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三十章 有限衝突 文 / 閃爍

    第三十章有限衝突

    布魯德林回到華盛頓,還未來得及清點新德里之行的「戰果」,南亞局勢再次震盪。

    2月7日,新德里時間5點30分,蠻度邊防巡邏隊在康格多山以南、德讓宗以北越過中蠻實際控制線,襲擊了一支華國邊防巡邏隊,隨後蠻度邊防軍炮兵向交火地區開火,造成3名華國邊防軍戰士陣亡、8人負傷!

    戰鬥地點確實在華國實際控制線一側。

    喜馬拉雅山南坡的硝煙還未散去,華國全體代表大會以超過90%的支持率通過了得到全面修訂的《未定國界暫定法》,授予國家元首最高處置權。隨後,該法案經王元慶簽署確定,正式生效!

    這是巧合嗎?

    鬼才相信這是巧合!

    幾十年來,蠻度軍隊早不越、晚不越,偏偏在華國即將通過具有戰爭強制行為能力的新法案前幾個小時越過實際控制線,製造邊境衝突,為華國發動戰爭創造理由,肯定不是巧合,而是預謀!

    「絕對是預謀!」湯馬駟說得非常肯定,就像親眼所見一樣。「如果我沒猜錯,這是一起早有預謀的行動,策劃者肯定是華**情局。按照我們剛剛從蠻度獲得的消息,向華國巡邏隊開火的炮兵在凌晨五點左右接到了蠻度東部戰區司令部的命令,進入戰備狀態,半個小時後發生邊境衝突,前線指揮官、也是下達開火命令的巡邏隊指揮官在戰鬥中陣亡。軍情局做得很徹底,即便蠻度想進行調查,也死無對證。至於那份戰備命令,很有可能是軍情局利用掌握的蠻軍通信代碼下達的假命令。」

    「華國有蠻度軍隊的通信代碼?」

    「沒什麼好奇怪的,第四次蠻巴戰爭後,華國非常重視蠻度的情報工作。」湯馬駟冷笑了一下,說道,「別的不說,十幾年來,每天都有兩架戰略偵察機與兩架電子偵察機在中蠻東西邊境附近巡邏,搜集蠻度軍隊的部署情況與各種電磁設備的工作頻率。這樣的事情,我們也在做。如果總統需要,CIA能夠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提供蠻度軍隊的通信代碼,甚至蠻度高級指揮官的行程安排。」

    韋斯特伍德皺了下眉頭,朝布魯德林看了過去。

    國務卿聳了下肩膀,說道:「毫無疑問,湯馬駟說得沒錯,這是一次有預謀的行動。」

    「問題是,華國會製造戰爭嗎?」

    聽到國防部長杜奇威的話,幾個人都朝他看了過去。

    「有足夠的證據表明,華國沒有進行大規模軍事調動與軍事部署。」

    「如果華國提前進行軍事調動,這就不是一場由蠻度引發的戰爭了。」

    杜奇威的眉頭跳了幾下,沒有與湯馬駟爭論。

    「很明顯,華國故伎重演,想按照對付口木的模式對付蠻度。」湯馬駟冷哼一聲,似乎對杜奇威不屑一顧。「華國首先要做的就是製造開戰的理由,通過立法為元首授權,製造邊境衝突,都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有了理由,華國就會進行軍事調動,部署作戰力量。以華國的軍事實力,二十四小時之內、甚至十二小時之內就能完成戰爭準備。當然,只是一場規模與目的均有限的局部戰爭,而不是全面戰爭。在這方面,杜奇威將軍比我更有發言權,也能解釋得更加清楚。」

    韋斯特伍德笑著搖了搖頭,朝杜奇威看了過去。

    布魯德林暗自歎了口氣,湯馬駟與杜奇威算是鉚上了。一般情況下,國防部長與CIA局長應該是「合作夥伴」,不是針鋒相對的對手,因為在對外戰爭上五角大樓與蘭利中心有著共同利益。杜奇威與湯馬駟水火不容,多半與杜奇威獨特的國防觀念有關。與前面幾任國防部長相比,杜奇威更加理智,也更懂軍事。

    「確實如此,只要華國的戰爭目的有限,十二小時之內就能完成戰爭準備。」杜奇威對事不對人,沒有與湯馬駟計較。「如果華國的目的是收復藏南地區,戰爭開始後,將首先摧毀戰區附近的蠻度空中力量與戰區內的防空力量,為大規模轟炸打下基礎。如果蠻度奮起抵抗,華國很有可能擴大轟炸範圍,但是不會盲目擴大轟炸規模,將集中力量打垮蠻度空軍與防空部隊,為藏南地區的地面戰鬥提供支持。隨後,華國會出動地面部隊,很有可能是空降部隊與空中突擊部隊。只要戰爭規模有限,華國投入的兵力就非常有限。按照我的估計,華國只需要一個空降軍的三個旅就能收復藏南地區。軍事佔領成為既成事實之後,華國會迅速停止軍事行動,通過談判讓蠻度承認既成事實。」

    韋斯特伍德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有這種可能。」

    「也許,華國最擔心的不是蠻度,而是巴基斯坦。」

    布魯德林這麼一說,其他人都朝他看了過去。

    「在新德里訪問期間,我就明確感覺到,魯拉賈帕尼最擔心的是巴基斯坦。」布魯德林苦笑了一下,說道,「當時我還認為魯拉賈帕尼擔心巴基斯坦拋開華國單獨發動戰爭,現在看來,我的猜測完全錯了。真正的原因是,在華國發起收復藏南地區的戰爭之後,巴基斯坦很有可能趁火打劫,出兵攻打蠻控克什米爾地區。果真如此的話,需要擔心的不止蠻度,還有華國。」

    「你是說,這會打亂華國的戰爭計劃?」

    布魯德林點了點頭,說道:「按照杜奇威將軍與湯馬駟局長的分析,華國沒有做好大規模戰爭的準備,即便主動挑起戰爭,目的也非常有限。王元慶為什麼要這麼做?也許只是為了推動政治改革。站在王元慶的角度,此時發動一場規模有限、志在必得的戰爭不但有很多好處,還意義非凡。首先能夠通過戰爭確定新的立法體制的權威,畢竟這是一場經過法律授權的對外軍事行動。其次樹立更高的威信,讓更多的人支持政治改革。最後就是借戰爭整肅軍隊,在戰爭期間內完成政治改革的重要步驟。其中任何一個理由,都足以讓王元慶鋌而走險。顯然,王元慶要想達到目的,必須控制住戰爭規模,還要毫無懸念的獲得勝利。如果巴基斯坦在此時進來攪局,不但會使戰爭規模擴大,還有可能使華國下不了台。換句話說,魯拉賈帕尼可以承認華國佔領藏南地區的既成事實,卻無法接受巴基斯坦佔領蠻控克什米爾的軍事行動。為了保住政權,魯拉賈帕尼必須在某個方向上拚命還擊。毫無疑問,魯拉賈帕尼只能選擇西部戰場,將巴基斯坦作為主要報復對象。巴基斯坦無法全身而退,華國也就不能全身而退。到時候,王元慶該何去何從?」

    聽布魯德林分析完,杜奇威與湯馬駟都心悅誠服。

    作為韋斯特伍德的頭號幕僚,布魯德林的位置非常尷尬。如果表現得太出色,必然淡化總統作為最高抉擇者的形象。如果表現得太糟糕,又會使國務卿成為擺設。幾年下來,布魯德林拿捏得非常準確,該沉默的時候沉默、該發表意見的時候發表意見、該替總統做出決策的時候替總統做出決策,也難怪韋斯特伍德當初「三顧茅廬」,不惜降低身份、放下顏面也要把布魯德林拉入內閣。

    「既然如此,這就是一場持續時間非常短暫的地區衝突。」

    湯馬駟說完後,韋斯特伍德沒有急著表態,而是朝杜奇威看了過去。

    杜奇威點了點頭,說道:「華國必須速戰速決,我們根本沒有做好準備,即便想進行軍事干預,恐怕也來不及調整兵力。衝突時間最多一周,除非華國打算幫助巴基斯坦佔領蠻控克什米爾地區,不然華國不會擴大打擊範圍。一周之內,我們能夠做的事情非常有限,甚至不足以幫助蠻度制訂作戰計劃。」

    「也就是說,我們已經來不及採取行動了?」

    杜奇威沒有否認,因為他也不希望美國捲入華國與蠻度的軍事衝突。

    韋斯特伍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朝布魯德林看了過去。

    「如果華國的戰爭目的有限,我們最好持觀望態度。」布魯德林停頓了一下,說道,「蠻度肯定會輸掉戰爭,但是不會輸得太慘。讓蠻度吃點苦頭,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至少能夠讓蠻度下定與華國對抗的決心。」

    「沒有藏南問題的影響,蠻度會與華國對抗嗎?」

    「沒有藏南問題,還有克什米爾問題與蠻度核問題。簡單的說,只要蠻度不打算放棄成為世界大國的野心,華國就不會善罷甘休。魯拉賈帕尼非常清楚這一點,與我會晤的時候還明確提了出來,不然不會與我們簽署意向協議。」

    杜奇威歎了口氣,表示明白布魯德林的意思。

    「既然只能持觀望態度,就要做好基礎工作,至少讓蠻度相信我們不會拋棄蠻度。」韋斯特伍德對杜奇威說道,「國防部要盡快做好調整,即便只是做做樣子,也要做到位,做出點名堂來。」

    「沒問題,我馬上回去部署。」

    韋斯特伍德點了點頭,讓布魯德林送杜奇威離開書房。

    支走杜奇威,因為接下來的話題不需要國防部長參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