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八十章 各方的想法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傳聞和猜測,對於風聲鶴唳的滿清親貴很管用。而且在中國的傳統認識中,陰謀篡位比舉旗造反更為可恨。所以,王莽、曹操都成了白臉大奸臣,受人詬罵。

    不管鐵良的慷慨激昂是不是切合實際,但這確實很有助於會議的氣氛更加強烈,反袁的意向更加高漲。

    「就算退一萬步,南方革黨真的殺到京城,咱們與之談判,也比將朝廷交到袁賊之手,由他待價而沽強上百倍。」毓朗的話招來了幾個白眼,不過,也確實讓這些人心中一亮。

    對呀,就算山窮水盡要投降,也要爭取些優待,為什麼還要假手他人,讓他人得了好處。

    「姜桂題並不太可靠,駐於城外比較合適,京師九門還是掌握在禁衛軍手裡為好。」溥偉說道:「或者可調其去山東,迎戰亂黨匪軍。」

    「委高官,奪其兵。」肅親王善耆幽幽地說道:「另值軍情緊急,請攝政王求皇帝命令王公大臣捐獻私財,毀家紓難,共濟時艱。」

    「對,共濟時艱。」鐵良說道:「吾願領毅軍,為皇上,為大清血戰到底。」

    「南方臨時政府成立,輿論洶洶,朝廷也要表示一下姿態,以求贏得民心才是。」毓朗說道:「我看張之洞的奏議可以考慮。」

    又是幾個白眼飛來,毓朗雙手一攤,苦笑道:「時至今日,形勢如此危急,還是什麼都不捨,如何能行,這人心向背,難道各位還看不清楚嗎?」

    按照張之洞的奏議,召開國會,由國會起草憲法,由國會選舉責任內閣,皇族不得充當國務大臣。這樣,皇族將無一點權力,攝政王成了一個空架子,連皇上也成了一個擺設,大清不就名存實亡了嗎?

    不過,現在恐怕也只能如此了。攝政王載灃一著急,口吃的毛病又犯了,「那個--這個,還,還有別的辦法嗎?」

    肅親王善耆歎了口氣,說道:「以立憲緩革命,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至不濟也能保住皇上,再聯絡康、梁等人,或可有所轉機。」

    「我看不如讓皇上與太后至承德別宮暫避,效咸豐帝秋狄木蘭。」溥偉皺著眉頭建議道。

    屋內沉寂了片刻,毓朗搖頭道:「去承德暫時使不得。如今和當年咸豐帝不同,天下百姓皆眼望帝京,若皇上一動,則天下必人心惶惶,如此退出關外,則大清江山再難恢復。且京畿已有革命黨活動,東北三省也有革匪圖謀舉事,現在鸞駕起行,路上難保不出意外。」

    肅親王善耆點頭贊同,說道:「此言甚是,還是等等再說。還有,袁世凱與革黨暗通款曲,我們是不是也派出使者南下,試探試探革黨的最終底線,或許可緩解一下革黨的咄咄攻勢?」

    「袁,袁世凱那邊,如,如何處置?」攝政王載灃問道。

    「讓他進京,他不是要組閣嗎,就讓他來領內閣總理大臣的職位。」溥偉咬著牙說道:「只要他進了京城,就殺了他。」

    「他要不來怎麼辦,內閣總理大臣的職位不能給。」毓朗連忙阻止,說道:「不如授他湖廣總督的職位,事先言明,只要他能率北洋軍平定革匪,朝廷就讓他組閣。」

    幾個人又秘密商議了一番,最後定下了章程,便開始分頭行動。

    …………………

    天津,英國租界,袁世凱住處。

    酒席還未散去,袁世凱便獨自回到了書房,他的心腹智囊楊士琦正焦急地等在這裡。

    「杏城,又有何消息?」袁世凱故作鎮靜地問道。

    楊士琦將電報遞給袁世凱,憂心忡忡地說道:「朝廷擬任袁公為湖廣總督,去前線督師,並加封一等伯之爵位。」

    「還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袁世凱也不看電報,恨恨地一扔,陰沉著臉說道:「還真沒看出來,載灃還真有個倔勁。」

    「據智庵所言,這是宗社黨幹的好事。」楊士琦說道:「對付那幾個死硬的傢伙,依我之見,除之為上。」

    袁世凱點頭,他也想過殺掉幾個宗社黨內為首的親貴,但是,他考慮到,京城內還有禁衛軍,如果過於刺激他們,恐怕會適得其反。而且殺掉皇族,會驚動整個清室,這不但使他永遠洗不清「曹操」之惡名,也不利於他穩妥地從清室手裡接過權力。

    楊士琦見袁世凱沉默不語,便不露聲色地道:「袁公,你不便下手,可用三十六計中的借刀殺人一計。現在,不就有個很好的人選嗎?」

    袁世凱禁不住笑了起來,說道:「杏城,你看汪精衛此人如何?」

    「此人志大,不甘人下;其才高,更自視才高,更不願在人之下。所以,若能滿足其一己之**,特別是權力之**,他無所不做。」楊士琦笑道:「他北上不就是為名為利嗎?」

    袁世凱說道:「不過,他對共和似乎真的心意篤深。」

    「那也是為了一己之欲。」楊士琦不以為意地說道。

    袁世凱想著剛才酒席上的對話,點了點頭,表示贊同,說道:「汪精衛曾言:革命黨人的目標就是要推翻清廷,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他們不惜使用任何革命手段!」

    「好啊!百川歸大海嘛,我們的目標乃是一致的,正如袁公,為國為民著想,還是不大動干戈為上策。」楊士琦意味深長地笑道。

    「清廷這些年來,已把國家糟蹋成千瘡百孔,國貧民窮,若再進行一場內戰,怕只有招致亡國了。」袁世凱裝出憂國憂民的樣子歎息著,轉而又皺起眉頭問道:「只是南方臨時政府已然成立,大總統已經產生,又將置吾等於何地?」

    楊士琦苦笑了一下,說道:「可請皙子兄與汪精衛成立一個組織,為南北調和而努力,只是復興會勢大,還需請列強向其施壓,方能迫其做出讓步。馮、段兩位也要有所行動,哪怕得一場小勝也對形勢不無益處啊!」

    袁世凱皺起了眉頭,對馮國璋發電稱前線戰事不樂觀感到很不滿意,自己親手創建並訓練的中國第一強軍竟然會對倉猝組合的數省聯軍無可奈何。區區幾艘飛艇,就能造成這種結果?他感到深深的懷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