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四十九章 中德會談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    心如德國在科學和教育的基石點到了後國家細爾引國家的展模式一樣。新共和國也把國家視為推動經濟展的強大力量,由國家制定政策和法律引導經濟運行的方向。而其中肖志華最為看重的一條,就是它高度地重視對國民素質的培養,並以此作為它國家振興的基礎。戰勝法國並俘虜法國皇帝的元帥毛奇就曾經說過:「普魯士的勝利早就在小學教師的講台上決定了。」

    德國的工業化進程落後於英國,但它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走上了現代化道路。全民教育為德國培養了高素質的國民,大學給德國帶來了創造和明,智力成為這個國家最重要的資源。憑借這一資源的德國引領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學技術展的前沿。

    在刃,年統一後的四十多年時冉裡,德國經濟出現了跨越式的展。德國的煤炭和鋼鐵產量躍居歐洲第一;化工產品總產量躍居世界位;到舊舊年,德國的工業總量越了所有歐洲國家。但當世人以驚羨的眼光審視急崛起的德意志時,往往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支撐起所有這一切的。是德國統一後相對和平的展環境。而現在,為中國這個曾經被列強不斷遏制的國家,爭取寶貴的展機遇的重任,落在了肖志華等人的肩頭。

    這是一件很艱巨的任務,縱橫揮闔的能力,與生俱來的外交的靈氣,肖志華自認不及俾斯麥,但他也有他的優勢,就是知道大概的歷史走勢,可以進行針對性很強的活動。

    而現在,他所要做的就是借助於美德兩國已經確立的科技優勢,或者說他要在巨人的肩膀上再進一步。當然,一定的付出才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西門子,沃爾夫,克虜伯,伏爾鏗等知名的德國大企業都是他要爭取的目標,因為電氣時代的一批重要明幾乎都是在德國誕生的。從涵年到!喲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明創造方面。德國取得的成果達到二百零二項,過英法兩國的總和。居世界第二位。

    而對於德國粗暴直接的外交方式,他並不想過行規勸和指點,姑且不論他是否能讓德國政府接受他的建議,單憑威廉二世那魯莽的性格。他就完全沒有必要冒著觸犯的風險進行一些不必要的舉動。而且,對於要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肖志華甚至有一種莫名的期待。

    至於與德國的感情,肖志華倒沒有看得太重,拋開其他因素不談,只有真正做到了完全以利害關係和力量對比來推行外交政策,完全無視意識形態與社會制度的限制和差異,才能算是一個真正成熟的政治來

    通過蔣作賓的詳細介紹,肖志華對於德國的現狀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也明白德國捲入一戰並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情,隨著以壟斷資產階級為主的一批民族沙文主義團體的崛起和興盛,它們的政治主張和盅惑人心的宣傳也都直接影響著政府的政策。這些沙文主義者杜撰了各種戰爭有理論、戰爭萬能論,稱戰爭可以消滅「過剩人口」可以免除經濟危機,戰爭能促進人類展,能使人類「優生」。騎兵將軍哈蒂甚至公然說:「戰爭是萬事之父!戰爭不僅是一種生物規律,也是一種道德規律,因而是文明的不可缺乏的因素

    二十世紀初以後,德意志上空瀰漫著沙文主義、民族擴張主義的陰霾,毒害著各階層的人民。在一個具有嚴重的軍國主義傳統和歷來對民族問題至為敏感的國度裡,這種猖狂的沙文主義宣傳無疑對動侵略戰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沙文主義的宣傳之下,這個「世界」沒有讓最優秀的民族揮它的應有作用。這個地球上最有經濟才能的民族。具有最堅強的思想和最強大的組織能力的民族卻不能對世界起支配作用。承擔責任,這是很「不公平」的。所以,用火和劍去剿滅異族讓德意志這個,「治人」的民族「成為歐洲和世界上開創新風氣的典範。」這是天經地義的。

    等到抵達拍林,在相貝特曼的陪同下,肖志華與威廉二世見面後。他的這種感覺更加強烈了。儘管威廉二世的左手有些殘疾,但他的信心和固執,依然給肖志華留下了深廢的印象。而「德國人的氣質將會再次使世界復興」這種宣揚德意志民族優越的語句幾乎成了威廉皇帝的口頭語,也是會見過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話。

    同樣,威廉二世也為共和國政府堅定的擴軍計劃感到吃驚。五年內正規陸軍要達到一百五十萬,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數字。但對於人口有四萬萬的中國來說,似乎比重也並不是很大。

    其實,如果不是財政難以支撐,共和國政府更願意在三年內達到這個目標。要知道,所謂的正規陸軍,可不是隨便徵召而來的烏合之眾。要配齊武器,要經過練,要接受愛國教育,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

    隊。

    「一:。川;中國這樣一個四面與敵、地域廣闊的夫國來說,並不卑肖志華解釋道:「按照人口比例,連百分之一都達不到。」

    「是啊,中國的人口數量確實很龐大。」威廉二世若有所思地說道:「這可能是個負擔,但運用得當,也是一股令人不安的力量。」

    「確實是一股令日俄感到不安的力量。」肖志華別有用心地強調道:「同貴國強烈的民族感情一樣。我國民眾對於滿清時代喪失的巨大領土一直是耿耿於懷。」

    奪取中國領土的列強現在除了俄國。就是日本。這確實是個令人深信不疑的理由,而這兩者,耳都是德國潛在的敵人。從表情上看威廉二世很滿意肖志華的這種明白的暗示。「領土確實是仇恨的根緣。」威廉二世點頭贊同道,他的左手習慣性地拿著白手套,這樣看起來殘疾的左手能夠長一些,「因為阿爾薩斯和洛林的關係,德法兩國的關係似乎也難以調解。」

    「阿爾薩斯和洛林,那裡本來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土地。」肖志華很壞地挑拔道:「因為拿破侖的侵略,才變成了法國的領土。法國人將德意志帝國收復失地的正義之舉看成侵略和強佔,哼哼,高盧人輕浮傲慢,富於幻想和衝動的民族性格決定了,法國不可能安心於優越的現狀,不可能忘記對德復仇,洗刷恥辱和收復失地,而不管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雖然阿爾薩斯洛林的居民絕大多數講德語,其併入法國版圖是波旁王朝對德擴張政策的產物,但高盧人一貫清楚地記得三十年前的故事,卻不記得三百年的歷史教。」

    威廉二世很高興,肖志華的這記馬屁拍得不留痕跡,而且這確實是歷史事實。經肖志華這麼一說。德國強佔阿爾薩斯和洛林就是理所應當,一點無理之處都沒有了。法國為此而耿耿於懷,那就全都是無事生非,不知好歹。

    肖志華繼續吹捧道:「日耳曼民族在精神方面所創造和擁有的一切都具有世界意義,德意志的衰落意味著全部文明的不可彌補的損失。自路德、康德、席勒以來,沒有一個民族如此認真致力於建設一個精神獨立的有道德的世界。」

    「是的,就是這樣。」威廉右手握了又鬆。鬆了又握,看來肖志華的話對他很有啟,很有震動,「德國完全應從它的地理上非常值得自豪的優勢中取得好處,我們歐州的地盤對我們來說是太小了。但願那些主宰我們命運的大人物能夠使德國在太陽下面爭得一塊必需的地盤。」

    「沒有實力就無法推行世界政策。貴國擴建艦隊,不僅要保衛貴國的海外貿易,而且也應使貴國在世界統治中佔有應有的一份。」肖志華說道:「而我國極力擴充軍備。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也離不開一個強大的、有著世界最強陸軍的德意志帝國的支持和幫助。」

    「那麼,國務卿先生,你對中德結盟有什麼看法?」威廉二世很直接地問道。

    肖志華沉吟了一下,坦言道:「時機不成熟,我國有我國現有的困難。

    恕我冒昧直芊,貴國在遠東的勢力還不夠強大,而且我國與貴國相距遙遠,中德結盟後,我國必將獨自面對日英法俄的壓力和干涉。嗯。這有些像貴國在燃年和舊羽年時與英國的情形。」

    奶年3月凶日和4月,日,當時的英國曾向德國伸出了橄欖枝,英國政府表示將放棄傳統的孤立主義政策,「尋找將幫助她英國所希望的和平的同盟」而這個盟友正是德國。英國相表示「據我看來,在那些較大的事情上,德國的利益是和我們的利益實際上是一致的」提出英德兩國就中國和西非問題舉行談判。建立同盟;假如德國現在就站在英國一邊,以後如果遭到攻擊,英國將支持德國。但是德國擔心一旦自己答應了同盟條件而英國議會拒絕同盟條約,德國就會成為法俄的主要敵對目標,成為英國的替死鬼。同時認為英國提供的利益遠遠不能補償德國與法俄對技造成的損失;並且在西非和中國的區域結盟也無法消除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這個不定時炸彈對德國的巨大安全威脅。因此德國人斷然拒絕了英國人的條件。反過來要求英國加入「三國同盟」以對抗法國。但英國議會不可能答應這個同盟,談判第一階段無果而終。

    蚓年舊月,布爾戰爭爆,歐洲各國掀起反英**,與英國在遠東、近東、中亞衝突不斷的俄國藉機積極活動,反英同盟的陰影在英國政治家的心中揮之不去。迫不得已,張伯倫等人又開始轉向德國。張伯倫於。月刃日表了著名的「新三國同盟」說,認為英、美、德三方同盟「在未來世界上將是更加強大的力量」但他的講話在這兩個國家均遭受冷遇。

    威廉二世與相貝特曼低語了幾句,相貝特曼開口問道:「對於貴國的顧慮,我們可以理解。但如果美國能夠同弈旬書曬加凹姍不一樣的體蛤必訂辦中美德二角聯朗貴國是否就會放下心德兩國狀心起來。在遠東的影響力應該足夠了吧?」

    肖志華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如果是這樣,中國將非常樂意與德意志、美利堅兩國飾結條約,對世界和平共同揮作用。

    基於目前的國際形勢,以及美國歷來的孤妾主義,德國拉攏美國結盟。在肖志華看來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如果真的能夠成功,加入這樣一個強強聯盟,對於中國來說,也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當然,如果真的是那樣,整個世界格局就將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變得連肖志華也無法看透。

    威廉二世雖然對於中美德三角聯盟抱有幻想,但即使不成功,扶持中國也符合德意志帝國的利益,這與什麼友誼和好感無關。在德國政府看來,中日。中俄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正如因為阿爾薩斯和洛林。法德之冉結成死仇一樣。一個崛起的國家,不可能對曾經喪失的領土無動於衷,這是德國人的固有思維。也是中國政府通過外蒙事件以及建國後對日俄的幾次抵制,有意向德國表達的意向。

    中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復興的希望是極大的。德國的支持和幫助從短期來看,能夠擴大,而且已經擴大了德國在中國的商業利益和影響;從長遠來看,擁有了強大軍隊的中國。又能夠牽制日俄的精力。一個親近德國的,擁有由德**事顧問練出來的軍隊的政府,是德國非常樂意看到的。

    而且,肖志華此次訪德,並不是雙手空空,為了表示出與德國建立友好關係的誠意,共和國政府還是下了注的。當然,這裡面有實在的東西,也有虛幻的暢想。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新興的弱國來說,禮物是否貴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表示真誠的態度。

    裝配有2倍瞄準鏡的狙擊步槍。真正意義上的迫擊炮,降落傘包,還有一小瓶白色粉末。

    寒酸嗎?有一點。但肖志華神色自若地向威廉二世和德意志帝國高官們介紹著這些東西。先說狙擊步槍吧,只是加裝了瞄準鏡,看起來沒什麼難度,但在技術方面,一戰參戰國家使用的狙擊武器卻很少有更多的選擇。雖然有很多武器製造商向所在國的軍方表示有能力提供更好的、經過專門設計的武器,但得到的結果卻常常適得其反。因為在軍人的眼中,商人的初衷就是贏得利潤,他們只會拿出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來蒙騙軍隊的採購費用。在當時,反對使用經過特殊設計的步槍做為狙擊武器最為直接的理由是它的成本。

    沒有辦法,射手們只能在現役老式步槍中挑選適合自己的武器來應對殘酷的戰爭。但即便是同一家廠商生產的步槍,它們也必須經過嚴格的測試才能準備用作狙擊步槍的候選。在測試時只要出現數次射擊散佈較大的槍,就會被淘汰。

    而且配備一個可靠的瞄準鏡只是構成一支好的狙擊步槍的一部分就像對槍的組裝工藝一樣重要。但在戰場上有些因素並不是個人所能決定的。拿瞄準鏡基座來說,也許你確信它已經固定但它很可能在不經意的時候就會生鬆動。

    而中國兵器研究所設計製造的迫擊炮,完全按照肖志華的思路,越了「雷擊炮」的簡陋,結構更加完善,已基本具備現代迫擊炮的特點。

    「這種炮是我國研究人員明的,它輕便靈活,是支援和伴隨步兵作戰的一種有效的壓制兵器,也將是步兵極為重要的常規兵器。」肖志華撫摸著炮管,慢慢地講解道:「這是一種對遮蔽目標實施曲射的一種火炮,其最大本領是殺傷近距離或在山丘等障礙物後面的敵人,用來摧毀輕型工事或橋樑等,尤其是山地戰和塹壕戰,配合步兵小單位作戰。」

    威廉二世圍著迫擊炮轉了兩圈,似乎很感興趣的樣子,連連點頭,說道:「明天,可以讓人演示一下。看起來很不錯的樣子。」

    肖志華又指著降落傘包笑道:「這個比較簡單。也不是我們的明。但卻是我們進行完善並使之更具有實用價值。」

    十五世紀末,意大利藝術家達芬奇設計了降落傘,用口碼寬與同樣長的亞麻布縫接起來,製成一具帳篷,即可容一人從高處墜落而無,傷。

    但一個真正從天空跳傘成功的是法國青年加勒林。舊月丑日。加勒林在巴黎乘一個。巨大的熱氣球升至四米的天空。在引起人們的注意後,他砍斷繫繩,將氣球放走。依靠連在吊籃上的一塊白色大帆布,成功安全落在地面。

    正如舁志華所說,降落傘的明權有很多爭議,但能夠將傘衣、傘繩等折疊包裝起來,並且經過了安全測試,證明有實用價值的,還就是眼前的這個。東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