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師傳奇

卷一:相見歡(北洛篇) 第十九章 起舞宴嘉客 文 / 柳折眉

    第十九章起舞宴嘉客

    殿生。

    北洛的科考取士與西雲大陸其他國家差異最大的一點,就是完全的因才取士。

    所謂完全的因才取士,是指每一屆的科考都不是在試前決定取士的人數,而是根據考生參考的情況和取得成績的具體結果來決定究竟錄取多少士子。這就使得考試經常出現錄取率巨大浮動的情況。但對於考生來說,究竟能否錄取,唯一的決定因素卻還是考試中的發揮和自己絕對的實力水平。

    錄取這種說法,其實是相對而言的。因為是因才取士的關係,所以第一輪篩選錄取後,一般大約會有四十到八十名考生獲得面見君王的機會,在擎雲宮鴻圖大殿的御階前與北洛君臣同歡——這種通過千人大比獲得上殿資格的考生稱為殿生。

    只有殿生才可能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朝廷,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實。

    但並非全部殿生都會進入朝廷的樞機,畢竟北洛的大比是面對著全大陸的考生的。那些他國的名士和貴族參加北洛的大比獲得名譽的目的才是第一,而北洛也不會真的強留下這些心不在此的考生為北洛效力。而北洛之所以令人所稱道的是,即使不留在北洛朝廷,大比的成績也得到完全的承認。

    殿生是通過千人大比,學識能力都得到肯定的考生,但殿生本身是沒有排名的。擎雲宮其實是殿生最後一輪的試場,這場考試的主考正是北洛皇帝本人,而最終的排名也將由此決定,最後結果由北洛皇帝在擎雲宮的詔日台親自向民眾宣佈,並為整個大陸所承認。人們都知道這個排名是經過了非常嚴格的審核和異常仔細的推敲後才最終宣佈出來的,所以對這樣排名的公平性和可靠性不會有任何的置疑。

    殿生的名單確定在文武考試中是不同的。武試考試無論是武功還是兵法,都能夠在考試結束的第一時間得知是否被取為殿生。通過「十陣」到達校場中央大旗的考生和經過孟銘天和軒轅皓兩位北洛最高將領兵法考察的考生,在離開校場的時候都必須將計時的銅牌交還,若在交還銅牌的同時得到刻有「擎雲」二字的金牌,則表示已經被取為殿生,必須直接到承安城中攀雲閣中等待進宮的旨意。而參加文試的考生則相對麻煩一些,「擎雲」金牌將會在大比考試後的六天內送到考生進入試場前登記的暫居的客棧居所,接到金牌的殿生必須在第一時間趕到攀雲閣中。從考試結束開始的六天中,居住在攀雲閣中的殿生白天可以自由出行,但夜晚必須居留閣中。到了第七天,擎雲宮將派出當朝宰輔親自引殿生入朝,進行最後決定排名的考試。

    而現在,他,司徒雅臣,正以殿生的身份,跟在當朝首輔太宰黃無溪的身後,進入這難得一開東正門的北洛風氏的聖殿——擎雲宮。

    不露聲色地打量著這座被稱為西雲第一的北洛皇宮,司徒雅臣驚訝地發現自己竟根本找不到任何奢華浮麗的雕飾,也不見那些皇家宮廷都極為常見的金玉之器。本色的黑檀桓木,光滑如鏡的青磚,褪去了鮮艷的水一樣的朱紅窗格,都昭示了歲月沉澱下的沉穩與肅穆。唯一象徵著帝王身份的鮮明色彩,是殿宇上方赤金眩銀的匾額,在明亮的朝陽照射下發出異常炫目的光彩。

    想起輕紗漫舞的西陵皇宮,司徒雅臣不由微微苦笑:或許,這正是北洛最後興起卻能夠成為與西陵東炎並立強國的原因吧?

    「這裡是泰安殿,三大殿之首,舉行上下朝廷廷議的地方。」黃無溪停下腳步悠悠說道,「經過這座大殿,便是真正進入了擎雲宮的朝堂重地。而現在我們要去的鴻圖殿是歷代君王接見殿生之所,位於三大殿最後,距離藏書殿、國史館、天象台都非常之近。一會兒之後眾位的策論和兵法的評議,也將在那裡舉行。」

    泰安殿、崇安殿、文安殿是為擎雲宮三大殿:泰安殿每逢年節行祭拜之儀式,每月一次舉行上下朝議;崇安殿為每日的朝會舉行之所,奏議各種朝政事務;文安殿通常稱鴻圖殿,主要舉行與文事政治相關的朝會活動,亦是北洛朝廷文會學社的中心舞台。西雲大陸尚武,縱是以文風知名大陸的西陵也未曾將文學之事設於朝堂正殿。而北洛不但將文試策論的最高殿堂設置於皇城三大殿中,更保存了這座大殿平日的文學之用,也無怪大陸學子尊崇。只是聽著黃無溪一一講來,司徒雅臣心中忍不住微微生出荒謬之感:北洛的擎雲宮大約是整個西雲大陸最為人所熟知的皇宮,但同樣也是最神秘的皇宮。能夠打開大門大大方方任人進出,除了北洛大約沒有哪個國家的君主會有如此氣度。但既是讓人進入又令人詳細說明宮殿佈局,雖然大方,卻總讓人感覺異常的不真實——或者,這也是北洛風氏的狂傲在西雲大陸出名的原因?

    輕輕搖了搖頭,似乎這樣便可以搖落滿腦子怪異的念頭一般,司徒雅臣將注意力重新集中到眼前高大的建築上來。三大殿的外形結構都是完全一致的,只有規模上的差別,因為作用與重要性的差異,鴻圖殿在三大殿中是最小的一座。儘管如此,這座氣宇恢宏的大殿還是令包括司徒雅臣在內的所有殿生發出不自禁的驚歎。而進入殿內後那異常良好的采光以及可以自由移開的天頂更使司徒雅臣深深震撼。陽光通過移開後的天頂流瀉入殿,在大殿中央映照出天頂花篷鏤空的風氏圖騰的身影——獅身鷹翼的聖獸斯托瓦姆,西蒙伊斯大神座下司掌典律和天罰的神的化身。

    對於這樣匠心獨運的設計,即使是同樣出身王族的司徒雅臣也不得不歎服。

    黃無溪微微地笑了一笑:「是當初建築擎雲宮的宗容帝特意的吩咐,這樣的皇室的圖騰,在擎雲宮裡到處都是。雖然在入宮之前已經多次告誡過,但我還是要再強調一次,這裡是北洛的擎雲宮,一舉一動都要講究禮儀和分寸。你們是經過層層嚴格的考試才來到這裡的殿生,希望你們可以通過這最後的考驗。」

    「皇帝陛下——駕到!」

    黃無溪話音剛落,殿外已經傳來首領太監的高聲傳報。

    四十四名文試殿生,三十一名武試殿生,齊齊地列隊兩排躬身行禮——只有在最終名次排定後才能夠真正分出君臣之份,這樣的禮儀安排,既顧及了部分特殊考生的願望初衷,更顯示出北洛皇家的泱泱大度。

    司徒雅臣站在左首第一的位置,凝視著緩步入殿的一身淡金皇袍的皇帝。

    說風胥然是西雲大陸最著名的皇帝並不誇大其詞。北洛雖然一直是西雲名國,卻並非始終的強國;以小國居於眾大國之間的北洛,其崛起與風氏、君氏兩大家族的聯合關係密不可分。近兩百年風氏歷代君主的勵精圖治,君家歷代家主的全力施為,使得北洛實力漸漸可與大陸歷來強國的東炎西陵分庭抗禮。但,儘管如此,北洛的疆土始終無法與東炎西陵的遼闊相提並論。直到風胥然繼位後積極擴張,將北方之地盡收其下,連一年有泰半時間被冰川封凍的海港也全不放過。人們正驚疑間,他又修整京都到北境海港的道路,直到官道完成人們才明白他的用心:許多商物從此可以從海上運抵他國,不但大大縮短了陸上顛簸時間,更免去了國家間重重關卡須交的賦稅。北洛本是西雲大陸商業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如此一來其地位更是穩固不可動搖,而料察先機的風胥然自然成為人們廣為讚歎的對象。

    看看風胥然到底是哪般人物,本是司徒雅臣此行的心願之一。但眼前這般溫雅宜人的俊朗男子,卻遠非司徒雅臣所料了。

    雖然是合乎場合禮法的尊貴的帝王裝束,高貴中卻透露出親切溫厚的和藹,那一抹平和從容的微笑更是讓人不自覺地放鬆了心情。出身王族的司徒雅臣自然明白那是刻意而為的平易,但偏偏被風胥然表現得異常自然,彷彿便是這位素來以威嚴冷漠出名的皇帝一貫的待人處事的儀態風采。只是,當那雙幽深如夜的眸子的視線在自己身上掃過的時候,異常的熟悉令司徒雅臣陡然一凜,本來兀自躲閃以全禮儀的目光頓時凝在了風胥然的身上。

    將文武考試的殿生聚集到一起議論朝政,是北洛大比最後一試的傳統。在攀雲閣的時候,司徒雅臣便已經同宗熙、林間非、藍子枚等人整晚暢言,而墨揚、韓臨淵、言邑等兵法論成績優異者的加入更使得氣氛異常活躍——誰都知道這是最後決定大比名次的關鍵時刻,無不是茆足了勁頭在君王目前將自己所長發揮得淋漓盡致。

    而風胥然只是微微笑著,似乎是任憑殿生們抒發己見,但司徒雅臣分明地意識到正是他在眾人無意間穩穩掌控著整個朝議的走向。

    果然是北洛的帝王!

    午膳時間的稍適休息後,朝議繼續進行。這一部分有北洛上朝廷的官員一同參與,竟是直接將具體的國事帶入朝議之中。司徒雅臣不由暗暗佩服:雖然在這樣的時刻殿生絕不至藏私,但能夠將這些問題交給完全沒有經驗的殿生士子,卻是大陸各國君主難以企及的胸襟氣度;朝臣們似乎也早已習慣這樣沒有絲毫顧忌的朝議,就事論事處處認真,完全將殿生放在了與自己同等的高度——而這,恰恰是北洛大比最吸引士子的地方!

    「眾卿。」

    望著頓時寂然的大殿,風胥然微微一笑。「今日的朝議便到這裡。現在,是時間宣佈本次大比文武試的殿生名次了。」

    風胥然慢慢地從寶座上站起——完全的帝王氣魄頓時毫不保留地散發出來,便是最桀驁不遜的韓臨淵都不由微微顫抖——司徒雅臣知道,這才是一代令主真正的風範與無上的威儀。

    左手微抬,那個永遠站在帝王身邊的侍官首領上前一步,展開了金色的帛書。

    「北洛風氏胤軒九年,大比核准殿生名次如下。」和蘇的聲音沉著穩定,在鴻圖殿裡顯得異常清朗平穩,「文試第一,林間非;文試第二,宗熙;文試第三,藍子枚……武試第一,司徒雅臣;武試第二,墨揚;武試第三,多馬

    納其恪哲陳……」

    寂靜。

    寂靜。

    寂靜。

    完全不合常理的寂靜,讓在場的朝臣無不生出驚恐之感:北洛大比的名次是經過異常嚴格的考試和審核,並由北洛皇帝親自排定出來,得到整個大陸承認的啊。這樣的反應,可以說是近四十年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風胥然表情卻是異常平靜。「旨意已經宣完,謝恩吧。」

    「陛下,學生有言要說。」

    司徒雅臣驚訝地看著跪在玉階之前的藍衫青年。在風胥然如此巨大的壓迫力下能夠躍眾而出,需要多大的勇氣?雖然……

    風胥然平靜地看著他:「站起身來說話,藍子枚。」

    藍子枚卻是穩穩地又磕了一次頭,依舊跪在原地,但對上風胥然的目光卻是滿滿的堅定。「陛下,學生有話要說。」

    「是殿生無須行的大禮,既是如此慎重,那便大膽說吧——朕赦你無罪。」

    「學生以為,陛下的排名……有誤。」

    此言一出,鴻圖殿頓時一片死寂。

    風胥然微微一笑——笑容中卻是飽含著來自至高君王的威嚴。「哦?」

    「林間非公子和宗熙公子的才華能力自不必說,學生原是佩服非常。但是,陛下將學生置於三甲之列,卻是有失察之嫌。」藍子枚語聲朗朗,全不顧旁人的驚呼。「上京都之前,子枚自視極高,以為天下英才不過爾爾;但來承安之後,考生交流論戰,方知世上人才其實濟濟。子枚不敢妄自菲薄,但對三甲之列實在心有慚愧,不能承領恩旨,望陛下明察。」說著,又深深磕下頭去。

    風胥然淡淡一笑:「聽你所言,對林間非和宗熙的列在三甲無甚異議,只是對你自己的排名感到慚愧?既然你說你不敢妄自菲薄,又對同年殿生十分瞭解。那麼以你之見,在你之上位當三甲的,卻又當是何人,嗯?」

    藍子枚重重磕了一個頭:「陛下,此人此刻不在殿生之列。」

    鴻圖殿已是一片私語,司徒雅臣凝視著嘴角微揚的風胥然,心中異常疑惑,對藍子枚的驚人之言卻是沒有什麼特別感覺了。

    風胥然斂去最後一抹微笑:「藍子枚,說出他的名字來。」

    抬起頭,直視著威嚴的帝王,藍子枚靜靜地說道:「青寧。」見風胥然表情不動,繼續說道,「雖只有數面之交,但子枚已知青寧公子絕勝於己。青寧公子言行溫雅,風華自成,更有膽識見地、經緯世情匡扶天下之才,實是人中龍鳳。他與學生一同參考,會試之後也曾將文章與在場多位殿生交流賞析而得到交口稱讚,學生實在想不通他何以落榜。」

    「林間非,」沉吟片刻,風胥然突然轉向下午朝議開始後就一直沉默不語的林間非,「你可知藍子枚口中所言的青寧此人?」

    「回稟陛下,學生知道。」林間非躬身答道,「藍子枚所言不差,青寧公子確實才華出眾,志趣高遠。讀過青寧公子的策論文章後,學生亦以為其必入文試三甲,只是……」只是那樣言行舉止透露出的風采氣度,以及讓自己隱隱得知他身份的那份獨屬於天家的驕傲,讓自己緘口不言。

    風胥然微微地笑了起來:「看來果真如此……藍子枚,你且先站起來。策論談及國務政局,牽涉最廣關係最雜,最能夠體現一個人的心胸眼界和能力。所以,策論是我北洛大比文試的基本,也是取士的關鍵。」目光在一眾殿生臉上掃過,笑容漸漸加深,「得到三甲如此評價的策論文章,可是朕手上這一篇?」也不見他展開卷冊,「『天下之所以亂者,在養用不當:在位者不能謀其政,謀政者不得盡其能,官者尸位素餐,吏者投機鑽營,是使有才者去而備能者不來也』?」

    林間非、藍子枚等人的臉上頓時顯出異常驚愕的表情:這正是那一身淡雅的白袍公子青寧所做的策論文章,卻不想皇帝竟能夠隨口記誦,顯是欣賞非常。但,既然如此,為何青寧又不在三甲之中?

    風胥然微笑了。「這一次的策論題目,破題破得好、能夠切中關鍵的,三千考生中不過寥寥十數人而已。朕應該承認,今年的比試,題目確實出得較往年為難——但也正因為如此,才令朕獲得了如藍卿這般真正誠心的士子。」左手一起,「司廷,你出列吧。」

    一身雍容華貴的皇子正裝朝服,風司廷穩穩上前向風胥然跪倒行禮,然後起身面對眾人。

    不意外地聽到藍子枚的驚呼。「你是——」

    風司廷微微地笑了。「風司廷,皇帝陛下駕前第三皇子。當日以化名告知,還請諸位原諒。」說著向文試殿生微微欠身,頓時引來眾人一片忙不迭的還禮。

    「藍子枚,朕的回答你可滿意?」

    「臣謝主龍恩!」此時稱臣,便是意味著身入北洛朝堂,再不回頭。

    風胥然頷首微笑,隨後轉向居左的武試殿生。「司徒雅臣。」

    司徒雅臣心中一凜,隨即對上那雙幽深的眼睛。

    「你父上方朔離,可還安好?」安安祥祥、溫溫厚厚的一句話,就像是普通的主客之間的寒暄問答,卻彷彿巨石投入平靜湖心——上方朔離,正是大陸有史以來的強國西陵現任國主的名諱!

    心中大驚,司徒雅臣卻是異常純熟地行禮答話。「承蒙國主動問,父王與西陵一向安好。能夠參加北洛的大比,雅臣心中深感榮幸。大陸人才濟濟,承安英雄會聚,如此盛世勝景,是陛下之德,更是雅臣之福。」早知風胥然會識破他的身份,但卻是從來都沒有想到他會在這樣的情景之下說破事實。司徒雅臣只覺那溫厚笑容顯得益發可怕,口中卻是對答如儀。

    「六皇子能夠前來參加我北洛大比,朕亦深感欣喜。」風胥然含笑說道,「只是朕見六皇子一直注目於朕,是對比試的排名有所疑議?」

    司徒雅臣深吸一口氣:「國主,武試兵法一場,有青衣少年與雅臣對局,棋力高強無比,雅臣無法與敵。而之前那少年也曾在校場演武場以絕妙劍法戰勝此處的墨揚、韓臨淵、多馬等人。雅臣以為,只有那名叫青梵的少年方當得起武試第一的稱號。」頓了一頓,目光微微後瞥,「想來殿生之中也無人可以反對。」

    青梵?林間非頓時一怔,目光轉動,正好與風司廷相接。見他眉頭微蹙神情肅然,一時卻不猜不出他心中如何感想。隨即感到袖子被人輕輕牽住,回頭一瞥,卻是一天都表現得異常活躍的宗熙。

    「又是這孩子啊……」風胥然的神情有些說不出的意味,「和蘇,宣青梵入殿吧。」

    「是的,陛下。」和蘇上前一步,朗聲道,「皇上有旨,宣太子太傅柳青梵——上殿!」

    擎雲宮,鴻圖殿,一襲青衣的少年,夕陽金光中,定格成所有人眼中永遠的風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