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二次革命
這場被稱為「古巴海戰」的海上決戰,可以說是一次承上啟下的戰鬥。
從海上作戰的戰術範疇來看,第三次世界大戰有兩個重大轉折點。
第一個轉折點就是大口徑電磁炮登上海戰舞台,成為海戰利器的「馬爾代夫海戰」。雖然在這場戰鬥中,受射程等次要因素限制,配備了大口徑電磁炮的水面艦艇的表現並沒不是完全令人滿意,但是實戰結果已經證明,以大口徑電磁炮為代表的超遠程火力打擊的時代已經到來,海戰將進入一個由火力投送決定勝負,而不是由航空兵決定勝負的時代。接下來的幾場海戰中,主力艦登上了海戰舞台,並且以「五分鐘表演」征服了海洋,讓稱霸海洋一百多年的航母淪為配角。
短短幾年,驚人的技術進步就讓主力艦的戰鬥力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不得不承認,戰爭對科技發展有著無與倫比的推動效果。說得不客氣一點,很多在平時想都不敢想的技術,在戰爭期間不但可以想,而且很快就會變成現實。舉個最為簡單的例子,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誕生的核武器。如果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有交戰雙方對勝利的瘋狂追求,以和平時期正常發展速度為準,即便再過一百年,也不見得能夠製造出可以實戰使用的原子彈。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恐怕沒有任何一個政治家會相信能夠製造出可以摧毀一座城市、甚至毀滅整個人類的炸彈。與原子彈相似的還有其他很多對人類文明產生了重大影響的技術,比如抗生素、比如電子技術、比如計算機等等,這些都與戰爭有關,而且最初都是為戰爭服務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電力革命也與戰爭有關。
第三次世界大戰實際上是由電力革命引發的人類社會生產結構大調整的直接結果,是老牌帝國與新興大國為了爭奪人類文明主導權所產生的直接對抗。
這種影響,深入到戰爭的各個層面。
垂直起降運輸機的出現、以及在戰場上得到廣泛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地面戰爭的面貌與戰術,讓地面部隊不再依靠公路、鐵路等基本交通線,受地理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可以更加靈活自由的行動,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地面戰術。
當然,這種影響也體現在了海軍身上。
這就是以電磁炮為代表的能量武器。
如果沒有電磁炮,海戰戰術很有可能倒退一百多年。
重要的是,技術進步不會因為某種戰術得到驗證而停下來。當某種具有革命性的技術取得突破之後,戰術必然發生重大變化。這就如同內燃機的出現,讓人類首次獲得了飛上天空的能力,從而讓航空兵成為戰場主宰,航空戰術決定了一切一樣。第二個重大轉折點就來自一次技術革命。
量子通信技術!
作為一種基礎技術,量子理論與相對論幾乎同時出現,而且從一開始就是矛盾,即在量子理論主導的微觀世界中,光速並非信息傳遞的最快速度。自從量子理論得到證實,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就沒有停止過相關的研究,幾乎所有量子理論學者的最大夢想就是能像原子彈那樣,將量子論從理論變成現實。比如在20世紀,世界各國就花了很大的力氣,希望能夠將量子理論變成現實,研製出所謂的量子計算機,從而突破電子計算機的限制,獲得更加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
量子理論並不高深,要變成現實卻非常困難。
與相對論比較就能發現,量子理論只能用在微觀層面上,而人類控制微觀層面的能力顯然不如控制宏觀層面的能力。
這也正是原子彈比量子計算機更加容易製造的原因。
當然,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沒有足夠巨大的、大到能夠由量變引起質變的投入。
要知道,如果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話,原子彈也不可能在1945年爆炸,並且以此而改變人類歷史。
能達到引起質變的投入,只能打一場規模浩大的戰爭。
當然,在戰爭爆發之前,共和國與美國就在量子領域投入了巨額科研經費。
根據戰後解密的資料,早在21世紀20年代初,也就是電力革命初期,共和國就在國家物理實驗中心設置了一個專門的實驗室,並且以國家科研的方式,為量力理論的使用化提供巨額科研經費。到2049年的20多年間,用在相關領域的研究經費高達數千以元,只是取得的成果非常有限。
歸根結底,還是投入不夠。
這一情況,在2049年得到了改變。
在戰爭威脅面前,科研經費不再是問題。更重要的是,當時共和**隊面臨著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強制電磁干擾系統在全球擴散,使得眾多精確制導武器變成擺設,如果不能找到不受電磁干擾的通信手段,並且使之實用化,共和**隊就得回到機械化時代,依靠機械力與人力來大贏第三次世界大戰。毫無疑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者說會因此而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
新的通信理論是現成的,即量子理論,只是實用化的難度非常大。
從2049年開始,隨著共和國啟動戰爭準備工作,用在量子理論研究上的科研經費增加了幾十倍。更重要的是,這一年,共和國當局採納了物理實驗中心的建議,把量子理論應用研究的重點由量子計算機轉到量子通信。
這麼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量子通信更加簡單。
從理論上講,可以把微觀粒子的狀態分成高能態與低能態,而這兩種狀態就相當於電子計算機裡的開關電路,也就是二進制中的1和0。如此一來,只需要通過控制微觀粒子的能量狀態,結合量子理論,就能將信息瞬間傳遞到另外一個或者幾個同態量子上,達到無間隔傳遞信息的目的。因為不依靠電磁場傳遞信息,所以這種通信手段不會受到電磁干擾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微觀粒子的狀態是無法模仿的,所以量子通信系統在理論上能夠做到絕對保密。
總而言之,量子通信有著非常光明的發展前途。
當然,這也符合共和**隊的胃口,畢竟軍隊最需要的不是更快的計算機,而是安全有效的通信手段。
問題是,獲得2個以上的同態量子是最大的技術難題。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共和國的數千名頂級科學家用了十多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直到2060年,也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第四個年頭裡,才通過加速器,首次獲得了一對同態量子,並且將其成功分離,由此證明了量子通信理論的正確性。
萬事開頭難,開起頭,也就不難了。
因為在大戰期間,所以量子通信技術上首先就應用在了軍事上。
這就是世界上第一種「遙控戰鬥機」。
因為量子通信不受速度限制,能夠即時傳遞信息,所以遙控戰鬥機的反應速度不比有人駕駛慢。量子通信在理論上不受干擾,因此不會出現通信受阻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量子通信系統的信息傳遞速度是電磁通信的幾百倍,理論上甚至能夠達到無限,所以遙控戰鬥機不會出現通信帶寬的問題。
當然,光有一種先進的通信技術,無法帶來先進的武器裝備。
作為一種劃時代的戰鬥機,除了採用量子通信設備來傳遞遙控信息之外,還集成了幾乎所有用得上的先進技術。比如,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具備空天作戰能力的戰鬥機。說得準確一點,就是在不犧牲大氣層內作戰能力的前提條件下,具備完善的軌道作戰能力,能夠像軌道飛行器那樣執行作戰任務。又比如,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完全採用動力升力技術的戰鬥機,即沒有氣動升力結構,也就沒有機翼、沒有能夠產生升力的機體,也就不需要為了提高昇力而採用特殊設計,而是完全根據作戰目的,即所執行的作戰任務來設計機體,使其作戰效能最大化。
在眾多技術中,最突出的,還是被稱為「意識遙控」的控制技術。
所謂的「遙控」,絕對不是那種拿著遙控器來控制在幾千千米、甚至上萬千米外作戰的意思。要知道,如果採用傳統的控制方式,即靠四肢來控制,通信技術早就不是問題,真正的瓶頸在人類的神經系統上,即人的反應速度跟不上作戰要求。正是如此,在J-22等眾多所謂的高機動戰鬥機上,需要採用生命輔助系統,用藥物、電流等等方式來刺激飛行員的反應神經,使飛行員的反應速度提高好幾倍,甚至好幾十倍。如果沒有這些技術,有人駕駛的戰鬥機早就被無人駕駛的戰鬥機取代了。
可惜的是,有機體的反應速度畢竟有限。
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掘遙控戰鬥機的潛力,就得改變這一局面,使控制武器裝備的人類不再是武器裝備性能的制約者。
唯一可行的就是「意識控制技術」。
所謂的「意識控制技術」,就是直接收集控制者的腦電波,並且對腦電波進行分析,搞清楚控制者的意圖,然後由裝備來執行這些意圖。因為「意識控制技術」屬於電磁領域,技術跨度不是很大,在大戰爆發前就已成熟,只是受應用範圍、可靠性等等因素影響,直到大戰爆發後好幾年,才在J-22上得到應用。問題是,在沒有可靠通信技術的情況下,不的不把意識控制系統做成全封閉式,以免受到電磁干擾的影響。也就是說,飛行員仍然得呆在戰鬥機上,而飛行員的身體承受能力自然成為了戰鬥機機動能力的短板。即便使用了抗荷服與能夠提高機體承受能力的藥物,人類也最多只能承受20多個G的過載,而這也是J-22等最後一代有人駕駛戰鬥機機動性能的極限。
「意識控制」加上「量子通信」,就成了「意識遙控」。
因為控制戰鬥機的人員(不在戰鬥機上,自然不能稱其為飛行員)留在了後方,所以戰鬥機的機動能力不再受人類機體承受能力限制,可以盡量提高。正是如此,遙控戰鬥機才取消了升力結構。原因很簡單,傳統的氣動飛行器中,主要提供升力的部分、比如機翼的承受能力都比較差,算得上是結構上的缺陷。要想盡量提高飛行器的機動能力,就得像把飛行員留在地面上那樣,去掉這些結構缺陷。
受此影響,第一代遙控戰鬥機與傳統意義上的飛機,甚至是J-22這種離經叛道的戰鬥機截然不同。
如果從形狀上看,用「飛行的鴨蛋」來形容遙控戰鬥機也不為過。
從理論上講,球形是三維空間中最佳的承力體,即在利用最少材料的情況下,能夠承受最大的外力。如此一來,為了提高飛行器的過載能力,就得盡量提高飛行器的結構承受能力,能把飛行器設計成球形,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問題是,飛行器在高速飛行的時候會產生氣動阻力,特別是在大氣層底部,氣動阻力甚至是飛機器承受的主要外力,所以不能採用絕對的球形結構,卵形結構更能適應大氣層內飛行。
當然,如果不考慮大氣層內飛行,球形才是最理想的外形。
毋庸置疑,這絕對是一種最不像戰鬥機的超級戰鬥機,而正是這種戰鬥機,徹底改變了海戰的面貌。
這種最大過載超過100個G,能夠以每小時四萬千米的速度飛行的戰鬥機,能夠在任何情況下輕而易舉的撕開艦隊防空網,甚至能夠在艦隊的防空系統做出反應之前,將攜帶的炸彈投到目標上。
如果不考慮成本,甚至能夠將遙控戰鬥機變成遙控炸彈。
事實上,共和國海軍確實有這樣的打算。
如此一來,大口徑電磁炮那點射程就算不了什麼了。
說得不客氣一點,如果不考慮返航,遙控戰鬥機能攻擊世界上任何角落裡的目標,而電磁炮的最大射程也不過2000多千米。正要交戰,主力艦在見到目標之前,就被遙控戰鬥機投下的炸彈幹掉了。
當然,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主力艦,而是整個海軍。
只要解決了限制遙控戰鬥機作戰半徑的次要技術問題,海軍有沒有存在的必要都是個問題。即便海軍有存在下去的必要,畢竟人類的技術還沒有強大到可以到其他星球上大規模殖民的地步,大部分人還得在地球上生活,也就離不開海洋,離不開海運,但是在海面艦艇都成為擺設的情況下,有必要保存的也就只有在水面下活動,暫時不會受到嚴重空中威脅的潛艇了。
問題是,在2063年,第一代遙控戰鬥機仍然得受很多限制。
最大的問題,就是作戰半徑有限。
受此影響,第一代遙控戰鬥機沒有編入天軍,而是編在了海軍的戰鬥序列裡面(開發經費由天軍與海軍共同承擔)。雖然這種自重不到30噸、不需要跑道、也不需要彈射器就能起飛的戰鬥機幾乎可以部署在所有大型戰艦上,但是共和國海軍仍然將這種戰鬥機部署在海上基地上,而且把控制人員放在了本土的海軍基地裡。這麼做,除了安全因素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密,因為當時共和國海軍對外宣稱的是無人戰鬥機,而不是遙控戰鬥機,更沒有宣佈是「意識遙控」戰鬥機。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無法迴避的,那就是第一代遙控戰鬥機的控制系統相對複雜,包養與維護都比較麻煩,加上剛剛裝備部隊,之前僅在支援波多黎各的戰鬥中使用過,所以部署在本土的軍事基地更加合適。
當然,新式裝備帶來的最大變化還是在戰術上。
美國海軍並不知道,共和國海軍已經擁有了能夠直接打擊數千千米外的手段,也就沒有做任何相應的準備工作。
因為共和國海軍向加勒比海派遣了8支主力艦隊,協同作戰的航空艦隊主要搭載J-22這類傳統戰鬥機,在美國海軍看來,海戰仍然是主力艦的舞台,而不是航空兵的舞台。在排兵佈陣的時候,美國海軍始終盯住那些主力艦隊,沒有留意部署在委內瑞拉北部海域的海上基地群,更沒有把那些之前只在對地支援中有過出色表現的「無人戰鬥機」放在眼裡,自然沒有做任何相應準備。
別的不說,美軍派去掩護主力艦隊的戰鬥機,根本無法攔截遙控戰鬥機。
這場海戰的結果,自然可以想像。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場海戰即是海軍的巔峰之作,也是海軍的喪鐘。
用戰後的評價來說,「古巴海戰」之後,海軍再無存在的必要,人類文明正式向太空時代邁進,戰爭也正式進入空天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