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八十章 扯皮 文 / 閃爍

    第八十章扯皮

    10月24日上午,激戰30個小時後,交戰雙方暫時偃旗息鼓。

    與美國國務卿布魯德林第二次會晤後,口木外務大臣北山志川前往紐約,參加聯合國緊急大會。因為口木不是安理會輪值國,所以無權在安理會召開會議。

    遵照總統的指示,CIA將得到確認的情報透露給了美國的各大新聞媒體。

    出人意料的是,首先對共和國轟炸口木核設施進行報道的不是美國的新聞媒體,而是共和國的新聞媒體。

    從24日清晨開始,共和國數家電視台調整節目安排,全面報道對日戰爭。

    除了宣佈在開戰後擊沉口木戰略核潛艇、摧毀口木核武器與導彈基地、成功攔截口木的戰略彈道導彈之外,共和國的新聞媒體重點報道了針對口木核設施的轟炸行動。只是報道有輕重之別,共和國的新聞媒體重點報道了口木以「民用」為名,秘密發展核力量、從世界各國進口核原料、建造增殖反應堆、修建重水工廠、以科研為名建設核武器實驗室等等與軍事有關的消息。在其他方面,共和國的新聞媒體只簡要報道了轟炸目標的數量與交戰中的損失情況。

    不得不承認,現代信息資訊網絡太發達了。

    CNN等美國電視台還沒來得及發佈更加詳細的消息,網絡上就出現了針對共和國新聞媒體公佈消息的全面分析。

    只有一點,就能說明共和國轟炸了口木的民用核設施。

    總共摧毀252個目標,而口木的軍用核設施不會超過50個。也就是說,還有200餘個目標與軍事用途完全無關。好事的網民甚至搜集到了口木民用核電站、即安裝輕水反應堆與可控聚變反應堆核電站的數量,證明共和國的轟炸行動不但針對軍事目標,還針對口木的民用目標。

    風頭一起,網絡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言論。

    某個好事網民設法搞到了口木民用核電站的分佈圖,並且根據共和國公佈的轟炸情況做出了全面分析。按照其得出的結論,如果共和國公佈的消息完全真實,口木的所有核設施均被徹底摧毀,大約75%的口木國土將遭到嚴重的放射性污染。因為絕大部分核電站建在大城市或者主要河流附近,所以至少有1億2000萬口木人受到威脅。如果口木政府不能及時進行疏散,絕大部分口木人只剩下不到5年的壽命!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軍情局與CIA得出的分析結論與之相差不大。

    問題是,口木有能力疏散1億2000萬國民嗎?就算有能力將污染地區的國民轉移到沒有受到污染的地區,剩餘35%的國土也無法容納1億4000萬口木人。

    聯合國大會緊急會議上,北山志川在強烈譴責華國襲擊口木民用核設施之後,向所有國家提出,希望能夠為口木提供包括防輻射設施在內的人道主義援助物資,並且希望某些國家能夠暫時接納口木的戰爭難民。

    辯論中,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耿忠明明確提出,口木首先使用攜帶有核彈頭的戰略彈道導彈對共和國發動襲擊,構成了實質性的戰略核打擊,共和國沒有針鋒相對的進行戰略核報復,已經算得上仁至義盡。從口木秘密研製核武器開始,共和國就一再要求口木本著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原則,盡快全面銷毀與放棄核武器,口木卻對此置若罔聞,數年間不但沒有採取任何實質性的行動,還在談判中表現得咄咄逼人。在遭到侵略的情況下,共和國被迫發動侵略反擊戰。因為口木從未公佈其軍用核設施的詳細情況,也從未准許包括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內的國際組織對其核設施進行核查,所以共和國只能針對口木的所有核設施進行毀滅性打擊。共和國的打擊行動,既出於自身安全與侵略反擊的考慮,又是為了維護人類世界的共同利益。

    聯合國本來就是扯皮的地方,所以再緊急的會議也無法解決問題。

    討論數個小時,最終只通過了為口木提供包括用來治療放射性疾病藥物在內的人道主義物資的建議性提案。也就是說,沒有國家承諾為口木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只是在道義上支持為口木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大會後,北山志川開始與各個主要國家代表進行走馬觀花式的會晤協商。

    北山志川的積極行動表明,口木國內的核污染已經非常嚴重,必須盡快得到解決。

    直到這個時候,以CNN為首的西方新聞媒體才開始對「口木戰爭」進行深入報道。

    美國東部時間24日凌晨,在美國的提議下,聯合國安理會召開閉門會議,協商「口木戰爭」產生的問題。

    毋庸置疑,這又是一次扯皮會議。

    美國代表強烈譴責華國在戰爭中使用「非人道主義」手段,嚴重危害到了與戰爭無關的無辜平民,要求華國為此承擔全部責任。華國代表做出強烈回應,提出美國縱容「口木核問題」是導致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

    兩個大國都有否決權,磋商不會產生任何實質性成果。

    雖然安理會沒有承認華國發動「侵略反擊戰」的合法性,但是也沒有否認華國擁有進行戰略反擊的權利。

    政治家與外交家在聯合國總部扯皮的時候,戰場周邊的國家已經展開積極行動。

    因為共和國空軍在戰爭的第一天轟炸了口木的交通基礎設施,而口木又是一個多山多河流的國家,所以在交通主幹線上的橋樑與隧道被炸毀的情況下,很難及時對受到污染最嚴重的本州島與九州島上的民眾進行戰時疏散。口木政府能夠做的,只是派出防核輻射特別部隊前往各地,確認放射性污染的程度,盡量讓民眾前往未受到污染、或者污染尚不嚴重的區域,向嚴重污染地區的民眾發放用來防輻射服與用來治療放射性疾病的藥物。因為防輻射服的數量非常有限,治療放射性疾病的藥物屬於「戰略儲備物資」,儲備量非常有限,所以口木政府的救援工作並不順利。更嚴重的是,很多未遭到污染、或者污染不太嚴重的地區都是交通不便的山地與森林,如果進行戰時疏散,很難為數以百萬計的「戰爭難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口木在進行戰時疏散,朝鮮也在進行戰時疏散。

    雖然朝鮮的物資更加匱乏,甚至沒有儲備用來治療放射性污染的藥物,但是在共和國的全力支持下,朝鮮政府仍然及時向南部地區的民眾下達了疏散命令,並且組織人員與交通工具,首先將老人與兒童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北部地區。

    俄羅斯的行動也很積極。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俄羅斯政府向遠東地區下達了緊急命令。直到俄羅斯的氣象部門確認瀰漫在口木上空的放射性雲層不會飄過口木海,落到俄羅斯遠東地區之後,俄羅斯政府才降低了警備等級,開始安撫惶惶不可終日的民眾。

    美國東部時間24日中午,應美國政府邀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亞、加拿大、墨西哥等國駐美大使齊聚白宮,與美國總統、國務卿,以及口木外務大臣商討「口木民眾救援行動」。

    如何拯救上億口木人,成為西方國家的當務之急。

    問題是,這麼多國家在一起,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打算,不可能所有國家都「大公無私」,更不可能為了不相干的口木人放棄本國人民的利益。

    不說別的,在拯救口木人的問題上,澳大利亞與加拿大的態度就很曖昧。

    如果西方國家達成一致意見,最有可能接納口木難民的就是國土廣袤、人口稀少的澳大利亞與加拿大。對只有2000餘萬人口的澳大利亞與只有3000多萬人口的加拿大來說,如果同意接納上億口木難民,澳大利亞還是澳大利亞、加拿大還是加拿大嗎?別說澳大利亞與加拿大的國民不會同意,兩國政治家也不會同意。

    會議上,美國與歐洲國家都在向澳大利亞施壓。

    澳大利亞距離口木最近,而且自然條件最為優越。更重要的是,在美國的戰略規劃中,加拿大是不能捨棄的盟友。歐洲國家更是無能為力,因為眾多歐洲國家都是地稀人多,根本不可能容納多少口木人。

    與聯合國大會一樣,這又是一次扯皮會議。

    雖然美國承諾為澳大利亞提供至少1萬億美元的援助,歐洲各國也承諾為澳大利亞提供同等金額的援助,連墨西哥都承諾為此買單,但是澳大利亞大使的態度很明確,責任不可能由澳大利亞單獨承擔,澳大利亞也沒有這個義務。

    爭論到最後,各國都承認,必須盡快拯救處於滅亡邊緣的大和民族。

    在美國總統的撮合下,最終各國代表都同意採用「配額」的方式接納口木難民。

    同意歸同意,如何實施卻是誰也決定不了的事情。

    不說別的,美國應該接納多少,澳大利亞應該接納多少,加拿大應該接納多少,其他國家應該接納多少?

    美國不願意背負擔,澳大利亞也不願意背負擔,加拿大等國也不例外。

    在北山志川面前,10多個國家的代表爭論不休,就是沒有爭出一個結果來。

    會議最後沒有得出任何實質性的方案,只是各國均同意召開級別更高的正式會議,商討解決口木難民問題。

    這個問題有可能得到解決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