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十二章 艱難抉擇 文 / 閃爍

    第十二章艱難抉擇

    面對威脅,王元慶不是一味的強硬。

    2028年底,利用「華國-南亞經濟共同體首腦會議」在科倫坡舉行的機會,王元慶與魯拉賈帕尼進行了非正式會晤,向蠻度總理提出了改善兩國關係、促進兩國經貿往來、共同維護南亞秩序的設想與提議。

    事實證明,一個被野心控制的政治家比任何敵人都可怕。

    魯拉賈帕尼不但沒有對王元慶的提議做出任何承諾,反而在「首腦會議」結束後不到2個月,也就是2029年初秘密支持泰米爾人,引燃了斯里蘭卡內戰。

    斯里蘭卡內戰不是沒有打過,而是打得非常慘烈。

    作為一個由兩個主要民族構成的國家,從斯里蘭卡獨立的那一天開始,佔人口主體的僧伽羅人就與佔人口10%左右的泰米爾人爆發了內戰,泰米爾人希望獨立或者獲得更多的自治權,僧伽羅人卻堅決反對泰米爾人聚居的西北地區獨立。內戰持續到2009年,斯里蘭卡政府才擊敗了「泰米爾猛虎軍」,打贏了內戰。這場跨越2個世紀的內戰,也是人類近代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內戰之一。因為僧伽羅人與泰米爾人都以驍勇善戰聞名,早在英國殖民時期,僧伽羅人與泰米爾人就在英國殖民地軍隊中服役,以不畏犧牲、英勇好戰出名。兩個民族的內戰幾乎拖垮了斯里蘭卡,也使這座被稱為「大英帝國王冠上的珍珠」的蠻度洋島國上的1000多萬人民飽受戰亂之苦。

    第四次蠻巴戰爭後,斯里蘭卡加入「華國-南亞經濟共同體」。

    受國家利益驅使,紀佑國與趙潤東都非常重視與斯里蘭卡的關係,不但在經濟上給予斯里蘭卡極大的幫助,為斯里蘭卡建立起了面向共和國廣闊市場的工業體系,還在政治與軍事上給予斯里蘭卡等同於「盟國」的地位,為斯里蘭卡建立起了一支種類齊全、戰鬥力強悍的軍事力量。

    別的不說,2030年之前共和國總共為斯里蘭卡提供了價值400億元的武器裝備。

    如果按照斯里蘭卡的國防預算進行計算,共和國免費贈送給斯里蘭卡的武器裝備超過了其30年的軍購經費總額。

    蠻度在斯里蘭卡做文章,王元慶肯定不會手軟。

    在不希望主動挑起衝突的情況下,共和國對付蠻度的戰略就是「全方位圍剿」。斯里蘭卡是蠻度南面最重要的國家,共和國無論如何也不會讓蠻度恣意妄為。

    2029年底,斯里蘭卡正式與共和國簽署《友好互助條約》,成為共和國的盟國。

    次年初,第一支共和國陸戰隊到達斯里蘭卡,除了負責修建亭克馬裡綜合軍事基地之外,還幫助培訓斯里蘭卡政府軍,甚至有部分陸戰隊參加了平叛作戰行動。

    斯里蘭卡的戰火還未熄滅,南亞次大陸上的矛盾就點燃了。

    2029年3月,魯拉賈帕尼宣佈向克什米爾南部地區增兵5萬,加強實際控制能力。

    雖然蠻度以「打擊極端主義組織」為名增兵,但是意圖明顯指向巴基斯坦。在共和國的支持下,巴基斯坦立即宣佈向克什米爾北部地區增兵3萬,讓進駐克什米爾地區的所有作戰部隊進入戰備狀態。

    一時之間,似乎將再次爆發蠻巴戰爭。

    毫無疑問,在2029年初,蠻度沒有實力戰勝巴基斯坦。按照外界預測,就算共和國不會介入,蠻度也沒有把握擊敗巴基斯坦。爆發戰爭,對蠻度沒有任何好處。事實證明,蠻度的舉動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試探巴基斯坦與共和國的底線,不是故意挑起戰爭。隨著巴基斯坦宣佈增兵,魯拉賈帕尼不但讓蠻度外長緊急訪問伊斯蘭堡,還跟王元慶通了熱線電話,表示蠻度無意製造新的衝突,只是為了打擊對蠻度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極端組織,邀請共和國與巴基斯坦一同參加軍事行動。

    主動退讓,不等於澆滅了蠻度的野心。

    克什米爾的局勢緩和下來之後,蠻度展開「積極外交」,不但趁此機會提出與巴基斯坦談判解決克什米爾爭端,從根本上結束長達數十年的蠻巴矛盾,還主動向共和國提出恢復藏南問題談判,努力以談判解決爭端。

    面對蠻度的「積極外交」,王元慶不可能不做表示。

    2029年7月,「中蠻邊境爭端談判」在莫斯科舉行。因為雙方的分歧太大,所以談判持續了1年多,仍然沒有取得多大進展。只是雙方都不希望讓談判變成戰爭,所以也就沒有在談判桌上表現得咄咄逼人。

    2029年12月,在歐盟的撮合下,「蠻巴克什米爾爭端談判」在巴黎召開。

    與「中蠻邊境爭端談判」一樣,蠻巴之間的談判也沒有能夠取得多大進展。

    到此,蠻度的戰略已經大白於天下。

    魯拉賈帕尼深知蠻度不是共和國的對手,甚至不是巴基斯坦的對手。即便按照最樂觀的估計,蠻度也要到2035年之後才擁有全面壓倒巴基斯坦的軍事優勢,至少要到2040年才有資格在軍事上向共和國叫板。既然打不贏,蠻度就得想方設法的避免戰爭。因為與美國秘密結盟,蠻巴矛盾與中蠻矛盾遲早會爆發。王元慶在解決口木問題上如此極端,誰能保證不會在蠻度全面崛起之前打垮蠻度?魯拉賈帕尼採取的戰略並不複雜:先激化矛盾,再主動退讓,利用國際社會向巴基斯坦與共和國施加壓力,迫使巴基斯坦與共和國同意進行談判。只要談判沒有破裂,巴基斯坦與共和國就沒有理由向蠻度宣戰,更不可能在國際大形勢走好的情況下發動戰爭。

    簡單說來,蠻度在利用談判獲得國家發展壯大所需的寶貴時間。

    如果說王元慶看不出蠻度的意圖,肯定沒人相信。

    從2029年底開始,共和國的對蠻政策發生了重大轉變。

    首先是經貿上的轉變。在世界各國陸續降低貿易門檻的情況下,共和國卻對蠻度發起了「貿易戰」。此舉不是為了打擊蠻度,而是讓共和國的經濟做好戰爭準備。大量蠻度商品流入共和國,既讓蠻度不得不依靠共和國市場,又讓共和國民眾不得不依靠蠻度產品。別的不說,按照2028年共和國政府公佈的數據,蠻度生產的紡織品、鞋類、鋼管、輪胎、日用化工品、初級電子產品等商品在共和國市場上的佔有率在20%到35%之間,如果與蠻度開戰,不但蠻度要受到影響,共和國也要受到影響。如此一來,必須盡快轉移進口對象,讓周邊其他國家的商品取代蠻度商品,使共和國不再依靠蠻度的初級工業產品。

    其次是外交上的轉變。2030年初,王元慶對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與斯里蘭卡等南亞四國進行了正式國事訪問,隨後宗應仁對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蠻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四國進行正式訪問,顧衛民則對伊朗、阿富汗、伊拉克、阿曼、也門與阿聯酋等六國進行正式訪問,開展了「攻勢外交」。此輪外交的主要目的就是對蠻度實施「戰略圍剿」,拉攏蠻度周邊國家,孤立蠻度。

    最後是軍事上的轉變。2030年初,結束對南亞四國的國事訪問之後,王元慶回到共和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批准由國防部與總參謀部聯名提交的「軍事改革藍皮書」,不但批准提前進行裝備換新計劃,還將2030年度的國防預算由最初計劃的21400億元提高到24500億元,同比增長11%,達到口木戰爭之後的最快增長速度。如果算上沒有列入國防預算的其他相關經費,2030年的實際國防支出超過3萬億!

    別說政治家,就連普通人都知道,共和國已經對蠻度非常「不耐煩」了。

    按照外界估計,王元慶遲早會對蠻度「開刀」。西方新聞媒體認為,王元慶很有可能在2032年之前,也就是共和國換屆選舉之前對付蠻度,從而為繼續執政打下基礎。其他國家的新聞媒體則認為,王元慶不可能在2032年之前對付蠻度,因為共和國的政治改革正在關鍵時刻,王元慶沒有任何理由讓一場不太緊迫的對外戰爭影響到共和國的政治改革,對共和國的未來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不管怎麼說,王元慶對蠻度確實很不耐煩。

    2030年7月,「莫斯科談判」暫時休會。直到11月,共和國談判代表團才在俄羅斯的全力促成下返回談判會場。

    此舉,正是王元慶表達「不滿」的直接方式。

    談判破裂,戰爭就會到來,魯拉賈帕尼不可能不清楚這個信號的含義。

    雖然蠻度在談判重啟之後做出了一些讓步,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蠻度仍然不肯就藏南地區的主權問題與共和國進行直接磋商,也就不打算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仍然在談判桌上爭取時間。

    走到這一步,所有人都認為,戰爭只是遲早的事情。

    問題是,王元慶希望在這個時候與蠻度打一場大規模戰爭嗎?

    國力不是問題,口木戰爭全面停火後,共和國國務院做了詳細統計,確定戰爭的實際消耗遠遠低於最初估計,國家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真正讓王元慶擔心的是戰爭對政治改革造成的影響!

    王元慶能夠在這個時候放下政治改革,將重點轉向國外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