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宰輔之唐相

第二卷 永徽,永徽 第103章 東市,偶遇故人 文 / 宛裕子

    第103章東市,偶遇故人

    昭陵,起建於貞觀十年。最初是為臨終前要求「臨山而葬,不起墳墓」的文德長孫皇后而開鑿的,後來不段擴大。

    貞觀二十三年,春二月二十六日,晉陽公主因難產而逝,太宗下旨將主藏入昭陵,並為主起廟宇,為主祈福。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太宗崩於含風殿,八月葬於昭陵。

    永徽三年三月二十日,流放崖州回歸長安的駙馬都尉蕭睿在歸來的第二日來到昭陵,祭拜太宗文皇帝;祭奠自己的妻子,晉陽公主李明達。

    這一日,艷陽高照,萬里無雲。

    蕭睿前來昭陵,衡山公主也帶著蕭睿的兩個孩子跟了過來,小環和青籐也跟了過來。提到兩個孩子,蕭睿就有些頭疼,因為這兩個孩子怎麼著都不認他這個當耶耶的。昨天晚上,他本打算帶著他們兄妹兩個回家,也好和他們親近親近,畢竟是和自己分離了三年的骨肉。結果倒好,這兩個小東西對蕭睿這個爹爹並不理會,蕭睿想抱一抱他們,結果手還沒碰到他們,他們就開始又哭又鬧起來,讓蕭睿顏面大失。最後無奈,只得還讓這兩個小傢伙跟著衡山公主住在宮中。今天一早見到蕭睿,這兩個小傢伙對自己的爹爹依舊不理不睬。看著眼前兀自玩耍卻對自己不理不睬的兒子和女兒,蕭睿心道無論如何都要將他們弄回去,多和他們親近親近,不然晉陽若是知道自己沒有照顧好孩子,只怕在泉下也會擔心不已。一想到晉陽公主,蕭睿心中又黯然不已。

    一直坐在他對面的衡山公主見到他低頭默然無語,神情黯然,心裡就明白他又是在想自己的姐姐了。想到這裡,她心中也是黯然不已,她明白,自己再蕭睿心中,只怕是永遠也取代不了自己已經去世了三年的姐姐;不過她心中又有些自豪,自己未婚夫是如此重情,她相信自己在他心中也會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位置的。

    馬車很快就到了昭陵,一行人就在正門外下了車。

    此時的昭陵還在建設中,若是蕭睿沒有記錯來的話,一直會建設到開元二十二年為止,所以昭陵的規模可以稱得上是蔚為壯觀,到最後在昭陵陪葬的,達到了將近兩百人。所以,現在依舊可以在昭陵看到忙碌的工匠們的身影。

    拾階而上,很快就到了李世民的陵墓前。在李世民的陵墓前祭拜了一番之後,便到了晉陽公主的墳前。

    其實,晉陽公主的墳墓,前面是一座廟宇,廟宇後面方是墓地。所以,蕭睿一行人,先進的是廟宇。

    進到廟宇,抬頭看到裡面正中央的塑像時,蕭睿便怔在了那裡。因為那尊塑像,正是他的妻子——晉陽公主。

    一瞬間,他的眼淚就流了下來,衡山公主幾個人站在他的身後,默然無語。廟中的比丘尼看到有人進來,想要上前招呼,卻被衡山公主用眼神制止。

    晉陽公主一身粉紅衣衫,臉上含著笑,一雙美目望向遠方,顧盼神飛。

    看著晉陽公主的塑像,蕭睿腦海中此時儘是自己妻子的音容笑貌,一樁樁、一件件往事一下子便湧進了蕭睿的心頭。從自己被救,到為她在五台山治病;從自己逃避感情,到她主動示愛。訂婚時,她粉靨含笑;成婚時,她不勝嬌羞;懷孕時,她喜不自勝;臨逝時,她難捨難離……

    回憶完了過往的溫馨與甜蜜,恩愛與爭執,蕭睿收起了眼淚。隨即,從比丘尼手中接過三炷香,拜了三下,口中默默有詞:「晉陽,我回來了,你若是泉下有知,就保佑我們的兒女健康成長,平安快樂吧……」

    將香插進了香爐後,蕭睿轉身對衡山公主幾個人有些低沉的說到:「我想一個人去後面看看晉陽了,你們在前面等著吧。」

    衡山公主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蕭睿隨即一個人提著擺放了祭品的籃子,在一個比丘尼的引領下,去晉陽公主的墓前。到了墓前,比丘尼朝著蕭睿行了一個合手禮,便轉身離開了。

    比丘尼離開之後,蕭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撲到了晉陽公主的墓碑前,哀聲道:「晉陽,夫歸矣!」

    墓碑前,蕭睿一邊擺放祭品,一邊哭道:「晉陽!晉陽!夫今歸矣,今日前來祭汝爾!」

    「二十三年,汝因兒女之故,以身薨,吾心中哀痛不已,自此夫妻二人,天人永隔矣。尋先帝謫吾至崖州,你我夫妻,更遠隔千里,竟未能為汝葬,今歸時,汝已入昭陵。汝薨三年後,夫方為汝銜哀致誠,何其晚矣!嗚呼,晉陽!你我夫妻,何時方能重聚?

    吾與汝,相逢於太乙山,相識於長安城。時貞觀十六年,吾年十四,而汝年十。吾自幼孤,為師傅收養,亦學醫尋藥。時春末夏初,吾負簍**伏牛,經終南山,未想先遇虎而後遭狼,無奈跳崖尋生,幸遇汝而活命。心中感激涕零,欲啣環而報。

    未想十八年時,汝突遇大病,險以喪命。吾聽聞之後,心中焦急,恨不能以身替。幸有師傅,絕世神醫,為汝醫治,乃報恩情十有一矣。

    十九年春,汝歸長安,吾心煩悶不已。汝歸時,吾不敢送,但因不忍分離也,亦怯懦爾。汝留手書,吾方知汝之心意。吾追汝,不見人,心中懊惱沮喪不已,幸汝寬宏不計。後每思此事,吾心中俱是為汝讚:「若無汝當日之不計,吾自此失佳妻耶!」

    二十一年,吾與汝大婚,夫妻二人,恩愛異常,齊眉舉案,好不快活!世人讚而神仙羨,百姓歎而鴛鴦羨。吾亦以為,可與子偕老矣。

    未曾想,一日風雲突變,汝竟棄吾而去。

    汝之薨,二月二十六也;吾之離,二月二十九矣,竟未為汝葬!

    嗚呼,薨不能扶汝而盡哀,斂不能憑棺而葬穴。三年以來,心中不安;一千日來,心中憂愁。今日,終為汝銜哀矣。

    兒女之撫,汝當放心!夫定盡心而教之,以愛汝而愛之,不失受氣遭欺,但有欺之者,夫定十倍而還!

    嗚呼,言有盡而情無窮也!汝知也?汝不知也?嗚呼哀哉!尚饗!」

    說罷,蕭睿開始趴在自己妻子的墳前嚎啕大哭起來。三年的哀傷,三年的思念,三年的淚水,在這一刻宣洩而出。到了最後,他的聲音竟然嘶啞了起來,也幾乎哭昏過去。

    因為擔心他而悄悄跟在後面的晉陽公主,聽到他的話,也是淚如雨下。到最後,聽到他聲音嘶啞,哭聲時斷時續,以為他身體支撐不住了,便衝到了墳前,抱著他哭道:「敏德,你這樣不知珍惜自己的身體,又是何苦?姐姐若是泉下有知,怕是也難以心安。你就不要折磨自己了,好不好……」

    這時,一直在注意後面動靜的小環和青籐也抱著阿善和玉娘走了進來,看到蕭睿和衡山公主在痛哭,青籐也忍不住痛哭起來,小環也落下了淚水。一看到自己的幾位姨娘哭了起來,兩個小傢伙也跟著哭了起來。一家人就這樣都哭了起來。

    從昭陵回到長安,已經是下午,將近黃昏。

    車隊剛到金光門,就被李治派來的**攔了下來,說是陛下已經為駙馬備下家宴,請駙馬與公主一道入宮。蕭睿挺到這話,知道自己推辭不得,只好入宮。

    宴會自然又是以歡飲而散。宴會之後,蕭睿想帶著已經終於理會自己的一雙兒女回家,未曾想依舊是不願意,讓他直歎自己這個做父親的失敗之極。本想著今日便和自己的一雙兒女親近親近,如今怕是不成了。最後,他只好帶著小環和青籐回家,將孩子留在了宮中。

    第二天,青籐想要去東市為家中添置一些東西,便到小環屋中要拉著她一同前去。昨夜宿在小環屋中的蕭睿聽到這話,眼睛骨碌一轉,道:「我和你們一起去。」

    「你去做什麼?」青籐看向他,問到。

    「看一看,不行嗎?」蕭睿笑著反問到。

    「好啊,有夫君陪著,最好不過了,順便野味夫君添一些東西。」小環笑瞇瞇說到。

    「好吧!」青籐眼睛轉了幾下,便點頭同意了,不過隨即又說到。「不過,不要亂跑啊,不然找不到你的。」

    聽到這話,蕭睿哭笑不得,合著將自己當成三歲小孩子了:「我又不是小孩兒,怎麼會找不到呢?」

    「你聽到沒有?」青籐不願意了,嗔道。

    「好,好,不亂跑!」蕭睿笑道。

    馬車出了大門,蕭睿就對車伕道:「先去皇宮!」

    「去皇宮幹什麼?」青籐有些不解地問到。小環則是笑而不語。

    蕭睿見小環笑著看著自己,知道她想歪了,便拍了一下她腦袋,道:「不要想歪了,我是想將阿善和玉娘接出來,帶他們去東市。」

    「我想什麼了?」小環反問蕭睿。

    「呃……」蕭睿一時語塞,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看到小環狡黠的眼光,蕭睿心道沒想到一向安靜地小環竟然也有調皮的一面。

    到了宮中,聽到是要去東市,兩個小傢伙便高興得不得了,蕭睿暗喜自己計策的成功。衡山公主見他們連個護衛也沒有,有些擔心,便在自己平日中隨行的護衛指派了幾個跟了過去,一開始蕭睿還有些不願意,最後在衡山公主的勸說下,方才同意了下來。隨即,便帶著兩個小傢伙出了皇宮,直奔東市而去。

    到了東市,一家人便開始在東市裡轉悠了起來,兩個小傢伙更是高興不已。正在逛著,蕭睿突然聽到有人在喊自己:「郎君,蕭郎君!」

    蕭睿回頭一看,便笑了起來,沒想到,自己竟然在東市遇到了故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