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太空軍事力量
現代戰爭中,攻擊太空目標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早在共和國、美國、俄羅斯等軍事強國先後成立天兵(天軍)之前,「太空戰」就受到軍事家的熱捧,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太空將是新的戰爭制高點,誰控制了太空,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雖然從理論上講,這個認識並沒錯,但是要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困難卻超乎想像。
天兵成立之後,共和國就開始探索太空作戰。
經過初期的理論與戰術研究後,共和國天兵的先驅認識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太空作戰的成本過於高昂,超過了國家的承受能力。如此一來,共和國轉為發展防禦性太空軍事力量,僅在進攻性領域進行理論研究。與共和國一樣,美國等軍事大國在理論與戰術研究之後,都把防禦性太空軍事力量放到了首位,等到技術進步之後再研究進攻性太空軍事力量。
這裡涉及到了一個概念問題,那就是「防禦」與「進攻」。
在太空軍事領域,「防禦」的概念包括在太空部署軍事力量,保護己方的太空力量,攻擊敵人的太空目標;「進攻」則指針對敵人大氣層內的,包括地面、海面、空中、海下的各種目標的打擊行動。
這一定義與其他軍事領域有明顯差別。
從這一定義上能夠看出,太空作戰的主要問題不是如何攻擊敵人,而是如何投送打擊力量。「防禦」性質的太空作戰對力量投送的要求比較低,也比較容易實現;「進攻」性質的太空作戰對力量投送的要求比較高,也比較難以實現。
「力量投送」的關鍵就是成本。
實際上,軍事力量投送與民用領域的物資運輸非常相似。不管以何種手段,運送何種貨物,本質是一樣的,即以某種方式將特定的貨物送達目的地。
如果以常規手段向太空投送力量,成本將高得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受。
以運載火箭為例,即便採用成本較低的氫氧液體火箭發動機(隨著電力成本降低,液氫與液氧的生產成本大大降低,氫氧火箭發動機的使用成本低於煤氧火箭發動機),向近地軌道運動1千克貨物的成本都高達58000元(約合15000美元),而軍事領域常用的固體火箭的單位運送成本更是高達80000元(約合20700美元)。以此計算,發射1顆質量在10噸左右的軍事偵察衛星的成本在5.8億元以上,算上偵察衛星的製造成本,其價值超過8億元。偵察衛星的平均使用壽命在3到5年左右,按照4年計算,相當於每年2億元。要想組建一套完整的偵察衛星網絡,至少需要部署12顆雷達成相衛星、12顆光學成相衛星,加上各4顆補充衛星,總共32顆衛星,平均每年的使用成本高達64億元。完整的軍事衛星網絡還包括導航/定位衛星星座、通信衛星網絡、戰略警戒衛星系統等等。以共和國為例,2035年初總共擁有144顆在軌工作軍事衛星,平均每年用在軍事衛星上的預算高達380億元。同期,美國花在軍事衛星上的國防經費接近100億美元。算上研製、設計,以及與軍事衛星有關的各項基礎投入,共和國每年為軍事衛星投入的費用在850億元以上,美國每年花在軍事衛星上的費用也在250億美元左右。
如此龐大的花費,僅僅是個開始。
如果按照空運力量的標準發展太空投送力量,其成本更加難以估量。
在此情況下,運載火箭肯定無法承擔重任,只有能夠反覆使用的航天飛機才能成為合格的太空運送力量。也許很多人認為航天飛機可以反覆使用,投送成本肯定比運載火箭低得多,實際則不然。美國是唯一有航天飛機使用經驗的國家,2010年之後,放棄了所有航天飛機,轉而發展巨型運載火箭。在美國的「重返月球」計劃中,用來向月球運送貨物的就不是航天飛機,而是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超過100噸的「戰神」運載火箭。按照美國航天局制訂的計劃,可以用「戰神」直接向月球運送登月艙。在未來登陸火星的行動中,則由「戰神」在近地軌道上組建中轉站,再向火星出發。由此可見,在精於計算的美國人眼裡,航天飛機不是理想的運載工具。
2013年前後,共和國也對航天飛機做了概念研究,最後得出的結論相差不大。
因為日常維護與保養的費用極為高昂,雖然通過回收助推火箭、外部燃料艙(美國的航天飛機只能回收助推火箭,外部燃料艙在大氣層內燒燬)可以降低單次發射費用,但是使用總成本仍然高於運載火箭。
當然,航天飛機的未來發展潛力超過了運載火箭。
美國沒有完全放棄航天飛機,共和國也在做相關努力。
提高航天飛機效費比的主要辦法有三個:一是研製新材料,提高航天飛機的可維護性與反覆使用次數,降低單次使用成本;二是提高發射高度與發射速度,減少在大氣層內的飛行時間,從而減少燃料消耗量;三是研製新燃料,降低燃料單位成本(價格與推重比),提高經濟性。
相對而言,降低成本的關鍵還是最後一點。
改進航天飛機的性能並不難,世界各主要國家都在做相關研究,如同美國、法國、德國等西方國家,已經在這一領域研究了數十年,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發展方案;隨著大量新材料問世,提高航天飛機的可靠性與可維護性也不是什麼難事。提高發射高度與發射速度,也不是很困難,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已大型運輸機作為載體,在10000米以上的高空發射航天飛機;隨著各種電動大型運輸機的出現,依靠電動運輸機為航天飛機發射平台的方案早就被提了出來,而且成本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只有最後一點,研製難度非常大;雖然以催化金屬氫為主要成分的航天推進劑已經在實驗室內獲得成功,但是離批量生產還有很大一段距離,且成本仍然高得嚇人;如果不能解決推進劑的問題,太空運輸成本就永遠不可能達到空運級別。
運輸成本降不下來,在太空部署軍事力量的價格就無法承受。
2030年,天兵向總參謀部與國防部遞交了「20年遠期發展規劃報告」,明確提到,必須加快新式航天推進劑的研製速度,擴大催化金屬氫的產量,力爭在2050年之後使太空力量投送的成本降低到空運的10倍之內。即便以此計算,將1千克貨物運送到近地軌道的成本仍然高達2500元。對於動輒就是數萬噸、數十萬噸的軍事力量投送而言,這一成本仍然超過了國家的承受能力。
當然,對於打擊關鍵目標的軍事行動而言,這一成本已經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更重要的是,對於國家戰略防禦系統而言,2500元的單位投送成本是最低門檻。
按照「遠期發展規劃報告」中「國家戰略防禦系統」部分的內容,在第四階段力量建設中,外層空間防禦系統將是整個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關鍵力量,而且也是對付包括美國在內的超級核大國的基礎力量。只有建立起外層空間防禦系統,共和國才具備真正的戰略防禦能力,才能在與美國的直接對抗中佔據先機。
只是,該計劃的內容太龐大了。
「外層空間防禦系統」包含了5個子系統,即「早期預警系統」、「目標探測甄別與跟蹤鎖定系統」、「實時信息交換系統」、「動能武器攔截系統」與「能量武器攔截系統」。這覆蓋全球的防禦系統總共包含640顆軍事衛星(依照順序,分別為32+8顆、32+8顆、64+16顆、128+32顆與256+64顆,其中+號以後的為備用衛星),總投送質量超過32000噸,如果按照2500元的單位投送成本計算,僅發射640顆衛星就需要800億元,加上製造衛星的費用,總成本超過2500億元。因為整套系統的平均工作時間僅有5年,所以平均每年需要投入500億元。如果算上開發與研製衛星的費用,平均每年的費用在1000億元以上。對共和國來說,這筆開銷不算少。
顯然,「外層空間防禦系統」仍然是防禦性質的太空軍事力量。
從天兵的計劃中可以看出,「能量武器攔截系統」佔了大頭。正是「能量武器攔截系統」的效費比更高,才會出現這一情況。比如在相同質量的情況下,雖然使用高能激光攔截器的防禦衛星的製造成本是使用動能攔截彈頭的防禦衛星的2倍左右,但是在前者的在軌服役壽命是後者的3倍,且攔截能力是後者的2倍,按照全壽命服役成本計算,前者明顯要比後者便宜得多。
與進攻性太空軍事力量相比,防禦性太空軍事力量的投送質量只能算是毛毛雨。
美國在2010年之前就對進攻性太空軍事力量進行了理論研究,比如在太空部署攜帶動能彈頭的軍事衛星,以動能彈頭摧毀地面上的高價值戰略目標。理論研究階段,美軍甚至提出由衛星投送的動能彈頭可以對付一切目標的設想。問題是,理論研究結束後,美軍就以「技術儲備不足」為由,終止了研發計劃。
真正的原因不是技術儲備不足,而是成本過於高昂。
新的打擊手段出現之後,新的防禦手段就會出現。即便動能彈頭的摧毀能力足以滿足軍事打擊需求,可是在一場戰爭中,需要打擊的高價值目標成百上千,甚至多達上萬個。在全部用進攻性太空軍事力量進行打擊的情況下,一次性投送的彈藥質量在百噸、甚至千噸以上。以2010年的投送成本計算,都需要數百億美元。按照單位成本計算,進攻性太空軍事力量的投送成本更是空中力量的數十倍,根本不划算。即便按照共和國天兵的發展規劃,在2050年前後將投送成本降低到空中力量的10倍左右,進攻性太空軍事力量的打擊成本仍然高得離譜,距離大規模使用仍然遙遙無期。
成本問題既限制了太空軍事化,也推動了全面核裁軍。
在發展進攻性太空軍事力量的技術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共和國、美國等大國都集中力量發展防禦性太空軍事力量,而且優先發展戰略性防禦力量。口木戰爭已經證明,當戰略防禦力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戰略進攻力量就將成為擺設。不管是積極推進全面核裁軍的共和國、還是暗中作祟的美國,都認識到了防禦性太空軍事力量對戰略核力量的影響,也認識到戰略核力量遲早會被淘汰。
因為天基戰略防禦系統天生能夠對付太空目標(除了少數在彈道導彈助推段、也就是主動段進行攔截的能量武器防禦系統之外,大部分天基防禦系統都在彈道導彈中段、也就是慣性段進行攔截),所以天基戰略防禦系統從問世的那一天開始,就肩負起了打擊敵**事衛星的任務。
在「太空非軍事化談判」中,爭論得最多的就是「軍事化」的標準。
實際上,沒有任何人能夠限制某些大國利用天基防禦系統對付敵國的太空目標,也沒有任何技術手段能對其加以限制。只要各大國堅持發展戰略防禦系統,那麼用戰略防禦系統對付軍事衛星就沒有任何難度可言。如此一來,「太空非軍事化」所能限制的,只有進攻性太空軍事力量,而不是防禦性太空軍事力量。
歸根結底,打擊敵人的軍事衛星,誘惑太大了。
早在第四次蠻巴戰爭期間,共和國就攻擊了蠻度的軍事衛星。雖然當時蠻度沒有多少軍事衛星,而且打擊行動的影響也不是很大,但是到了口木戰爭期間,共和國打擊口木軍事衛星的行動收到了巨大成功,對戰爭產生了巨大影響。從此開始,打擊軍事衛星成為了真正的「戰爭制高點」。
口木戰爭之後,由共和國、美國與俄羅斯牽頭,全球各主要航天大國與軍事大國簽署了一份不具備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即《外層空間國際公約》。該條約中明確規定,任何國家都不得主動攻擊第三方與中立國的太空目標。之所以說該協議沒有法律約束力,是因為沒有明確「第三方」的含義。比如在蠻度戰爭中,美國將軍事衛星搜集到的情報提供給蠻度,算不算戰爭的第三方?
當然,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太空軍事化」再次提高了現代戰爭的門檻。
戰爭的技術起點與成本起點被急劇提高,只有實力強大、科技先進的大國才有能力佔領戰爭的制高點,別說三流國家,如同英國、法國、德國等二流強國,都沒有足夠的國力支撐龐大的太空軍事力量,無法佔領戰爭的制高點,從而失去與一流大國展開軍事競爭與全球對抗的實力。
這一結果,對全球局勢的演變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對那些希望成為一流大國的二流國家來說,出路無非三條。一是盡快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與技術實力,跟上一流大國的步伐;能夠走這條路的國家都得有廣袤的國土、豐富的資源與充足的勞動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俄羅斯,其次是巴西與蠻度。二是與某個一流大國結成政治軍事聯盟,依靠一流大國的庇護,走上這條路的典型代表就是英國與巴基斯坦。三是幾個二流強國結成政治軍事聯盟,使聯盟的總體實力達到一流大國的水平,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由法德意主導的歐盟。
由此可見,口木戰爭對世界格局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誰都知道,下一場大規模地區戰爭不但會再次改變世界格局,還將使「地區化」成為未來世界的主要發展方向。
作為軍人,裴承毅考慮的不是未來發展,而是如何打贏這場戰爭。
雖然蠻度的太空軍事力量並不雄厚,短短15年,也不可能讓蠻度從一個剛剛戰敗的三流國家發展成一流大國。雖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給予蠻度的援助在很大的程度上幫助蠻度完成了軍事力量現代化建設,但是在涉及到戰爭制高點的太空軍事力量方面,不管是美國還是其他西方國家,都不可能真心誠意的幫助蠻度。從國家的綜合實力上講,蠻度也沒有能力發展太空軍事力量。從國家安全角度考慮,蠻度也不可能在陸海空都沒有保證的情況下優先發展太空軍事力量。
需要攻擊的目標並不多,對共和國天兵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實戰練兵機會。
在很大的程度上,甚至可以看成是對「第四階段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建設工程」的初期檢驗。
為了這場戰爭,天兵在6月份集中發射了20多顆軍事衛星,組建了一套針對蠻度的小型外層空間防禦系統。也就是說,這20多顆軍事衛星中,至少有1顆動能武器攔截衛星與1顆能量武器攔截衛星。
讓這些用來組建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骨幹」力量在對付彈道導彈之前對付敵人的軍事衛星,也算得上是物有所值吧。
對裴承毅來說,他要做的,仍然是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