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墊腳石
聽李存勳介紹完情況,裴承毅不得不驚歎軍情局的能力。
「部分內容是我們根據與美國接觸時瞭解到的信息做出的合理推測,沒有得到情報支持。」李存勳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聯繫你之前,我與閻尚隆總理談過這件事情,他也認為美國當局並無談判的誠意,只是想借此機會爭取時間。」
「不管怎麼說,這算得上是個不小的進步。」
「確實如此,至少美國當局想到了停戰談判。」李存勳呵呵一笑,說道,「再說了,我們也得設身處地的為蘭德斯、洛布林夫人等美國政客考慮。戰爭打到這個樣子,面子上最過不去的不是美國聯邦政府,畢竟蘭德斯住進白宮才幾個月,完全可以把責任推卸給之前的民主黨政府。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一,美**隊不但沒有能夠取得勝利,連主動權多沒能掌握,還損兵折將,丟掉了一支艦隊,不管怎麼說,參聯會那些將軍的復仇心理非常強烈。蘭德斯剛剛住進白宮,就算洛布林夫人魄力過人,在立足未穩的情況下,都得考慮軍人的感受。雖然以美國的政治制度,發生軍事政變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考慮到美國民眾的政治覺悟,美**人更不會愚蠢到用槍去推翻聯邦政權,但是蘭德斯與洛布林夫人在收緊軍隊脖子上的繩索之前,必須留下足夠的餘地,絕不能置身於這頭猛獸的攻擊範圍之內。也就是說,在是否停戰的問題上,我們還得加把勁。」
「如此說來,我們得做好以戰促和的思想準備。」
「不僅僅是以戰促和。」李存勳微微皺了下眉頭,說道,「情況很清楚,美國當局已經認識到不可能取得全部勝利,而且也知道我們不會在南方戰線上拿以色列怎麼樣,所以美國當局,特別是白宮與國務院,非常樂意與我們停戰,也希望通過談判,而不是通過戰爭來實現美國的國家利益。關鍵只有一點,那就是得讓美國聯邦政府有台階可下,而不是把美國人逼入死胡同。根據已經掌握的情報,美軍在北方戰線上主動退卻,向我們傳達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
裴承毅微微點了點頭,表示明白李存勳的意思。
「毫無疑問,我軍在北方戰線上取得了遠遠超過預期的勝利。」見到裴承毅若有所思的樣子,李存勳沒有囉嗦,說道,「照目前的情況,佔領馬拉蒂亞之後,我建議調整北方戰線上的軍事部署,轉攻為守,並且充分利用兩伊軍隊。」
「兩伊軍隊?」
李存勳點了點頭,說道:「你也知道,佔領區內不僅僅有上千萬庫爾德人,還有大約五百萬土耳其人與亞美尼亞人。雖然根據我們掌握的戰場情況,在我軍發起總共前,已經有接近一百萬土耳其人逃亡伊切爾、埃拉澤與埃爾祖魯姆等地,但是佔領區內仍然有數百萬土耳其人,而這些土耳其人必定對今後的地區局勢產生影響。眾所周知,我們出兵土耳其的理由是解救遭到土耳其當局殘酷迫害的庫爾德人,而不是去製造另外一個民族問題,所以很有必要在戰爭結束之前為此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庫爾德人問題不僅僅是土耳其的問題,也是周邊幾個國家的問題,也就有必要讓這些國家出點力氣。」
裴承毅長出口氣,聽出了李存勳的意思。
「具體怎麼做,我讓張孝瓏安排,不需要你插手。」李存勳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你要做的,只是授予張孝瓏足夠的權限,讓他調動所需資源。」
「既然讓兩伊扮黑臉,我覺得沒有必要讓聯合司令部出面。」
「什麼意思?」李存勳直接問了一句。
「我們的工作只是提供協助配合,不需要出動多少人力物力,所以我認為,讓總參謀部派一支特種部隊過來,這樣既能做到保密,又不會牽扯到聯合司令部的人事問題,還能充分發揮軍情局的優勢力量。」
李存勳笑著搖了搖頭,說道:「看來,項鋌輝沒有看錯你。」
「老李,談判有多大把握?」裴承毅不想與李存勳開玩笑,畢竟現在前線的戰鬥還在激烈進行。
「幾乎沒什麼把握。」李存勳歎了口氣,說道,「為了這件事情,我專門請教了閻尚隆總理。按照總理的說法,我們不可能拒絕美國當局提出的停戰談判請求,哪怕只是不公開的秘密談判,而且我們不可能阻止美軍在此期間調整兵力部署。也就是說,在外交方面,我們沒有多少應對方法。等到我們在外交上與美國扯清了關係,恐怕戰爭也就快結束了。總理給我們的建議是,該怎麼打就怎麼打,只要美國不在停戰談判的關鍵問題上做出讓步,也就是讓土耳其與以色列、以及兩伊與敘利亞加入談判,並且把談判公開化,我們就不用對談判抱多大希望。」
「也就是說,我們還得更美國佬一點更加深刻的教訓。」
「不需要更加深刻的教訓,只需要讓美國當局知道,不管他們做出多大的努力,都不可能改變在北方戰線上慘敗的既成事實。當然,還得讓美國當局相信,我們並不打算在南方戰線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裴承毅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即便如此,我們也應該在南方戰線上有所作為。」
「這就是你的事情了。」
聽李存勳這麼一說,裴承毅立即鎖緊了眉頭。
「我的意思是,你放手去做,只是從現在開始,軍事行動得配合外交談判。」李存勳猜出了裴承毅在想什麼,說道,「如果需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的話,那絕對不是你。戰爭打到這個時候,也應該結束了。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沒有必要繼續在戰場上更美國耗下去。只要能夠結束這場戰爭,就算損失點利益也不是問題。」
「最好能夠獲得最大的勝利。」
李存勳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我找你就是為了這件事情。我們與美國情報機構之間的秘密接觸之後,就會由外交部的官員與美國國務院的官員進行秘密談判。按照閻尚隆總理的說法,最好能夠在秘密談判開始之前採取適當的行動,讓美國當局明白我們的底線,爭取在談判中佔據主動權。說簡單點,軍事行動得配合停戰談判。」
「明白,我會採取行動。」
「沒別的事就談到這裡吧,有新的消息我們再聯繫。」
通話結束後,裴承毅在會議室裡坐了好一陣,才把東方聞叫了進來,讓他去召集其他幾位主要參謀,準備召開高級參謀會議。
李存勳已經把話說得非常明顯了,從這個時候開始,戰爭就不再為戰爭本身服務。
事實上,裴承毅最擔心的不是如何讓美國當局承認戰敗,而是如何把握以戰促和的尺度。可以說,這也是當初李存勳力主讓裴承毅來指揮這場戰爭的關鍵所在。在共和**隊的眾多將領中,有政治頭腦的並不少,有才華的也不少,能服眾的也有很多,可是同時具備這三種才能的,就只有裴承毅一個人。縱觀前10多天的戰鬥,基本上與裴承毅無關,或者說與裴承毅的關係並不大,因為絕大部分戰術與戰役級別的作戰行動由前線指揮部策劃,與裴承毅坐鎮的聯合司令部沒有多大關係,就算總體戰爭計劃是由聯合司令部制訂的,也主要是參謀的功勞。如果論功行賞的話,袁晨皓與蘇勁輝在前線指揮部做出的貢獻都不在裴承毅之下。也就是說,戰爭快要結束的時候,裴承毅的作用才顯現了出來。雖然在很多人看來,袁晨皓已經具備指揮戰爭的才能,而且他的政治頭腦不比裴承毅差,在南亞戰區的多年努力也為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所有的一切都證明他是名非常出色的軍人,但是在處理某些重大事情的時候,袁晨皓的能力仍然不如裴承毅,特別是在兩軍對壘,推斷對手的戰術與戰役企圖的時候,袁晨皓就比裴承毅差多了。這些差距,正是李存勳決定啟用裴承毅的主要原因,也是裴承毅很難被取代的主要原因。
當然,落實到實際問題上,裴承毅仍然得像普通軍人那樣小心對待每一個問題。
在等待會議開始的時候,裴承毅就在腦海裡對戰場局勢做了一番梳理。
雖然沒有證據證明杜奇威主動放棄了北方戰線,但是從李存勳提供的情報來看,就算杜奇威不打算放棄,洛布林夫人也會讓他放棄。當然,關鍵只有一點,那就是美土聯軍必須在托羅斯山脈到傑伊漢河的防線上站穩腳跟,不能讓共和**隊向安卡拉前進。因為杜奇威已經通過主動收縮防線表明了這個意圖,所以裴承毅不大可能繼續在北方戰線上做文章。說得簡單一點,這種相互妥協是戰場上不成文的規矩。
嚴格說來,中東戰爭仍然是共和國與美國之間的代言人戰爭,雖然雙方的軍隊在戰場上兵戎相見,而且是戰場上的絕對主力,但是雙方都是以協助盟國作戰的名義出兵,沒有相互宣戰。如此一來,共和國與美國都不願意面對面的幹上一場。在此情況下,為了避免戰爭規模無限制的擴大,最終演變成世界大戰,雙方就得在戰場上遵守一些重要的規矩,比如在某一方做出了等同於戰敗的讓步之後,另外一方就應該見好就收,而不是為了不切實際的目的窮追猛打。
裴承毅不可能不清楚這個規矩。
杜奇威在北方戰線上主動退卻:一是為了向南方戰線投入更多的兵力,確保不再輸掉另外一場戰鬥,給美國當局一個下台的機會,避免發展成世界大戰;二是明確無誤的告訴裴承毅,北方戰線上的戰鬥已經結束,要想分出高下,就向南方轉移兵力。如果裴承毅在這個時候繼續在北方戰線上發動猛攻,取得的勝利越大,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大。說直接點,美軍在北方戰線上的退縮已經表明,美國政府可以容忍一個被肢解的土耳其,但是絕對不能容忍一個被共和國控制的土耳其。如果共和**隊繼續北上,推翻了土耳其政權,就算美國當局願意與共和國進行停戰談判,因為缺乏談判的主體,美國國會也會否決停戰談判得出的任何成果,使共和國與美國的關係遭到嚴重破壞,也使原本應該在20年、甚至30年之後才會爆發的世界大戰提前到來。
無論如何,裴承毅也不可能冒這個險。
問題是,有多大的可能在南方戰線上取勝,或者說取得最基本的勝利?
對此,裴承毅確實不是很樂觀。
雖然按照他的估計,隨著北方戰線上的戰鬥結束,在共和國與美國均不願意繼續消耗寶貴兵力的情況下,就算土耳其當局不服氣,想在北方戰線上翻盤,裴承毅也可以充分利用兩伊軍隊,最多只需要在北方戰線上保留2個戰鬥單位,甚至只需要1個戰鬥單位就能讓土軍放棄反攻的想法。如此一來,可以在南方戰線上投入6個戰鬥單位的強大兵力。就算其中至少有3個戰鬥單位需要進行一周以上的長期休整,還有2個戰鬥單位需要短期休整,很難在7月底,甚至8月初發動大規模進攻,也能通過穩守防線的戰術,為主力作戰部隊爭取到足夠的休整時間。
也就是說,南方戰線上的決戰開始的時候,裴承毅能夠投入大約12萬地面部隊。
毫無疑問,這是一支強大到足以摧毀整個以色列的軍事力量。
問題是,南方戰線上有足夠的空間讓6個戰鬥單位發揮出全部戰鬥力嗎?
事實已經證明,別說6個戰鬥單位,在敘利亞南部地區,就算投入2個戰鬥單位,戰場上也擁擠不堪,參加作戰的部隊僅有投入兵力的一半左右。如果投入6個戰鬥單位,大約有有80%的部隊將在後方曬太陽。
問題就在這裡,這絕不是裴承毅擅長的打法。
說得不客氣一點,真要成為這個樣子,中東戰爭就將變成一場毫無意義的消耗戰,而且是美國當局願意看到的消耗戰。
想到這裡,裴承毅不得不多留一個心眼。
因為共和**隊已經在北方戰線上取勝,很快就能向南方戰線轉移兵力,以杜奇威的能力,不可能不知道在南方戰線上,根本無法讓雙方的數十萬大軍展開,更不可能讓雙方的數十萬打軍盡情發揮,所以杜奇威在南方戰線上的主要目的,很有可能就是通過一場消耗戰來迫使共和國當局在停戰談判中做出讓步,並且讓美國聯邦政府去應付選民的憤怒,最終以結束這場戰爭的指揮官的身份來獲得選民的支持。也就是說,杜奇威需要的就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消耗戰。
果真如此的話,就不能在南方戰線上與美以聯軍打消耗戰。
當然,裴承毅並不覺得這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
也許美國有能力與共和國打一場持續數年的消耗戰,但是作為這場戰爭的另外一個主體,即只有幾百萬人口的以色列,肯定不可能陪兩個超級大國打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甚至不願意承擔由戰爭導致的慘重傷亡。要知道,以色列國防軍一直就是世界上最重視保護官兵的軍隊,要不然也不會搞出唯一將發動機前置的「梅卡瓦」系列主戰坦克,並且不惜一切代價的打擊那些危害以色列軍人生命的敵人。
只要以色列不願意打消耗戰,就有辦法讓美國在停戰談判上做出讓步。
不管怎麼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拋棄了土耳其之後,美國怎麼也不可能拋棄以色列。
想到這裡,裴承毅頓時輕鬆了許多。
很明顯,李存勳交給了他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任務,他要做的,就是在戰場上擺好架子,在必要的情況下,用一到兩次積極主動的戰役行動來瓦解美以聯軍在南方戰線上的大舉進攻,並且以適當的力度約束部隊的步伐。當然,如果能夠收復敘利亞在這場戰爭中丟掉的土地自然再好不過,就算無法達到這個目的,只要能夠穩住現在的戰線,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任務,甚至不需要讓裴承毅操心。
向幾個主要參謀介紹了情況之後,裴承毅就開始部署工作,沒有像以往那樣徵求參謀的意見。實際上,也沒有那個參謀認為有必要發表意見。
安排好聯合司令部的事情,裴承毅先聯繫了袁晨皓,讓他把前線指揮的工作交給主要副手,在打下馬拉蒂亞之後返回瓜達爾港。隨後又聯繫了蘇勁輝,讓他盡快調整部署,讓第二戰鬥單位與第九戰鬥單位穩住戰線,不要急著發動進攻。
做完這一系列的事情,裴承毅才鬆了口氣。
可以說,屬於裴承毅的戰爭已經結束了。即便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裴承毅也不打算親歷親為,而是想把這些寶貴的表現機會留給其他人。不管怎麼說,對於一個還不到50歲的上將來說,即便再次獲得局勢注目的軍事成就,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對於那些還沒有達事業頂峰的軍人來說,任何成就都能成為他們獲取晉陞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