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十一章 朱爾典的試探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北京泣座都城市在徐錫麟的豐持下,第期的基本逝知口讓基本告一段落。()馬路開闢了,城市的排水系統也終於建設了起來,雖然因為資金問題,大興土木的地方並不多,但卻已經漸漸有了些近代化大都市的風采。街上跑的都是東洋車和汽車,原來充斥在整個城市的騾車、馬車越來越被排擠出內城了。這種繁忙的景象,讓這個城市又多了一種政治中心的氣度。

    袁世凱將目光從車窗外收回。心裡不由得一個警惕。新朝氣象早已經顯露出來了,復興黨有錢有槍,又有勢力強大的卻看不見的國安部和調查局,政權穩固是誰都能看出來的。與復興黨作對的,有,但都被打壓了下去。復興黨可不是善心菩薩,表面看起來是寬容大度,海納百川,但對敵人不下手則已,下起手來又狠又快又準,而且師出有名,這一點不得不讓人佩服,也不得不讓人提高警惕,時時自戒。

    特別是同盟會的改組,給所有人都敲響了警鐘,只有按照規則來玩。才能在國內有立足之地。否則。至於軍隊,在大把的金錢拉攏下,在民族大義的號召下,在新鮮血液的補充下,在不斷的人事調配下。已經完全成了政府的工具。別說是什麼師長、軍長,就算是軍區司令,現在想割據一方,也是異想天開的事情。沒有軍餉,沒有彈藥。沒有糧秣,再加上政府不斷向士兵們灌輸的政治思想,犯上作亂就是自取滅亡。

    袁世凱搖了搖頭,將心中亂七八糟的念頭拋在一旁,識時務者為俊傑,現在已經是這般情形,自怨自艾又有何用?

    車在家門口前停下,袁世凱一眼便看見門前停著的汽車,汽車掛著外交牌照,這對他並不陌生。

    袁世凱慢慢走到客廳門口,朱爾典已經笑容滿面地走了出來,當然,這段路已經夠袁世饑轉動腦筋,思考著如何應付這個英國的老朋友了。寒暄和廢話對於這種場合是很必要的,袁世凱絕口不問朱爾典的來意。話裡話外只把這當成是朋友間的禮尚往來,朱爾典也笑著與他閒聊。

    喝過了一杯茶後。朱爾典才將話題引向了國際形勢。

    「貴國的國際局勢研究小組小對目前的以及將來的局勢,做出了怎樣的判斷?作為老朋友,能否透露一二。」朱爾典的語氣鄭重,讓袁世凱不由得看了他一眼。

    「現在怎樣的判斷還不都是假設,公使先生,何必看重此事?」袁世凱笑道。()

    朱爾典淡淡一笑,說道:「貴國的國務卿先生病癒復出後,便主持成立了國際局勢研究小組,外界普遍猜測是為中國的外交政策作導向作用。而且,最近的輿論也有了很多。我國政府對此深表關注。」

    朱爾典口中所謂的輿論變化,確實是中國政府提前為之,意圖就是告知國民,未來出現的歐洲大戰,對於中國來說,置身事外是消極的。這其中有很多的機遇,要提前為這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世界大變做好準備。

    袁世凱點了點頭,沉默著暫時沒有說話,對於國際局勢的變化,研究小組的意見並不統一,他在猶豫著是否應該把這些告訴朱爾典。

    「按照中國現在的地位,如果歐戰爆,加入哪一方,反對哪一方。都是不太可行,還是嚴說道:「等到歐戰結束,再選擇投靠勝利的一方,也是一件很便宜的事情。」

    「如果萬一在中國境內行麼戰事呢?」袁世凱冉道。

    朱爾典笑了笑,說道:「當初日俄戰爭時期,清朝政府採取的局

    袁世凱抿了抿嘴角,說道:「公使先生這話可是不宜在外面說。」話雖這麼說,但袁世凱的想法卻基本上與朱爾典是一致的。

    「當然。」朱爾典說道:「因為我們是老朋友,我才坦誠相告。目前,貴國與德國走得太近,這是一件後果非常嚴重的事情,希望貴國政府能謹慎考慮。」

    「德國給予了中國大量的支持和援助。」袁世凱解釋道:「對於再國之間的正常交往,公使先生是不是過於敏感了。」

    朱爾典搖頭道:「肖國務卿很精明,但他想在勝負雙方當中轉手,借用歐戰的機會,獲取最大的利益。這無異於玩火。協約國與月盟國的實力對比,明眼中都看得很清楚。貴國也可以採取另外一種行動,那就是站在協約國一方,這樣在戰後才能爭取到實在的權益,不然就還不是中國的權益。」

    這是邀請嗎?袁世凱盯著朱爾典的臉色,他對英國為的協約國還是很看好的。雖然在研究小組的討論中,他謹慎地沒有提具體應該支持哪方,但是話外卻大大地對協約國擁有絕對的制海權讚譽了一番,認為同盟國至少對英國是無能為力的,內中意思何屬,也明白得很啦。

    「實在的權益,具體的說呢?」袁世凱笑著說道:「公使先生和肖國務卿也打過幾回交道了,他是怎樣的人,呵呵,我們都是清楚的。現在爭論很激烈,公使先生還是盡早攤牌為好啊!」

    朱爾典的試探得到了比較滿意的答覆,爭論激烈,也就是中國政府的外交走向還沒有最後定局,英國或者說協約國方面,還有機會。

    至於說拉攏中國參戰,英國並沒有指望中國的軍隊能遠赴歐州作戰。但中國的資源和勞工卻是可以利用的。而且中國是弱國,所能提出的要求必然不高,不會危及到英國在遠東的利益。這不同於日本,英國懼怕日本勢力在遠東一家獨大。所以在是否邀請日本參戰的問題上,還是有很大的分歧和遲疑。但要將遠東的德國海6軍清除乾淨,眼見著又必須依靠日本海軍的力量。當然。如果中國能做到這一點,那是最好的事情。

    讓中國和日本互相牽制,讓他們都需要大英帝國的支持,這是朱爾典的如意算盤。不管是日本還是中國,英國都不希望他們的實力膨脹。

    「謝謝你,老朋友。」朱爾典起身告辭,與袁世凱握手告別。,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章節更多,支持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