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八十六章 海軍在行動 文 / 閃爍

    第八十六章海軍在行動

    口木再次對共和國發動核襲擊,加快了國際社會的分化。

    25日,國際輿論明顯分成兩派,一邊是嚴厲指責共和國、認為是共和國挑起戰爭與擴大戰爭的西方國家集團,一邊則是支持共和國、認為口木悍然發動戰爭與悍然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的「親華國家」集團。

    隨著共和國的新聞媒體報道攜帶核武器的口木戰鬥機妄圖對共和國東部地區國際性大城市進行戰略轟炸的消息,正在為如何拯救1億4000萬口木人而爭論不休的聯合國大會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

    美國東部時間24日晚上,在聯合國緊急大會上,以朝鮮、老撾、越南、巴基斯坦、尼泊爾、伊朗、敘利亞、利比亞、也門、阿根廷等國為首的「八十七國集團」發起提議,要求對口木實施嚴格的戰略制裁,禁止向口木輸出一切可以用於戰爭的設備物資,授權共和國對口木進行戰略封鎖。

    這一提議立即遭到西方國家集團的堅決反對。

    因為聯合國大會不具備決定國際重大事務的能力,所以八十七國集團的提議與西方國家集團的反對沒有多大意義。

    就在聯合國爭論不休的時候,口木在海牙向國際軍事法庭提起戰爭訴訟。

    此時,關於誰引發戰爭,以及誰擴大戰爭的爭論,成為世界各國的焦點話題。

    共和國拿出了足夠多的證據,證明口木首先出兵侵略明珠島。雖然大陸與明珠島並未實現統一,但是全球絕大部分國家都承認明珠島是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共和國的特殊行政區,因此共和國有權利捍衛明珠島,也有權利對侵略明珠島的口木發動反擊戰。口木卻無法拿出共和國首先入侵口木的證據,也就無法擺脫髮動戰爭的罪名。

    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誰發起戰爭,誰就為戰爭承擔責任!

    只是西方國家集團看重的並不是誰發起戰爭,而是誰擴大戰爭。

    在西方國家集團看來,共和國首先轟炸口木的導彈基地與核設施、擊沉口木的戰略核潛艇,都是對口木的戰略打擊。雖然共和國有權捍衛明珠島,但是在殲滅了侵略明珠島的日軍之後,共和國沒有理由擴大戰爭,更沒有理由對口木進行戰略打擊。

    由此,西方國家集團認為,正是共和國擴大打擊範圍,才導致戰爭全面爆發。

    隨後口木進行戰略反擊,也是為了捍衛國家利益。共和國轟炸口木的民用核設施,可以看成是對口木戰略反擊的再反擊。

    站在不同的立場,肯定有不同的觀點。

    到25日,全球200多個國家,基本上分成了3個陣營。

    一是以美國為首,支持口木、譴責共和國的西方國家集團。二是以朝鮮、巴基斯坦等國為首,支持共和國、譴責口木的八十七國集團,三是俄羅斯、巴西、南非等國為代表,保持中立立場的國家。

    雖然前兩者之間的爭論非常激烈,但是絕大部分國家都持中立態度。

    主要是受「口木戰爭」影響的國家並不多,大部分中立國不想得罪共和國,也不想得罪西方國家,只能保持中立。如同俄羅斯這樣的國家,則多少帶有觀望態度,在局勢進一步明朗之前,不會明確支持哪一方。

    爭論持續不休,實質性工作卻得落實。

    莫斯科時間25日上午,共和國與蠻度代表團再次對藏南問題進行磋商。

    雖然談判沒有取得多大進展,但是雙方均表示應該盡量維持地區穩定,避免因為藏南問題導致兩國關係倒退。

    布魯塞爾時間25日上午,歐盟召開全體會議。

    經過數個小時的辯論,在英法德意西等國的推動下,其他歐盟成員國最終同意向口木提供包括放輻射設施、治療放射性疾病藥物在內的人道主義援助,卻沒有對接納口木難民的問題進行任何實質性討論。

    會後,歐盟代表飛赴華盛頓。

    在美國的主導下,由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新西蘭與歐盟32國組成的「三十七國集團」正式對口木難民問題進行磋商。

    第一輪談判中,所有國家都承諾提供必要的援助,比如派遣船隻接送口木難民。

    關鍵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承諾接受口木難民。按照口木外務大臣北山志川提交的報告,口木需要向其他國家轉移8500萬國民,其中絕大部分是老人、兒童與婦女。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8500萬口木人絕對不是小問題。

    不說別的,哪怕養8500萬頭豬,一年都得花費近千億美元。因為大部分需要轉移的口木難民來自遭到放射性污染的地區,所以還得解決這些人的醫療救助問題。

    談到最後,只有新西蘭承諾接納5萬名口木兒童。

    這不是「義務承諾」,做出承諾的同時,新西蘭也開出了極為高昂的條件,比如由「三十七國集團」為這些口木兒童提供醫療救治援助。

    被口木抱以重望的澳大利亞與加拿大仍然沒有任何表示。

    由此可見,口口聲聲喊著「人道主義」的西方國家,也是「偽人道主義」。1億4000萬口木人即將完蛋的時候,西方國家卻在自身利益的驅動下見死不救。如果西方國家正是把人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文明社會」,會如此絕情嗎?別的不說,美國有足夠的能力容納數千萬口木人,也有足夠的實力幫助口木人,卻沒在接納口木難民的問題上鬆口,甚至沒對資金援助做出正式承諾。參加談判的西方國家代表都承認口木難民問題的嚴重性與緊迫性,卻不肯做出任何實質性的貢獻。就連做出承諾的新西蘭也開出了其他國家難以接受的條件,使得5萬名口木兒童前往新西蘭避難的希望變得非常渺茫!

    華盛頓上演的鬧劇,足以證明西方國家的偽善本質。

    當然,戰爭不會因此停止。在國際社會無法阻止戰爭的情況下,交戰雙方仍然在戰場上殊死拚殺。

    北京時間25日下午,第一批運輸機群到達明珠島宜蘭空軍基地。

    隨著海軍陸戰隊在明珠島市上岸,島內平叛戰爭接近尾聲。逃到高雄的政變軍隊與偽政權領導人只有一個選擇:向南下的共和國海軍陸戰隊繳械投降,爭取寬大處理。

    按照總參謀部的部署,空軍將轟炸琉球群島的任務交給了海軍航空兵。

    傍晚前,第一支海軍航空兵的遠程制空戰鬥機部隊進駐宜蘭,在當天晚上起飛前往琉球群島南部空域執行戰鬥巡邏任務。

    此時,在明珠島東部海域徘徊的航母戰鬥群已經向東北方向航行了數百海里。

    收到作戰命令後,林嘯雷沒有離開海軍司令部,而是將航母戰鬥群的指揮權移交給了東海艦隊司令幕青雲中將,任命南海艦隊司令竇海鯤中將為航母戰鬥群參謀長,華劍鋒少將為航母戰鬥群副參謀長,朱榮輝准將為航母戰鬥群作戰參謀,後方指揮工作則由海軍參謀長張韋昌上將負責。

    雖然林嘯雷很想到前線指揮戰鬥,但是作為海軍司令,還有更重要的工作由他負責。

    在安排航母戰鬥群指揮體系的時候,林嘯雷也費了不少的心思。

    按理說,作為潛艇部隊司令官的華劍鋒不應該到前線去,而是應該留在後方專門負責潛艇部隊的作戰行動。幕青雲的資歷也不見得比竇海鯤高多少,航母戰鬥群內的2艘「華夏」級航母來自南海艦隊,只有「華夏」號隸屬於東海艦隊,應該由竇海鯤擔任戰鬥群司令,幕青雲擔任參謀長。

    林嘯雷不是那種喜歡與手下商量的海軍司令,安排人員的時候,他沒有考慮太多。

    不管怎麼說,這肯定是共和國海軍最強大的指揮陣容。

    為了協調各參戰部隊,林嘯雷不但把潛艇部隊司令華劍鋒與海軍航空兵參謀長朱榮輝派到了前線去,還在航母戰鬥群內設置了「前線最高指揮部」。

    還好,「華夏」號上有足夠的空間,能夠容納上百名參謀人員。設計建造的時候,「華夏」級航母均按照艦隊旗艦的標準,配備了完善的艦隊指揮設施。除了沒有與潛艇進行通信聯絡的超長波電台之外,其他設備一應俱全。

    華劍鋒與朱榮輝在25日夜間乘坐艦載運輸機到達「華夏」號航母。

    艦隊裡的氣氛比較緊張,兩人趕往艦隊司令部的時候,發現航母上的官兵都有點「神經質」。這也難怪,半島戰爭後,「華夏」號航母建成時服役的很多官兵在第二次軍事改革之前退役,海軍招募了不少新兵。這個問題很快就能得到解決,因為在第二次軍事改革中明確了海軍的「技術軍種」地位,提到了海軍官兵的待遇,延長了海軍官兵的服役期限。如果願意,任何一名海軍官兵都能將服役當做終生職業。

    華劍鋒與朱榮輝來到司令部的時候,發現幕青雲與竇海鯤正在商討作戰行動。

    兩名中將的神色都有點緊張,搞得司令部內的幾十名參謀也很緊張。雖然離口木領海還有數千千米,但是華劍鋒與朱榮輝都感受到了大戰在即的氣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