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四十二章 幫倒忙 文 / 閃爍

    第四十二章幫倒忙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遭到轟炸、西部艦隊全軍覆沒的時候,費爾南德斯正在與蠻度國防軍的另外幾位參謀長商討即將爆發的戰爭。雖然這些蠻度軍隊的高級將領明白「兵不厭詐」的意思,但是沒人料到戰爭會在7月的最後一天爆發。

    說嚴重點,蠻度海陸空三軍並未統一意見。

    以費爾南德斯為代表的海軍將領均認為這將是蠻度與華國的全面戰爭,華國將首先奪取蠻度洋的制海權,再以錫金問題為由向蠻度開戰。戰爭期間,華國肯定會對蠻度實施全面戰略封鎖,迫使蠻度承認戰敗,從而縮短戰爭進程,降低戰爭損耗。蠻度的唯一希望就是在蠻度洋上擊敗華國海軍,阻止華國進入蠻度洋,隨後對巴基斯坦等倒向華國的南亞國家實施戰略封鎖,迫使華國在地面戰場上投入更多兵力,給華國造成難以承擔的戰爭壓力,最終使華國在沒有贏得勝利的情況下停止戰爭行動。

    不得不承認,費爾南德斯的觀點有些依據,至少抓住了重點。

    按照這一觀點,費爾南德斯拿出了一套完善的戰爭方案。戰爭爆發後,蠻度海軍首先在蠻度洋上採取防禦性進攻行動,即主動前出到東蠻度洋,依靠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的岸基航空兵與部署在布萊爾港的近海艦隊封鎖馬六甲海峽,由艦隊與潛艇封鎖巽他海峽,堵住華國艦隊進入蠻度洋的通道。在此期間,空軍必須全力配合海軍作戰(除了反潛巡邏機、遠程海上巡邏機與部分部署在陸地上的直升機之外,包括戰術戰鬥機、大型預警機加油機在內的所有部署在機場上的航空力量都屬於蠻度空軍),協助海軍封鎖馬六甲海峽,並且出動預警機、加油機為艦隊攻擊機群提供支持,出動戰鬥機為艦隊提供防空掩護,在有必要的情況下,還得出動戰術戰鬥機攻擊華國艦隊。贏得海上戰鬥之前,陸軍以戰略防禦形態進行全線防守,依靠西線、東線與錫金邦的防禦陣地抵擋華**隊數日。空軍的另外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確保國土防空(防空兵屬於空軍),對入侵蠻度的華**隊發起有限度的空中打擊,力爭在戰爭頭幾日內穩住戰局。隨著海軍完成作戰任務,空軍守住國土製空權,陸軍以東守西攻的方式發動戰略反擊,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打敗西面的巴基斯坦。為了支援陸軍作戰,海軍將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封鎖巴基斯坦,並且對巴基斯坦南部地區進行轟炸。擊敗巴基斯坦之後,陸軍首先鞏固錫金邦,力爭將華**隊趕出錫金。戰爭最後階段,陸軍將在海空軍的聯合支援下在東線發動戰略反擊,收復被華國「侵佔」的阿魯納恰爾邦。

    計劃很宏偉,目標也很遠大。

    在費爾南德斯看來,蠻度不但會贏得勝利,還將勝得非常乾淨利落。

    這份計劃反映出了以費爾南德斯為首的蠻度軍隊當權派的思想,即作戰行動以海軍為中心,空軍與陸軍必須配合海軍行動。

    從戰略的角度來看,費爾南德斯的主張沒有錯。

    輸掉海上戰鬥,蠻度不但會輸掉戰爭,還將輸掉所有本錢。

    問題是,空軍與陸軍願意成為海軍的「附庸」嗎?

    海軍拿出了作戰計劃,空軍與陸軍也拿出了作戰計劃。

    空軍計劃的核心內容:戰爭必然由空中戰鬥決定最終勝負,哪怕海軍能夠守住蠻度洋的東大門,只要輸掉空中戰鬥,蠻度仍然會輸掉戰爭;戰爭爆發後,空軍必須掌握戰爭主動權,以主動出擊的方式,即通過轟炸華國本土空軍基地確保戰場制空權;奪取制空權後,空軍將協助陸軍首先在東線戰場上發動反擊,收復阿魯納恰爾邦,將戰線推進到藏南衝突之前的位置;東線取勝之後,空軍將全面轟炸巴基斯坦,支援陸軍在克什米爾地區發動進攻,力爭在華國完成更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之前收復被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北部地區,徹底打垮巴基斯坦的軍事力量,迫使巴基斯坦退出戰爭。

    按照空軍的設想,只要在東線上遏制住了華**隊的進攻,打垮了華國在南亞地區最重要的盟友,華國就不會單獨擴大戰爭規模,會以停戰談判的方式結束戰爭。

    由此可見,空軍認為這是一場規模非常有限的戰爭,不是全面戰爭。

    雖然蠻度空軍對「制空權」的認識非常到位,也對空軍的戰術特點非常清楚,作為天生就是為進攻而準備的軍事力量,空軍只有通過主動進攻才能奪取制空權,被動防禦永遠不可能掌握制空權,但是蠻度空軍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轟炸華國本土空軍基地的後果。

    華國早就放棄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並且在多個場合表示,在全世界所有有核國家與所有有能力發展核武器的國家簽署「全面銷毀核武器條約」之前,核武器是維護華國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的根本屏障,也是用來反擊敵人的有效手段。如果蠻度空軍主動轟炸華國本土目標,即便華國再克制,不會對蠻度實施戰略反擊,也很有可能向蠻度境內投擲幾枚戰術核彈頭。

    走到這一步,蠻度怎麼辦?

    如果不首先轟炸華國本土目標,由華國空軍首先轟炸蠻度本土目標,再以反擊的名義發動攻擊,蠻度有多少勝算?第四次蠻巴戰爭、藏南衝突足以說明問題。華國空軍的打擊力量今非昔比,第四次蠻巴戰爭後期,華國空軍只用10多個小時就癱瘓了蠻度防空力量、打垮了蠻度空軍;藏南衝突中,華國空軍僅用1輪攻擊就使蠻度空軍徹底敗下陣來。如果讓華國空軍先出手,蠻度空軍連反擊的機會都沒有。

    正是如此,部分空軍將領認為應該首先將主力部隊向南撤退,避開華國的首輪打擊。

    連自己的人都不支持,空軍提出的戰爭計劃自然不會得到更多的支持。

    與空軍相比,陸軍走上了另外一個極端。

    在戰爭規模上,陸軍與海軍的觀點比較接近,認為這是一場全面戰爭。為了佐證這個觀點,陸軍拿出了很多證據,比如華國陸軍動員了14個主力軍的50多萬作戰人員、華國空軍動員了近八成的作戰力量、華國海軍更是全體動員。如果不是全面戰爭,華國有什麼理由動員這麼多的軍事力量?

    只是陸軍並不贊同海軍的作戰計劃,因為陸軍並不認為海洋是主要戰場。

    作為大陸型國家,加上長期與周邊國家不和,蠻度的陸地疆界並不安寧。即便不考慮與華國的戰爭,為了對付宿敵巴基斯坦,蠻度都得保持一支規模龐大的陸軍。按照簡氏防務在2034年底發佈的「全球軍事力量報告」:蠻度軍隊總兵力240萬,排名世界第一(共和**隊總兵力175萬、美國總兵力162萬,分列二三位),其中陸軍兵力185萬,占蠻度總兵力的77.1%;蠻度宿敵巴基斯坦的總兵力為64萬,排全球第11位(除了蠻中美,前面還有俄羅斯、伊朗、尼日利亞、法國、英國、土耳其與南非),其中陸軍52萬,占巴基斯坦總兵力的81.2%。由此可見,蠻度總兵力是巴基斯坦的3.75倍,陸軍兵力則是巴基斯坦的3.56倍。

    兵力上的優勢,並沒有給蠻度帶來實質上的安全。

    算上華國對蠻度構成的威脅,蠻度的那點軍事力量根本不能保證國家安全。

    按照蠻度陸軍的觀點,戰爭將以地面戰鬥為主,如果蠻度輸掉了地面戰鬥,即便贏得了其他方向上的勝利,也將輸掉戰爭。

    為此,陸軍堅決認為,應該在戰爭爆發後採取東攻西守的戰略。只要能夠在東線與錫金擊敗入侵的華**隊,就能讓巴基斯坦老老實實的呆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後方。如果在東線與錫金的戰鬥中失利,巴基斯坦必然趁火打劫,在克什米爾地區發動進攻,使蠻度遭遇兩線作戰的艱難處境。為了在東線與錫金取得勝利,空軍必須全力支援陸軍,甚至在局部地區發起主動進攻,海軍則要以守代攻,盡量通過封鎖、拖延等等戰術,遲滯華國海軍進入蠻度洋的步伐。只要陸軍在陸地上取勝,華國海軍就會知難而退,不會在沒有希望打贏戰爭的情況下與蠻度海軍決戰。

    在提案首先遭到否決之後,空軍轉而支持陸軍的作戰計劃。

    雖然費爾南德斯是蠻度三軍總參謀長,但是在空軍與陸軍均反對以海洋為主戰場的情況下,他也無法強行讓空軍與陸軍做出讓步。

    連續數日,費爾南德斯都在設法解決這個問題。

    相對而言,拉攏空軍的可能性更大。

    可惜的是,空軍並不領情。原因很簡單,如果費爾南德斯栽了跟頭,那麼下一任總參謀長就是空軍參謀長。雖然空軍與陸軍也有分歧,比如空軍並不認為這是蠻度與華國的全面戰爭,但是相對投靠海軍,空軍更願意給海軍製造麻煩。

    戰爭爆發的時候,費爾南德斯的「斡旋」工作都沒有收到多少成果。

    戰爭爆發前10多個小時,費爾南德斯收到了由史塔克上校提供的最新情報,也是最重要的警告。

    美國的情報機構有證據證明,華國很有可能在8月1日之前發起戰爭。

    雖然證據並不是很充分,尤其缺少華國海軍艦隊的活動情況,但是美國的情報機構也不是吃素的,怎麼都比蠻度的情報機構高明得多。根據華國總參謀長項鋌輝在30日秘密離開總參謀部,前往海軍司令部,隨後前往設在沃濟拉巴德的前線指揮部,美國國防情報局(隸屬於國防部的獨立情報單位)大膽做出了戰爭預測,認為華國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很有可能在誰都沒有預料到的情況下發起戰爭。

    非常可惜的是,費爾南德斯並沒重視史塔克的警告。

    事後證明,費爾南德斯很有可能是故意忽略了史塔克發出的警告。

    按照常理推斷,在收到史塔克的警報之後,費爾南德斯首先就得詢問信息情報部與隸屬於蠻度總參謀部的情報機構,求證「美國警告」的正確性。事實上,費爾南德斯確實這麼做了,而且得到了答覆。根據戰後獲得的蠻度政府文件,信息情報部與蠻度的軍事情報部門均沒在戰爭是否會提前爆發的問題上做出明確答覆。到此,費爾南德斯必須做兩件事,一是向總理魯拉賈帕尼匯報情況,二是做好戰爭提前爆發的準備。事實上,費爾南德斯只做了第一件事,而沒有做第二件事。

    原因很簡單,戰爭爆發後,費爾南德斯才能以總參謀長的身份向空軍與海軍下達作戰命令。

    費爾南德斯沒有為戰爭提前爆發做好準備,就是想盡快獲得戰時授權。

    按照他的設想,戰爭肯定會從空中開始,華國空軍將首先轟炸蠻度北部地區的各類戰略目標,奪取制空權,隨後出兵錫金。在錫金站穩腳跟之後,華國海軍才會在東蠻度洋上與蠻度海軍決戰。即便華國海軍提前進入蠻度洋,與蠻度海軍遭遇,依靠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構成的戰略防禦屏障,蠻度海軍都能立於不敗之地。到時候,損失的只是空軍與部分海外軍事基地,而不是蠻度海軍。

    當然,費爾南德斯沒有忘記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調整艦隊部署。

    30日傍晚,費爾南德斯就讓莫洛萬留在孟加拉灣南部海域,不要輕易前出,同時命令懷德特加快趕往巽他海峽南部海域,堵住華國艦隊進入蠻度洋的主要通道。

    這一準備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沒人說得清楚。

    按照費爾南德斯的命令,莫洛萬留了下來,懷德特則讓艦隊把速度提高了20節以上。

    從後來發生的戰鬥來看,費爾南德斯的小聰明反而弄巧成拙。

    收到戰爭爆發的消息時,費爾南德斯首先詢問的就是北部地區的軍事目標有沒有遭到轟炸。

    參謀給予的答覆讓他非常震驚,遭到轟炸的只有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上的軍事基地。

    難道華國只想打一場海上戰爭?

    毫無疑問,費爾南德斯不會相信這種可能。只要海上戰爭打響,就算華國肯收手,戰爭都不會立即結束。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費爾南德斯親自詢問了空軍司令部與陸軍司令部。

    得到的答覆仍然一樣,華國空軍不但沒有轟炸蠻度本土的軍事目標,甚至沒有派遣飛機入侵蠻度領空,華國陸軍也呆在實際控制線後面,沒有入侵蠻度。

    怎麼可能!?

    費爾南德斯非常震驚。在他看來,只要戰爭爆發,華國空軍就會以暴風驟雨般的轟炸徹底打垮蠻度軍隊。

    帶著這個疑問,費爾南德斯的頭緒全亂了。

    這不是華**隊常用的戰術,也不是合理的戰術。

    肯定在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雖然費爾南德斯很快就冷靜下來,但是戰爭的進展速度遠遠超過了他的估計。

    沒等他向莫洛萬與懷德特再次下達命令,西部艦隊全軍覆沒的消息就送了過來。

    確切無誤,不但水面戰艦全部被擊沉擊毀,提前到達艦隊所在海域的2艘AIP常規潛艇也很有可能被擊沉了。整個西部艦隊,只有1架EV-22C預警機因為提前起飛執行艦隊防空警戒任務,並且在戰爭爆發前向西飛行了上百千米,才僥倖避開華國的戰鬥機,用剩餘的燃油飛回了大尼科巴島。

    雖然還沒有人員傷亡報告的情況,但是懷德特很可能隨同「維拉特」號航母一同殉國。

    晴天霹靂,絕對的晴天霹靂。

    按照EV-22C的報告,總共有5批、200多架戰鬥機攻擊了西部艦隊,還有至少1艘潛艇伏擊了西部艦隊。

    報告中說得很清楚,是戰鬥機,不是轟炸機。

    戰鬥海域遠離華國本土,甚至遠離華國的海外軍事基地。

    由此可以斷定,攻擊西部艦隊的正是華國海軍的艦載航空兵。

    問題是,華國艦隊到底在哪?

    莫洛萬的推斷沒有錯,華國艦隊很有可能在馬六甲海峽內,攻擊機群直接從蘇門答臘島上空飛過,以最短的直線航線飛往西部艦隊。雖然這會給華國惹上外交麻煩,因為蠻度尼西亞並未承諾對華國的軍用飛機開放領空,但是蠻度尼西亞的防空系統非常糟糕,蘇門答臘島又是偏遠地區,華國的艦載戰鬥機都有不錯的隱身性能,只要華國不公佈攻擊情況,蠻度尼西亞恐怕連華國的戰鬥機進入其領空都不知道。

    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保住東部艦隊。

    華國艦隊進入了馬六甲海峽,就能對付東部艦隊。欠缺的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找到藏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西面的東部艦隊。

    費爾南德斯的反應非常快。

    新德里時間23點25分,費爾南德斯就向莫洛萬下達命令,要求東部艦隊盡量遠離馬六甲海峽,在沒有找到華國艦隊之前,不要輕舉妄動。

    也就是說,保存實力為先,擊敗對手為次。

    莫洛萬是費爾南德斯的親信,肯定不會把上級的命令當成耳邊風。

    問題是,如果莫洛萬不抓緊機會發起攻擊,東部艦隊還有反擊的機會嗎?

    收到費爾南德斯的命令,莫洛萬陷入了兩南境地。

    保存艦隊實力,就得向西北方向撤退,也就將失去攻擊華國艦隊的機會。

    退,還是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