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宰輔之唐相

第二卷 永徽,永徽 第139章 大朝,李治受挫 文 / 宛裕子

    第139章大朝,李治受挫

    「陛下怎麼會有這個想法?這宸妃又是什麼品秩?」蕭睿急忙掩住自己的失態,看著李治充滿疑惑地問到。他當然知道歷史上這宸妃之事的前前後後,但是為了不讓人生疑,他還是要問一遍。

    宸者,北極星之所在,借指宮殿和王位,也常常來代指帝王。

    這宸妃之號,便是始於李治。

    歷史上,永徽六年,當時蕭淑妃已經失寵,武則天又一次趁機提出讓李治立自己為宸妃,置於四夫人之上,因為當時四夫人位置已滿,所以武則天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李治也同意了,不過因為大臣們的反對,因此作罷。所以,《新唐書》中所記載的武則天為宸妃是錯誤的。歷史上的武則天根本就沒有被封為宸妃,而且正是當時冊立宸妃一事的失敗,刺激了武則天更大的野心,提出讓李治直接立自己為皇后,永徽末年的極為慘烈的政治鬥爭便就此拉開了帷幕。

    歷史上真正獲得宸妃稱號的有四人,第一位是宋真宗李宸妃,宋仁宗趙禎的生母,也就是民間傳說「狸貓換太子」中的李娘娘;第二位是明憲宗朱見深宸妃邵氏,明世宗朱厚熜的祖母;第三位是明世宗朱厚熜宸妃沈氏;第四位則是清太宗宸妃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孝端文皇后哲哲的侄女,莊妃布木布泰(孝莊文皇后)的姐姐,就是海蘭珠。除這四人之外,史料上不見有其他妃嬪獲得此號。

    聽到蕭睿的話,李治臉色有些不自然,不過很快便面色平靜地說到:「沒人出主意,是朕自己想出來的。昭儀為朕生了一個兒子,朕想給她一些賞賜。」

    「昭儀之上,還有四夫人啊。」蕭睿心中也不點破,不過還是提醒了一句。

    「淑妃他們,皆無過錯,朕總不能將他們廢掉吧。」李治聽到蕭睿的話,眉頭一皺,有些不忍的說到。「所以,朕才想另設一個封號。」

    在謀反案期間,武則天在宮中為李治生下一男孩兒,這個男孩即使李治和武則天的長子,後來暴薨被李治追封為「孝敬皇帝」的李弘。

    「這宸妃品秩如何?是在四夫人之下,和四夫人平等,還是在四夫人之上在皇后之下?」蕭睿緊接著問到。

    「這……」蕭睿這話將李治問的是臉色一僵,隨即訕訕地說到。「自然是在四夫人之上,在皇后之下。」

    「陛下,您如何向朝廷大臣交代?」蕭睿歎了一口氣,問到。「陛下可有把握讓諸位大臣們贊成此事?」

    「沒有把握。」李治黯然說到,不過隨即他眼睛又一亮,滿懷希望地看向蕭睿,含著喜悅問道。「敏德,你有辦法對不對?快告訴朕。」

    「陛下,我能有什麼辦法啊。」蕭睿哭笑不得的說道。「再說陛下,您覺得問我合適嗎?」

    「沒什麼合適不合適的,讓你說你就說吧。」李治接著竟然耍起了賴皮。「今天,你說也要說,不說啊也要說,不然的話,哼哼……」

    「陛下,莫要失了身份。」蕭睿笑著提醒到。「如今您這樣,那是一國之君啊,要是被外面的那些御史們看到的話……」

    「那朕就說是跟著你蕭敏德學的。」李治笑道。

    「……」蕭睿瞬間無語,隨即他便投降了。「陛下,容臣好好想一想。」說完,他便低頭思索了起來,想了一會兒,他抬起頭超李治說到。「陛下,臣倒是想出了一個辦法,只是……」

    「只是什麼?」李治緊接著問到。

    「怕是有些不妥。」蕭睿說出了自己的憂慮。

    「有什麼妥不妥的,你儘管說就是了。」李治急切地說到。「朕用不用聽了再決定嘛。」

    「陛下,如今朝廷中許多大臣上書請求陛下立太子。」蕭睿說出了自己的主意。「陛下若是冒然單獨將立宸妃之事提出來,肯定會遭到群臣的反對。若是和立太子之事一同提出來的話,兩件事情並作一件事情的話……」

    「好主意!」蕭睿的話還沒有說完,李治便高興了起來,贊到。

    「慢著陛下,臣還沒有把話說完呢。」蕭睿急忙說到。

    「不用再說了,朕明白你的意思。」李治站了起來,大步向外面走去。「朕這就回去。」後面蕭睿還沒出聲阻攔,人已經走了好遠了。

    翌日,早朝。

    等候上早朝的大臣們都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等候著朝會時間的到來;也趁著這段時間商議著早朝的一些事物。

    「太尉!」長孫無忌正獨自站在一旁,這時一個有些削瘦,鬚髮皆白,一身朱紫的老人走到了他的跟前,喊了一聲。

    「原來是於相公。」長孫無忌笑瞇瞇朝來人打招呼。「於相公可是有什麼事情?」來人正是如今任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加光祿大夫的燕國公於志寧。

    「呵呵,就是想問一問太尉,這個立太子之事,可準備今日早朝向陛下諫言?」於志寧呵呵一笑,隨口問到。

    「不錯。善登沒有和於相公提及嗎?」長孫無忌有些奇怪的問到。

    「已經告訴我了。」於志寧點點頭,之後便沒有在說話。

    很快,便到了朝會時間……

    早朝一開始,便是上奏處理一些小事,半個時辰之後,眾人都不約而同不再奏事,因為他們知道,接下來的就是關於立太子的事情,畢竟這關於國本。

    這時,當朝皇后舅父,中書令,同中書門下三品柳奭從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來,到了殿中央,對御座上的李治一禮,隨即道:「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柳卿請講!」李治坐直了自己的身子,抬了抬手,示意到。

    「……陛下御極近四年,然東宮儲位虛懸……」柳奭開始了長篇大論,內容無非是東宮虛懸的危害,請求陛下早日立儲,到了最後,終於說了出來。「皇后膝下之子,皇子忠,是為嫡子,且仁孝聰明……請陛下立皇子忠中為太子。」

    「眾卿以為如何?」李治很模式化的點點頭,隨即又徵詢其他大臣的意見。

    「柳中書所言甚是,陳王終,即使陛下嫡子又是陛下長子,且聰明仁孝,立為太子,最為合適!請陛下立陳王為太子!」長孫無忌率先走了出來,大聲請求到。

    「臣附議!」尚書左僕射褚遂良走了出來。

    「臣附議!」於志寧也站了出來。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間,太極殿內,群臣幾乎全部站了出來,同意了柳奭的提議,請求立李忠為太子。

    「眾卿的一件,朕也看到了……」李治咳嗽了一聲,清了清嗓子,說到。「不過,朕這裡還有一件事情,想要聽一聽眾位愛卿的意見。朕想要立武昭儀為宸妃,眾卿以為如何?」

    「陛下,不可!」李治話音剛落,一道厲聲便從下面傳來出來,李治聞聲望去,竟然是中書侍郎兼弘文館學士來濟。

    「來愛卿,有何不可?」李治冷著臉問到。

    「陛下,宸妃自古無此稱號,所以不可!」來濟大聲說到。

    「陛下!來侍郎所言極是!此事萬萬不可!」這時,韓瑗也站了出來。

    「那朕一定要通過此事呢?」李治冰冷的聲音傳了出來。

    「陛下!中書省絕不奉詔擬旨!」這時,柳奭站了出來,口氣極為強硬。

    「陛下,不可啊!」長孫無忌也站了出來,附和道。

    隨即,褚遂良等人也紛紛出來反對。

    「散朝!哼!」李治一下子從御座上站了起來,隨即冷哼了一聲,轉身便離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