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七十七章 退守固本 文 / 閃爍

    第七十七章退守固本

    李存勳趕往元首府的時候,地球對面,布魯德林走進了白宮橢圓形書房。

    美國政府沒有外交部門,由國務卿負責外交工作。口木外務大臣北山志川來訪,按照外交禮儀,應該由布魯德林與其會晤。此次的事情非同一般,布魯德林不能擅自做主,必須向總統請示。

    「北山志川明確提出希望我們能夠給予力所能及的援助。」

    「力所能及的援助?」韋斯特伍德看了國務卿一眼,說道,「也就是說,讓我們派兵參戰。」

    「沒有提到派兵的事情。」布魯德林架起腿,顯得很隨意。「北山志川以首相特使的身份前來,真正主導口木外交工作的是村上貞正。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竭力避免與華國發生直接衝突,村上貞正不會對我們出兵抱任何指望。」

    「但是有可能作為外交籌碼。」

    布魯德林點了點頭,說道:「只要我們守口如瓶,不輕易做出承諾,口木不會在出兵的問題上糾纏,很快就會轉到主要話題上。」

    「問題是,我們能夠坐視口木戰敗嗎?」

    布魯德林沒有回答總統的這個問題,因為不需要回答。

    半島戰爭後,美國由戰略擴張轉為戰略收縮,也有說不出的苦衷。華國以「幫助朝鮮實現統一」為借口,不但親手消滅了韓國,還一舉翦除美國在東北亞的最後一塊陣地,將戰略防線向外延伸數百千米,可以說鋒芒畢露!

    受弗雷德裡克執政時期愚蠢政策的影響,美國不但輸掉了戰爭,還輸掉了經濟。2026年,美國佔全球經濟總規模的份量由2016年的21.2%下降到16.7%,華國所佔比例由2016年的9.8%上升到17.1%,在經濟總量上超越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

    內憂外患,韋斯特伍德不得不採取「退守固本」的戰略。

    誰都知道,大蕭條時期結束後,隨著中美對抗由台下轉到台上、歐洲與俄羅斯在世界事務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由大國主導的世界多極化將不可避免。多極化意味著各個大國將建立以自身為核心的勢力範圍,通過軍事、經濟、外交等各種手段鞏固勢力範圍,對他國勢力範圍進行滲透。雖然「世界經濟一體化」不會受到致命打擊,但是經濟發展朝區域化方向前進的態勢將愈發明顯。

    誰能擴大勢力範圍,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

    美國的勢力範圍是北美與加勒比海地區,華國的勢力範圍則是東亞、東南亞與南亞地區。數年來,美國通過經濟、外交等手段鞏固勢力範圍,華國則主要通過經濟、軍事、外交等手段清除勢力範圍內的不穩定因素。相對而言,美國的處境比華國更加優越。不管是北面的加拿大、南面的墨西哥、還是加勒比海地區,除了古巴等幾個小國與美國不和之外,其他國家與美國的關係都極為密切。華國在東亞、東南亞與南亞的根基並不牢固,除了口木、蠻度、菲律賓等敵對國家之外,還有如同蠻度尼西亞、新加坡等非傳統友好國家,華國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解決「後院問題」。

    當初,美國在口木核問題上「扭扭捏捏」,正是希望利用口木給華國製造麻煩。

    增強自己、打擊敵人,永遠是並行不悖的事情。

    站在美國的角度,「口木戰爭」不是單純的地區戰爭,而是對世界格局有重大影響的全球性戰爭。

    早在中美交還戰俘談判期間,美國的情報部門就發出了華國有可能製造戰爭的警告。

    韋斯特伍德沒有掉以輕心,因為華國有足夠的實力打贏一場大規模地區性戰爭。

    直到「口木戰爭」爆發前,韋斯特伍德都認為華國把矛頭對準了蠻度,即將與巴基斯坦聯手對付蠻度。

    收到華國出兵明珠島、全面轟炸口木戰略核設施的消息,韋斯特伍德也極為震驚。

    戰爭發展得太快了,快到連美國都來不及做出反應。

    美國東部時間23日凌晨,白宮新聞發言人準備向各大新聞媒體發佈外交聲明時,口木用戰略彈道導彈對華國進行戰略反擊。

    韋斯特伍德立即讓新聞發言人把稿紙壓了下來。

    在局勢不明的情況下,美國不能貿然發表任何聲明,以免犯下不可糾正的錯誤。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讓韋斯特伍德難以置信,華國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一個不落的摧毀了所有升空的彈道導彈,至少有數枚攜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落在口木境內,造成了嚴重的放射性污染。

    當時,布魯德林剛剛收到口木外務省的照會,得知北山志川將訪問華盛頓。

    韋斯特伍德立即召開內閣緊急會議,商討美國應該採取的對策。

    雖然眾多鷹派官員都主張立即表明態度,採取實質性的行動,但是在布魯德林的強烈建議下,韋斯特伍德還是決定繼續觀望。原因很簡單,口木向華國發射戰略彈道導彈,在法理上構成了戰略核打擊。如果華國態度強硬,很有可能立即對口木進行戰略核報復。在此情況下,美國做出任何過激舉動都有可能引火燒身。

    韋斯特伍德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展開行動。

    美國東部時間23日上午,韋斯特伍德先後與英國首相、法國總統、俄羅斯總統通了熱線電話,討論口木在戰爭中使用戰略核武器、華國可能採取的報復行動、以及核大國應該採取的立場與行動。

    毫無疑問,韋斯特伍德最擔心的就是中口之間的核戰爭演變為全球核戰爭。

    雖然華國沒有理由在對付口木的時候採用「核捆綁」政策,但是在另外四個核大國態度不明確的情況下,華國肯定會在對口木實施戰略核報復的時候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華國就會擴大核打擊範圍!

    這時候,五個核大國誰走錯一步,將毀滅整個人類世界!

    英法的態度很簡單,必須阻止華國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畢竟口木的核彈頭沒有落到華國本土,華國沒有理由用核武器進行報復性打擊。俄羅斯的態度則比較曖昧,即支持英法的觀點,又認為不應該過分介入,畢竟華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不會在關係到全人類福祉的問題上貿然做出決策,更不會親手毀滅整個人類世界。

    談到最後,四個核大國的元首與政府首腦只達成了一項協議,即聯合敦促華國不要在戰爭中貿然使用核武器。

    按照協商結果,四個核大國元首與政府首腦將通過熱線電話向華國元首表明態度。

    沒等韋斯特伍德採取行動,戰爭規模就擴大了。

    剛剛接到村上貞正打來的熱線電話,得知口木首相派遣外務大臣訪問華盛頓,CIA就給總統發來消息,華國空軍正在全面轟炸包括民用核電站在內的口木核設施!

    這條消息,讓韋斯特伍德既萬分驚訝,又暗自竊喜。

    按照不成文的規矩,打擊他國核設施,等同於核襲擊。也就是說,華國轟炸口木的民用核電站,等於向口木投擲核彈頭。但是至少可以證明一點,華國不打算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更不會向其他國家投擲核武器。

    局勢發展到這一步,四個核大國的斡旋變得毫無意義。

    因為王元慶一直在戰略指揮中心,華國已經處於戰略警戒狀態,所以韋斯特伍德一直沒能與王元慶通熱線電話,也就無法知道王元慶到底想幹什麼。

    給布魯德林安排接見北山志川的工作時,韋斯特伍德與國務卿商討了局勢。

    兩人在主要觀點上完全一樣,美國不可能阻止戰爭、更不可能參與戰爭。

    華國敢於打擊口木的核設施,表明華國有足夠的信心打完這場戰爭。換句話說,打擊口木核設施,不但是戰爭行為,還是外交信號。通過這種極端方式,華國已經明確無誤的告訴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不管誰介入戰爭,華國都會給予堅決反擊。

    不參戰,不等於什麼都不做。

    按照布魯德林的建議,韋斯特伍德讓CIA盡快搜集確切情報,將華國襲擊口木核設施的消息透露給新聞媒體,製造對華國不利的輿論宣傳。

    在輿論上施加壓力,只是次要行動。

    關鍵問題是,美國該如何借此機會打擊華國。

    兩人的態度完全相同,華國要想擊敗口木,必須投入全部力量,只要美國在此期間有所作為,就能最大程度的削弱華國國力,擋住華國的擴張步伐。

    北山志川訪問華盛頓,正是希望美國有所作為。

    雖然韋斯特伍德與布魯德林都認為,村上貞正不會指望美國參戰,但是兩人都知道,口木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不然不會在第一時間向美國求援。

    幫助口木戰勝華國幾乎不可能,如何利用口木削弱華國才是關鍵。

    6年前,美國就希望利用口木核問題,迫使華國向口木發動戰爭。雖然晚了6年,但是結果相差不大,華國終於在事關切身利益與國家安全的問題上選擇了戰爭,並且以主動開戰的方式向口木發動了戰爭。

    韋斯特伍德沒有急著做出決策,而是讓布魯德林先去摸清口木的底細。

    情況與韋斯特伍德預料的相差不大,口木需要援助。

    問題是,美國能夠為口木提供哪些援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