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二十七章 權宜之計 文 / 閃爍

    第二十七章權宜之計

    布魯德林帶著滿意的結果返回華盛頓,巴基斯坦駐華大使也帶著新的收穫回國述職。

    圍繞南亞衝突,共和國與美國的戰略博弈達到第一個**。

    從新德里到華盛頓,布魯德林乘坐的專機需要飛行10個小時。軍情局用了不到4個小時就獲得了蠻美「秘密交易」的詳細情報。也就是說,布魯德林乘坐的專機還未到達地中海上空,李存勳就將最新報告送到了王元慶手上。

    緊急會議在元首府召開,由李存勳介紹情況。

    情報非常詳細,連王元慶都有點驚訝。

    按照布魯德林與魯拉賈帕尼達成的「意向協議」,在蠻度正式加入由美國發起的「新能源國際合作組織」之後,只需要按照該組織的基本要求,在2050年之前分階段逐步拆除裂變式核電站,建造由美國研製的可控聚變核電站(美國的能源集團因此獲得蠻度電力供應市場49%的份額),在「全面核裁軍談判」中跟美國採取步調一致的談判政策,就能獲得美國的全面技術支援。

    雖然「新能源國際合作組織」不是正規意義上的政治軍事同盟組織,但是其作用已經超越了政治軍事同盟層面,是更高層次的國家間戰略同盟組織。蠻度加入前,該組織的只有17個成員國,即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馬、牙買加、海地、多米尼加、巴哈馬、洪都拉斯、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挪威與菲律賓,主要成員國只有5個,即美國、加拿大、墨西哥、英國與澳大利亞(與一般成員國相比,主要成員國的最大優勢就是參與了新能源的研製與開發工作,享有新能源的優先使用權)。因為「新能源國際合作組織」與「全面核裁軍談判」密切相關,所以該組織成員國必須在外交政策上高度一致。因為「新能源國際合作組織」的主要目的是用更加先進的可控聚變核電站全面取代已經落後的裂變核電站,所以美國必須為擁有核武器與核技術的國家提供戰略安全保障。因為新能源技術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基本實力與發展前景,所以該組織成員國必須具有高度統一的政治意識形態。

    由此可見,「新能源國際合作組織」就是由美國主導的國家間全面同盟。

    當初,美國拉攏幾個主要成員國成立「新能源國際合作組織」的目的有三個,一是對抗由「技術換產品框架協議」形成的以共和國為核心的國家集團,二是逐步取代因為歐洲政治一體化與軍事一體化而被嚴重削弱的「北約集團」,三是在「全面核裁軍談判」中拉攏更多的國家。

    能夠加入「新能源國際合作組織」,表明美國承認了蠻度的國際地位。

    雖然蠻度沒能立即成為「主要成員國」,但是蠻度作為有核國家,即便蠻度能夠為新能源技術做出的貢獻非常有限,以蠻度的核實力,只要擺平另外4個主要成員國,就能成為該組織的第六個主要成員國,獲得僅次於美國與英國的地位。

    可是,蠻度為此付出的代價極為高昂。

    「新能源國際合作組織」正式成立之前,美國就向蠻度發出了「邀請」,表示只要蠻度加入該組織,不但是創始成員國,還是主要成員國,給予蠻度極高的地位。為此,美國還暗示蠻度,巴基斯坦已經與華國簽署「雙邊協議」,加入「技術換產品框架協議組織」,華國必然在「全面核裁軍談判」中向蠻度施加壓力,如果蠻度不能背靠大山,將在未來的國際局勢中全面被動。事實確實如此,「全面核裁軍」升級到談判階段之後,華國主要對付的就是不肯做出任何承諾的蠻度。

    當時,蠻度沒有接受美國的邀請,原因也不複雜。

    魯拉賈帕尼很清楚「新能源國際合作組織」的性質,明白美國的用心。如果蠻度加入該組織,就將失去獨立發展的地位,成為任由美國擺佈的玩偶。更重要的是,口木戰爭剛剛結束,戰後重建工作全面展開。在魯拉賈帕尼看來,蠻度保持獨立地位,不但能夠在美國與華國中左右逢源,還能利用口木重建大賺一筆。

    不管蠻度有沒有在口木重建中賺得盆滿缽滿,至少蠻度沒有過早與華國翻臉。

    時過境遷,隨著南亞局勢驟然轉變,魯拉賈帕尼的政策也隨之發生變動。

    蠻度在此時加入「新能源國際合作組織」,既是不得已而為,又是不得不為。

    為此,蠻度必須在政治上與美國高度一致,在外交上聽從美國的指揮,在技術上完全依賴美國,還得丟掉一半的國內電力供應市場。這個代價,不可謂不大。政治上與美國綁在一起,蠻度必須為美國利益而戰。外交上與美國同呼同吸,蠻度再也無法用靈活的外交政策左右逢源。技術上完全依靠美國,將徹底閹割蠻度的民族高端產業。更重要的是,隨著電力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丟掉電力供應市場,等於丟掉了最大的「資本市場」。換句話說,蠻度能夠借此擺脫對華國的經濟依賴,卻將淪落為美國的附庸。從依賴到附庸,不是進步,而是退步!

    按照最樂觀的估計,5年之後,當美國研製的可控聚變核電站正式投入使用之後,蠻度將在15年之內喪失獨立發展能力,將國家命脈交給遠在地球另外一邊的美國資本家。到時候,近20億蠻度人的日常生活將掌握在美國能源利益集團手中!

    從長遠看,這是一個高昂到任何民族都無法承受的代價。

    退一萬步,即便依靠美國的幫助,蠻度能夠守住克什米爾、能夠保住藏南地區,甚至能夠與美國一同擊敗華國,使華國淪落為三流國家,再也無法對蠻度構成威脅,因為蠻度的命脈掌握在美國手中,蠻度也將永遠失去成為世界大國的機會!

    用整個民族的未來換來的,只是蠻度的一時之快。

    蠻度需要的,正是美國的全面技術援助。

    工業方面,美國將向蠻度提供包括復合蓄電池(8級及以下)的製造技術(因為美國的復合蓄電池由聯邦政府斥資開發,所以專利權掌握在美國聯邦政府手中,不受美國能源集團的限制)、超導電動機、新型複合材料、特種合金、神經網絡計算機系統(該系統的絕大部分關鍵技術也由美國聯邦政府斥資開發)、可控聚變反應堆、航空發動機、艦艇與船舶等幾乎囊括了所有高端產業的上百項基礎尖端技術,幫助蠻度提升產業結構,使蠻度在20年內成為足以與華國抗衡的高端製造國。

    農業方面,美國將向蠻度提供包括復合配方化肥(部分屬於工業領域)、數十種高產轉基因農作物(主要是大豆、玉米、小麥、水稻、甘蔗、土豆等糧食作物)、電動農具(部分屬於工業領域)等數百項先進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經驗,從根本上解決17億蠻度人的吃飯問題。更重要的是,在2035年(美國向蠻度提供先進技術的最後期限)之前,美國每年為蠻度提供當年蠻度從美國購買糧食總量25%到50%的補貼性資金,也就是拿美國納稅人的錢養活數億蠻度人!

    軍事方面,美國不但答應擴大無償援助範圍,在2035年之前每年為蠻度提供數百億美元的「安全保障資金」,還答應幫助蠻度建立現代軍事工業體系,向蠻度提供包括地面主戰武器平台、大型戰艦與先進潛艇、未來戰鬥機與無人機、戰術垂直空運平台等各種美軍剛剛裝備、甚至還沒有開始裝備的先進武器的生產線與生產技術,幫助蠻度培養能夠熟練使用這些先進武器的技術軍人,以及掌握生產技術的工人。按照美國的承諾,僅在2031年,就將向蠻度派遣1500名軍事教官。

    三個方面,全都針對蠻度最關心與最迫切的需求!

    顯然,美國不會做虧本買賣。只要蠻度加入「新能源國際合作組織」,就將淪落為美國的附庸,隨著美國掌握蠻度命脈,不管蠻度有多強大都得受美國擺佈。更重要的是,美國的技術援助從2035年持續到2050年,15年的時間,足夠使現有的技術變得落後,足夠讓美國完成下一輪技術飛躍。也就是說,美國承諾提供給蠻度的先進技術,到2050年時是否先進,還是個未知數。按照美國的一貫作風,蠻度最後很有可能竹籃打水,在交出一切籌碼之後,仍然無法獲得想要的東西。

    這一點,共和國算得上深有感觸。

    「協議內容非常全面,但是存在一個致命問題。」說到最後,李存勳也是口乾舌燥,喝了兩口水,說道,「這只是雙方政府的意向協議,即便簽署正式協議,按照裝兩國的法律,還要經過國會審批。這份協議現在沒有任何價值,不管是蠻度國會還是美國國會,只要一方否決,協議都將成為一紙空文。」

    參會人員都皺起了眉頭,似乎沒有反應過來。

    王元慶冷冷一笑,好像等的就是李存勳這句話。

    讓李存勳坐下後,王元慶敲了敲桌子,引來了眾人的目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