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十六章 聯合指揮部 文 / 閃爍

    第十六章聯合指揮部

    共和國高層領導在總參謀部開會,算不上絕密,也做不到絕密。

    北京的天空還未放亮,關於共和國準備發動戰爭的消息就傳遍了全世界。

    為了渲染戰爭氣氛,西方新聞媒體將王元慶等人到總參謀部參加軍事會議與口木戰爭爆發前的情況做了對比,做出了王元慶已經下定開戰決心、共和國總參謀部正在積極進行戰爭部署的結論。

    裴承毅在前往總參謀部的路上收看了國家電視台轉播的CNN新聞報道。

    讓裴承毅有點驚訝的是,西方新聞媒體最關心的不是共和國能否像3年前那樣毫無懸念的擊敗蠻度,而是這場戰爭對共和國的影響。

    做相關報道的時候,CNN拿美國與共和國做了對比。

    自從2017年爆發的伊朗戰爭之後,18年來,除了在半島戰爭期間有所表現之外,美國沒有參與、更沒有主動發起一場戰爭。在美國的歷史上,這18年絕對是特例。要知道,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也就是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之後,先後在20世紀50年代參與朝鮮戰爭、60年代到70年代參與越南戰爭、80年代介入阿富汗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90年代發起海灣戰爭與科索沃戰爭、21世紀初發動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即便不計算顛覆封鎖古巴、顛覆巴拿馬政權、介入哥倫比亞內戰、轟炸利比亞、介入中東戰爭等等小規模軍事衝突與軍事行動,美國平均每10年發起一場大規模戰爭。針對這一情況,美國的某些軍事與社會學者還做出了非常經典的評論,認為美國的軍火企業只需要10年就能生產出足以塞滿美軍倉庫的武器裝備,從而需要一場大規模戰爭消耗掉所有庫存,為新生產的軍火騰出空間,讓軍火企業有事可做。雖然這一評論有點偏激,而且比較片面,但是不得不承認,美國發動戰爭的頻率非常高。

    與共和國在2015年到2035年這20年間發動的戰爭相比,美國就算不了什麼了。

    第四次蠻巴戰爭、東海戰爭、東南亞戰爭、半島戰爭、口木戰爭、藏南衝突,短短20年內,共和國發起與參與了6場大規模戰爭或局部軍事衝突,平均3年一次。頻率是美國的3倍。如果共和國向蠻度開戰,將在20年內打7場戰爭,其中5場是大規模地區戰爭。如此高的戰爭頻率,共和國消受得了嗎?

    如果說CNN在為共和國擔心,那肯定是騙人的。

    在裴承毅看來,CNN如此大做宣傳,目的只有一個:宣揚「華國必敗論」。

    CNN這麼做,必然會對美國政府與蠻度政府產生影響。

    如果美國政府相信了「華國必敗論」,就會不遺餘力的支持蠻度,至少為蠻度提供武器裝備,幫助蠻度打贏戰爭。笑到最後的肯定不是美國政府,而是美國的軍火商。對18年沒有打仗的美國來說,美**火商最需要的就是一場能夠用光美國所有軍火的戰爭。口木戰爭打得太快,沒等美國做出反應,戰爭就結束了。半島戰爭打得很激烈,可是韓**隊太不爭氣,沒等美國的大批軍火物資到達就戰敗了。如果沒有一場大規模戰爭,美**火商不但賺不到錢,還會有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勞動者將丟掉飯碗。

    如果蠻度政府相信了「華國必敗論」,肯定會奮起抵抗,到時候不但需要美**火商生產的武器裝備,還需要美國農民生產的糧食、美國製藥廠生產的藥品、美國聯邦政府的資金援助,甚至能夠為美國的人權社團提供活動的機會。最重要的是,蠻度全面應戰,必然讓共和國付出更加巨大的戰爭代價。

    只要達到這兩個目的,美國就是這場戰爭的唯一的贏家。

    裴承毅不能讓CNN閉上嘴,只能盡最大努力使共和國以最小的代價贏得最終的勝利。

    來到總參謀部之後,裴承毅沒有去找項鋌輝,因為總參謀長在忙政府會議的事情。

    整個上午,裴承毅與袁晨皓都在忙著為即將到達的參謀軍官安排工作地點。幾百號人不是隨便哪裡都安排得下的,在東方聞的幫助下,總務處為作戰處騰出了一間大倉庫,提供了幾百套辦公傢俱,還派來了專業施工人員。幾百號人的住宿問題也很麻煩,按照總參謀部的標準安排住房肯定不可能,而且其中部分軍官不見得能夠留下來,能夠留下來的,也將在相關工作完成之後前往前線指揮部,所以只能在總參謀部的招待所騰出幾層樓,讓前來報道的軍官暫時住下來。

    下午,第一批少校軍官到達總參謀部。這些人都來自首都衛戍部隊,只需要處理好人事調動手續。隨後,附近各部隊的軍官陸續到達。忙到天黑,裴承毅與袁晨皓連晚飯都沒吃上,因為來自空軍的軍官將在夜間到達。

    次日一大早,裴承毅又在前往總參謀部的路上看了新聞報道。

    忙起來之後,他也只能抽這樣的空閒時間瞭解一下外面的情況。

    「中蠻戰爭」已經成為焦點新聞,似乎戰爭已經爆發了。讓裴承毅略感意外的是,美國在6月30日上午(美國東部時間)向外界表示,美國將聯合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區與國家,盡力敦促蠻度從錫金撤軍,化解中蠻矛盾。

    看上去,美國似乎在阻止戰爭。

    仔細一想,裴承毅才發現,美國的用意完全相反。

    在美國聯邦政府發表的聲明中提到了「中蠻矛盾」,而在此之前,大部分西方媒體都沒有明確這樣的說法,畢竟共和國並沒有與蠻度翻臉,只是在恢復錫金主權國與錫金建國的問題上態度強硬。既然美國聯邦政府都這麼說了,新聞媒體自然會加以引用,從而將錫金問題轉變成了中蠻問題。

    最重要的是,美國聯邦政府只提到「敦促蠻度撤軍」,卻沒有拿出任何方案。

    沒有實際行動方案,美國政府的聲明實際上就是沒有任何約束力、甚至沒有多大意義的外交呼籲。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看,美國的外交呼籲肯定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原因很簡單,美國發出外交呼籲之後,已經為和平解決問題打開了大門,即便蠻度不打算、也不會從錫金撤軍,共和國也得為和平做出努力。在此情況下,共和國挑起衝突,也就是派兵進入翻過喜馬拉雅山、幫助錫金建國,將被看成是破壞和平的舉動。如此一來,共和國就成為了破壞和平的一方。

    很明顯,美國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只要共和國被烙上了「侵略者」的蠻記,美國等西方國家就有十足的理由為蠻度提供支援,甚至派兵保護蠻度。

    看透這些招數,裴承毅不得不佩服美國玩陰謀的能耐。

    這沒讓他感到驚訝,因為他與美軍打過交道。更重要的是,美國本來就是由一群流放者建立起來的國家,在其降生之前,陰謀鬥爭就是美國社會的主旋律。雖然這種由基礎文化衍生而來的政治鬥爭思想為美國建立自由民主的社會制度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是也從根本上決定了美國的政治文化,使美國成為了世界上最獨特的國家。

    來到總參謀部,裴承毅忘掉了外界的事情,全心投入工作。

    當天下午,最後一批軍官到達。

    下班前,裴承毅接到項鋌輝打來的電話。讓袁晨皓替他主持晚上的招待宴會之後,裴承毅去了項鋌輝的辦公室。

    「政府會議有結果了?」

    「開了兩天會,腦袋都大了。」項鋌輝歎了口氣,說道,「你對政府也比較瞭解,知道政府的情況。與以往一樣,反對的聲音並不少,主要就是認為時機還不成熟,如果我們主動發起戰爭,很有可能遇到大麻煩。」

    裴承毅苦笑了一下,說道:「元首的態度如何?」

    「我跟元首談了兩個晚上。」項鋌輝端著茶杯走了過來,說道,「元首的態度沒變,關鍵還是我們要不要在這個時候主動挑起戰爭。」

    「也就是說,元首還有點猶豫。」

    項鋌輝點了點頭,把茶杯放到裴承毅面前,坐到了對面的沙發上。「也說不上猶豫,畢竟早就做出了決定,只是在時機的選擇上,元首還在斟酌。不過有個好消息,元首正式批准成立前線指揮部,你與袁晨皓的任命書明天就送過來。昨天晚上元首還問了這件事,讓我們先建立前線指揮部,盡快拿出作戰計劃。」

    「作戰計劃是小事,關鍵是前線指揮部設在哪。」

    「這也是我讓你過來的原因。」項鋌輝拿出香煙,遞了一根給裴承毅,說道,「元首跟我談過這件事,按照元首的意思,這不是一場由我們單方面參與的戰爭,盟國的協同行動非常重要,所以元首希望我們能夠考慮巴基斯坦。」

    「伊斯蘭堡?」

    項鋌輝點了點頭,說道:「你要的那些軍官都到了吧?」

    裴承毅愣了一下,說道:「下午全部到了,晚上舉行招待宴會,我讓袁晨皓代我去招待他們。」

    「人到了就好說,讓袁晨皓在這邊頂著,你盡快去伊斯蘭堡一趟。」

    「為了這事?」

    「當然不僅僅是這件事。」項鋌輝將放在茶几上的文件遞給了裴承毅,「這是巴基斯坦總參謀部送來的資料,你在路上仔細看看。」

    聽到項鋌輝這句話,裴承毅立即合上了剛剛翻開的文件。

    「飛機我已經替你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發。」項鋌輝呵呵一笑,說道,「我也是剛剛收到這份文件的,沒來得及通知你。到了伊斯蘭堡之後,你將代表我與巴基斯坦總參謀長商討聯合作戰的事情,你可以在此期間提出成立聯合指揮部。如果巴基斯坦軍方仍然不肯做出讓步,你再提出在伊斯蘭堡設立前線指揮部。至於聯合指揮部的事情,等你回來之後,我再想辦法解決。」

    「項總,我不是沒有把握,只是覺得去伊斯蘭堡不會有什麼收穫。」

    「巴基斯坦發出邀請,總得有人去吧?你也知道,現在國內的事情多如牛毛,我肯定走不開,不然早就去了。我原本想讓袁晨皓去的,畢竟這是鍛煉他的機會,可是這件事情是元首吩咐的,而且袁晨皓的軍銜太低,不見得能讓巴基斯坦將軍服氣。你在巴基斯坦工作了好幾年,不但非常瞭解巴基斯坦的情況,也與巴基斯坦將軍有過接觸。更重要的是,你在前幾場戰爭中的表現足以讓巴基斯坦將軍心服口服。你也知道,巴基斯坦軍人都是從炮火裡爬出來的,最佩服的就是你這樣有實戰經驗、而且打過大勝仗的軍人。說不定,他們把你看得比我還高。搞得好,就把聯合指揮部的事情確定下來,畢竟聯合作戰非常重要。就算搞得不好,也能讓巴基斯坦做出讓步,同意讓我們在伊斯蘭堡、或者其他某處靠近蠻度的地方建立前線指揮部。」

    「一定要在巴基斯坦境內建立前線指揮部?」

    「你說呢?」

    裴承毅苦笑了一下,說道:「好吧,我馬上回去收拾行李。」

    「我已經讓東方聞替你回去收拾行李了,你直接去機場,說不定他已經到了。」

    裴承毅沒再囉嗦,立即起身告辭。

    前往機場的路上,裴承毅給家裡打了電話。

    飛機起飛之後,裴承毅才翻開了項鋌輝給他的資料。

    不是別的什麼東西,就是巴基斯坦總參謀部對成立聯合指揮部提出的幾點意見。

    早在藏南衝突結束後不久,也就是裴承毅還在國防大學深造的時候,共和國就與巴基斯坦秘密商討成立聯合指揮部的事情。即便是盟友,也會因為利益產生分歧。共和國與巴基斯坦在這個問題上的分歧很嚴重,談了幾年都沒談攏。因為裴承毅在巴基斯坦工作期間參與了相關談判,所以對具體情況非常清楚。

    巴基斯坦遲遲不肯答應成立聯合指揮部的原因只有一個:共和國的開價太低。

    按照項鋌輝提出的談判底線,聯合指揮部將以共和**官為主,巴基斯坦軍官只負責無關緊要的事務。也就是說,聯合指揮部將由共和國的總參謀部控制,而不受巴基斯坦總參謀部制約。這就相當於在戰爭期間,巴基斯坦軍隊必須聽從共和國的指揮,整個作戰行動都由共和國說了算。

    以兩國的軍事實力,以及戰爭投入來看,這樣的安排不是不合理。

    關鍵問題是,巴基斯坦的戰爭目的與共和國的戰爭目的並不完全一致。

    歸根結底,巴基斯坦並不希望共和國徹底擊敗蠻度,因為沒有蠻度,巴基斯坦與共和國的同盟關係必然受到影響,巴基斯坦的重要性也將大大降低。巴基斯坦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收復克什米爾南部地區,重創蠻度。只要達到這個目的,巴基斯坦就會立即結束軍事行動,繼續利用蠻度獲得共和國的戰略援助。

    顯然,共和國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戰爭結果。

    如果僅僅為了重創蠻度,共和國甚至不需要發動戰爭,一場軍事衝突就能達到目的。

    戰爭目的不同,導致兩國對待戰爭的態度截然不同。雖然巴基斯坦早已答應,在全面戰爭中為共和國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包括開放所有軍事基地、提供後勤保障、參與作戰行動等等,但是巴基斯坦從未正式承諾幫助共和國徹底擊敗蠻度,甚至沒有承諾派兵進入蠻度境內。

    很明顯,共和國與巴基斯坦的分歧不是普通問題,而是與國家根本利益有關的分歧。

    如果按照項鋌輝的意思成立聯合指揮部,巴基斯坦就將失去主動權。

    暫且不說共和國的保證是否有效,即共和國承諾為巴基斯坦提供戰爭補償,並且在戰後承認巴基斯坦對蠻度境內伊斯蘭教徒聚居區的控制權,在一場全面戰爭中,巴基斯坦如果連指揮自己軍隊的權力都沒有,又如何保證自己的利益呢?

    正是知道這其中的關鍵原因,所以裴承毅對成立聯合指揮部不抱多大希望。

    相對而言,單獨成立前線指揮部更加務實。

    雖然王元慶與項鋌輝一直在強調巴基斯坦的重要性,但是在裴承毅看來,如果僅僅以軍事價值衡量,巴基斯坦的重要性並不突出,畢竟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非常有限,即便能夠擊敗蠻軍,也不可能在大規模戰爭中發揮關鍵作用。即便在其他方面,巴基斯坦的重要性也值得商榷。

    簡單的說,如果打好了,蠻度敗局已定,巴基斯坦肯定會趁火打劫;如果打輸了,蠻度還有喘息餘地,巴基斯坦就會作壁上觀。兩種情況下,共和國都不用指望巴基斯坦在戰爭中做出多大的貢獻。

    一路上,裴承毅都在思考如何成立前線指揮部,特別是前線指揮部的地點。

    伊斯蘭堡的基礎條件很優越,可是問題也很大,巴基斯坦不見得會讓共和國把前線指揮部設在自己的首都。其他地點,比如拉合爾的基礎條件也不差,只是離蠻度近了一點,安全很難保障。

    確實是個大麻煩。

    裴承毅並不反對把前線指揮部設在巴基斯坦境內,因為這是王元慶的特意安排,將對整個戰爭行動產生很大的影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