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四十二章 大顯神威 文 / 閃爍

    第四十二章大顯神威

    共和國宣佈參戰後立即採取實質行動,給美國和韓國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12點55分,韓國機群在平壤東面南江上空再次遭到攔截,包括11架F-35AK在內的27架戰鬥機被擊落。

    13點07分,共和國空軍的12架J-15A與美國海軍的12架F/A-18F在鹹興上空交戰,雙方各損失3架與7架戰鬥機。

    美軍迅速調整部署,在口木海活動的3支航母戰鬥群向口木方向撤退50海里。

    韓國空軍也立即調整戰術安排,在春川上空巡邏的E-11預警機北上到達平康附近,以便及時發現共和國空軍的戰鬥機,4個重型制空戰鬥機中隊緊急起飛,負責奪取朝鮮北部空域的制空權。

    很激進,也非常挑釁的「進攻」部署。

    13點25分,第113中隊與第116中隊投入戰鬥。

    韓國空軍的預警機發現了J-15A機群,卻沒有及時發現J-14A機群。24架F-22K立即上前攔截,妄圖對J-15A發動突然襲擊。

    距離J-15A機群150千米時,F-22K戰鬥機啟動火控雷達,發射AIm-120D型導彈。

    韓國空軍的「技術」問題暴露無疑。

    美國出售給韓國的F-22K是標準的「簡化版本」,沒有配備高容量戰術數據鏈,無法獲得由預警機提供的目標信息,只能依靠自身的火控雷達獲得目標信息。出售給韓國的E-11也是「簡化版本」,沒有配備戰術數據鏈系統!

    F-22K的火控雷達剛剛啟動,立即被正在渾江上空巡邏的DY-14電子機截獲。

    戰術信息以閃電般的速度傳給了KJ-22預警機與執行攔截任務的戰鬥機。雖然F-22K的隱身能力沒「打折扣」,RCS(雷達反射截面)只有0.01平方米,但並不是無跡可尋,只是因為反射過於微弱,會被預警機上的信息處理系統自動過濾掉。確定了電磁反射源,預警機上的空戰指揮員可以手動標定跟蹤目標,從而達到持續跟蹤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F-22K發射導彈的時候必須打帶彈艙艙門,RCS會急劇增加!

    F-22K暴露了行蹤,收到警報的J-15A沒有立即轉向。

    等到F-22K的火控雷達關閉,DY-14再次向J-15A機群發出警報。隨後,J-15A機群在距離F-22K機群大約80千米處轉向「逃逸」。

    難題擺在了韓軍戰鬥機面前。

    雖然伴隨F-22K執行任務的E-11預警機發現220千米外的J-15A機群轉向「逃逸」,向F-22K機群發去了消息,但是韓軍戰鬥機飛行員沒有更多的選擇。

    AIm-120D的最大射程只有120千米,尾追攻擊時不到80千米。

    J-15A轉向後,能夠有驚無險的逃出AIm-120D的攻擊範圍。

    F-22K只有一種選擇,以相對較快的速度追上J-15A,再次發動攻擊。問題是,J-15A轉向「逃逸」的同時開始加速,最大飛行速度只有1.8馬赫的F-22K很難追上最大飛行速度能夠達到2.0馬赫的J-15A。

    毋庸置疑,F-22K的第一輪攻擊徹底落空。

    機靈點的韓軍飛行員已經意識到了危險。J-15A在最恰當的時候轉向「逃逸」,表明F-22K機群已經暴露了行蹤。

    現代戰爭中,暴露等於被發現,被發現等於被摧毀!

    J-15A機群轉向後大約30秒,F-22K機群轉向,準備撤離戰場。

    太晚了!

    在爭分奪秒的現代戰爭中,30秒足以決定一場空戰的勝負。

    F-22K機群還未完成轉向,雷達告警機發出了瘋狂的鳴叫聲。那是遭到火控雷達連續照射時才會發出的警報聲,表明敵機的火控雷達以跟蹤測距模式鎖定了F-22K戰鬥機,正在為導彈提供火控信息!

    機群迅速按照小隊散開,可是戰鬥機的速度再快,也比導彈慢得多!

    雷達告警機的嗡鳴聲剛剛消失,導彈告警機響了起來。因為導彈主動雷達引導頭發出的電磁波頻率與機載火控雷達有所差別,所以兩種告警機制的含義完全不同。導彈告警機還有被動紅外/紫外探測能力,能夠發現導彈尾焰或者彈體與空氣摩擦發出的輻射。

    導彈告警機發出警報,意味導彈距離戰機不到20千米!

    對於飛行速度達到6馬赫的SD-16攔截導彈來說,飛行20千米不過是10來秒的事情。

    能否倖免於難,這10來秒非常關鍵。

    24架F-22K分成3批,採取了不同的規避方法。

    迅速爬升,希望利用戰鬥機更加出色的持續爬升性能擺脫導彈攻擊的12架F-22K全都沒能擺脫屁股後面的導彈,因為SD-16採用了能夠持續提供推力的脈衝沖壓發動機,不像採用火箭發動機的導彈那樣,在攻擊末端完全靠慣性飛行。

    加速逃逸的8架F-22K也沒能倖免於難,因為比起導彈,F-22K的速度太慢了。

    只有全速俯衝,一頭鑽進了下方南江河谷中的4架F-22K中的前2架非常幸運的避開了殺來的SD-16導彈,後面2架都沒能逃脫。

    F-22K機群被擊潰的時候,西朝鮮灣上空的12架J-14A轉向離開了戰場。

    整個交戰過程中,第113戰鬥機大隊第2中隊的12架J-14A戰鬥機一直依靠預警機與電子戰飛機提供的目標信息前進,直到導彈進入末端攻擊前才使用了火控雷達。為了能夠發現100千米外的F-22K,J-14A的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採用了窄幅掃瞄模式。

    J-14A戰鬥機的火控雷達在對空作戰時有3種掃瞄模式。一是廣域掃瞄模式,利用機械轉動與電子掃瞄的方式對戰機前半球水平180度、垂直120度範圍內的空域進行探測;二是窄域掃瞄模式,雷達波束集中在前半球水平60度、垂直30度的範圍內進行探測;三是窄幅掃瞄模式,雷達波束集中在前半球水平15度、垂直15度的範圍內進行探測。相控陣雷達的工作原理是,雷達波束越集中,單位面積內的電磁波能量密度越高,越能發現RCS面積較小的隱身目標。利用在東海戰爭中獲得的F-22J的殘骸推測,J-14A的火控雷達處於窄幅掃瞄模式的工作方式下,對F-22K的探測距離不會低於150千米,跟蹤與鎖定距離不會低於120千米。

    這場戰鬥驗證了,J-14A火控雷達的性能。

    12架J-14A發射導彈後,轉變飛行方向,與F-22K機群保持大約100千米的距離,直到導彈即將進入末段攻擊前才用火控雷達照射F-22K。

    12架J-14A在沒有被敵人發現的情況下,一舉擊落22架F-22K!

    韓軍戰鬥機不是輸在性能上,而是輸在綜合作戰能力上。

    戰鬥並沒結束,第113大隊第1中隊的12架J-14A在此時進入攻擊空域,分別向平康上空的E-11與附近的3架E-2D發動了攻擊。

    與第2中隊的J-14A不同,第1中隊的J-14A攜帶的是Cm-2「長矛」遠程空空導彈!

    Cm-2採用的也是脈衝沖壓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為4馬赫,最大射程450千米;因為受到長度限制(J-14A彈艙的長度),所以沒有配備火箭助推器,發射前載機的飛行速度必須達到1.8馬赫以上,才能使導彈的脈衝沖壓發動機啟動。為了提高射程Cm-2的彈體明顯粗壯得多,因此配備了功率更大的主/被動雷達引導頭與紅外/紫外成相引導頭,自主攻擊距離由SD-16的20千米提高到了40千米。更大的彈體與更大的載荷,讓Cm-2能夠攜帶更多的設備,獲得更加出色的性能。

    要想對付450千米外的敵機,中段引導極為重要。

    即便Cm-2全程以4馬赫的速度飛行,在進入自主攻擊階段之前,目標都有可能飛行了數十千米,早就脫離了主/被動雷達導引頭的探測範圍。因此Cm-2採用了慣性加復合指令中程制導方式,即可以由載機提供引導信息,也可以由其他攜帶了配套設備的飛機、甚至地面引導站提供引導信息。

    J-14A機群發射完導彈後就轉向撤退了。

    引導工作由第321大隊的KJ-22預警機負責。

    韓國預警機根本不知道導彈正在逼近,更不知道即將大禍臨頭。

    Cm-2導彈進入自主攻擊階段前,KJ-22上的相控陣雷達迅速改變工作模式,集中照射4架韓國預警機。這就如同用手電筒照亮了黑暗中的物體一樣,從韓國預警機上發射回來的雷達信號被處於被動工作模式的雷達導引頭截獲。同時KJ-22向J-14A發射的24枚Cm-2導彈(J-14A的1個彈艙只能容納1枚Cm-2)發出了無線電指令,引導Cm-2導彈調整航向,向韓國預警機發起最後衝刺。

    直到此時,韓國預警機仍然沒有察覺到危險!

    當Cm-2導彈在距離預警機大約35千米,雷達導引頭由被動工作模式轉為主動工作模式的時候,韓國預警機上的導彈告警機才發出警報。

    顯然,太晚了!

    對於飛行速度只有0.85馬赫的E-11與飛行速度只有0.65馬赫的E-2D來說,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擺脫飛行速度4馬赫的Cm-2。雖然4架韓國預警機都以最快的速度釋放出了雷達與紅外干擾彈,但是每架預警機遭到至少5枚導彈攻擊(E-11受到特殊照顧,遭到多達9枚導彈攻擊),干擾彈能夠欺騙一半導彈就不錯了,只需1枚戰鬥部重大45千克的Cm-2就能幹掉1架E-11這類的大型飛機,更別說小得多的E-2D。

    4架韓國預警機被炸得凌空開花,碎片如同天女散花般的撒向地面。

    之前負責誘敵的J-15A機群轉向殺入戰場,開始大肆屠戮逃竄的韓軍戰鬥機。為了避免引發不必要的麻煩,J-15A機群被限制在南江以北空域活動,嚴令禁止攻擊三八線以南的韓軍戰機。

    韓軍應該感到慶幸,因為共和國沒打算擴大戰爭規模。

    如果共和國東北地區的戰機全部出動,不但能夠迅速掌握朝鮮半島的制空權、幹掉更多的韓軍戰機,還能讓首爾變成火海!

    14點過,韓國空軍停止了所有行動。

    美軍也暫停了空中打擊,再次調整作戰部署。

    共和國空軍參戰不到3個小時,戰局陡然劇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