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師傳奇

卷三:乾龍吟(四方篇)·下 第四十四章 地動神搖方為信(上) 文 / 柳折眉

    第四十四章地動神搖方為信(上)

    「旨意:蝴蝶谷會戰所有殉國將士追封為國之志士,即日輯錄名姓,刻於北山皇陵前英靈台。雙倍撫恤親屬,免三年徭役賦稅,家中長老年過半百、子女不足沖齡者,由各地官府撫養周全。」

    「旨意:蝴蝶谷會戰所有將官軍階上升一級,軍士賜三月餉,允歸家一月。」

    「旨意:『冥王軍』右翼偏將皇甫雷岸晉陞上將軍銜,領承平將軍職,即日上任。飛羽將軍多馬晉廣安將軍職,右翼副將韓臨淵晉位普寧將軍,洛文霆晉補左翼偏將。」

    「旨意:『冥王軍』所有將官軍銜上升兩級,食雙份月俸。軍士賜雙餉。」

    「旨意:皇九子風司冥治軍護國有功,賜清河凍玉玲琅配一塊,並御書『惟靖宜寧』匾額一幅。」

    大朝主國事大禮,雖然兵部早已收到認令旨意,但明詔向來是在大朝上宣佈的。軒轅皓身為此次戰役軍中最高統帥,自然要在大朝上為全體將士接受帝王的封賞;多馬、韓臨淵是冥王軍中風司冥以下最高統領,代表冥王軍將士入朝謝恩;而皇甫雷岸、洛文霆則是作為因戰功卓著而越級提拔的青年將領,第一次拜見天顏。看到軒轅皓並風司冥率領一班戰甲閃閃英氣勃勃的武將在御階前行禮謝恩,風胥然滿意地揮一揮手,示意眾人起身退還朝班行列。

    很清楚地看到對風司冥再一次的嘉獎引來眾人眼中神采變化,風胥然心中暗笑,示意和蘇繼續宣讀旨意。

    「……非僅前線將士用命,更有各部協力之功。尤有兵部給事喬俊,協助上官調遣軍需,謀劃周到取用有度,更能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確保軍糧運輸無斷,於此役得勝功不可沒。特旨,喬俊轉任戶部,為倉場總督,統籌天下糧用之重。望承職克勤、盡心用命,不負朕之所望。」

    六部的給事中丞,是最基本的從事人員,也是直接負責各部最具體政務的官員,可謂京官之中最為微末之人。由給事而為皇家倉場總督,當中品階的跳躍何止三級?一時泰安大殿鴉雀無聲,就連事先被通知了參與大朝的當事者喬俊都被這道旨意驚得張口瞪眼呆在原地,半晌才回過神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御階之前,「臣、臣……臣喬、喬俊領旨謝恩!」

    風胥然寬和地一笑,「倉場是國之糧庫命脈,朕把它交給你,你要如在兵部時一般用心從事。」

    「是!臣領旨!」重重扣一個頭,喬俊這才起身返回朝班末位。無法掩飾的跌跌撞撞的步子,朝堂之上卻沒有一個人敢嘻笑出聲——

    「苗舒望。」淡淡掃了腳邊微微踉蹌的原倉場總督一眼,胤軒帝語聲平靜,「陵園律寺巍年邁辭休,你便繼他職位罷。」

    皇陵督衛雖然與倉場總督平級,但對朝廷的重要性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胤軒帝稅政改革,大大削減各層官員可能之利,對於那些鑽透原先律法空子卻無法以明法處置的官員稍有機會便絕不輕易放過。苗舒望表面平調其實暗降的職位變動,內中原因大殿眾朝臣無不心知肚明,一時心中多有幾分憐憫與恍惚;但感受到大殿上最高寶座上傳來的深沉壓力,眾人立時凜然,望向捧著聖旨的和蘇的目光更多了兩分緊張與忐忑。

    果然,接下來的幾道職位變動的旨意,均與喬俊、苗舒望的例子相仿,都是將盤踞實利之位多年而與新政無所建樹的官員調往與大局相對無關的閒職。拔擢的則多是眾所承認的能臣幹吏:由各郡府衙直接進入朝廷六部,或是六部的侍官部丞外放任職;但調任的職官基本平穩常規,沒有再如喬俊這般越級擢升。聽到兩名功績出眾的京官被點了郡守,殿上眾臣都知道這一番官職升降調動已達到最後關鍵時刻,眾人目光不由自主在御階上下來回——

    風司冥靜靜地站在朝班左手第一的位置,臉上沉靜無波。身為皇子,又是擁有最高爵位的親王,領先於所有宗親和朝臣的地位在大朝之際畢露無遺——如果說之前眾人對胤軒帝心意還有所懷疑,此刻這位剛剛行過簪禮的少年皇子在至尊君王心中的地位和份量已是無不瞭然。

    兵權為國之至重,只能掌握在至尊帝王手中。北洛風氏王朝自建立以來,君王都是國家軍隊的最高統帥。國境平安時軍中政務由六部之中的兵部統理;一旦戰事起,則聚集相應主事官員組成軍部負責戰事整體的統籌調度。縱然是具有獨立統兵作戰權利的上將軍,也只有對戰場的決策之權,戰事結束統帥權力必須立刻回繳君上;京畿之中唯一允許掌握實際軍權的,只有護國大將軍兼京城禁衛統領一人而已——君家第四代家主、西雲大陸赫赫盛名的「清風將軍」君清遙建立起的戰事各部職權分立的制度,讓北洛經歷的任何一場戰事的各個環節都有極其明確的負責之人,同時也將統兵將領戰場之外的權力限制到最低,而使帝王在最大限度上掌握和控制國家軍隊。

    風氏王族歷來重視帝權集中,兵權自是其中最不可輕忽的一節:王族職責保護北洛平安昌盛,因此宗室之子年滿十四必須從軍三年承繼風氏傳統,但皇室宗族從軍是為表現君王愛重軍士的心意,皇子在軍隊之中並無多少發號施令的權力。至於協理兵部的皇子,雖然掌管軍籍發配錢糧,本身卻沒有調動軍隊的權利。軍權之重,使真正將兵統帥的皇族必是君主至為信任倚重。而風司冥以嫡系皇子之尊,投身前線經歷戰火,並以軍功得國人愛重信服,武功一道已隱隱有與武德帝風靖宇比肩之勢。此次大勝西陵還朝,胤軒帝不但沒有削減其在軍政一塊的權力,反而加封王爵——唯有卓著軍功才能分封的一等信勇公和靖寧親王爵位,使他雖然沒有上將軍的軍銜,但在軍中實際的權力真正凌駕於孟安、軒轅皓、郗鋒以及皇甫雷岸之上;而雙重王爵更讓他可以以親王身份參與六部議政,是在無形間削弱了協理六部政務的其他皇子權力。胤軒帝原是極善權謀的帝王,但便是對最寵愛的三皇子風司廷在六部的職權也多方限制,此刻卻給予「冥王」超乎尋常皇族的大權,對朝臣的遷謫也都是於其十分有利,其間的偏重實在是不容眾人忽視。

    感覺到身上灼灼的目光,風司冥只是微微地垂下眼簾:泰安大殿最高寶座上那個人的心思,其實並不難猜。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來越表面化明朗化的爭奪,已經不是通過一樁兩樁皇子婚姻便可以輕易安撫了眾臣心中波瀾的平和階段,更不是可以利用太子之位的爭奪、朝臣的態度選擇而達到清除朝廷派系勢力的時候。胤軒八年到胤軒十三年,胤軒十三年到胤軒十八年——從他踏進擎雲宮的那刻起,北洛朝堂享有了十年的表面的平和無爭,將在此刻徹底打破。

    並非刻意拘泥這擎雲宮的歸屬,但屬於自己的東西,就絕不放棄;自己擁有的東西,更不允許被輕易奪取。

    親王之位,是給了自己聚集更大力量的名正言順的權力;而督點三司收歸一統勢必引來的議論動盪,則將是在這個暗潮紛亂的承安京裡建立起完全屬於自己的力量的最佳時機。

    三天未交一語,澹寧宮小朝也只能相視和頷首,但,那雙沉靜黑眸中的深意,自己不會看錯。

    抬起眼,與高高在上的君王靜靜地對視,卻得到一個意味不明的淡淡微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