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七十二章 高調亮相 文 / 閃爍

    第七十二章高調亮相

    擔任空中指揮任務的E-11A被梁國翔擊落,北面的美軍機群頓時亂了陣腳。

    賈寶國與林岱玨率領的空軍戰鬥機機群毫不費力的擊潰了美軍的第一批戰鬥機,梅樂弛再次收穫2個獨立戰果,戰績增加到23。返航途中,梅樂弛非常興奮。新增2個戰果對鞏固梅樂弛的「頭號王牌」地位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戢洋浩只在當天晚上收穫1個戰果。回到基地,得知梁國翔在這次空戰中的收穫時,梅樂弛頓時傻眼了。

    幹掉E-11A不算什麼,梅樂弛在前幾天的戰鬥中擊落了2架E-11A(共同戰果)。

    讓梅樂弛受不了的是,海航的「傳奇」飛行員竟然在一場戰鬥中擊落了那麼多、多得令人無法置信的敵機!

    擊落E-11A之前,梁國翔就已經收穫了2個獨立戰果。

    第2批4架F-22A趕到的時候,梁國翔因地制宜,利用墜向地面的E-11A殘骸避開了對方射來的8枚AIm-120E中遠程空對空導彈。

    「東北方向,雷達鎖定目標,火控數據輸入完畢。」

    狄泊清報告情況時,梁國翔迅速接通導彈電源,瞄準了飛在最前面的2架F-22A。隨著J-14B的腹部彈艙艙門彈開,2枚SD-16攔截導彈被彈出彈艙後憑慣性飛行了一段距離,隨後閃電般的劃破夜空,射向目標。

    「手動引導!」

    「明白,手動引導!」

    狄泊清有條不紊的控制著戰機的火控雷達,以最理想的方式攻擊2架F-22A。

    所謂的「手動引導」,準確的說,應該是「被動雷達加無線電指令制導」。這是一種特殊的末段引導方式,一般用來對付40千米以內的單個目標。發射導彈後,戰機的機載火控雷達以跟蹤照射方式、集中向目標持續發射帶有特殊編碼的電磁波,導彈上的火控雷達以被動方式工作、接收穫取目標反射的電磁波。因為機載火控雷達的功率與抗干擾能力比彈載雷達強得多,所以如同用功率更大的探照燈照亮了目標,讓導彈能更加輕易的發現並且跟蹤目標。最重要的是,即便敵機釋放干擾彈與干擾誘餌,飛行員也能以手動的方式控制火控雷達照射敵機,用無線電向導彈發送攻擊指令,使敵機的欺騙干擾完全實效。

    如果不受到其他戰機攻擊,這種攻擊方式的命中率能達到百分之百!

    實戰中,很少能夠出現如此理想的攻擊條件。

    很多時候,機會不是等來的,而是創造出來的。

    長機攻擊最前面2架F-22A時,跟在後面的聞曉與羅驚鵬以交叉攔截的方式瞄準了後面2架F-22A。僚機的主要任務是保護長機,一般情況下不會與長機搶戰果。

    4架F-22A剛剛發動第一輪導彈攻擊,還沒來得及再次鎖定目標就遭到對手反擊。

    前面2架F-22A迅速做出高難度機動動作、釋放干擾彈與誘餌彈,妄圖擺脫迎面射來的SD-16。導彈像長了眼睛一樣,跟隨戰機做出機動動作。與導彈相比,任何一種戰鬥機的機動性能都不值一提。只要被導彈死死咬住,沒有任何戰鬥機能夠倖免。

    後面2架F-22A更加悲慘,在遭到2枚導彈夾擊的情況下,生存率不會超過5%。

    因為距離太近了,所以這場戰鬥用時不到30秒。

    夜空中多出了4朵絢麗的煙花,3架J-14B毫髮無損的轉為向北飛行。

    「梁哥,攔截導彈用完了。」

    「我知道。」梁國翔迅速平靜下來,「僚機報告彈藥情況。」

    「我還有兩枚攔截導彈。」

    「我也有兩枚。」

    「不錯,長機搜索前進,僚機跟進,準備攔截敵機。」

    梁國翔一馬當先衝在前面,2架僚機自覺放慢飛行速度,把距離拉到10千米左右。

    空軍的KJ-22遠在數百千米之外、附近沒有支援力量,梁國翔選擇了J-14B戰鬥機單獨執行空戰任務時的典型戰術。

    長機在前面領隊飛行,相控陣火控雷達以廣域搜索模式工作。在最大工作功率的情況下,J-14B的機載火控雷達對RCS20平方米的高空大型目標的探測距離超過350千米,對RCS1平方米的低空小型目標的探測距離也能達到120千米,性能不比某些小型預警機上的雷達差多少。發現目標後,長機用戰術數據鏈將戰術信息發給跟在後面的僚機,由僚機負責攻擊。必要情況下,僚機只需發射導彈,剩下的工作全由長機負責。如此一來,既能確保及時發現敵機,又能避免僚機過早暴露行蹤。

    梁國翔不是獨立作戰,通過戰術數據鏈,能夠從周圍300千米內的友機獲得戰場信息。

    「梁哥,北面打起來了。」狄泊清此時變成了「空中引導員」,「是2中隊,正在截擊向南逃跑的美軍機群!」

    「有多遠?」

    「二百二十千米,三八線以北,數據發給你了,主屏幕上。」

    梁國翔微微皺了下眉頭,朝中央的主屏幕看去。

    戰場形勢很紛亂,空戰進入格鬥階段,數十架戰鬥機糾纏在一起。屏幕上只有數十個亮點,很難一眼分辨出敵我。

    「梁哥……」

    「再等等,美國佬堅持不了多久。」梁國翔看了眼距離數據,「僚機注意,敵機群正在接近,準備接受戰術信息。」

    「明白,數據鏈準備就緒。」

    「明白!」

    聽到2名飛行員的答覆,梁國翔長出了口氣。

    狄泊清沒有閒著,迅速接通戰術數據鏈,將火控雷達獲得的信息發送給僚機。

    對巡航飛行速度達到1.45馬赫(空戰過後,J-14B少了幾百千克的彈藥與大約2噸航空煤油,巡航飛行速度有所提高)的戰鬥機來說,10分鐘就能飛完220千米。

    「梁哥,美軍開始撤退。」

    「距離多少?」

    「一百二十千米,正在高速接近。」

    「僚機準備攔截。」梁國翔咬了咬牙,「長機引導,發射導彈後加速趕上來,準備與美軍格鬥。」

    「明白!」

    「明白!」

    梁國翔下達命令的時候,狄泊清讓火控雷達轉為跟蹤模式。在火控系統的控制下,戰術數據自動傳輸給2架僚機。

    距離縮短到不到80千米時,2架僚機各發射了2枚SD-16導彈,以交叉攻擊方式攔截距離最近的2架F-22A。為了避免暴露行蹤,僚機仍然沒有打開火控雷達,為導彈提供目標信息的工作由長機承擔。

    美軍戰鬥機立即做出反應,轉向朝黃海飛去。

    梁國翔沒有把精力放在2架注定會被導彈追上擊落的F-22A上。在導彈進入了自導攻擊階段後,狄泊清結束了對美軍戰鬥機的照射,向導彈發出了最後一串攻擊指令。隨即,長機的火控雷達轉向迎面飛來的F-22A機群。

    「媽的,至少有十……至少有二十架!」

    「盯好四周!」梁國翔推下了油門桿,「跟隨長機機動,找準機會就開火!」

    2架僚機追了上來,一左一右的緊緊跟在長機身後。

    距離迅速縮短,雙方沒有急著開火。

    雖然包括PL-15與AIm-9X在內的絕大部分格鬥導彈的最大迎頭攻擊距離超過了25千米,但是實戰中飛行員很少向10千米外的敵機發射格鬥導彈,往往會把距離縮短到5千米以內才發射導彈。原因有兩個,一是格鬥導彈的飛行速度一般在3馬赫以下,有的只有2馬赫,遠不如攔截導彈;二是戰鬥機在格鬥空戰中,發動機均以最大推力工作,距離稍遠就能擺脫格鬥導彈。

    只要進入5千米,幾乎沒有戰鬥機能夠依靠速度擺脫格鬥導彈。

    利用頭盔瞄準系統,梁國翔可以在格鬥導彈引導頭的攻擊範圍內,向任何一個方向上的敵機發射導彈。

    攻擊前,J-14B的腹部彈艙艙門打開,格鬥導彈在電動掛架的推動下,露出了導引頭。

    對面,F-22A戰鬥機也做出了類似的動作,打開側面彈艙,伸出AIm-9X的導引頭,讓導彈能夠自動探測與跟蹤目標。

    「梁哥,八千米……七千米……六千米……」

    沒等狄泊清報出最後的數據,梁國翔摁下了操縱桿上的導彈發射按鈕。

    1枚PL-15拖著尾焰飛離彈艙,向5千米外的F-22A射去。與發射攔截導彈不同,格鬥導彈直接在發射架上點火,縮短了攻擊準備時間。

    2架跟上來的僚機相繼發射格鬥導彈。

    對面,至少8架F-22A向3架J-14B各發射了1枚AIm-9X。

    導彈告警機響起,3架遭到攻擊的F-22A做出規避動作之前,梁國翔駕駛的J-14A已經從平飛改為俯衝。

    「左後方,導彈逼近,三枚。媽的,是四枚!」

    梁國翔沒有理會狄泊清,緊緊抓著操縱桿,將油門推到了最大限度。

    「右轉,快右轉。」狄泊清不但在提醒搭檔,還打開了操縱桿上的誘餌彈發射開關,隨時準備拋出帖在機身尾部兩側的紅外/紫外誘餌彈。

    J-14B以極快的速度衝向地面,AIm-9X以更快的速度追了上來。

    當J-14B以9G的過載完成右轉向的時候,左側的機翼幾乎碰到了樹梢。雖然導彈的機動過載遠遠超過戰鬥機,但是導彈的反應速度肯定比不上戰鬥機,再先進的計算機也比不上人腦。咬得最緊的2枚AIm-9X剛轉向就一頭鑽進了樹林,炸起了2團火球。後面的2枚AIm-9X在夜空中劃出2道弧光,繼續追擊J-14B。

    「發射誘餌彈!」

    聽到梁國翔的話,狄泊清立即摁下了發射開關。

    左側的誘餌彈彈出後,迅速炸開燃燒,產生了與J-14B戰鬥機類似的、更加明顯的紅外輻射與紫外輻射。雖然AIm-9X配備有紅外/紫外雙模式成相引導頭,但是當誘餌彈產生的輻射背景與目標相似的時候,仍然無法避免被欺騙的結局。

    剛剛爬升的J-14B再次轉為俯衝。

    最後2枚AIm-9X在空中爆炸的時候,梁國翔已經盯上了頭頂上的那架F-22A。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