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走向決戰
不難發現,到2061年底,也就是共和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為進軍美洲大陸做準備的時候,大西洋方向上的戰鬥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受此影響,共和國當局在進軍美國本土的時候有了更多的選擇。
可以說,這也是當時最突出、最重要的問題。
如果僅從海軍的立場出發,自然會把重點放在太平洋戰場上,即在攻佔以巴拿馬為核心的中美洲之後,進軍美國西海岸地區,或者從加勒比海方向登陸美國南部的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根本沒有必要從好望角或者直布羅陀海峽繞道進入大西洋,再從大西洋方向上登陸美國東海岸地區。
事實上,海軍的建設工作基本上是圍繞著這一戰略展開的。
拿至關重要的艦隊建設來說,到2061年的時候,海軍有意放慢了戰艦的建設速度,準確的說,是沒有擴大戰艦建造計劃,而是把多餘產能用於建設兩棲艦艇與海上基地(多餘產能主要是2060年的運輸船隻損失率比預期的小得多,可以把原本計劃用來建造運輸船的資源用來建造戰艦)。如此一來,海軍在很大的程度上成為了運送與支持陸戰隊作戰的「後勤大隊長」,即便艦隊作戰能力仍然具有壓倒性的優勢,可是在確保以太平洋為主戰場的情況下,海軍很難在大西洋上發起戰略進攻,或者說在大西洋上的戰略進攻行動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問題是,海軍的這一戰略讓陸軍無法接受。
雖然按照戰後的說法,第三次世界大戰給軍事力量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讓天軍取代陸軍與海軍,成為頭號軍種,但是在大戰期間,特別是在以佔領敵國領土為目的的時候,陸軍與海軍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特別是陸軍,在整個第三次世界大戰中,除了陸戰隊具有類似的能力之外,沒有任何軍兵種能夠取代陸軍。因為規模有限,而且綜合作戰能力遠遠比不上陸軍,所以陸戰隊也不具備取代陸軍的資格,最多只能在某些特定戰場上完成特定的作戰任務。
面向大陸,陸軍仍然是取勝的關鍵力量。
如果按照海軍的計劃進行,那麼在大戰的後期,至少在接下來的2到3年之內,共和國陸軍將無所事事。雖然在進軍美洲大陸的時候,仍然需要用到地面部隊,特別是在佔領中美洲地區的戰鬥中,需要動用大批地面部隊,但是中美洲地區是典型的「地峽」,即地勢非常狹窄,兩側都是大海,只要海軍能夠順利奪取巴拿馬運河,讓艦隊進入加勒比海,陸戰隊就能挑起地面戰爭的重擔,不需要勞煩陸軍。更重要的是,到2061年底,共和國陸戰隊的兵力規模超過了250萬,戰鬥部隊總兵力超過100萬(陸戰隊還包括了兩棲艦隊、陸戰隊航空兵、陸戰隊基地等等保障性部隊),就算沒有能力單獨打敗美國陸軍,也有足夠的把握在中美洲戰場上獲取勝利。拿下中美洲地區之後,共和國海軍肯定會進軍加勒比海,而掃蕩加勒比海地區眾多島嶼的行動也是陸戰隊的拿手好戲,哪怕是需要進軍古巴,並且在古巴建立進軍美國的軍事基地,也不需要陸軍插手。控制了加勒比海之後,海軍很有可能選擇與天軍合作,即採用西南太平洋上的方式,以戰略轟炸來摧毀美國的國家基礎設施,打垮美國繼續戰鬥下去的基礎力量,迫使美國當局承認戰敗。因為共和國的戰爭生產能力在2060年就爆發了出來,能夠持續7年以上,即在2067年之前都能確保軍事產量不會大幅度下降,所以只要海軍在2062年進軍古巴,就有足足5年的時間來對美國本土進行戰略轟炸,而迫使美國投降最多只需要2到3年。從減少戰爭傷亡考慮,共和國當局很有可能在這個時候採納海軍與天軍的提議,不登陸美國本土,以戰略轟炸摧毀美國。
由此可見,如果海軍的計劃得到支持,這場戰爭就與陸軍沒有多大關係了。
雖然誰也不能否認共和國陸軍做出的重大貢獻,要知道,在人類歷史上,共和國陸軍是唯一橫掃歐亞非三塊大陸的地面部隊,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征服的區域是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騎兵的5倍,是羅馬帝國的10倍。但是這些都不足以讓共和國陸軍感到滿足,因為決定第三次世界大戰最終結果的不是歐亞非大陸上的戰鬥,而是美洲大陸上的戰鬥,即擊敗美國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可以說,在此之前的所有戰鬥都是在為進軍美國做準備,當陸軍準備了4年才發現是竹籃打水,感受可想而知。
受此影響,確定戰略計劃的時候,陸軍堅決反對從單一方向發起進攻。
反駁海軍戰爭計劃的時候,陸軍提出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即沒有兩洋制海權為基礎,攻打巴拿馬運河的作戰行動肯定會受到影響,甚至會遭受慘敗。從戰術上講,就算美國丟掉了太平洋的制海權,也能利用在大西洋、特別是加勒比海的制海權來阻止共和國陸戰隊進攻巴拿馬,比如美軍只要在海地的太子港部署大口徑電磁炮就能封鎖整個巴拿馬運河,如果能夠在牙買加的金斯敦部署大口徑電磁炮,則能封鎖整個中美洲地區。因為沒有進軍大西洋,加上美軍在中美洲地區岸防力量的威脅,共和國海軍很難對海地與牙買加的美軍遠程炮兵進行有效打擊,也就無法確保陸戰隊在攻打巴拿馬的時候不會遭到大規模炮擊,更不可能保證戰鬥傷亡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陸軍提出的這個質疑,得到了情報部門的支持。
根據軍情局掌握的信息,早在2060年中期,也就是中途島海戰後不久,美國海軍就增加了新型電磁炮的訂購數量,但是美軍的「長島」級主力艦,以及後繼的「羅德島」級主力艦的建造計劃卻沒有提前。也就是說,美國海軍訂購了遠超過主力艦需要的2000磅級大口徑電磁炮。與之對應的,則是在美國海軍的新一代海上基地中,出現了一種所謂的「多功能任務模塊船」。按照軍情局的分析,這種模塊船實際上就是共和國海軍的「火力艦」,能夠在特定的情況下執行遠程打擊任務。更重要的是,如果僅僅為了守住巴拿馬運河,並且在必要的時候切斷運河、阻止共和國艦隊進入加勒比海,美軍只需在金斯敦或者太子港部署2000磅級電磁炮。同樣的道理,如果為了阻止共和國陸戰隊攻打中美洲,美軍可以在牙買加部署遠程炮兵部隊,並不需要單獨的火力艦。
用陸軍的話來說,能否佔領中美洲地區、控制巴拿馬運河,關鍵不是能夠投入多少陸戰隊,而是能不能奪取制海權,特別是運河大西洋一側的制海權。如此一來,在進攻中美洲之前,海軍就得進軍大西洋,並且將戰線推進到加勒比海,至少能夠用航空兵攻擊大安德列斯群島與小安德列斯群島上的美軍部隊。
這下,問題就比較尖銳了。
進軍大西洋,絕對不是海軍一家的事情。
從2061年底的情況來看,進軍大西洋實際上是陸軍的戰鬥。
雖然在奪取制海權的戰鬥中,海軍的地位不可取代。不管怎麼說,美國海軍仍然有一支規模不容小覷的艦隊,特別是到2062年初,美國海軍至少能夠獲得32艘「長島」級主力艦,再拖上半年的話,則有可能獲得8艘性能更加強大的「羅德島」級主力艦。加上數量更多的大型巡洋艦(為了與主力艦配合作戰而開發的『准主力艦』,與以往的巡洋艦相比,具有更加突出的、甚至不亞於第一代主力艦的制海作戰能力)、多用途驅逐艦等等在大戰期間建造的戰艦,美國海軍肯定能給進軍大西洋的共和國海軍製造麻煩。但是在進軍大西洋的戰鬥中,共和國海軍奪取制海權基本上沒成懸念。原因很簡單,在2062年初,即美國海軍擁有足以組建4支主力艦隊的主力艦時,共和國海軍的主力艦數量已經增加到72艘、其中56艘是「漢」級,如果再拖上半年的話,共和國海軍還能獲得8艘強大的第三代主力艦。除此之外,共和國海軍還獲得了匹配的巡洋艦與驅逐艦,就連「重慶」級航母也由之前的5艘增加到了11艘,而且有望在2062年初再獲得3艘。也就是說,共和國海軍艦隊的遞增速度遠超美國海軍,所以共和國海軍才在2061年的時候調整了建造計劃,把兩棲戰艦與海上基地放在首位,沒有擴充大型戰艦的規模。
問題是,奪取了制海權之後,還得充分利用制海權。
如何利用制海權,就不是海軍一家說了算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講,如何利用制海權與陸軍的關係更加密切,特別是在遠離本土的大西洋戰場上,如果沒有陸軍提供的強有力的支撐,海軍取得的勝利都不牢固。
從戰略上講,從南大西洋向北進軍,共和國海軍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落腳點。
雖然可以借助阿根廷的海軍基地,還能將南非的福爾斯灣變成前進基地,甚至可以在進軍初期攻佔亞松森島,但是對海軍來說,每前進一步就意味著離本土又遠了一步,也就是後勤保障線又長了一步。毋庸置疑,海戰是典型的高消耗作戰。不管是主力艦上的大口徑電磁炮、還是航母上的艦載航空兵,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消耗的彈藥物資都非常驚人,如果沒有堅實的後勤保障,任何艦隊都是擺設。在太平洋戰場上,為作戰艦隊提供彈藥物資保障的戰鬥支援艦艇(包括補給艦、彈藥運輸艦、綜合維修艦等等)的數量就是大型戰艦的兩倍。考慮到大西洋離共和國本土更加遙遠,附近又沒有合適的維護基地,所以戰鬥支援艦艇與大型戰艦的比例應該在2.5到3之間。如果持續作戰時間過長,且作戰強度較大,這個比例還有可能超過3。也就是說,向大西洋戰場派遣一支擁有32艘大型戰艦的主力艦隊(8艘主力艦、8艘巡洋艦與16艘多用途驅逐艦),就需要準備80艘到96艘支援艦艇,而為了掩護這些支援艦艇,至少需要出動32艘反潛護航戰艦。即便不考慮反潛護航戰艦的保障問題,也得考慮支援艦艇的臨時停泊問題,即在作戰行動中,支援艦艇是「應召」行動,不會始終跟在作戰艦隊的身後,需要足夠大的停泊地點(這也正是福爾斯灣的重要性)。如何保護這些停泊地,以及如何保證支援艦艇能夠安全與作戰艦隊會合,以及由本土向前線運送物資的船隊能夠安全抵達目的地,絕對是一件非常煩瑣的、而且是非常麻煩、又極端重要的工作。
解決不好這些問題,共和國海軍進軍大西洋就是泡影。
從某種意義上講,海軍不願意進軍大西洋,不是沒有打垮美國海軍的實力,而是進軍大西洋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問題。
別的不說,就算海軍能夠輕而易舉的拿下亞松森島(在2062年初,陸戰隊的一支兩棲特種部隊就佔領了這座屬於英國的島嶼,殲滅了島上的幾百英軍),在進軍加勒比海之前還得獲取一座前進基地。雖然從地理位置上看,位於巴西北面的法屬圭亞那最為合適,但是早在歐洲參戰的時候,法國就表明了態度,不會支持共和國在美洲地區的作戰行動,即不會為共和國提供前進基地。如此一來,共和國海軍只能選擇西非的佛得角群島。因為共和國陸軍已經將戰線推進到了利比裡亞,距離佛得角群島僅有1000多千米,即便沒有海軍支持,也能夠以低空突擊的方式佔領這座至關重要的群島,所以共和國當局肯定會把這個任務交給陸軍,並且讓陸軍以此為基地,向北面與西面進攻。比如在海軍奪取了制海權之後,陸軍可以以佛得角群島為基地,攻打北面2000多千米外的亞速爾群島,或者跨過大西洋,攻打西面近4000千米外的小安德列斯群島。因為陸戰隊沒有陸軍那麼強大的航空兵,特別是規模龐大的垂直起降運輸機群,所以陸戰隊在這種跳躍式進攻中連插手的機會都沒有,也就不可能與海軍壟斷大西洋戰場。
問題是,戰略決策權不在海軍手中。
從2061年底的戰場形勢來看,進軍北大西洋的最佳選擇不是從南大西洋北上,而是打贏中東戰爭,控制蘇伊士運河之後,陸軍沿著地中海南岸的「濱海走廊」向西推進,一直打到摩洛哥,佔領丹吉爾、達爾貝達(卡薩布蘭卡)與薩菲等面向大西洋的港口,然後以此為基地向西進軍。因為以色列已經變相承認戰敗,中東戰場上的戰鬥就是共和國陸軍與美國陸軍的戰鬥,而美軍肯定不會在沒有希望的情況下死戰,打贏中東戰爭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歐洲願意在遊說以色列上使力,也就不會阻止共和國陸軍借道北非進軍大西洋,所以共和國陸軍能夠較為輕鬆的到達摩洛哥。更重要的是,只要共和國當局承認歐洲在北非地區的主導地位,並且承諾在戰後從北非地區撤軍,在共和國陸軍到達大西洋海岸的時候,歐洲就會開放直布羅陀海峽,甚至會默許共和國出兵攻佔直布羅陀要塞(屬於英國),從而使共和國海軍獲得一條進軍北大西洋的最為便捷的海上通道(從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再從地中海進入北大西洋,要比從好望角繞道南大西洋北上的航線短5000千米以上),而且沿途有足夠多的港口與海軍基地供共和國海軍使用(比如以美國盟國身份參戰的馬耳他就可以作為共和國海軍在進軍北大西洋之前的中轉站),也有足夠安全的海上航線(只有在進入北大西洋之後才需要考慮為船隊提供專門的護航艦隊),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共和國海軍進軍北大西洋的保障負擔。
總而言之,有點軍事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這才是最理想的進軍線路。
事實上,這也正是共和國陸軍的戰略主張。
可以說,在這條進軍線路上,不管海軍使出多大的力氣,至少在陸軍的裝甲部隊到達卡薩布蘭卡之前,海軍都沒有多少施展空間。甚至可以說,就算陸軍將戰線推進到了大西洋的海灘上,海軍也只是地面進攻的輔助力量,因為陸軍可以憑借最大攻擊半徑超過5000千米的低空突擊部隊,以摩洛哥為跳板,進攻亞速爾群島(該群島屬於葡萄牙,而葡萄牙不是歐洲集體安全組織成員國,到2061年仍然保持中立),或者北上攻打英國。
正是受此影響,在陸軍提出的「大西洋戰略進攻計劃」中,更加強調北線進攻,即以北非為跳板,在徵得法德意等歐洲大陸國家的同意之後,北上攻佔英國。當然,最好的結果是英國當局認清時務,在共和國陸軍的低空突擊部隊著陸之前投降,從而讓共和國陸軍獲得進軍北美大陸的最佳前進基地。可以說,只要能夠佔領英國,共和國陸軍就可以擺脫海軍的束縛,通過遠程統計攻佔冰島或者紐芬蘭島(冰島的防禦力量非常微弱,而加拿大的紐芬蘭島上也沒有多少防禦部隊)。雖然在向前線運送物資的時候,需要依靠船隊,因此得保證船隊的安全,但是只要能夠佔領紐芬蘭島,就能通過在英國與紐芬蘭島部署遠程巡邏機與反潛巡邏機來掩護北大西洋航線。只要能夠讓共和國陸軍的主力部隊到達紐芬蘭島,即便仍然需要經斯科捨半島南下,也沒有任何天然障礙能擋住共和國陸軍的前進步伐。更重要的是,從紐芬蘭島南下,能夠直接攻佔加拿大與美國最核心的東部地區,從而以最快的速度取得大戰的最後勝利。
總的來說,陸軍也想單干。
毫無疑問,這種「單打獨鬥」的想法,讓陸軍的戰爭計劃充滿了問題。
暫且不說陸軍有沒有能力在不依靠海軍的情況下跨過北大西洋,佔領紐芬蘭島,以及這個進軍行動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僅拿控制英國來說,如果法德意等歐洲大陸國家不贊成共和國陸軍強行攻打英國,而英國當局由沒有較高覺悟的話,共和國陸軍的進軍行動就將成為中歐翻臉的導火索。即便退一萬步,英國願意在美國之前退出戰爭,而且以投降的方式退出戰爭,英國當局也會在投降的方式上做文章,歐洲大陸國家也不會袖手旁觀,比如法德意肯定希望英國向歐洲集體安全組織投降,而不是向共和國投降。哪怕再理想一些,英國願意向共和國投降,也會花不少時間進行談判。
對共和國當局來說,當前最要緊的就是縮短戰爭時間。
雖然從戰場表現來看,共和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印證,即共和國擁有遠遠超過美國的戰爭實力,但是對於共和國來說,已經持續4年的大戰所產生的影響,以及由此帶來的負面作用,遠遠超過了之前的任何一場戰爭。更重要的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40多年間,共和國參與了大大小小數十場戰爭與衝突,其中動用兵力超過10萬的大規模局部戰爭就超過了10次,平均不到4年一次。相對應的,美國在這40多年間參與的戰爭與衝突只有共和國的一半,捲入的大規模戰爭也只有6場,而且大都在2030年之前,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20年間,美國直接捲入的大規模戰爭只有一次。過於頻繁的對外戰爭,既鍛煉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又讓共和國國內的厭戰情緒非常普遍。雖然在國家與民族使命的感召之下,加上對戰爭具有更大包容能力的文化思想,在大戰初期,共和**民的表現比美國好得多,但是4年下來,共和國國內的厭戰情緒已經開始抬頭,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也成了主要內部矛盾。
別的不說,到2061年底,共和國的社會福利機構收養的戰爭孤兒就多達12萬。要知道,由社會福利機構收養的戰爭孤兒只佔總數的三成左右。也就是說,4年間,共和國多出了40萬因為戰爭而失去父母的孤兒!可以說,這是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要知道,到2061年底,共和國的陣亡將士數量只有240萬,而因戰死亡與失蹤的准軍事人員還不到50萬(比如商船上的海員、在交戰地區活動的國民、駐外機構人員等)。
從2060年開始,共和國當局首先考慮的就是如何降低戰爭對國內社會造成的衝擊。
雖然共和國當局想了很多解決辦法,比如從2060年7月1日開始,除甲類企業(即軍火企業、以及生產軍事物資的企業)之外的企業恢復每週6天、每天8小時的工作制度,到10月1日,這一制度推廣到了所有企業,並且從2060年1月1日開始,在某些丙類企業實施平常作息制度,即每週工作5天、每天8小時,以此降低工人的工作強度,讓工人獲得充足的休息時間,但是這些制度本身並不完善,比如在施行平常作息制度之後,並沒有取消無償加班制度,即所有工廠仍然3班倒的24小時不停運轉,在夜間工作的工人並不會因為加班而獲得額外的休息時間。可想而知,這些制度本身只能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卻無法讓社會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無法完全消除戰爭產生的影響。
要想消除影響,唯一的辦法就是結束戰爭。
正是如此,到了2061年,共和國當局就將加快戰爭進程當成了頭等大事。可以說,在不增加戰爭傷亡與戰爭損失的情況下,任何能夠加快戰爭進程的辦法,都會被共和國當局採納,並且實施推廣。舉個比較直接的例子。以共和國在2060年爆發出來的戰爭實力,別說擊敗美國,就算搭上歐洲,也不有多大的問題。當時就有不少人認為,如果歐洲不能在戰爭中做出太大的貢獻,共和國當局很有可能從長遠考慮,在打垮俄羅斯之後進軍歐洲,從根本上打垮西方文明,消除潛在威脅(這也正是歐洲在2060年初參戰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說,在中東戰爭等問題上,共和國完全可以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而不是任由歐洲拿猶太人問題討價還價。共和國當局沒有這麼做,而是耐著性子與歐洲進行談判,主要就是不想延長戰爭時間。從理論上講,歐洲的綜合軍事實力超過了俄羅斯,綜合國力不比美國差,就算是一盤散沙,共和國也需要2年時間才能擊敗歐洲,即意味著將戰爭延長2年。
在進軍大西洋的問題上,共和國當局首先考慮的也是如何縮短戰爭進程。
由此不難發現,海軍與陸軍的戰爭計劃都無法滿足共和國當局的需要。換句話說,將兩份戰爭計劃的優點合到一起,就是共和國當局需要的戰爭計劃。
根據共和國當局在戰後公佈的相關資料,在海軍與陸軍分別提交了戰爭計劃後,最高統帥部責成總參謀部在兩份戰爭計劃的基礎上,拿出一份更加切實可行的計劃,並且由最高統帥部派遣的元首特別顧問參與制訂工作。也就是說,負責制訂進軍美洲大陸的戰爭計劃的不是袁晨皓一個人,而是袁晨皓與華劍鋒兩個人。雖然華劍鋒只是元首的軍事顧問,沒有具體官職,在職權上甚至連總參謀部的作戰處處長都比不上,但是誰也不敢懷疑華劍鋒在最高統帥部的影響力,特別是在元首面前的話語權。事實上,除了裴承毅之外,當時有能力、也有精力制約袁晨皓的只有華劍鋒。
正是有了華劍鋒的參與,共和國在2061年底制訂的戰略計劃才更加現實。
這也很好理解,還是潛艇艇長的時候,華劍鋒就是一名非常務實的軍人,或者說,幾乎所有潛艇艇長都是現實主義份子,不會對不確定的事情抱任何幻想。華劍鋒能夠得到林嘯雷的器重,並且受到裴承毅的重用,也與他的務實精神有很大的關係。甚至可以說,華劍鋒本來就沒有明顯的派別思想,如果不是運氣不太好的話,沒有遇到太好的機會的話,恐怕早就成為總參謀長了。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份典型的戰略計劃。
按照該計劃,在2062年的第一季度末,共和國陸軍就得將戰線推進到摩洛哥,準確的說,是出兵佔領摩洛哥。因為歐洲還沒有在摩洛哥的問題上表明態度,法國當局也沒有提出軍事支援請求,所以在進軍摩洛哥的時候,共和國當局、特別是外交部門要積極配合,而共和國陸軍的軍事行動也會成為迫使歐洲表態的主要壓力。最重要的是,按照這份計劃,共和國陸軍和農業可能在打贏中東戰爭之前佔領摩洛哥。準確的說,是通過佔領摩洛哥來取得中東戰爭的最後勝利。這也很好理解,美國派往中東地區的部隊、運往中東地區的物資都得經過直布羅陀海峽,如果共和國陸軍能夠佔領摩洛哥,就能輕而易舉的封鎖直布羅陀海峽,把美國的艦隊與船隊擋在地中海之外。也就是說,只要佔領了摩洛哥,共和國陸軍就可以不費任何力氣的打贏中東戰爭。
問題是,攻打摩洛哥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在2061年底,美國仍然掌握著地中海的制海權,不但在東地中海上部署了整個大西洋地區最為龐大的艦隊(擁有18艘航母與上百艘大型戰艦),還有3座海上基地,並且控制了馬耳他,光是部署在該地區的戰鬥機就超過了4000架,而共和國陸軍與海軍部署在中東戰場上的戰鬥機也就不過3000架而已。也就是說,如果共和國陸軍要從中東方向進軍摩洛哥,即便以低空突擊的方式發起進攻,也得首先奪取制空權,而從實力更加強大的美軍手裡奪取制空權,顯然是不太現實的事情。根據共和國陸軍在當時做了估計,如果不能奪取制空權,除了要將進攻兵力增加1倍以上之外,戰鬥傷亡還會超過整個中東戰爭,從而使共和國陸軍的戰鬥力大大降低。
就算不會影響陸軍的戰鬥力,巨大的傷亡也會讓共和國當局三思。
換個角度看,這就意味著不可能從中東方向上進軍摩洛哥。
再回過頭來看陸軍在2061年下半的行動,即在打贏了西非戰爭之後,投入2個戰鬥單位輪番進攻,將戰線推進到了利比裡亞。毫無疑問,這一輪進攻,才是關鍵所在。因為摩洛哥在幾十年前就出兵佔領了南面的西撒哈拉(為了爭奪西撒哈拉,摩洛哥還與毛裡塔尼亞打了幾十年的小規模戰爭,而西撒哈拉南部小塊地區在毛裡塔尼亞的控制之下),所以到達科特迪瓦的共和國陸軍作戰部隊距離摩洛哥不到1600千米,中途只需要穿越國防力量微乎其微的馬裡與毛裡塔尼亞,即便進軍拉巴特,也就只有2000千米,對正常進攻距離在2500千米以上的共和國陸軍低空突擊部隊來說,這點距離根本算不了什麼。
問題是,從西非出發,需要解決很多問題,首先就是物資運輸。
要知道,「中非幹線」貫通之後,最多只能支持2個戰鬥單位的正常作戰行動,即便算上空運,也最多支持4個戰鬥單位,而控制西非地區與進軍摩洛哥,需要的戰鬥單位肯定不止4個,理論上最少需要6個,而實際上很有可能會增加到8個。也就是說,在進軍摩洛哥之前,必須打通海上航線。萬幸的是,西非地區是西方工業強國最早的殖民地,並不缺乏優良港口。對共和國海軍來說,需要做的就是建立起從南非的福爾斯灣到幾內亞灣的海上運輸線,並且出動作戰艦隊與護航艦隊保護這條航線。因為擔心遭到共和國潛艇的襲擊,在幾內亞灣活動的美國艦隊已經在西非戰爭結束之後,即在2061年下半年撤退到了佛得角群島以北海域,所以共和國海軍不需興師動眾,2到3支作戰艦隊就能奪取幾內亞灣的制海權。更重要的是,西非地區的戰鬥強度不是很大,地面部隊不需要海軍提供的火力支援,作戰艦隊的物資消耗、特別是彈藥消耗不會太大,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後勤保障需求,從而減輕制海作戰的負擔。
正是如此,共和國海軍必須在2062年2月底之前奪取幾內亞灣的制海權,運輸船隊才能在3月中旬將進攻部隊所需的各類物資與設備送到西非地區,而陸軍的作戰部隊也才能夠以此為基地北上攻打摩洛哥。
雖然很多人都認為,美國海軍不會輕易放棄南大西洋的制海權,即便西非地區已經落入共和國陸軍的手裡,美國海軍也會以亞松森島為基地,在南大西洋上阻擊北上的共和國海軍,保護北大西洋、特別是加勒比海地區的生命航線,而美國海軍主動將幾內亞灣的艦隊撤退到佛得角群島以北海域,不是在退縮,而是引誘共和國海軍北上,在對美國海軍有利的海域決戰。但是在制訂作戰計劃的時候,華劍鋒卻認為美國海軍不會派艦隊南下與共和國海軍爭奪制海權,而華劍鋒的理由非常簡單,即美國海軍的實力還不足以在南大西洋上與共和國海軍爭奪制海權,以及美國海軍經受不起重大損失。
受此影響,在2061年底進駐印度洋,並且計劃經福爾斯灣前往幾內亞灣作戰的作戰艦隊只有3支,其中2支是主力艦隊,1支是航空艦隊。雖然按照海軍的部署,在3支作戰艦隊從福爾斯灣出發之後,將向南大西洋派遣4座海上基地(包括1座第五代海上基地),以此增強在南大西洋上的存在力度,但是從投入上看,不得不承認,華劍鋒確實足夠大膽。也正是如此,很多人認為,在部署作戰行動的時候,華劍鋒以支持陸軍攻打摩洛哥為名,為海軍創造了決戰機會。
換個角度看,也正是這種部署,讓華劍鋒主導的戰爭計劃變成了現實。
說得直接一點,就算華劍鋒在海軍中擁有崇高的威望,如果不能充分考慮海軍的利益要求,他的作戰計劃也不可能得到海軍的支持,至少不會得到海軍的全力支持。這就如同袁晨皓必須為陸軍謀福利一樣,在戰績決定未來的大背景下,不管是誰都不可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大公無私,都得為自己服務的利益集團服務。事實上,裴承毅也不例外,在決定共和國的大戰略時,他也得為利益集團服務。與那些為自身利益服務的人相比,裴承毅、袁晨皓與華劍鋒等人的最大特點是,他們失蹤將最大的集體、也就是國家與民族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上,並且完全服從國家與民族利益的支配。
受此影響,當時間進入戰爭的第六個年頭(從2057年算起),在塞舌爾群島附近海域進行高強度訓練的3支共和國海軍作戰艦隊南下開往福爾斯灣,準備進軍大西洋的時候,戰局再次緊張了起來。
共和國已經發起行動,選擇權交到了美國的手中。
大西洋上的第一次決戰,打還是不大,或者說在什麼時候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