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宰輔之唐相

第一卷 長相思,在長安 第027章 貞觀十九年的餘韻 文 / 宛裕子

    第027章貞觀十九年的餘韻

    從東宮出來之後,蕭睿一直暈暈乎乎。

    他忘記了一見事情,自己使用顏體寫的字。這顏體,在後世是大盛,作為文學發燒友尤其是中國古典文化的推崇著,自然也學寫書法。而後世最為常見的書法字體是顏體,蕭睿自然也會跟著學習。

    而此時,顏真卿尚未出生!

    蕭睿知道,以備褚遂良這個書法大家主意,又會是一場風波。

    剛出了宮門,就被房玄齡派人接到了府中。房玄齡告訴他,貢生的資格解決了,華原縣有一考生因為母喪,便有了一個缺口,被房玄齡拿了下來。

    而此時,遼東,激戰正酣。

    其實,李世民想要征伐高麗,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事情。

    隋末,煬帝三征高句麗,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大量的中原士兵戰死在遼東的土地上,而高句麗又築京觀(是收集敵人的屍首封土堆積成的高塚),中原百姓誰不想報仇血恨。而李世民則是直接就表達出來自己親征的願望:「遼東舊中國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師者四,喪律而還,殺中國良善不可勝數……朕長夜思之而輟寢。將為中國復子弟之仇!」

    貞觀十五年,侯君集率軍消滅高昌之後,整個朝廷上下就為征伐高麗而準備。

    第一步,就是偵查地形和水文氣候。貞觀十五年七月,派遣職方郎中陳大德利用出使高麗之機,偵察其「山川風俗」。陳大德進入高麗境內後,先以絲綢綾綺賄賂當地官員,並告說:「吾雅好山水,此有勝處。吾欲觀之」。於是,各地官員便甘為嚮導,帶其遊歷,「無所不至」。所到之處,大德又遇到了很多留居高麗的華人,即向這些華人講述了中國國內的變化及其「親戚存沒」消息。臨別之時,華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經過一個多月的偵察探聽,於八月十日回到長安,向太宗全面而又詳盡地匯報了高麗境內的山川地理形勢。

    大唐的心思高麗王高建武心裡一清二楚,很有謀略的他一面修建「長城」作軍備,一面加緊進攻百濟和新羅,意圖將唐朝在朝鮮半島上的盟國全部掃平,以解後顧之憂,一面在武德二年,四年,七年頻繁地遣使朝貢,並且和唐朝互相遣返國人,擺出一幅友好的姿態。到了太宗時代他更是在貞觀四年獻上封域圖,在貞觀十四年派遣太子桓權入朝,並貢獻方物。這樣的幾手動作下來,唐朝雖然有心發兵但是卻找不到什麼借口,當時打仗尤其講究一個弔民伐罪,所謂以有道伐無道,高麗的姿態擺得如此之低,這樣就阻止了唐朝要發兵的可能。

    但是,之後泉蓋蘇文發動政變後,全力攻打新羅。滅國在即的新羅只好向唐朝求救。

    李世民當時派遣司農垂相裡玄獎持賜高麗書,令其停止對新羅的進攻。貞觀十八年正月,相裡玄獎到達平壤,而莫離支蓋蘇文正率軍南侵新羅,已破其兩城,高麗王高藏遣使召還京師。蓋蘇文返回平壤後,態度極其狂傲,他向玄獎說,如果新羅不能將隋末侵佔高麗的五百里之地歸還高麗,「恐兵未能已」。玄獎當然也不是好惹的,當即反唇相譏:「既往之事,焉可追論!至於遼東諸城,本皆中國郡縣,中國尚且不言,高麗豈得必求故地。」

    調停,自然失敗。

    隨即,高麗遣使北上,重金賄賂薛延陀,挑唆其南侵大唐;緊接著有加固高建武時代修築的長城和遼東諸城遼東城(令遼寧遼陽)、白巖城(今遼寧遼陽東)、扶余城(今吉林四平)、新城(今遼寧撫順北)、蓋牟城(今遼寧撫順)、安市城(今遼寧蓋州東北)以及烏骨城(今遼寧鳳城)、卑沙城(今遼寧普蘭店西南)的防禦力量。

    這,自然不能為大唐所忍受。

    李世民下令募兵征高麗,「皆取願行者」,結果「募十得百,募百得千,其不得從軍者,皆憤歎鬱邑」,得兵十餘萬。

    貞觀十八年七月,詔營州都督張儉率幽、營兵及契丹、奚病以伐高麗。

    十月十四日,李世民車駕幸洛陽,留司空、太子太傅、梁國公房玄齡和右威衛大將軍、工部尚書李大亮留守京師。

    十一月十四日,太子詹事英國公李勣為遼東道行軍總管,出柳城,禮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副之;以刑部尚書、鄖國公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水師出萊州,左領軍常何、瀘州都督左難當副之。兩路並進,以伐高麗。

    貞觀十九年二月十二日,李世民親統六軍至洛陽;十九日,六太子李治在定州監國;開府儀同三司、申國公高士廉攝太子太傅,與侍中劉泊、中書令馬周、太子少詹事張行成、太子右庶子高季輔共掌機務;以吏部尚書、安德郡公楊師道為中書令。二十四日,李世民率部北進,以司徒、太子太師兼檢校侍中、趙國公長孫無忌,中書令岑文本、楊師道隨行。

    夏四月,在幽州誓師,大饗六軍;十五日,李勣攻破蓋牟城。

    五月二日,張亮部破沙卑城;十日,李世民車駕至遼東城,與李勣共同率軍圍攻遼東城;趁風起,以火弩攻城,趁機破城。

    六月,在血站攻破白巖城後,唐軍進攻安市城。二十日,李世民率軍抵達安市城北,隨即攻城。次日,蓋蘇文遣高麗北部絕奴部褥薩高延壽和南部灌奴部褥薩高惠貞統高麗、靺鞨之眾十五萬萬援救安市,歷史上著名的駐驊山大戰拉開了序幕。

    當時,李世民麾下雖然有士兵五萬,但真正可以投入戰鬥的只有三萬,只有敵五分之一。不過,唐軍上下卻十分樂觀,李世民說:「今為延壽策有三:引兵直前,連安市城為壘,據高山之險,食城中之粟,縱靺鞨掠吾牛馬,攻之不可猝下,欲歸則泥潦為阻,坐困吾軍,上策也;拔城中之眾,與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來與吾戰,下策也。卿曹觀之,彼必出下策,成擒在吾目中矣」。而士兵們「聞高麗至,皆拔刀結旆(如燕尾的飄帶),喜形於色」。

    二十二日,李勣以一萬五士兵迎敵,激戰正酣時,李世民率四千騎兵從後襲擊,高麗大敗,斬首兩萬餘人;隨即唐軍將高麗軍圍住,斷其歸路;最終迫於無奈,高延壽和高慧貞請降。而此戰,薛仁貴嶄露頭角。

    秋七月,復攻安市,一直到九月也沒有攻破。因為糧草將盡,且遼東苦寒不已,李世民無奈下旨,班師回朝。

    唐軍在這次東征中,共攻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等十城,遷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入山海關內。共殲敵四萬,降其大將二人,裨將及官人酋帥子弟三千五百,兵士十萬人,並給程糧放還本土。又獲牛馬各五萬以及大量的糧食。唐軍自身損失近兩千,戰馬死者十之七八。

    戰事就這樣結束了。十月,皇太子李治到定州迎謁,要蕭睿隨行。蕭睿想要拒絕,卻被李治給打斷,半是勸說半是威脅:「虎頭,要是孤,你拒絕也就算了。這次可是父皇召見,你不想去也不行啊。這次,你要是去了,兕子的婚事,孤還能在父皇面前說上兩句話;你要是不去,一抗旨不說,二嘛,這婚事可就要另說了……」

    蕭睿無語,只得跟隨去定州。不過,要自己去定州幹什麼,蕭睿用屁股想都知道,因為早在半個多月前,黃門侍郎褚遂良被召見駕,作為書法家的他是絕對不會忘記在癡迷書法的李世民面前提顏體,不,現在是「蕭體」書的事情的。

    果然,到了定州之後,李世民召見蕭睿時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蕭睿,能告訴朕,你這字是怎麼寫出來的嗎?朕可以學會嗎?」

    蕭睿只得老老實實地回答:「陛下是書法大家,臣不能及!」

    於是,蕭睿留在定州,整日被李世民召見,一同討論書法。這,讓只會寫的半書法盲蕭睿如何受得了。等到最後李世民終於不再召見他時,蕭睿大呼終於解放了。當然,也不是沒有收穫,至少蕭睿對於書法的理解有了進一步的感悟。

    貞觀十九年的冬天,蕭睿就在定州過了年。

    貞觀十九年的餘韻,很快就過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