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八十九章 交鋒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短視而貪婪的資本家,朱爾典恨恨地罵道,將手中的報紙扔在了桌上。

    雖然列強政府還未承認臨時政府,但臨時政府還是著手開始履行自己的外交職責,這次中荷交涉是共和國建立後在外交上的第一次重大勝利,也使近代中國外交有了新的生機,臨時政府也因此在民眾中樹立起威信。而且臨時政府立場強硬,民眾情緒高昂,也給朱爾典帶來了很大的警醒和壓力。

    革命黨人一直嚴格執行著保護外國人的措施,因而外國人的安全和利益都絲毫未受損害或威脅,這就使帝國主義列強既無必要、也無借口去鎮壓革命。而且臨時政府表現出的靈活的外交手段在列強之中已經造成了分化的跡象,並且似乎已經得到了美德兩國的暗中支持。

    陸軍與德國合作,海軍請求美國幫助,利用優惠政策和賺錢效應吸引了主要是德美兩國的民間資本,避開了政治意味很濃的四國銀行。朱爾典很佩服臨時政府的外交手腕,同時也為自己的老朋友袁世凱感到悲哀。

    這人和人沒法比呀,你瞧人家,隨便買塊地就能刨出石油來,再看老袁,向滿清親貴撒了無數銀子,卻連個內閣總理大臣都得不到。上位的希望越來越沒希望,混水摸魚的機會越來越渺茫。不過,袁世凱還抱著一絲僥倖,四下活動,等待革命黨人開出的最後價錢。旁觀者清,朱爾典卻對此不抱樂觀,他認為革命黨肯定要給北洋軍一次重大的打擊,打下這幫驕兵悍將的威風後,才會拿出根棒棒糖來哄人。

    而且,據最新情報顯示,在廣東、浙江、雲南、廣西、江西、湖北、江蘇、福建這幾個復興會已基本完全控制的省份,不同於現在革命軍組成形式的另一支新式陸軍正在建立,從偵悉的番號來看,起碼已經有五個師建立完畢。如果知道了這個消息,袁世凱恐怕再無爭勝之心了。

    朱爾典此時終於發現革命黨人並不是個太軟的?子,還真擁有不少縱橫捭闔的資本和籌碼,所謂弱者的反抗也能給自己製造不少麻煩。而且,革命黨人非常善於利用輿論攻勢,也善於引導中國民眾正漸漸崛起的民族意識。這一點,從對荷蘭交涉中顯露得很明顯,這讓朱爾典感到很頭痛。

    當然,臨時政府在利用各國民間社會力量方面也顯得非常老到,大總統親自接見了第一批來自各國的賑災志願者和慈善團體,對他們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極盡溢美之辭,並公示了政府第一階段對賑災工作投入的各項資金的用途和所採取的措施,這得到了更多國家民間團體的讚許和認同。

    大的,小的,非常小的,只要對臨時政府有利的支持和影響,統統不放過。而且這樣做的效果很明顯,以美德為首,他們和他們的附屬國都開始交口稱讚臨時政府為「一個年輕的充滿活力和想像,勇於改革創新並負責任的政府」,一定能「建立起鞏固的、具有實力的並能履行一切國際義務的新政府」。

    朱爾典拿起桌上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剛剛發來的電報,皺著眉頭又細看了一遍,格雷的電報大意是這樣的:「……無論如何,使不僅武漢一帶、而且中國全國都盡快恢復和平非常符合帝國的願望,也能最好地保障帝國在長江中下游及華南的廣大地區擁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從目前形勢判斷,袁已不可能成為主導中國的領導人物,那麼支持他將會對中國民眾對帝國的感情構成不利影響。另外,你應採取一些溫和的做法,並注意自己的言辭,力求保持公正立場,務必不要讓國內財團的失望情緒以及中國民眾的憤怒集中到帝國政府身上,並繼續保持帝國在中國的強勢地位,阻止德美兩國在中國擁有看似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看來帝國政府準備放棄清廷,也準備放棄袁世凱了。當然,這是可以預見到的,中國局勢能盡快穩定才能保證帝國的商業利益,而且帝國政府絕不想看到德美在中國的勢力坐大。也就是說,中國採用何種政體並不影響其實際利益,所以這不是帝國政府關心的事情。當然,列強中不論是帝制的英、德、日、俄,還是共和制的法、美,雖然他們的官方代表幾乎眾口一詞認為共和制對中國暫不適宜。但對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來說,這不是他們應該共同干預的題目。

    朱爾典輕輕歎了口氣,電報中有些許訓誡的口吻,說明臨時政府對他不斷的指責和詆毀,以及聯美聯德外交策略的成功,還有經濟活動的輔助,已經使帝國政府對自己產生了不滿。但是自己的所作所為,不都是為著帝國利益的最大化考慮嗎?

    而臨時政府到底與美德達成了什麼協議,真的會形成一個中美德聯盟嗎?這雲裡霧中的感覺更讓人焦慮,一個是亞洲最大的國家,一個是美洲最富的國家,一個自詡是歐洲最強的國家,三者如果真的聯合起來,亞洲格局,不,世界格局都將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也難怪帝國政府表示出充分的擔憂,不過,現在可能還沒那麼糟糕,一切都要看葛福、莫理循與肖志華的會談結果才能決定。

    ………………

    弱國無外交,但正因為中國在國際外交中的弱勢地位,才會更彰顯出個人的作用和能力。而肖志華,作為一個穿越者,歷來的成功經歷使他當之無愧地成為了臨時政府的外交核心。而現在臨時政府奉行的外交突圍核心便是:左挽美利堅,右攜德意志,共同對抗英日俄法的鬆散同盟。

    屋內的氣氛很凝重,英國駐漢口領事和日本駐漢口領事小田聯袂而來,令肖志華感到很意外,而且其中還有一位旅行家兼名記者,英國《泰晤士報》駐中國的莫理循。

    肖志華只對莫理循表示了適度的熱情,便一直非常嚴肅,敷衍地與兩位領事握了握手,坐下以後,眼光不停地在兩位領事臉上打轉,一副若有所思再加戒意十足的神情。

    「近來聽聞臨時政府正與美國的伯利恆鋼鐵公司洽商在福建修建軍港和製造軍艦的計劃,我國政府對此非常關注,閣下作為臨時政府的代理外長,煩請閣下進行一下詳細說明。」日本領事小田開門見山,直接問道。

    肖志華輕輕擺了擺手,面沉似水地說道:「我不能,也無義務對聽聞的事情作詳細說明。」

    小田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伯利恆鋼鐵公司副董事長詹司敦已來華活動,並到福建三都澳、馬尾『視察』,這一點,閣下不會否認吧?」

    肖志華眨了眨眼睛,有些不耐煩地說道:「我不是他的隨從,對他的行程不感興趣,或許他喜歡四處旅行看風景也說不定啊!」

    小田被噎了一下,沉聲說道:「我必須提醒閣下,福建省對於我國在戰略上的重要性,我國政府堅決反對中國借外債在福建建造海軍根據地,中國如果給予美國特許權,則是在表明中國對於日本的國際友誼不加重視。」

    肖志華心中暴怒,面色更加陰沉,冷冷地說道:「國際友誼,我不知你所說的國際友誼在哪裡?是給滿清武器支援,還是阻止革命軍在遼東半島登陸?還是一再叫囂要以武力干涉我們正在進行的革命?在日本做出友好姿態之前,我不想就任何事情與日本政府進行商談。」

    小田剛要發怒,葛福已經插上話來,「臨時政府最近的一系列舉動有歧視各國的意味,這不得不引起我國的不滿與關注。希望臨時政府能一視同仁,公正公平地對待各國的商業活動。」

    「一視同仁是相互的,臨時政府的某些傾斜也不是沒有原因的。」肖志華緩和了口氣,解釋道:「貴國牽頭,修改條約,使得各國同意清軍可以進駐天津外國租界周圍二十華里以內執行警察任務,制定且即將實施的護路計劃中也偏袒滿清,這不得不引起臨時政府的反感和全國民眾的憤怒。如果貴國可以保持公正的立場,將天津條約中的清軍改成中**隊,在保護鐵路問題上把反清力量和清政府一視同仁的話,臨時政府一定會給貴國的商業活動提供公平的機會。」

    葛福陷入了沉思,從語氣和措辭上判斷,臨時政府似乎並不是鐵了心和英國做對,也就是說,一切問題都可以通過協商解決,這是個好徵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