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九十二章 四量撥千斤 文 / 閃爍

    第九十二章四量撥千斤

    泰勒科切克戰役算得上是中東戰爭中的第二次決戰,即繼2058年底的大馬士革爭奪戰之後,交戰雙方首次在一個戰場投入的兵力超過50萬,而且以消滅對方的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的決戰性戰役。

    事實上,這場戰役的意義遠沒有傳聞的那麼重大。

    在6月24日夜間到7月7日的決戰階段,共和國陸軍先後投入4個戰鬥單位的10萬兵力,而美國陸軍也先後投入8個主力師大約16萬兵力,算上雙方盟國投入的兵力,在此期間參戰的部隊大約在50萬左右。如果從戰役目的,即消耗對方有生力量來看,可以說雙方都達到了目的。在決戰階段結束的時候,共和國陸軍傷亡與失蹤官兵大約35000人,盟**隊損失的兵力在10萬到11萬之間;美國陸軍傷亡與失蹤官兵大約55000人,盟**隊損失的兵力在15萬左右。也就是說,交戰雙方損失的總兵力佔到了參戰兵力的7成左右,即除了共和國陸軍與美國陸軍之外,其他幾支軍團幾乎全軍覆沒。這樣的戰鬥結果,多少讓交戰雙方的指揮官有點意外,而且超過了雙方的戰前預期。也就是說,在決戰階段的戰鬥結束之後,西約集團聯軍喪失了進軍摩蘇爾的能力,而集約集團聯軍也喪失了攻佔摩蘇爾與代爾祖爾的能力。雖然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雙方圍繞著摩蘇爾與代爾祖爾打了幾場規模不算太小的戰鬥,但是結果是誰也奈何不了誰。到2059年底,隨著中東戰場上的整體局勢發生重大轉變,即共和國陸軍開始向中東戰場增兵,準備在該方向發起戰略反擊的時候,李東石主動從摩蘇爾與代爾祖爾撤軍,為接下來的進攻行動留出空間。由此可見,這場持續數個月的反擊戰役,最大的收穫就是消耗了雙方的兵力。雖然從長遠來看,因為美軍與以軍沒有能夠抓住2059年下半年的寶貴機會休養生息,而是在中東的沙漠與山地中與兵力有限的共和**隊消耗了大量精力,對接下來的戰略防禦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但是從整體戰局上看,即便沒有這次反擊戰役,李東石也有能力在接下來的戰略進攻中消耗掉相當的美軍,並且奪得戰場主動權。

    這種打嫌多、不打嫌少的情況,在所有戰場上都存在。

    如果要說嚴重程度的話,自然以太平洋戰場為最。

    說得不客氣一點,整個2059年下半年,共和國海軍與陸戰隊都在打醬油,而美國海軍與陸戰隊也好不到哪裡去。

    不可否認的是,為了積蓄力量而暫緩進攻在海洋戰場上並不罕見。

    不管怎麼說,海洋戰場上的主力是艦隊、而不是陸戰隊。雖然從戰術角度講,在大規模戰爭中,只有艦隊與陸戰隊相互配合與相互支持,才能以最快的速度、用最小的代價擊敗敵人,但是在主次之分上,艦隊仍然是主力,陸戰隊則是進攻輔助力量。如此一來,只有在艦隊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才有能力發起戰略進攻。

    共和國海軍打了快1年的醬油,就是因為艦隊還沒有做好準備。

    直到2059年底,隨著8艘「唐」級主力艦正式服役,共和國海軍才獲得了足以在太平洋戰場上發動一次戰略進攻的兵力。這個時候,8艘「秦」級主力艦也早已恢復戰鬥力,而且在之前的戰鬥中首創的幾艘航母也恢復了戰鬥力。也就是說,共和國海軍可以在太平洋戰場上投入2支主力艦隊與1支以航母為核心的艦隊,算上在年中服役的「崇明島」號與「太平島」號海上基地(均為由44艘模塊船組成的第四代海上基地),以及一直在西太平洋上活動的「台灣島」號、「海南島」號與「長興島」號海上基地,共和國海軍能夠在進攻方向上投入總噸位超過3000萬噸的各類作戰艦船。

    毋庸置疑,這是一支強大到足以支撐共和國陸戰隊登上澳洲大陸的海上進攻力量。

    雖然到2059年底,美國海軍也在太平洋戰場上投入了總噸位接近3500萬噸的各類作戰艦船(大約80%是海上基地,而大型戰艦的總噸位也就300萬噸左右),但是在缺乏主力艦隊的情況下,美國海軍無力阻擋共和國海軍的前進步伐。受此影響,在2059年11月底之前,美軍主動放棄了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將兵力集中在馬紹爾群島與威克島,並且在密克羅尼西亞南面的新幾內亞與所羅門群島集中了數十萬兵力與數千架作戰飛機,擺出了不惜一切代價阻擋共和國海軍南下的架勢。

    事實上,當時美國當局最擔心的不是共和國海軍南下,而是東進。

    雖然在整個2059年,美軍都在加強夏威夷群島方向上的防禦力度,不但把原先駐紮在關島的大部分守軍轉移到威克島與中途島,還從本土抽調了10多萬精銳部隊(其中半數是美國陸軍的作戰部隊)去鞏固夏威夷群島的防禦。為了讓這麼多的防禦部隊派上用場,美國當局還在短短幾個月內,向夏威夷群島(包括威克島與中途島)運送了數千萬噸物資,其中大多是工程物資。根據戰後獲取的資料,美軍不但擴建了夏威夷群島的地面防禦陣地,還修建了大批地下防禦工事,並且用海地隧道將瓦胡島、毛伊島與夏威夷島等群島東部的幾座大型島嶼連了起來(瓦胡島西面就是1條深度在1500米以上的海溝,修建海底隧道的難度過於巨大)。更重要的是,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在構築夏威夷群島的防禦設施時,美軍充分參考了「羅塔島大爆炸」產生的影響,而且夏威夷群島與馬裡亞納群島在地質上一樣,都是由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群島,而夏威夷島上還有當今世界上最活躍的活火山,所以在構築防禦設施的時候,美軍除了需要考慮由火山活動產生的危害之外,還可以將這種危害用來對付登島部隊。

    可以說,美軍拚命加強夏威夷群島的防禦只有一個目的,即保衛本土。

    雖然從任何角度看,共和國海軍都會先南下後東進,即首先攻佔澳大利亞,確保側翼安全,並且使北印度洋航線免遭威脅。要知道,到2059年12月31日,部署在澳大利亞的美軍攻擊潛艇在北印度洋航線上取得了2300萬噸的戰績,其中95%是貨輪,而且基本上都是滿載貨物的貨輪,由此導致的損失對共和**隊在中東戰場上的作戰行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迫使共和國海軍不得不用更多的資源來建造護航戰艦與運輸船隻,以彌補損失,而不是把寶貴的資源用來建造主力艦。隨著美軍部署在澳大利亞的攻擊潛艇數量直線增長,特別是位於悉尼、墨爾本與阿德萊德的3座造船廠具備了建造攻擊潛艇的能力,美軍與澳軍潛艇對北印度洋航線的威脅還將增加不少,甚至會對南海的海上航線構成致命威脅。可以說,僅此一點就能讓共和國海軍暫時放棄攻打夏威夷群島的打算。但是從美國的立場出發,如果共和國海軍能夠支持陸戰隊登上夏威夷群島,並且穩步向東推進,在佔領瓦胡島之後,共和國海軍就可以以此為基地,出動潛艇封鎖美國西海岸的所有港口與巴拿馬運河,從而切斷從美國本土到澳大利亞的海上航線。對於澳大利亞的造船廠與配套工廠,共和國當局只需要等到轟炸機的產量提升起來,用持續不斷的戰略轟炸就能使人口不到1億的澳大利亞在1年之內失去威脅。

    總而言之,直接東進是縮短戰爭進程的有效辦法。

    從美國的利益出發,自然是首先保住夏威夷群島。如此一來,美國當局就得在戰略部署上做文章,即想辦法引誘共和國海軍南下攻打澳大利亞。為此,美國海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大肆向新幾內亞與所羅門群島增兵的時候,卻在全力加強威克島與中途島的防禦部署。這一舉措落到共和國眼裡,自然是南下容易,東進困難了。

    不可否認,直接攻打夏威夷群島確實是個很大的誘惑。

    問題是,不管海軍有什麼想法,基本戰略必須符合共和國的總體戰略。

    前面多次提到,北印度洋航線是共和國的生命線。雖然共和國本土擁有幾乎所有必須的戰略資源,而且絕大部分戰略資源的儲量都非常巨大,算上幾個鄰國的資源,即便海上航線全部斷絕,共和國也不會出現資源不夠的情況。問題是,共和國的勞動力並沒有人口數量那麼驚人,而且開採本土資源的代價是從海外進口的好幾倍。可以說,如果必須開採本土資源的話,就得在勞動效率不高的資源行業投入大量勞動力,從而對共和國的整體工業生產能力與戰爭潛力產生巨大影響。

    可以說,如果算上開採本國戰略資源對戰後世界局勢、特別是恢復戰爭創傷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從共和國的國家利益出發,就算用護航戰艦把印度洋填滿,也要比費時費力的啟動那些塵封數十年的礦洞划算得多。

    必須承認,在戰爭時期,共和國捨近求遠,用盟國的資源來支撐整場戰爭,肯定是非常自私的行為,但是從整體局面來看,這無疑是生產力最優化的結果。事實上,這也是美國採取的基本戰略,即將生產效率低下的產業轉移到國外,利用本國有限的勞動力,生產出最多的軍事物資。

    由此可見,共和國海軍肯定首先南下佔領澳大利亞,堵住美軍進出印度洋的通道。

    同樣的道理,在攻打澳大利亞的時候,共和國海軍還會在印度洋上展開行動,即南下控制非洲大陸南部地區,要麼是南非主動加入集約集團,要麼是共和**隊攻入南非,以此關閉美軍潛艇進入印度洋的另外一條通道。

    只有在完成這兩步之後,共和國海軍才會揮師東進,攻打夏威夷群島。

    為了證明佔領澳大利亞的重要性,早在2059年初,即雅浦海戰結束後,佔領馬裡亞納群島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共和國海軍利用專門為這場戰爭準備的超級計算機群,對北印度洋上的保交與破交作戰今夕國內了模擬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如果美國能夠按照計劃在2060年將攻擊潛艇的產量在2059年的基礎上提高一倍,即便不考慮在澳大利亞建造的潛艇,而且按照2059年的比例向北印度洋派遣「狼群」,共和國都會損失大約7000萬噸商船,而共和國在2060年的最大承受能力,即在不影響戰略海運的前提下所能損失的商船總噸位不到5000萬噸,而且在超過4000萬噸的情況下,就會對戰艦的建造工作產生影響,從而對海軍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

    根據這一結論,共和國海軍更加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集中兵力南下攻打澳大利亞。

    按照共和國當局在2059年制訂的作戰計劃,最遲在2060年9月底,也就是第三季度末,共和國海軍就得奪取西南太平洋的制海權,將戰線推進到所羅門群島南面的珊瑚海,並且在新喀裡多尼亞或者瓦努阿圖登陸,即為進軍澳大利亞做好準備。

    毫無疑問,這份計劃非常緊湊,讓海軍不得不考慮是否繞過所羅門群島。

    雖然從理論上講,所羅門群島是澳大利亞的北大門,要想沒有後顧之憂,就得佔領新幾內亞與所羅門群島。要知道,100多年前,日本海軍南下的時候,也是首先佔領新幾內亞與所羅門群島,並且在群島南部的瓜達爾卡納爾島上與美軍鏖戰。但是從實際情況,特別是海軍的進攻距離上推算,攻打新幾內亞與所羅門群島的意義並不大。首先是可以動用部署在伊裡安島(即新幾內亞島)西面的地面部隊牽制住島上的美澳軍隊,然後動用部署在菲律賓與印度尼西亞的航空兵,讓美軍放棄新幾內亞。對於所羅門群島,則完全可以採用只封鎖不攻打的戰術,即在海軍奪取了制海權之後,以封鎖的方式讓美軍無法利用所羅門群島,也就無法將所羅門群島當成澳大利亞的屏障。

    對於這一戰術選擇,海軍與陸戰隊早就達成了共識。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在美軍主動放棄密克羅尼西亞之後,共和國海軍與陸戰隊南下攻打澳大利亞的最要問題中,除了奪取制海權之外,最大的問題就是前進基地,畢竟密克羅尼西亞沒有幾座面積大得足以容納幾十萬地面部隊的島嶼,而馬裡亞納群島距離澳大利亞又過於遙遠。也就是說,不管怎麼安排進攻戰術,都得在登陸澳大利亞之前為陸戰隊建立一處足夠龐大的前進基地。

    如果能夠確保制海權,自然是距離澳大利亞越近越好。

    有人會說,北面的印度尼西亞距離澳大利亞就非常近。問題是,如果部隊從印度尼西亞出發的話,只能在澳大利亞西北與北部地區登陸,而澳大利亞的核心地區在東南,甚至除了東南地區與狹窄的沿海地區之外,剩下的就是荒無人煙的沙漠與戈壁了。如此一來,即便共和國陸戰隊能夠在澳大利亞西北地區上岸,也要穿越3000多千米的荒漠,才能到達悉尼與墨爾本,而在陸上行軍3000千米的代價,相當於在海上推進10000千米。也就是說,與其在澳大利亞西北登陸,還不如繞過印度尼西亞,在澳大利亞東南或者東部地區上岸,以此來縮短後勤補給線,降低保障難度。

    綜合這些情況,最佳的出發點自然是新喀裡多尼亞。

    這座位於珊瑚海東面的島嶼的面積將近20000平方千米,是西南太平洋上面積最大的幾個島嶼之一,而且島上的努美阿還是該地區最好的深水良港之一,加上近200萬的常住人口,這裡絕對是共和國陸戰隊的理想棲身之地。問題是,新喀裡多尼亞、以及鄰近的洛亞蒂群島都是法國的海外省,也就是法國的領土。雖然在行政劃分上,海外省擁有幾乎所有行政自治權,即除了外交、國防等屬於中央政府的大權之外,海外省擁有自主權,但是這並不妨礙新喀裡多尼亞與法國的關係,即攻打新喀裡多尼亞等於向法國開戰,而向法國開戰就等於向歐盟開戰。

    毫無疑問,在歐盟還沒有參戰的情況下,共和國陸戰隊的官兵別想踏上努美阿的碼頭。

    除了新喀裡多尼亞之外,次優選擇就是瓦努阿圖共和國與所羅門群島。雖然從距離上看,兩者的地理條件相差不大,但是瓦努阿圖維拉港的容納能力與基礎設施都要比所羅門群島的霍尼亞拉好得多。唯一的問題就是,瓦努阿圖是法語國家,而且在獨立之前是法國的海外省,與法國的關係非常密切,就連大部分國民都擁有法國護照。因為所羅門群島是英聯邦成員國,獨立之前是英國的海外殖民地,而英國又是西約集團成員國,是美國在這場戰爭中最重要的盟國,所以瓦努阿圖的那些問題,在所羅門群島都不存在。

    受此影響,在制訂作戰計劃的時候,共和國海軍與陸戰隊制訂了三份計劃。一是攻打所羅門群島、二是佔領瓦努阿圖、三是從新喀裡多尼亞出發,每一份計劃都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做了安排。

    如果要讓共和國海軍與陸戰隊選擇的話,最理想的結果莫過於法德意領導的歐盟參戰。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歐盟參戰,哪怕受傳統關係與國內民意的影響,歐盟不大可能向美國宣戰,更不可能出兵參與針對美國的軍事行動,但是作為共和國的盟國,法國絕對沒有理由拒絕在遠離本土的太平洋戰場上,為共和**隊提供一點點便利。也就是說,到時候只需要讓海軍奪取制海權,陸戰隊就能以新喀裡多尼亞為跳板,直接攻打澳大利亞,而不需要在此之前攻打所羅門群島,也不需要在瓦努阿圖浪費太多的時間。

    如果說什麼是最糟糕的情況,自然是出兵攻打所羅門群島。

    不管怎麼說,本著以最糟糕的情況做準備,爭取創立最好機會的原則,在2059年下半年,共和國當局在歐盟身上花了很大的精力。

    根據戰後披露的消息,在「限武談判」的雙邊談判中,共和國當局甚至一度暗示法德意等歐盟主要成員國,只要歐盟參戰,共和國不但會提供先進武器裝備的生產技術,還將在會師的時候向歐盟無償援助足以武裝數十個師與數支航空隊的武器裝備,幫助歐盟獲得抵抗美國的軍事力量,並且在共和國海軍進軍北大西洋之前,以有償的方式為歐盟提供數十艘大型戰艦。

    總而言之,只要歐盟肯參戰,什麼都好說。

    問題是,歐盟國家的領導人並不笨,非常清楚歐盟對這場戰爭的影響。

    說得確切點,用「四量撥千斤」來形容歐盟的影響一點都不為過。

    正是如此,在與共和國進行雙邊談判的時候,歐盟當局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別的不說,在陸軍武器裝備援助上,歐盟就要求在參戰後的3個月之內獲得120個師(30個裝甲師、30個機步師與60個步兵師)全部重型武器裝備。要知道,在2059年底,歐盟所有成員國的陸軍加起來也只有80個師。暫且不說共和國有沒有這麼多的武器裝備、也不說這麼做會對歐亞大陸產生多大的影響,僅從交接時間上看,要在3個月內移交相當於4800萬噸的武器裝備,而且是在海運不通的情況下,用鐵路、公路與空運的方式運送這麼多武器裝備,也是非常不現實的事情。

    當然,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本來就是談判的特點。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最大的問題還不是歐盟要價。說得明白點,歐盟當局漫天要價的主要原因還是想避免與共和國過早討論參戰問題,即在解決了更重要的問題之前,歐盟並不想被捲入戰爭。

    這個問題,就是俄羅斯的戰後安置問題。

    雖然大陸戰場上的戰鬥還沒有結束,俄羅斯甚至動員了一支規模超過1000萬的,世界上最為龐大的地面部隊,但是沒有人懷疑,隨著共和國陸軍再次發起進攻,俄羅斯戰敗就將進入倒計時階段。事實上,連俄羅斯當局都承認,戰敗只是遲早的事情,而且很有必要在徹底戰敗前討論戰後安置問題,不然俄羅斯也不會參與「限武談判」。

    由此可見,到這裡,又回到了原來的問題上,即這場戰爭到底要打成什麼樣子。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雖然有幾十個中立國趕來湊熱鬧,但是真正有能力在交戰雙方之間周旋的只有抱成一團的法德意。在談判開始之後,法德意就代表歐盟提出了一份總體解決方案,即戰勝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吞併與肢解戰敗國,保證在戰爭結束之後向戰敗國逐步歸還外交、國防、財政等等基本主權,並且在此期間承擔相應的義務與責任,切實保證戰敗國民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等等,而作為對等交換條件,戰勝國有權在戰敗國駐軍,並且以租借的方式獲取維持駐軍所需的基本設施與物資,戰爭結束之後,戰勝國還有權根據戰爭所造成的直接損害要求戰敗國進行國家賠償。總而言之,戰勝國不能恣意妄為,而戰敗國則要為戰爭承擔責任。

    客觀的講,法德意的提議並不出格,而且對勝敗雙方都有所照顧。

    問題是,不管是佔優勢的共和國、還是處於劣勢的美國、乃至完全挨打的俄羅斯,都不可能立即採納歐盟的建議。可以說,在是否採納歐盟建議的問題上,關係到的還不僅僅是國家的面子,而是整個國家與民族的未來。

    受此影響,「限武談判」進行得非常艱難。

    可以說,直到2059年底,談判都局限於一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比如佔領軍有沒有在佔領區內實施戰時管制的權力。很明顯,這樣的問題不但沒有營養,還在浪費時間。換個角度看,雙方在這樣的問題上花費寶貴的時間,主要目的就是浪費時間。

    毫無疑問,在戰場上得不到的,在談判桌上也得不到。

    隨著時間邁向2060年,當共和國再次積聚起在多個方向上發起戰略進攻的力量、而以美國為首的西約集團聯軍卻在所有戰線上疲於奔命的時候,轉機終於到來,而且最先嗅到轉變味道的就是歐盟。

    不得不承認,歐盟能夠頂到2059年才做出讓步,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

    從戰略上講,早在戰爭爆發前,法德意就做出了靠近共和國的戰略決策,不然也不會趕在戰爭爆發前與共和國簽署安全協議。雖然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即便在大戰爆發後,歐盟也想左右討好,即利在兩個超級大國全面對抗的時候漁利,即便歐盟沒有機會因此而獨霸全球,也可以完成一體化進程,成為第三個超級大國。但是對歐盟來說,做出選擇只是遲早的事情,而且必須在戰爭結局明瞭之前做出決策,不然就不可能獲得想要的利益,甚至有可能被取勝的一方完全邊緣化,再次淪落為無足輕重的國際勢力。從戰局發展來看,在2059年之前,即共和國陸軍將戰線推到莫斯科郊外的時候,歐盟就應該做出選擇。雖然2059年初的「羅塔島大爆炸」對歐盟的戰略決策產生了影響,讓歐盟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但是隨著共和國率先爆發出驚人的戰爭潛力,在各項數據上均超過美國、甚至遙遙領先,歐盟當局就沒有理由繼續忽悠下去,而是應該盡快定策。

    說得不好聽一點,如果歐盟再猶豫下去,共和國就會翻臉了。

    根據戰後的傳聞,在2059年中期,也就是「限武談判」開始後不久,共和國海陸天三軍就一致要求在全部戰線上發起戰略進攻,而不是為了顧慮某些國家的感受,而在戰略上有所猶豫。當時袁晨皓甚至專程趕回新都,向裴承毅施壓。更重要的是,連一向支持裴承毅的華劍鋒都認為,最遲不過2060年第一季度末,共和國就得對與歐關係做出定性,即到時候要麼是歐盟主動開放新喀裡多尼亞,要麼是共和國陸戰隊登上新喀裡多尼亞。雖然沒有證據證明裴承毅向袁晨皓讓步,或者採納了華劍鋒的建議,畢竟海軍確實制訂了攻打所羅門群島的作戰行動,而且這2059年底的時候海軍與陸戰隊都在為攻打所羅門群島做準備,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會強行佔領新喀裡多尼亞,但是有理由相信,裴承毅肯定考慮了袁晨皓與華劍鋒的提議,而且以共和國海軍與陸戰隊的能力,肯定能夠迅速調整作戰部署。要知道,在制訂攻打所羅門群島的作戰計劃時,海軍與陸戰隊也制訂了佔領與控制新喀裡多尼亞,並且以此為基地攻打澳大利亞的作戰計劃。

    作為聰明,而且是必然的選擇,共和國當局肯定會在「限武談判」的雙邊接觸中,有意向歐盟透露相關信息,以此向歐盟施壓,迫使歐盟做出選擇。

    當然,僅僅是談判桌上的工作,顯然不足以讓歐盟信以為真。

    從表達戰爭決心來看,共和國當局至少應該在大陸戰場與中東戰場上有所舉措,比如向前線增兵。

    正是如此,在2059年12月初,共和國當局開始全面調整軍事部署。

    按照由元首府直接下達的最高作戰令,在1個月之內,不但要讓之前輪換撤回後方與本土休整的主力部隊全部返回前線,還要向大陸戰場與中東戰場各增兵250萬與120萬,並且按照主力部隊的標準部署航空兵與炮兵。作為協助行動,集約集團成員國也將向兩個戰場各增兵400萬與250萬。

    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共和國在故意製造緊張氣氛。

    顯然,這就太低估共和國的戰爭潛力了。

    在戰爭動員方面,所有國家都一樣,即動員有一定的延後性。正常情況下,從下達動員令開始,大部分國家都需要2到3年才能完成全部動員工作,具體需要多久,主要由國家的基本情況與前期準備決定。眾所周知,在戰爭爆發之前,共和國花了8年做戰前準備,為戰爭期間的動員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所以能夠在2年內完成全部動員。這一點,在共和國的戰爭生產力上體現得非常清楚。拿陸軍與陸戰隊的通用地面主戰平台的產量來說,2058年超過5萬台,基本上實現了戰前預期,即在戰爭的第一年將產量在和平時期的基礎上提高10倍;到2059年,這一數字達到了驚人的10萬台,即以100%的速度增長,如此巨大的產能不但能夠武裝共和國陸軍與陸戰隊,還為盟國武裝了200個師的地面部隊。預計到2060年的時候,這一數字將達到15萬台,既在2058年的基礎上再翻一倍,在滿足共和國陸軍與陸戰隊的擴軍需求之外,幫助盟國武裝600個師。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一數字將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保持穩定,並且在戰略大轉折出現後穩步遞減(到時候擴軍需求將明顯減弱),按照共和國當局的估計,到戰爭結束的時候,共和國的軍火工廠生產的地面主戰平台在100萬台左右。

    正是如此,共和國陸軍殺入東歐大平原之後,就有人認為,對共和國來說,要不要越過內穆納斯河攻入波蘭,不是兵力上的問題,而是有沒有這樣的政治需求,即攻打歐洲對共和國有沒有好處。

    當共和國決定向俄羅斯增兵數百萬,肯定不是鬧著玩的事情。

    事實上,對歐盟威脅更大的,還是共和國在中東戰場上的舉措。從戰略佈局來看,共和國首先得佔領莫斯科,然後得把戰線向西推進大約1500千米,才有能夠對歐盟國家構成威脅,而在中東戰場上,因為交戰區域內的國家都沒有能力阻擋共和國的大軍,所以只要美軍在該地區戰敗,共和國的地面部隊就能迅速將戰線推到地中海邊上,然後通過以色列將戰線退到西奈半島,結合在紅海方向上的行動,迫使埃及表態。北方戰線上,共和國的地面部隊則能直接從伊斯坦布爾進軍歐洲大陸,在控制了希臘、保加利亞與羅馬尼亞等國後,與北面大陸戰場上的軍團會師。打到這個時候,歐洲國家不但需要在東線戰場上抵抗數以百萬計的共和**隊,還要提防南面的側翼方向,防止共和**隊從地中海南岸推進,完成對歐洲的側翼包圍。

    戰爭打到這一步,歐洲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在共和國進行**裸的軍事威脅時,歐洲國家卻沒有應對辦法。

    雖然法國、德國、意大利都是得到公認的軍事強國,但是比起超級大國,法國這種地區性強國的差了好幾個級別。更重要的是,共和國已經完成戰爭動員,國家處於全面戰爭狀態,而歐洲還在安享和平,就算立即進行戰爭動員,也不可能趕在共和國的大軍掃蕩整個歐洲大陸之前取得成果。更重要的是,以歐洲的政治體制,在共和國的軍隊攻入歐盟成員國之前,恐怕沒有哪個歐洲國家的民眾會讓政府進行戰爭動員。

    擺在歐洲國家面前的選擇只有一個,即按照預定線路前進。

    受此影響,在2059年12月下旬,法德意代表歐洲集體安全組織與共和國達成了一份秘密協議,即在不要求歐盟向美國宣戰的情況下,歐盟將出兵控制俄羅斯西部地區,以及白俄羅斯全境,頓河以西的半個烏克蘭,三個波羅的海國家,以及俄羅斯的加裡寧格勒,而歐盟要做的,就是讓俄羅斯當局承諾不在戰爭中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作為對等條件,如果俄羅斯使用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歐盟則將向美國宣戰,參與接下來的所有作戰行動,並且在戰後與共和國瓜分俄羅斯。

    當然,這份秘密協議的具體內容肯定不會如此簡單。

    雖然歐盟並沒有提出以什麼方式讓俄羅斯放棄抵抗,但是對共和國來說,這也是結束大陸戰爭的唯一辦法。更重要的是,即便出現了最糟結果,即俄羅斯在最後關頭使用了戰術核武器,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共和國也不是真正的受害者,歐盟向美國宣戰、並且參與針對美國的所有作戰行動,足以彌補共和國在俄羅斯戰場上的損失。可以說,有理由相信,就算歐盟沒有辦法「說服」俄羅斯,也會聯合美國向俄羅斯施壓,並且以保證在戰後不直截俄羅斯的方式,讓俄羅斯放棄抵抗。

    不管怎麼說,這是一次對大家都有好處的交易,共和國當局沒有理由拒絕。

    再來看太平洋戰場上的局勢,更有理由相信,為了在最重要的戰場上取得足以帶來最終勝利的戰略優勢,別說答應歐盟的那些條件,就算歐盟要求控制莫斯科,甚至要求控制俄羅斯的歐洲地區,共和國當局也會答應。事實上,後來為了穩住歐盟,共和國就將佔領的半個烏克蘭交了出去。

    總而言之,在戰略大方向明確無誤的情況下,共和國要做的只是將優勢轉化為勝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