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強國夢

龍騰世紀 第五十三章 著書與時尚 文 / 人生逆旅不言敗

    歷史上,著書一直是很容易出名的捷徑。如果能夠推陳出新,自立門戶,自己創建出一個全新理論系統,也就是有能力開宗立派的人物,則能被世人稱為宗師,實在是莫大的榮耀。當然,這時不像後世所謂的明星出書,說是有人潤色,其實是不是自己所寫,那只有天知道了。現在敢寫書的那可都是專業人士,才高八斗、下筆千言,是一點也不含糊的。

    肖志華自認文筆與這些國學大師差得太遠,可他卻並不想學後世明星的做法--找人潤色潤色。因為在他看來,詞藻華麗,晦澀難懂,國學大師們的這些優點著實不可取。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最好是小學程度的都能理解,這才是他刻意要達到的目的。

    於是,肖志華每寫完一部分,總要找些人來試驗一下效果,比如阿桃、琳娜,連宋耀如都被抓了勞工,帶回家一部分書稿給孩子們讀,看他們是否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

    肖志華這麼做也有他的深意,因為要說玩文字遊戲,那中國人敢說老二,就沒人敢稱老大。特別是文言文,精煉是精煉,但一字之差,卻能生出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意思來。而肖志華所著的書,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卻正是偏重於法律法規,需要的是盡量嚴謹,讓人無隙可鑽。所以,他寧肯用白話多寫幾句,力求周到細緻,絕少破綻,也不想用文言文的寥寥幾字來概括。

    由於他的攛掇和說服,愛國學社雖被解散,但大部分學生進入了新建成的聖約翰大學,也使聖約翰大學打破了只收教徒和教徒子女的老規矩,這比歷史上卜舫濟作出此決定要早了好幾年。

    為了使有些學生能夠承擔學費,肖志華給他們提供了勤工儉學的機會,每到禮拜天,這些學生可以到建築工地、印刷廠、藥廠打零工。肖志華還定期將自己的專利費拿出一部分,加上卜舫濟的籌款,在聖約翰大學設立了獎學金、助學金,此項舉措使得聖約翰大學不再是有錢人的貴族學校。

    此時正是晌午,太陽像一團火,曬在河面上,連遠處流動著的河水,都似乎熱氣蒸人……陶成章洗了把臉,蹲在牆邊的陰影處,端起飯碗,大口吃起飯來。

    華美公司提供的伙食相當不錯,白饅頭,混有肥肉片子的菜湯,這對前來幹活的工人來說,實在是難得的美味。而且大熱的天,監工還抬來了幾桶淡鹽水,說是防止中暑。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工期要求十分嚴格,完不成就要扣工錢。

    今天是禮拜天,很多聖約翰大學的學生都來勤工儉學,推砂子,搬磚頭,聽說只幹這些零活,一天掙的錢也比真正的工人多。

    「這些學生娃去吃飯嘍!」一個工人望著學生們的背影,萬分不捨地將湯碗裡的肥肉夾進嘴裡,細細咀嚼。

    「掙的比咱們多,吃的也比咱們好。」另一個工人輕搖著頭羨慕地說道:「我見過,一個鐵盤子裡有白米飯,還有好幾個菜呢!」

    「還是讀書好啊!」不知是誰發出了由衷的感歎。

    一個監工走了過來,衝著陶成章招了招手,陶成章趕緊放下飯碗,跑了過去。

    「陶哥,咱們現在就去見龍頭,記住,可千萬別說是我帶你來的。」監工囑咐道。

    陶成章在江浙四處奔走,聯絡會黨,反抗清朝。其他地方還算順利,卻在松江碰了一鼻子灰。也怪他選的時間不好,松江九幫正是風聲鶴唳,疑神疑鬼的時候,對他這個突然到來的外人自然警惕萬分。幾個幫主都避而不見,拿了點路費就把他給打發了。在青幫受挫,陶成章又抱著一線希望來找洪門,卻意外得知洪門已經解體了,龍頭劉福彪去泡妞,香長下海開公司,弟兄們大多去當工人,這下子弄得陶成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就在他徬徨之際,正好碰上了這個洪門出身的同鄉,央求之下,這個同鄉才無奈地答應幫他與劉福彪見上一面。

    華人社區內的保安很多都來自洪門,所以,在這個同鄉的引領下,陶成章很順利地來到了劉福彪和張書玉的住處,一所綠樹掩映下的二層小樓。

    「就是這裡了。」小同鄉指了指,低聲說道:「我在那邊等你,你可得抓緊時間,別耽擱太久。」

    陶成章點了點頭,看小同鄉走遠,方才上前敲門。

    「誰呀?」隨著粗聲粗氣的問話,門被打開,站在陶成章面前的正是劉福彪。

    「劉大龍頭。」陶成章抱拳拱手,又作了個洪門中的手勢。

    「兄弟是--」劉福彪愣了一下,也拱了拱手,表示回禮,有些疑惑地問道。

    「在下陶煥卿,與大龍頭曾在杭州有過一面之識。」陶成章笑著回答道。

    哦,哦,劉福彪也不知道是真想起來了,還是為了禮貌,臉上也帶上了笑,伸手相讓道:「原來是陶兄弟,請進,請進。」雖然劉福彪基本上脫離了江湖生涯,但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還是不容易完全改掉的。

    …………

    時尚,根據時代不同,各有各的表現方式。比如現在,肖志華騎著輛自行車飛馳,後面坐著琳娜,那就是非常摩登,而且時尚。那個時候,上海青年中用自行車作為道具來顯示其追逐時尚流行,幾乎成了一種外在的標誌。倘若哪裡有某個愣頭小子騎車跌了個「狗吃屎」,常常會引來一些報紙以重要版面,以社會新聞方式加以報道。可見當時騎上一輛自行車在大道上飛行如鳥,遠勝於當今開一部渦輪發動機的「法拉利」跑車,實謂一樁「台型扎足」(滬語:意為很有面子、風光十足)的事情。

    「大姐,你想去找張書玉,幹嘛非拉上我呀?」肖志華卻絲毫沒有上海青年那種左顧右盼,意殊自得的覺悟,而一臉的苦相,對琳娜抱怨道。

    「呆在屋裡半天了,該出來換換腦筋,輕鬆輕鬆了。」琳娜一手摟著肖志華的腰,調皮地用腦袋在他後背拱了拱,笑著說道:「騎得真不錯,能去張園參加比賽了。」

    「你饒了我吧!」肖志華用力蹬著車子,有些鬱悶地問道:「不是我說你,漢話都說不好,竟然也想出書;不是我說你,潤色和代筆那是不一樣滴;不是我說你--」

    「就是你說我,出書倒不忙,我主要是想與書玉談談開育嬰堂的事情,老實騎車,再說我掐你。」琳娜小手一動就讓肖志華乖乖閉上了嘴。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