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五章 政客的狡儈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

    **的暴君和魔王!

    我帶著殘忍的高興看著,

    你的覆滅,你子孫的死亡。

    人人會在你的額上,

    讀到人民的詛咒的印記,

    你是世上對神的責備,

    自然的恥辱,人間的瘟疫。

    當午夜的天空的星星,

    在幽暗的涅瓦河上閃爍,

    而無憂的頭被平和的夢,

    壓得沉重,靜靜地睡著,

    沉思的歌者卻在凝視,

    一個暴君的荒蕪的遺跡,

    一個久已棄置的宮殿,

    在霧色裡猙獰地安息。

    ----普希金《自由頌》

    清室退位的消息傳進了會議室,肖志華暢快地笑著,意味深長地直接用英語對朱爾典說道:「亞洲打落的第一頂皇冠,真是值得慶祝。請問閣下,是否有意將會談地點改在北京繼續進行呢?」

    朱爾典很敏感地意識到肖志華在「亞洲」這兩個字上特別加重的聲音,似乎在提醒或警告他什麼,但他沒有想得太多,因為會談必須有個結果。時間越拖越久,天知道美德兩國又會得到多大的利益,帝國的財團代表已經急不可待了。那麼,現在只有最後一道障礙,那就是鐵路,必須要臨時政府作出承諾,以保證大英帝國在中國龐大的建路計劃中能與各國保持均勢。

    「對於清室退位,臨時政府能夠上台控制中國,我謹代表大英帝國表示祝賀。」朱爾典用外交口吻說道:「我們對臨時政府深懷友好尊重之情。我們希望看到,作為革命的一個結果,在中國建立起一個能公正地對待各個外國、能維持內部秩序、並為發展貿易創造有利條件的充分強有力的政府。」

    「閣下會看到的,全世界都會看到的。」肖志華話裡有話地說道:「我們一定會公正地對待各個國家,友好的,不友好的,都將得到相應的待遇。」

    朱爾典皺了皺眉,緩緩說道:「臨時政府龐大的鐵路計劃需要巨量的資金,而據傳聞,臨時政府將偏重於美德兩國資本。我要提醒一下,各國的均勢必須要保持,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大英帝國必須有借款優先權。」

    肖志華的臉陰沉下來,冷冷的說道:「閣下的意思是說,我國政府在我國的土地上沒有修築鐵路的自由了?」

    「貴國政府當然有修築鐵路的自由,但如果借用外資並足以使該外資對鐵路管理權產生影響時,絕不能因此而侵犯各國的傳統勢力範圍的利益。」朱爾典口氣也很強硬,威脅道:「大英帝國已經與法、日、俄就此事達成了共識。」

    勢力範圍,媽的,該死的滿清,把這個國家糟蹋成什麼樣了,想建設真是舉步維艱哪!約翰牛,法國田雞,老毛子和日本鬼子,老子記住你們了,等著,會讓你們嘗到厲害的。

    肖志華咬牙切齒,擰眉瞪目,再配上一身軍裝,又摸著手槍,倒嚇了英國人一跳。當然,這是肖志華故意裝出來的,帶有恐嚇的意味。

    「如果政府不借外債或所籌外資不影響鐵路之管理權,你們可還有什麼說法?」肖志華一字一頓地說道,目光直直地逼視著朱爾典。

    朱爾典難以置信地搖了搖頭,說道:「這是不可能的。當然,如果是中國政府自主修築鐵路,我們也無意干涉。」

    肖志華沉思了半晌,很勉強地說道:「好吧,這項條款可以答應,中國政府自主修建鐵路或所籌修路資金不影響鐵路之管理權時,各國不得干涉。但如果借用大量外國資本且涉及到管理權時,便應與各國協商,尊重傳統利益,以示睦誼。但是,我提醒閣下,這是否應該有個先決條件,所有不承認中國政府,並與中國政府未簽訂新關稅協議的國家將不享受此條款。」

    朱爾典倒吸了口冷氣,得一尺便要讓十寸,這傢伙真是個不吃虧的主兒,但是承認不承認中國政府,或者說什麼時候承認,各國之間是有不同意見的。中國的革命形勢發展很快,而且越來越沒有了懸念,各國列強對即將面臨承認中華共和國的問題卻並沒有協商一致。

    日本在承認問題上,帶頭協調各國的行動,主動提出承認的條件,顯得格外活躍。外務大臣內田康哉分別向各國政府遞交照會,提出以下各點作為承認的條件:新政府必須明確承認各國根據條約或成案、慣例在中國享有的一切權利、特權和豁免權,負責償付外債。備忘錄強調,各國應步調一致,採取聯合行動,在華的權益才能得到充分保障。俄國贊同日本的主張,英國原則上表示同意,法國也聲明願與日本採取共同行動,只是美德兩國的態度稍有不同,對日本的倡議表示有保留的贊成,即新政府成立後,在「不拖延的情況下」,同意與各國協調行動。

    當然,英國也有自己的底線,這與日本也並不完全一致。英國政府已經決定,為了不致損害在華利益,英國無須堅持必須由中國政府發表正式宣言保證履行國際義務作為承認條件,而是主張在國會選出正式總統後,由當選總統發一聲明,表示中國政府將嚴格尊重其所承擔的一切條約義務,外國人將根據既成慣例享有一切在華特權和豁免權。

    然而,這與臨時政府的計劃還是不同的。臨時政府並不準備以正式宣言或公開聲明來表示願意承擔一切清政府所簽訂的條約和義務,但也不會馬上停止實施,而是採取私下口頭承認或默許的方式繼續承擔條約義務。因為這些問題都涉及到國家的根本利益,如為一時之安寧急於在當時達成一致,則日後不易改變;先行默認,則局勢的變化會不斷創造出各種可資利用的機會。而一旦日後羽翼豐滿,則採取主動。如果公開承認,以後想改變,就是「無理」了,至少喪失了主動性。

    「如果新政府能明確承認各國根據條約或成案、慣例在中國享有的一切權利、特權和豁免權,負責償付外債。那麼各國對新政府的承認將不會是問題。」朱爾典鄭重地說道。

    「截止目前,我們似乎還未做出哪些傷害外國人,破壞條約或慣例的舉動。」肖志華表情是萬分的真誠,說道:「而由新政府明確承認,這似乎不是個好時候,這將大大打擊新政府的威信和權威,也會被某些人所利用,掀起一場排外風潮也不是不可能的。出於穩定的考慮,新政府並不打算這麼做,但授權我在此鄭重表態,對於已經形成的條約或成案、慣例,新政府並無意進行改變。」

    說說而已,你有錄音機嗎?嘿嘿,沒有吧!政客的精髓,那就是翻臉不認賬。只要不形成書面文件,日後撕毀或重訂條約,你又能奈我何?或許你們認為中國沒有那個實力與列強叫板,但你們也想不到一戰就要爆發了吧,只要有時間,中國未必不能趕上這個大發展的機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