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虛張聲勢
張孝瓏到了阿根廷海軍司令部才打的電話,所以沒過多久就來到了裴承毅的辦公室。
「這是剛剛收到的戰報,針對特遣艦隊的戰鬥已經結束了。」
聽到張孝瓏的話,裴承毅才發現,窗外已經翻起魚肚白,他與李存勳談了好幾個小時。
「與我們預料的差不多,特遣艦隊果然沒有爽約。」李存勳接住張孝瓏遞來的文件,順手分了幾份給裴承毅。「讓我們看看吧,為了自己的國家利益,美國的政客到底能夠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來。」
裴承毅收起了稍微有點複雜的心情,翻開了文件。
不知李存勳是故意、還是不小心,在分給裴承毅的那幾份文件中,第一份就是阿根廷空軍的作戰報告。
與裴承毅預料的一樣,李存勳沒有調整他的作戰部署。
因為軍情局斷定皇家海軍秘密引進了第三代強制電磁干擾系統,所以在部署作戰行動的時候,阿根廷空軍的任務只有一個,即吸引特遣艦隊的注意力。雖然這個安排讓阿方索非常不滿,但是阿根廷空軍的行動至關重要。關鍵不是空中打擊能否擊沉英國戰艦,而是特遣艦隊有沒有膽量把希望全都寄托在第三代強制電磁干擾系統上。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裴承毅讓東方聞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即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統計特遣艦隊裡各護航戰艦攜帶的防空導彈的數量,以及區域防空導彈在垂直發射系統中所佔的比重。
統計結果讓裴承毅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皇家海軍的膽子不夠大。
在特遣艦隊的三大九中九小(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9艘遠洋護衛艦)共21艘護航戰艦中,12艘擔任區域防空任務的戰艦(巡洋艦與驅逐艦)攜帶了1170枚射程超過200千米的防空導彈,其中3艘巡洋艦各攜帶120枚射程為400千米的戰區防空反導導彈、9艘驅逐艦則各攜帶90枚射程為250千米的區域防空反導導彈,9艘以反潛為主的護衛艦各攜帶了60枚射程為100千米的中遠程防空導彈。也就是說,如果算上3艘航母上的180枚中近程防空導彈,特遣艦隊的24艘戰艦總共攜帶了1890枚防空導彈。即便不考慮航母,21艘護航戰艦也攜帶了1710枚防空導彈,而21艘護航戰艦總共只能攜帶2400餘枚導彈,其中通過垂直發射系統發射的導彈僅有1800餘枚。也就是說,區域防空導彈占艦隊導彈總量的70%以上,占垂直發射系統的65%以上。毫無疑問,特遣艦隊的彈藥配製明顯偏向於艦隊防空。
雖然航母戰鬥群的護航戰艦著重於艦隊防空不是什麼怪事,畢竟艦隊裡的主要對地/海打擊力量是艦載航空兵,反潛作戰有反潛巡邏機與潛艇,護航戰艦存在的主要價值就是抵禦空中威脅,但是在某些特定的任務情況下,護航戰艦需要承擔一些重要的打擊任務,不然特遣艦隊也不會讓護航戰艦用巡航導彈攻擊馬島上的軍事目標了。
換句話說,如果皇家海軍對第三代強制電磁干擾系統有足夠的信心,認為任何空中打擊對特遣艦隊都沒有威脅,就沒有必要攜帶這麼多的防空彈藥,而應該在大型戰艦的垂直發射系統內裝更多的巡航導彈。事實上,在3支艦載航空兵聯隊的需要集中力量對付阿根廷空軍的情況下,加強護航戰艦的對地打擊能力是提高特遣艦隊打擊力、充分發揮艦隊作戰能力的有效手段。
皇家海軍沒有這麼做,只能證明皇家海軍對第三代強制電磁干擾系統沒有信心。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裴承毅還專門打電話聯繫了總參謀部的後勤裝備處,索要了第三嗲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的資料,並且讓總參謀部出面,詢問相關的研究機構,第三代強制電磁干擾系統有多大的實戰意義。
科研機構的答覆讓裴承毅再次斷定,皇家海軍底氣不足。
第三代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確實很先進,但是與所有武器一樣,不管多麼先進,都不是萬能的。除了巨大的研製難度之外,第三代強制電磁干擾裝置的最大毛病是作用範圍非常有限。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要想降低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的附帶傷害,就得盡量減小作用範圍。作為範圍減小的直接結果就是:艦隊防空圈大大縮小。
這個影響到底有多嚴重?
如果放棄傳統的防空手段,也就是遠程防空導彈,僅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對付反艦導彈,雖然能夠確保戰艦安然無恙,但是艦隊也將喪失其他作戰能力,不但無法讓艦載戰鬥機升空作戰,所有護航戰艦都成為擺設。毫無疑問,這樣的代價太大了。因為能夠擊沉戰艦的不僅僅是反艦導彈,還有魚雷、水雷、乃至航空炸彈,所以為了對付反艦導彈而放棄其他作戰手段,等於作繭自縛。也就是說,強制電磁干擾系統只是艦隊防禦系統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後的撒手鑭。
似乎猜到了裴承毅的想法,總參謀部後勤裝備處的負責人在報告中提到,短期內,航空兵對付裝備有第三代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的戰艦的最有效辦法就是使用採用閉路制導系統的航空炸彈。
更重要的是,阿根廷在戰前採購了一批閉路制導炸彈。
所謂「閉路制導炸彈」就是在進入末段攻擊階段的時候,不依靠外界信息,僅憑之前獲取的目標信息,用高性能彈載計算機預測目標的運行線路,以此發起攻擊的制導彈藥。一般情況下,「閉路制導炸彈」都是火箭助推炸彈,在攻擊末段將速度提高到4馬赫、甚至6馬赫以上,通過縮短攻擊時間來提高命中率。雖然「閉路制導炸彈」的命中率遠不如其他精確制導彈藥,但是在找到更好的解決手段之前,「閉路制導系統」是唯一能夠對付強制電磁干擾的制導方式,「閉路制導炸彈」也是唯一能夠在極端惡劣的電磁環境下作戰,並且擊中目標的彈藥。
正是如此,阿根廷才在戰前採購了2000枚250千克級與1000枚500千克級閉路制導炸彈,並且購買了5000套制導系統(只有500套在戰前交付)。事實上,不是阿根廷主動提出購買閉路制導炸彈,而是軍情局建議阿根廷購買這種新式彈藥。雖然各項試驗都證明閉路制導系統能夠有效對抗強制電磁干擾系統,但是作為一種從未經歷過實戰考驗的彈藥,共和國在正式下達採購訂單之前,肯定希望讓其接受戰爭考驗。
當然,閉路制導炸彈的作戰效率肯定比不上反艦導彈。
按照共和國海軍的測試結果:在對付一艘排水量10000噸左右的大型戰艦時,如果戰艦的航行速度超過24節,也就是戰艦處於防空交戰狀態,閉路制導炸彈的命中率不會超過10%;如果擊沉一艘大型戰艦需要3枚500千克級的炸彈,那麼在實戰中,需要投擲30到40枚炸彈;按照每架戰鬥機攜帶2枚炸彈計算,需要投入15到20架戰鬥機;如果使用的是反艦導彈的話,15架戰鬥機能夠對付至少2艘大型戰艦。也就是說,閉路制導炸彈的作戰效率不到反艦導彈的一半。
值得重視的是,閉路制導炸彈比反艦導彈便宜得多。
雖然賣給阿根廷的閉路制導炸彈與閉路制導系統都不便宜,但是在大批量生產後,閉路制導炸彈的價格不會比傳統的激光制導炸彈高多少。因為計算機的價格越來越便宜,而彈載計算機佔了整個系統成本的一半以上,所以閉路制導系統只會越來越便宜,只要能夠證明其實戰能力,很快就能普及推廣。
從某種程度上講,皇家海軍加強防空配製與阿根廷採購了閉路制導炸彈有直接關係。
正是如此,在安排作戰任務的時候,裴承毅明確要求,至少一半以上的戰鬥機攜帶閉路制導炸彈攻擊特遣艦隊。更重要的是,軍情局派來的技術人員對阿根廷採購的閉路制導炸彈做了改進,主要就是通過使用工作時間更長的火箭發動機與新的彈翼組件,將炸彈的射程提高到了200千米以上,並且將炸彈的末段攻擊速度提高到了6馬赫以上。也就是說,將閉路制導炸彈的總體性能提高了50%。
這麼做,就是為了對付特遣艦隊。
從一開始,軍情局就不相信阿根廷的情報系統能夠保守秘密。特遣艦隊側重防空,證實了軍情局的猜測,即mI5早就獲得了阿根廷從共和國秘密採購閉路制導炸彈的情報,從而將防空放在了首要位置上。如果不對阿根廷空軍的閉路制導炸彈加以改進,很難對特遣艦隊構成威脅。因為各類彈藥早已採用模塊化設計原理,各種功能模塊均按照統一的接口標準設計,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按照需要進行組裝,所以改進閉路制導炸彈不是什麼難事,比如其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就來自航空反潛火箭助推魚雷。
有了合適的武器,打擊特遣艦隊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當然,裴承毅並沒抱多大的希望。
作為世界上僅次與美國海軍與共和國海軍,排在第三位的皇家海軍,其戰鬥力不是吹出來的。以防空能力來講,除了1000多枚區域防空導彈之外,3艘航母與21艘護航戰艦均有中近程防空系統,其中3艘航母、3艘巡洋艦與9艘驅逐艦上配備的均是末段定向能攔截系統,也就是激光攔截系統(護衛艦是全電推進,沒有配備可控聚變反應堆,所以沒有配備能量武器),其硬殺傷能力非常強大。按照皇家海軍公佈的數據,「伯明翰」級巡洋艦能夠在1次防空作戰中用區域防空導彈分兩次攔截48個目標、用中近程攔截系統(近程防空導彈)攔截12個目標、3套末端攔截系統還能攔截24個目標,也就是說,總共能夠攔截84個目標;如果全是導彈的話,則相當於一次攔截21架戰鬥機發射的反艦導彈(每架戰鬥機攜帶4枚反艦導彈)。雖然這個數據有很大的水分,不用信以為真,但是按照軍情局獲得的相關情報,「伯明翰」級巡洋艦的防空指數(即在一次防空作戰中攔截目標的數量)在30到40之間,在巡洋艦中屬於中上水平(美國海軍「聖迭戈」級巡洋艦的防空指數超過50,共和國海軍的「崑崙山」級也在50左右,而俄羅斯海軍的「不懼」級接近30,法國海軍的「佈雷斯特」級只有25)。毋庸置疑,特遣艦隊的防空能力不會差到哪裡去,要想通過空中打擊擊潰特遣艦隊,難度非常大。
制定打擊計劃的時候,裴承毅利用阿根廷空軍的信息計算系統,預測了打擊結果。
以阿根廷空軍的實力,要想讓特遣艦隊的防空作戰能力達到飽和狀態不是難事,難的是無法取得決定性的戰果。按照一次出動120架作戰飛機,三分之二的作戰飛機,也就是80架執行對海攻擊任務,其中40架攜帶反艦導彈,40架攜帶閉路制導炸彈,即總共投入160枚反艦導彈與80枚閉路制導炸彈,也最多只能消耗特遣艦隊三分之二的防空力量。就算阿根廷空軍全力以赴,即在第一輪攻擊後60分鐘,出動80架戰鬥機,用遠程反艦導彈對特遣艦隊發起第二輪攻擊,結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即在理想狀態下,最多能夠擊傷幾艘護航戰艦,不可能對特遣艦隊的核心力量,即3艘航母構成威脅。更重要的是,在這種全力以赴的戰鬥中,阿根廷空軍的損失非常大,即便按照最保守的估計,也會損失60到70架戰鬥機,占總投入的三分之一左右。當然,特遣艦隊的艦載航空兵也會有慘重損失,至少要在防空攔截中丟掉40到50架戰鬥機。最後的結果是,特遣艦隊在一定時間內失去作戰能力,而阿根廷空軍將永遠失去威脅特遣艦隊的能力。
這一結果,對裴承毅的作戰安排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說簡單點,要麼不打,要麼就得一擊斃命,絕不能給特遣艦隊第二次機會。
如此一來,裴承毅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把空中打擊放在次要位置上。
實際情況與他的預料相差不大。
23日凌晨,阿根廷空軍的偵察機率先發現了出現在馬島東北方向上的特遣艦隊,隨後前出巡邏的預警機也發現了特遷建度的防空戰鬥機。大約1點30分左右,執行前進護航任務的重型戰鬥機開始起飛,除了之前執行戰區防空巡邏任務的制空戰鬥機編隊之外,其餘5個編隊的90架J-14系列重型戰鬥機分成了2個批次陸續投入戰鬥,其中第一批次為3個編隊的54架J-14戰鬥機,而與之對陣的是特遣艦隊的72架F-46A。空戰沒有多少懸念,雖然特遣艦隊的艦載預警機提前起飛,但是在遭到J-14S攻擊後,3架艦載預警機中的2架被立即擊落,另外一架則向北逃離戰場。沒有預警機,F-46A不但不是J-14S的對手,甚至不是J-14EA的對手。在視距外空戰中,至少有40架F-46A被擊落,J-14機群也付出了大約20架的代價。戰鬥進入到視距內之後,情況才有所改觀。雖然是在夜間,但是憑借先進的夜視儀,雙方的戰鬥機仍然能像白天一樣作戰。在持續了大約15分鐘的格鬥空戰中,雖然J-14機群的損失超過了F-46A,但是特遣艦隊的外圍防線已經崩潰,沒有辦法阻止攜帶反艦彈藥的戰機發起攻擊了。
執行攻擊任務的是J-15機群,其中48架J-15AA用192枚反艦導彈發起攻擊,48架J-15FA用96枚閉路制導炸彈發起攻擊。非常重要的是,因為前出護航的J-14機群以非常快的速度衝垮了特遣艦隊的外圍防線,所以在第二批F-46A到達前,執行攻擊任務的J-15機群已經投下了彈藥,並且轉向返航。
此時,特遣艦隊的戰鬥機需要面對的不是反艦導彈,而是接踵而至的2個編隊的36架J-14戰鬥機。準確的說,是在F-46A機群用攔截導彈對付那些正在撲向特遣艦隊的反艦導彈的時候,2個編隊的36架J-14戰鬥機到達戰場,並且用攜帶的攔截導彈攻擊了F-46A機群。因為第二批F-46A只有48架,所以在近30架被擊落之後,剩餘的F-46A戰鬥機沒有戀戰,以最快的速度逃出了J-14機群的打擊範圍。更重要的是,J-14機群在攻擊中用光了攔截導彈,也就沒有追擊F-46A機群。
空中戰鬥僅進行了三輪,接下來受到考驗的就是特遣艦隊了。
準確的說,是第三批F-46A機群。
特遣艦隊的皇家海軍指揮官不是笨蛋,在安排防空力量的時候就留下了餘地,留下了48架戰鬥機執行攔截任務。更重要的是,至少有3架預警機在艦隊北面空域巡邏,為專門負責攔截反艦導彈的戰鬥機提供幫助。
也就是說,反艦導彈在攻擊特遣艦隊之前,還得通過48架F-46A的防線。
不得不說,特遣艦隊的指揮官太保守了。如果他將剩下的48架F-46A也投入戰鬥,而不是因為擔心無法收回所有戰鬥機,而讓最後48架F-46A留在航母的飛行甲板上,恐怕特遣艦隊的命運就得改寫了。
問題是,戰爭沒有如果。
48架F-46A的攔截能力非常有限,僅僅擊落了不到80枚反艦導彈。也就是說,還有接近120枚反艦導彈,以及90多枚閉路制導炸彈正在奔向特遣艦隊。雖然以特遣艦隊的防空實力,肯定能夠攔截這些反艦彈藥,但是特遣艦隊也不敢掉以輕心,必須進入防空狀態,也就是各艘戰艦都得把注意力放在夜空中,而不是海面下。
阿根廷空軍的任務,就是讓特遣艦隊抬起頭來,為海面下的殺手創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