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宰輔之唐相

第二卷 永徽,永徽 第130章 無罪,塵埃落定 文 / 宛裕子

    第130章無罪,塵埃落定

    「慢著!」這時,蕭睿開口了。眾人都有些疑惑地看向他,心道你不趕緊洗脫自己的罪名,在幹什麼ど蛾子。不過,蕭睿的話一出口,他們就明白了過來。「唐尚書,自謀反案爆發以來,我們一直沒有見到舉報之人,您說是要保護舉報之人;如今開堂審理了,怎麼依舊未見這原告和舉報之人呢?難不成這些都是某些人別有用心設的一個驚天大騙局不成?請唐尚書讓原告和證人上堂!」

    蕭睿這話又是引來眾人一陣嘩然,這話根本就是指這案子就是別有用心之人是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借此大搞誅連。

    「這……」唐臨一時語塞,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不是說他應對不了,而是她自始至終也沒有見到過任何證人,只是拿到了一批真假難辨的證據,你讓他如何拿出舉報之人來?他就是想拿也拿不出啊。

    「唐尚書,不會是害怕我們報復他們,還要保護他們,這大堂也不讓上吧。」蕭睿見唐臨不回答,便出言譏笑。

    「不用了,他是拿不出的。」這時,李恪開口了。只見他冷哼一聲,指著一個被帶上來的人,對長孫無忌道。「太尉,這人你可認識?」

    好嘛,這矛頭直接指向了長孫無忌,眾人紛紛看向長孫無忌,要看他如何應對。長孫無忌看向吳王李恪身後的人,瞳孔一縮,心中震驚不已,這人怎麼會被吳王擒到。而李恪身後那人看到長孫無忌後便立即又縮了回去。

    「怎麼不說話啊?我的太尉?」李治戲謔地看向長孫無忌,譏笑地問到。

    蕭睿也感覺這人很熟悉,但是怎麼也想不起來,便回頭看向長孫無忌。此時,所有的人的目光都注視著長孫無忌,甚至有人在心中大膽猜測,這幕後黑手會不會就是長孫無忌呢?長孫無忌此時已經從最初的震驚中恢復了過來,恢復了平靜。只見他安然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神色淡然道:「這人,我不認識,有什麼好說的。吳王殿下,不要以為隨隨便便找一個人,就能夠推翻此案,這也太兒戲了吧。」他倒是倒打一耙。

    「呵呵,太尉不認識就是不認識,何必倒打一耙呢。」李治呵呵一笑,不以為意。不過,隨即他掃了一眼大堂。「怎麼沒見韓相公呢?這人啊,他肯定認識!」

    「咦,你不是張振嘛。」這時,房遺愛認出了這個人,上下打量了一番,驚奇道。「你如今怎麼吃這個樣子啊?」

    「怎麼遺愛,你認識他?」蕭睿見房遺愛叫出了那人的名字,便問到。

    「豈止是認識,呵呵。」房遺愛蒼白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看向蕭睿。「其實,這傢伙和你還有過衝突,你還記不記得?」

    「和我還有過衝突?」蕭睿很是疑惑,但是無論怎麼回憶,也想不到自己和此人到底在什麼地方有過衝突。

    「看來你是不記得了。」房遺愛笑道。「還記得青籐那件事情嗎?」

    「你是說,這傢伙是當日阻攔我的那個小校。」蕭睿想了起來,又看看這人,方才確定確實是當日那個小校。「還真是他啊。」

    「吳王殿下,越王殿下。下官……」這時,堂上的唐臨開口向二位親王請求到。「下官還要審案,還請兩位殿下……」

    「不用了,我和八郎不都是你們的嫌疑犯嗎?嫌疑犯哪有坐在一邊不受審的道理?我還是站著吧。八郎,你呢?」李恪搖搖頭,隨即說到。

    「呵呵,我聽八哥的。」李貞呵呵一笑,隨即指了指張振,說到。「唐尚書,我看啊,你還是先不要審別的了,先將這個人好好審理一番再說吧。」

    「是啊,讓我們這裡的所有人都好好聽一聽,這張振都做了一些什麼事情。等他說完了,我估計大伙也都明白了這謀反案中的一些問題了。」李恪應和到,隨即他又對張振說到。「張振,你還是一五一十的把自己到底幹了什麼好好的給唐尚書說清楚了。」

    「是!是!」張振忙不迭點頭應到。

    「堂下何人?報上名來!」唐臨一怕驚堂木,喝到。

    「小人張振,萬年縣人,原是巡街的小校。」張振點頭應到。

    「將你的罪行都一一交代清楚,若是有半點兒隱瞞,休怪本官大刑伺候!」唐臨再次拿起驚堂木,中氣十足地說到。

    「是!」張振哆哆嗦嗦將自己的事情說了出來。事情的起因,還要從蕭睿流放歸來的第三天說起。青籐被韓瑗此子韓惠擄走,蕭睿追到務本坊,張振曾帶著人阻攔。房遺愛幫助蕭睿將他攔了下來,對他出言恐嚇了兩句,得知蕭睿真實身份了之後,張振對此恐懼不已,生怕有一日蕭睿記起自己當日對他的阻攔,對他進行報復,而他對蕭睿而言,只是一個小人物,但是對於他的家人而言,就是一根頂樑柱。所以,擔心不已的他便登門而去,想要拜見蕭睿,親自向蕭睿賠罪,但是最終也沒有見到蕭睿。後來自己也沒有遭受到不妥的刁難,所以就漸漸的夜就將此事淡忘掉了。

    但是沒想到就在一個多月前,有一個神秘人突然間找到了他,而且信誓旦旦地告訴他說蕭睿將要對他伺機報復,要他小心一些,他為此心中驚恐不已。而就在第二天的晚上,他真的就遭受到了人身攻擊,之後連續幾天他的家人也受到了不明人物的騷擾和傷害,他感覺到異常絕望。而既阻礙他絕望之際,那個神秘的黑衣人又出現了,又問他想不想擺脫這種整日的絕望,神秘人又說自己可以幫助他,他彷徨之際見有人肯幫自己,自然是點頭答應了下來。神秘人告訴張振只要幫他做一件事情,那他的家人就可以擺脫這種危險的狀況,聽到是要陷害蕭睿,一開始他是本能的拒絕,但是神秘人半是威脅半是誘惑,最終他還是同意了下來。之後,他就將這神秘人準備好的東西在一天晚上通過韓瑗府中的一個管事交給了韓瑗,只有後來韓瑗幹了什麼,他就不知道了。

    「那你可講這東西打開看了沒有?」唐臨問到。

    「沒有看,但是聽那神秘人的口氣,這裡面是對蕭駙馬足以致命的東西。小人因為害怕,也就沒敢看,接到手的第三天晚上就交給了韓相公。」張振唯唯諾諾地說到。

    「你說的話,本官一時間也難以斷定真假,不過將韓相公府中的管家喊來一問便知道了。若是讓本官查實了你說假話,你就要吃板子了。你可想清楚,不要亂說話啊。」唐臨捋著自己的鬍鬚,辦事勸告半是威脅道。

    「小人不敢欺瞞使君。」張振惶恐地說到。「小人說的,句句都是真的。小人還記得那個和小人接觸的管事的名字。」

    「那你就將和你接觸的管事的名字報於本官,本官將此人傳來,一問便知?」

    「那個人叫……」張振開始回憶了起來。「那個人叫顧震,年紀四十上下。」

    「好,來人。去往韓相公府上,傳訊一個叫顧震的管事過來。」唐臨簽發了一個令箭。一旁的衙役領了令箭之後便退堂而去,前往韓府傳訊。

    「既便是如此,但是依舊還不能證明越王和蕭駙馬的清白。」唐臨接著說到。

    「那唐尚書以為,怎麼才能證明小王和敏德是清白的呢?」李貞笑著說道。「要知道,我和敏德,可是只有在揚州有過一次交集,,還是在貞觀二十二年的春天,也就是五年以前,當時小王還是揚州都督,敏德以治喪使的身份護送前朝煬愍皇后的靈柩到揚州雷塘安葬。小王在都督府宴請了他一次,當時曹老先生就在宴會上。」

    「不錯,老夫就是在越王的宴會之上認識的『芙蓉君』。不過,當時『芙蓉君』很早就離開了都督府。這一點老夫可以作證。」曹憲站起來說到。

    「至於之後,我便一直在驛站之中不久便返回了長安。」蕭睿接著說道。「這一點當時的治喪使團的成員都可以作證。至於之後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隨即蕭睿的聲音便低沉了下來。「貞觀二十三年我便被流放崖州,一直到今年方才回來。回來之後便應為青籐之事被罰閉門思過,一直到和新城成婚方才解除刑罰,在此之間並沒有踏出家門一步。之後和遺愛也就在全聚德酒樓接觸過一次,前後一共不到兩個時辰,之後就再無交集。這些都有證人。有人稱我謀反,我怎麼謀反?我為何要反?要知道我可是陛下為太子的時候就跟隨在他的左右,而且更是陛下的妹婿,而且族妹更是當朝淑妃。我只要安安穩穩,肯定是前程遠大,我憑什麼要反?再說了,我為尚輦奉御,想要謀反,那可是簡單得很,只要劫持了陛下即可,我為什麼不做呢?難道我是傻子不成……」說到最後,蕭睿就是在大聲斥責。

    至於之後的審訊,都證明蕭睿謀反的證據不足,甚至許多證據都是假的。所以,蕭睿謀反的事實並不成立。而就在這時,李治更是派**表達了自己信任蕭睿的意見,最終蕭睿以無罪釋放。

    而且,反而將韓瑗拖了進來。在之後,只剩下了房遺愛謀反之案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