼此都聽出了對方言語詞鋒:風司廷刻意詢問自己這尊神像來歷,根本就是有心當面炫耀。三國局勢不比百年之前,赫赫西陵早已失去昔日雄霸光彩。當年君離塵以弱克強、憑著一己籌謀牽制了大陸局勢,半是威逼半是利誘地令三國君主簽下五十年不動刀兵的和約,這固然是君離塵傳奇一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三國之中最弱的北洛以此為契機休養生息強盛國力、進而最終獲得足以同西陵東炎抗衡的實力更是不爭的事實。此刻西陵北洛兩國戰事既結勝敗分明,西陵遣使北洛議事求和,送上的玉槿凌霄等物無不蘊含一種自斂伏低的意味,對比當年充滿神之上國自傲意氣的大神像顯然是天壤之別。然而,西陵到底是血脈流傳千年古國,教宗的巨大勢力在崇奉神道的西雲大陸無人不知無人不敬;國中大祭司更是身份尊貴崇高,便是摩陽山大神殿主祭司都不能對之半點輕慢,更不用說言行無禮了。上方無忌倚靠特殊身份針鋒相對,一句話逼得風司廷沒有討到半點好去,同時也是暗示了神之西陵在大陸神道教宗以及所有崇拜著西蒙伊斯大神的民眾百姓心中無可匹敵的地位。他與風司廷都是母貴親尊的皇子,又都自幼便得皇帝寵愛眾人推捧,人世往來早是熟悉無比,一言一行無不謹遵禮儀規範,國事交往更將各人的身份與國家的氣度完美的結合,這種暗藏機鋒的對話在兩人可說是家常便飯。只是……看一看風司廷過分平靜的面容,上方無忌一時倒有些吃不準他今日究竟是為何而來了。

    「無忌殿下在想司廷今日為何而來?」

    走到神宮庭院中央巨大的玉璃石噴泉邊,兩人倚著玲瓏白玉一般的石欄一齊注目飛珠碎玉的噴泉,風司廷突然輕笑著打破兩人之間異樣的沉默。「無忌此來目的十分簡單:皇妹聘定,身為兄長自然是要來行親善之職。」

    上方無忌淡淡一笑,並不作答。這幾日使節團由劭諶洛凱率領著羅倫秀民、步嶟介、畢立方一眾和北洛上朝廷宰輔林間非所率朝臣,按著兩國主君提出的開戶、通商、駐使、通婚四事順序逐一議論。這些涉及到具體操作細節、需要逐字逐句逐條逐項的討論協商並非「風花雪月詩歌辭賦」的上方無忌的專長,當然也不是任何一位協理六部中特定部署的北洛皇子的專長,因此深受胤軒帝青睞倚重的風司廷才可能有閒情走出他的郡王府。想到這裡,上方無忌微笑著轉向風司廷:「皇兄有心了,無忌這裡謝過。」

    聽到上方無忌驟然改變的稱呼,風司廷不由全身一震。注視了眼前笑容誠摯的俊秀面孔片刻,這才慢慢笑起來。「司廷年紀幼小,殿下忒多禮了——若殿下不介意,你我名字相稱如何?」

    風司廷今年不過二十有七,上方無忌已過而立,但是以傾城公主風若璃夫婿的身份算來,他稱風司廷一聲「皇兄」再自然不過。見風司廷初來時刻意的張狂盡數收斂,注目自己的眼神也不再掩飾其中謹慎而略帶試探的親近,上方無忌心中忌憚戒備,臉上笑容卻越發溫和平易。「既然司廷這麼說,無忌有僭了。」

    風司廷握著石欄的手微微緊了一緊,目光從上方無忌臉上轉向晶瑩剔透的水柱。「無忌可知,傾城公主……是皇上與皇后娘娘最疼愛的女兒?」

    「無忌自然知道。胤軒帝陛下願意以公主下嫁,足見與西陵交好之誠意。」

    「那無忌可知,傾城公主,乃是胤軒朝唯一一位獲許在藏書殿行走讀書的公主?」

    「這……無忌寡聞,卻是未曾聽說。」

    「宜然明月影,冷淡常顏色;但使動容開,一顧傾人城——柳太傅妙筆生華,勾勒的本不儘是顏色形容。若非腹有錦繡言吐珠璣,怎得青衣太傅傾城之歎?」

    上方無忌低垂了眉眼:「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能得妻如公主,實在是無忌此生唯有之大幸了。」說著抬頭微微一笑,「無忌定然不負公主厚愛、胤軒帝陛下期許、司廷親善美意。」

    風司廷眉頭一展:「如此自然最好。」頓了一頓,「無忌來承安多日,除去朝覲、議會每日只在神宮祝禱。雖然清修淡定,然而終日長坐是否有些沉悶?承安勝景眾多,無忌何不趁此訪問時機略作觀游?」

    聽風司廷所言,上方無忌青藍色的眸子中忍不住顯出十分驚訝的神色。西陵使節團自進入北洛境內,胤軒帝便對使團進行了緊密周全的安全保護,到達承安以後使團中人更是上到皇子下到隨行僕役都有專人時刻保護——上方無忌心裡自然清楚這種所謂行動盡在保護其實便是胤軒帝的全程監控,身為使節團主持他更是處處謹慎小心,每日待在神宮祈禱祝福,更約束著從眾不得有半點放肆恣意。承安作為北洛國都,更是大陸聞名的繁華都市,無論景致風物都令人嚮往,然而身份所限上方無忌縱然有心也不能任性。此刻聽風司廷主動提及承安美景,他不由又是訝異又是欣喜,臉上也不禁流露出將信將疑的神色來。

    將上方無忌的神色表情看在眼裡,風司廷忍不住笑起來:「和風煦日,朗朗晴空,暢柳湖當是柳煙裊裊水波浩浩。無忌可有興致同我湖上一遊?」

    「無忌……求之不得。」

    「子初曉月、澄河落霞、奚林屏翠、南山望繡……此刻又見這暢柳煙波,承安勝景果然名不虛傳。」

    承安京西北暢柳湖上水天一色,波光粼粼倒映著碧柳如煙,正是一年之中最佳景致。岸上綠楊蔭裡遊人往來如織,水面之上點點帆影如浮雲淺淡,槳聲船歌之中不時有鴛鷺驚起,日光下橫斜飄逸,當真是畫圖難足。

    忍不住發出感歎的上方無忌,正與風司廷並肩立在湖上最多也最普通的烏木遊船其中一隻的船頭。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斜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風司廷剛要答話,船尾搖槳的老艄公突然高聲唱了起來,惹得兩人一齊轉身注目。只見那老人高高挽起了袖管,露出臂上結實的黑亮肌肉;歌聲和著搖槳的動作,雖然嗓音略顯沙啞,音律卻是鏗鏘之中自然一份轉折優美,引來周圍船隻上遊人一片叫好。

    上方無忌連連鼓掌:「好、好、好!好歌好曲更好詞!只是此刻正當暮春,天氣方朗,老人家何不因時改制?」

    老艄公呵呵一笑答道:「說小老兒的歌兒詞好,這位公子是好學問的。只是教了小老兒這首歌兒的先生說,詞曲都是配合成套的,按著曲韻歌詞唱才能轉得自然不費氣力,又符合了手上身上用力使勁,因是不方便修改。」

    風司廷頓時輕笑:「一首歌兒還有這等說法?」

    「公子是富貴好人家,不知道這手上活計的訣竅。使的動作對了,三分力氣十分進度;若是不著竅門,便是累死了也劃不出兩里水路,如何討得生活?這歌兒恰是配合了動作,解了悶又合了節拍速率,十分的便宜呢!」一張紫棠色的臉上露出十分的喜悅快慰,老艄公扳了扳船槳繼續道,「其實不改歌詞還有個緣故。」

    見他頓住,上方無忌更是好奇,急急催道:「什麼緣故?」

    老艄公頓時哈哈大笑:「公子是外鄉人初來京裡的是不是?京裡的人家,且不說這湖上百來遊船槳手,便是井欄邊隨便兩個洗衣淘米的婦人都能隨口唱這些歌兒,且是一個字不錯一個字不改——這是我們太傅大人做的歌兒,公子你說又有哪個去改它?」

    望著老人親切中帶著油然自傲的爽朗笑容,上方無忌不由也微微一笑。「原來是柳青梵柳太傅的大作。」

    見他點頭微笑,老艄公更是來了精神:「這太傅大人啊就住在湖邊上,和宰相大人的府邸半隔水地對著,我們這些湖上搖船打槳的哪個不是隔三岔五地見著?但凡見著的,聽我們說閒事的也有,訴苦討主意的也有,總是沒有拒絕的!有時候大人歸家,心情輕閒了有興致了,便教我們唱個歌什麼的……多少好人家的公子少爺就巴巴地趕來聽我們唱,唱了幾遍,還要用紙筆錄下來,這麼一來必是一二日之間京裡的酒樓啊茶館啊雜用鋪子啊就都唱開了。還有那些讀書的、太學生之類,按著大人的歌兒也編出許多來,在各處教著唱——不是我衝著外鄉來的人自誇,你看這水上百來船上艄公,哪個都是一肚子的歌兒,絕不比那些進京趕考的書生強!」

    「老丈說得果然有趣。」這一番言語之中有多少不盡不實上方無忌暫且不論,正如無忌公子當年在淇陟、在臨瞿的任何一首詩文都會被文人雅士傳遍,赫赫大名的青衣太傅自然是承安百姓崇拜的對象。只是,轉向風司廷,「柳太傅住在這暢柳湖畔?那我二人……」

    「自然是要前往拜訪的。」風司廷會意,點著頭含笑答道。

    「如此麻煩老丈了。」向老艄公微微頷首,上方無忌表情十分快活。「老丈,方纔的歌兒叫做什麼?還有別的歌兒麼?」

    「公子喜歡聽,小老兒自然唱給公子。方纔那支曲子叫做《桂枝香》,本來就是秋景的曲子,看著湖上雲影亂走,日頭裡禽鳥被驚得四處亂飛才順嘴唱出來。大人還教了一套《西湖採桑子》的曲子,公子有興趣聽聽麼?」

    上方無忌興致正高:「好、好、好!你一首一首唱來——也不讓你白白受累,司廷兄?」

    風司廷心中忍不住暗暗歎氣,臉上卻堆出滿滿的笑容,伸手從懷中摸出一把銅錢。「老丈,船錢之外,二十個錢一支曲子。我們玩得開心,也不生受了你的好歌兒。」

    「既然兩位公子這般說,小老兒只把壓箱底的歌兒都唱起來了!」

    老人爽快,上方無忌臉上表情更是舒暢,風司廷卻是腹誹連連:若非當年柳青梵主意,也不會將這暢柳湖劃分了區域又特別召租了船家,弄得如今暢柳湖上艄公舵手個個精明如鬼,不但要讓人掏錢還要讓人掏錢掏得服服帖帖心甘情願。雖然有五城巡檢司負責承安京中治安和市場秩序,京城民風也未因為胤軒帝重農興商的政策而失去基本的淳樸,卻處處被柳青梵有意無意調教得極具頭腦。而艄公的歌曲、腳夫的號子、商舖賣家吆喝的小令……有無數自詡文人雅士的讀書人,以及崇拜青衣太傅的學子,卻是無一人知曉這番市井民生其樂融融的景象竟皆是柳青梵刻意安排。

    「……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行雲卻在行舟下,湖中別有天……鷗鷺閒眠,應慣尋常聽管弦。人在舟中便是仙……」見上方無忌口中隨著老艄公歌曲輕聲吟詠不絕,風司廷也只能輕輕搖頭。世人眼中風花雪月的無忌公子本當是這般形態,太阿神宮與擎雲宮中過分小心謹慎的西陵安親王反而讓自己感覺難以應對;心上既然輕鬆,言語說話更為流暢自然,倒減去了自己字斟句酌拿腔作勢近乎演戲的虛偽感覺。看著上方無忌毫無做作的神情,風司廷臉上漸漸露出淡淡笑意,思緒也隨著輕揚的歌聲漸漸飄遠。

    直到船到湖心,上方無忌突如其來一句發問,風司廷才猛然發現自己鬆懈得太早——

    「今日司廷兄與九公子分別約開了我兄弟二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