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二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 文 / 閃爍

    第一百零二章全面升級的擔憂

    在戰略防禦系統的各種子系統中,專門負責導彈上升段、也就是主動段攔截任務的空基激光攔截系統不但最有效,也最容易部署。不管是共和國的KJD(空基激光攔截系統的基礎裝備,全稱為「空中激光導彈防禦平台」),還是美國的ABL(全稱為「空中戰術激光攔截平台」),都是按照空中部署、空中激動與空中作戰的「三空」要求設計的,除了用於執行戰略警戒任務的遠程探測雷達之外,包括後勤保障設施在內的整套系統都以空中平台,也就是大型運輸機為載體,具有極強的戰略與戰役機動能力。作為戰略部隊,空基激光攔截系統能夠在接到命令後15分鐘之內升空,在數個小時內到達本土任何防禦方向,並且在到達後立即執行戰略防禦巡邏任務。

    與其他攔截系統相比,空基激光攔截系統更有「攻擊性」。

    因為主要對付處於上升段的彈道導彈,所以空基激光攔截系統的載機一般距離敵人導彈發射陣地500千米處執行戰備巡邏任務。雖然這一部署要求非常高,比如必須在部署之前掌握絕對制空權,避免載機遭到敵人戰鬥機的攔截,又比如載機是大型運輸機,對機場基礎設施的要求比較高,無法部署在野戰機場,只能依托大型空軍基地,而考慮到載機在前線執行巡邏任務的最短期限,部署地點距離巡邏空域最好不要超過1500千米,從而使載機的使用範圍受到影響,但是作為最有效、最直接的攔截手段,空基激光攔截系統不但可以用來對付敵人的戰略彈道導彈,還可以用來對付戰術彈道導彈。口木戰爭證明,空基激光攔截系統攔截戰術彈道導彈的效能非常高。如此一來,在實戰應用中,原本的戰略防禦系統往往被當成戰術防禦系統使用。

    受其「攻擊性」的影響,空基激光攔擊系統成為了重點監視對象。

    按照美國情報機構的邏輯,向前線部署空基激光攔截系統,意味著共和國即將在戰爭中採取極端手段。

    這一邏輯也不是沒有依據。口木戰爭中,在轟炸口木核設施之前,共和國就向前部署了空基激光攔截系統,並且成功攔截了口木發射的戰略彈道導彈。從確保本土的絕對安全出發,在採取極端戰爭手段之前,共和國肯定會首先使用唯一能夠採用攻勢部署方式的空基激光攔截系統。

    隨著部署在共和國西南地區與西北地區的2套空基激光攔擊系統的40多架載機從大型空軍基地起飛,美國的戰略預警衛星立即向五角大樓發出警報。

    收到消息後,杜奇威頓時倒吸了口冷氣。

    華國打算使用核武器!?

    雖然華國空軍還沒有獲得絕對制空權,至少地面上還有不少防空系統沒有被摧毀,但是部署空基激光攔截系統的時機已經成熟,至少蠻度空軍已經全面潰敗,無法對躲在戰鬥機防線後的載機構成威脅。

    2套攔截系統,足以應付蠻度的核威脅。

    按照美國情報機構掌握的信息,共和國的空基攔截系統採用12+3+6的編制體系,即1套攔截系統中,擁有12架攜帶激光攔截器的載機,3架用來搜尋、探測與跟蹤目標的載機與6架負責後勤保障的載機(其中4架專門為其他空中平台提供空中充電服務),在向前部署4架攔截載機與1架支援載機的情況下,整套作戰系統可以24小時不間斷的執行戰略巡邏任務。即便在最複雜的情況下,4架攔截載機都能同時攻擊12個目標,每架載機為激光攔截系統充滿電之後,能夠攔截24個目標。也就是說,如果按照正常標準部署,1套攔截系統能夠在1次交戰中攔截12個目標,在持續交戰中攔截96個目標。如果威脅增強,提高部署標準,則能在1次交戰中攔截36個目標,在持續交戰中攔截288個目標。因為能夠得到空中充電支援,所以在持續交戰後,2個小時之後就能恢復部分攔截能力,6個小時之後恢復全部攔截能力。

    整套作戰系統的攔截能力非常強大,足以應付一個中等核國家的核威脅。

    共和國同時向前線部署2套攔截系統,肯定為了同時掩護東西兩個方向。

    實際情況是,1套攔截系統就能抵消蠻度的核力量。

    根據美國掌握的資料,蠻度總共擁有核彈頭720枚,雖然彈頭數量超過了1套空基激光攔截系統的攔截能力,但是在蠻度掌握了多彈頭技術之後,其投擲工具,也就是戰略彈道導彈減少到了240枚。因為蠻度的「烈火-5」型戰略彈道導彈的射程僅有4500千米,所以為了覆蓋整個華國,240枚導彈分別部署在薩哈蘭普爾、坎普爾、艾藻爾、博帕爾與班加羅爾附近的戰略導彈基地,其中前三處導彈基地承擔戰略威脅與打擊任務,後兩處導彈基地承擔戰略反擊任務。

    按照美國掌握的情報,藏南衝突之後,蠻度減少了部署在前三處導彈基地的導彈,每處基地只保留3個導彈旅(每個導彈旅配備12枚「烈火-5」型戰略彈道導彈),加大了部署在後兩處導彈基地的導彈,在博帕爾部署了5個導彈旅,在班加羅爾部署了6個導彈旅,以此加強蠻度的戰略反擊能力。可惜的是,自從第一艘自製的戰略核潛艇在第四次蠻巴戰爭中被世界上第一艘全電動潛艇擊沉之後,蠻度至今未能建造戰略核潛艇,沒有海基戰略反擊力量。

    即便在任何一個方向上,蠻度部署的導彈數量都超過了1套空基激光攔截系統在正常情況下的攔截能力,可是以旅為單位的基本建制限制了導彈部隊的打擊能力。換句話說,2個旅不可能同時發射導彈,總會有點間隔時間。用高能激光攔截導彈,從發現目標到擊落目標,前後不會超過30秒(大部分導彈的主動段只有30秒)。如此一來,如果2個導彈旅發射導彈的間隔時間超過30秒,4架攔截載機就能分兩次攔截2個導彈旅發射的24枚戰略彈道導彈。實際情況是,在受到干擾與壓制的情況下,蠻軍導彈旅的作戰間隔時間很有可能在5分鐘以上。如此一來,即便部署在蠻度西部的薩哈蘭普爾導彈基地的2個導彈旅與部署在恆河中游的坎普爾導彈基地的2個導彈旅同時發起反擊,4架攔截載機也能分4次攔截4個導彈旅的48枚戰略彈道導彈。

    以空基攔截系統500千米的交戰距離計算,除了部署在蠻度半島南端班加羅爾的導彈基地在2套攔截系統的覆蓋範圍之外,另外4個導彈基地均在攔截範圍之內。

    雖然部署在班加羅爾的導彈旅多達6個,但這是蠻度最後的戰略反擊力量。如果華國打算使用核武器,而且無法攔截從班加羅爾升空的彈道導彈,首先要做的,就是向班加羅爾投擲1枚核彈頭。更何況,在蠻度被迫進行反擊、或者主動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首先使用的肯定是部署在北面的導彈旅,最後才會考慮動用班加羅爾的預備隊。只要蠻度北面的導彈部隊出現異動,比如導彈發射車離開地下洞庫、匯入蠻度的公路網,華國就會啟動整套戰略防禦系統,用其他手段攔截從班加羅爾升空的彈道導彈。

    所有跡象都表明,華國正在為使用核武器做準備。

    沒等杜奇威回過神來,國防情報局送來了第二份情報。

    部署在華國南部地區的1套空基激光攔截系統的20多架載機已經升空,正在飛往泰國的途中。

    這下,杜奇威有點迷茫了。

    華國為什麼要向泰國部署戰略防禦系統?

    雖然泰國是華國的盟國,而且是華國在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盟國之一,也是在這次戰爭中率先為華國提供軍事支援的盟國,但是泰國並未參戰,也沒受到戰略威脅,華國沒有理由向泰國部署戰略防禦系統。

    震驚之後,杜奇威馬上反應了過來。

    第三套空基激光攔截系統的部署地點不是泰國,而是斯里蘭卡。

    通過在斯里蘭卡部署空基激光攔截系統,就能全方位的覆蓋蠻度的所有戰略彈道導彈基地,從根本上解除共和國受到的戰略威脅!

    在杜奇威做出這一猜測的時候,第三份情報送到了他的手上。

    華國海軍航空兵駐紮在越南金蘭灣海軍航空兵基地、柬埔寨西哈努克海軍航空兵基地與泰國宋卡海軍航空兵基地的3個J-16B戰鬥機大隊與3個支援航空兵中隊已經起飛,正在飛往斯里蘭卡的途中。

    這下,杜奇威肯定了前面的推斷。

    因為華國空軍沒有奪取蠻度南部地區的制空權,甚至沒有摧毀蠻度南部地區的所有空軍基地,而進入孟加拉灣的華國海軍艦隊一直在支援地面部隊作戰,暫時沒有參加奪取制空權的作戰行動,所以在向斯里蘭卡部署空基激光攔截系統的時候,必須加強斯里蘭卡的防空力量。受空軍戰力飽和的影響,只能出動海軍航空兵的岸基戰鬥機。

    借此,杜奇威還得出了一個更加重要的決定。

    數個小時之內,裴承毅就將發動東線總攻!

    杜奇威沒有耽擱時間,立即把消息發給了遠在新德里的史塔克,讓史塔克立即向蠻軍發出戰鬥警報。

    當然,杜奇威沒有忘記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華國很有可能使用核武器。

    把消息發給史塔克之後,杜奇威才猛然反應過來,他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華國有什麼理由使用核武器,或者說華國使用核武器的動機是什麼?

    當初,華國敢於全面轟炸口木的核設施,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前提條件,那就是華**隊沒有登陸口木本土,也不打算登陸口木本土。

    現在的問題是,已經有數十萬華**隊在蠻度本土作戰,使用核武器的後果無法設想。

    就算蠻度不用核武器進行還擊,由於使用核武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也會使數十萬華**人成為受害者。

    王元慶能夠把1億多口木人至於死地,卻絕不會拿數十萬華**人開玩笑。

    更重要的是,華**隊牢牢的掌握著戰爭主動權,從戰術到戰略,各個層面上都有巨大優勢。即便不考慮數十萬入華**人,使用核武器也無法讓華國以更快的速度、更小的代價獲得最後的勝利。

    也就是說,華國沒有使用核武器的動機。

    如果說像伊朗那樣的流氓國家在沒有動機的情況下亂來,還有不少人相信。可是說像華國那樣的超級大國在沒有動機的情況下使用極端手段,恐怕沒有任何人會相信。王元慶打這場戰爭的目的不是為了打敗蠻度,而是為了征服蠻度、控制蠻度。征服與控制的前提條件是,蠻度必須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國家,而不是今後只會出現在歷史課本中的國家。用核武器摧毀蠻度,華國什麼也別想的到。

    王元慶會做出這樣的蠢事嗎?

    杜奇威知道答案是什麼,甚至相信,即便蠻度使用了核武器,只要核彈頭沒有落到華國本土,以及沒有在華**隊的頭頂上空爆炸,王元慶就會忍住報復的衝動,只對蠻度的核武庫開刀,而不會拿蠻度的民用核設施洩憤。

    華國不會對蠻度進行戰略核打擊,會不會使用戰術核武器呢?

    杜奇威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因為這關係到了戰爭的走向。

    隨著共和國在10多年前宣佈廢除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在戰爭中使用戰術核武器的門檻就大大降低了。各個核大國都在研討使用戰術核武器的可能性,而且都在積極推動新式戰術核武器的研製工作。別的不說,美國就研製了不少新式戰術核武器,比如專門用來對付深埋在地下的戰略指揮中心的鑽地型戰術核彈頭,以及把放射性污染降到了最低限度的第四代中子彈。如果包括以催化金屬氫為主裝藥的第五代核武器,戰術核武器的最低爆炸當量已經降低到了250噸左右,而且完全消除了放射性污染。除了仍然冠以「核武器」的名銜之外,第五代戰術核武器完全可以當作常規武器使用。

    按照杜奇威的理解,使用第五代戰術核武器的決策者不是王元慶,而是裴承毅。

    決定裴承毅是否使用戰術核武器的因素只有一個,那就是華**隊在東線戰場上進攻是否順利。

    考慮到這一步,杜奇威就不得不有所顧慮了。

    雖然華**隊的戰鬥力遠超蠻軍,而且裴承毅已經完成了總攻部署,建立了2條戰略補給通道,但是華**隊的兵力劣勢仍然非常明顯,特別是在蠻度的第一階段戰爭動員逐步到位的情況下,裴承毅手裡的兵力將入不敷出。

    在戰爭的前10多天內,華**隊一直用火力彌補兵力。

    防禦作戰中,火力確實能夠發揮很關鍵的作用。問題是,在進攻作戰中,特別是在攻打堅固設防的陣地時,火力對兵力起到的彌補作用將大大降低。除非將火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量度,才有可能由量變轉為質變,彌補兵力欠缺帶來的問題。要讓火力由量變轉為質變,就得使用威力更大的武器。

    毫無疑問,在裴承毅可以選擇的武器中,第五代戰術核武器是最佳選擇。

    考慮到蠻軍主要依靠地下防禦工事作戰,而世界各**隊都沒有有效的對付手段,以及華**隊支援力量的緊缺性,裴承毅確實有可能在某些地點,特別是在蠻軍的主要防禦地點使用戰術核武器。

    真要走到這一步,杜奇威應該擔心的不是華國,而是蠻度。

    雖然第五代戰術核武器與傳統核武器有很大的區別,比如沒有嚴重的放射性污染,爆炸威力主要通過衝擊波、熱量等形式釋放出來,但是按照國際社會公認的評判標準,第五代戰術核武器仍然是核武器,屬於禁止在常規戰爭中使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可惜的是,蠻度沒有第五代戰術核武器。

    除了幾個核大國之外,如同蠻度這樣的中小核國家,連中子彈的門檻都沒邁過去,更別說研製比中子彈先進兩代的第五代戰術核武器了。受到核打擊,蠻度只能進行核反擊,而能用的是第一代與第二代核武器,也就是原子彈與氫彈。只要蠻度在戰爭中使用原子彈與氫彈,華國就會進行報復。哪怕是最低限度的報復,也會使戰爭全面升級。到時候,作為蠻度准盟國的美國,要不要為了蠻度報復華國呢?

    裴承毅肯定擔心在使用了第五代戰術核武器之後遭到蠻度的核報復,才會要求向前線部署戰略防禦系統。

    越想,杜奇威越頭痛。

    雖然隔著半個地球,但是杜奇威知道,絕不能讓事態擴大。

    心情稍微平靜一點之後,杜奇威再次聯繫了史塔克,讓史塔克警惕蠻度可能採取的戰略報復行動,並且及時向五角大樓匯報情況。

    杜奇威並不知道,此時史塔克與魯拉賈帕尼在一起,他發給史塔克的消息毫無保留的呈現在了魯拉賈帕尼的面前。

    從某種角度看,這不是壞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