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五十九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爭論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人的認知和思想都是不同的;爭論也是十分必要的,大家把分歧亮到明面進行商討並想出解決辦法,這便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也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案。肖志華慶幸自己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所以他做出了讓步。驅除韃虜,現在來講,也的確是最能起到號召和團結作用的口號,而且它所起到的負面作用,也確實不那麼大。

    兩天後,徐錫麟與龔寶銓應陶成章之邀,也趕來與會,由於他們還稟持著恢復漢室的舊觀念,於是本已基本討論完成的綱領又不得不再次付諸公議。

    統一思想是必要的,但肖志華沒想到會這樣不順利。於是,他又費了好多口水,而且陶成章也站了出來,一番講解勸說之後,終於使兩個人同意了十六字綱領:驅除韃虜,復興中華,創立民國,耕有其田。

    接下來的會議順利了許多,首先將這個團體的名字定為中華革命復興會,對外面則只稱復興會。然後通過了復興會總理的產生辦法以及復興會內部的主要章程,即領袖必須經全體會員投票公舉產生;暫設一個總部,四個支部,上海總部由蔡元培負責,兩湖支部由劉揆一負責,江浙支部由陶成章負責,南洋支部由龔寶銓負責,東京支部由黃興與章士釗(黃興去過日本,熟悉情況,而章士釗由於蘇報案的影響,為了以策安全,也將赴日本東京暫避,蘇報主筆位置由吳稚暉擔任)負責;總部設立常務委員會,共設六位委員,分管財務、組織、檔案、宣傳、軍事、內務……

    哇,僧少粥多了,一共十二個人,每個人頭上都要頂上頭銜,才勉強夠數。但問題是要人盡其才呀,而且好幾個人都表示自己不能留在總部。陳天華堅持要去日本發展留學生,徐錫麟則非要與陶成章一起去江浙發展會黨。對此,肖志華早有預料,可他始終堅持寧缺勿濫的原則,與會者可都是他選定下來的。

    經過商議,大家決定先選出幾個主要的代理領導,使團體能夠先運行起來,然後慢慢調整或增加人員,一年後召開全體大會再正式定編定崗。於是,復興會第一屆領導班子就此誕生了,代理總理蔡元培,代理財務委員宋耀如,代理宣傳委員肖志華(誰讓他理論水平高,又把著蘇報呢),代理組織委員宋教仁,同時這三人又各自兼著一個部門,肖志華兼了軍事,宋耀如兼了檔案,宋教仁就只好把內務的擔子也挑起來了。

    短暫的小插曲並沒有影響與會眾人的意氣風發,他們年輕、充滿活力和夢想,熱血、不畏艱難和困苦,執著、忠誠勇敢而不怕犧牲。

    這將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也注定是一個要載入史冊的日子,中華革命復興會宣告成立了。一個目前只有十二人的小團體,從此將邁向艱辛奮鬥的道路,為了富國強兵的理想,為了千千萬萬國人的幸福,他們將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族解放自立的大潮。

    「我,###,謹莊嚴宣誓:即使成功遠在天邊,也要勇往直前,不畏艱難;即使失敗就在眼前,也要堅守信念,矢志不移……驅除韃虜,復興中華,創立民國,耕有其田,我們自願承擔這項義務,毫無保留,不畏犧牲,為執行我即將承擔的任務而鞠躬盡瘁。」

    面對著牆上張貼的復興會宗旨宣誓已畢,眾人放下了拳頭,熱烈握手擁抱,相互勉勵,大家都被這莊嚴的宣誓和鏗鏘的誓詞弄得熱血沸騰,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有的人甚至流出了激動的淚水。

    正因為有這樣一群人,才使中國歷經苦難而不亡,雖然將會有多少人看不到努力奮鬥後的成功之日,但他們的名字將永遠載入了史冊,人們將永遠緬懷這些風華正茂的熱血青年,為了富國強兵的理想,不惜拋灑熱血,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

    「革命,奮鬥,救中國!」陶成章突然振臂大呼,然後衝著肖志華喊道:「如此時刻,熱血奔湧,豪情滿胸,豈能無酒。」

    「對,自當痛飲一番,然後直搗黃龍。」

    「今日痛飲慶功酒,他日勝利再相逢。」

    ………………

    肖志華哈哈笑著,對激情四溢的眾人大聲說道:「請諸同志稍候,酒早就預備好了,今夜咱們就痛飲一番,以壯豪情。」

    走出地下室,肖志華臉上還帶著笑,無比歡暢的笑容。是啊,這是他強國夢的真正開始,一群精英已經聚集在他的周圍,為著共同的理想而奮鬥。沒錯,他是穿越者,可那又如何,穿越者不是神仙。論組織能力,他不如宋教仁;論艱苦精神,他不如陶成章;論演講鼓動,他不如陳天華;論文學淵博,他不如章士釗;論革命實幹,他不如黃興。他有的是超越歷史的目光,識人用人的明智,對國內、國際大勢的精準判斷,博采眾長的理論知識,精心設計的最有成功希望的道路。

    鼓動革命大潮,改變國家、民族的命運,從來就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他需要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和奮鬥。如今,這只是一個開端,雖然路還很漫長,很艱辛,但畢竟大幕拉開了,他們將在這歷史的大舞台上綻出絢目的光彩。

    「博士,剛才有人送來一封信。」一個別墅保安看見肖志華,急忙上前。

    肖志華笑著點了點頭,接過信,稍稍皺了皺眉,信封上竟然沒有寫名字。打開信封,掏出信紙,他瞇起了眼睛,這信竟是用外語寫的。只讀了一半,他的臉色已經變了,憤怒、痛惜、悔恨、無奈,種種複雜的表情交替出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