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國策

龍騰世紀 第九十九章 兩難 文 / 閃爍

    第九十九章兩難

    華國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撤僑決定、以全國之力拯救陷入絕境的同胞時,大洋彼岸的美國卻反應遲鈍、遲遲沒有「吭聲」。

    小澤拋出「驚天新聞」時,羅迪克正在會見美國金融界與企業界巨頭。

    與總統的觀點一樣,這些掌握著美國經濟命脈的巨頭都認為全球性金融危機不可避免,全球性經濟危機將接踵而至。羅迪克提出盡快化解中口爭端、戰爭結束後幫助口木重建、借此為美國經濟增長提供動力的政策後,各巨頭紛紛表示支持。

    趁此機會,金融界與企業界巨頭向總統提出了要求。

    金融界巨頭的要求很簡單:放開政府監管,實施自由市場管理原則,為金融界提供更多的活動空間。企業界巨頭的要求也很簡單:保護美國國內市場,加大政策傾向與政府扶持,提高美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在羅迪克看來,金融界的要求無非是解除08年金融危機之後出台的各項約束與管制金融投資行業的政策法規,讓金融家能夠獲得更多牟利的機會。企業界的要求則以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提高政府財政補貼、加大出口退稅力度有關。

    不管哪項政策,最終都會使即將到來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最初的時候,羅迪克還想討價還價。

    緊接著發生的事情讓他失去了選擇的權利。

    聽聞口木首相宣佈解散國會、提前舉行大選,羅迪克沒再浪費時間,「毫無保留」的接受了金融界與企業界巨頭開出的「價碼」。

    宴會結束後,羅迪克立即召開內閣緊急會議。

    與紀佑國一樣,會議中羅迪克做出的第一項決定就是以各種方式方法取消飛往口木的航班,勸戒準備赴日的旅客取消行程。隨即,他讓國務卿林奇立即聯繫美國駐日使領館,向需要幫助的在日美國人提供幫助。最後,羅迪克命令薩利文向駐日美軍下達命令,不許擅自離開駐紮營地。

    在要不要撤出在日美國人的問題上,羅迪克沒有那麼果斷。

    暴動發生時,首先針對華人,沒有針對美國人,隨後演變成暴亂,不管是口木人還是美國人,都受到了威脅。

    與華國相比,美國撤僑的難度小得多。

    美國在口木部署了近萬名軍事人員,距離東京最近的橫須賀軍港內就有1500名陸戰隊員。只要總統下達命令,別說撤僑,就算推翻口木政府也沒有問題。

    讓羅迪克猶豫不決的是,美國要不要插手口木內政,以及能否產生效果。

    口木國內暴動與軍事政變截然不同,首先發難的不是軍人,而是對政府極度不滿的平民。自衛隊在中口東海衝突中的拙劣表現,使民族主義情緒在口木迅速抬頭,不管是軍人,還是平民,憎恨的不僅僅是無能的政府、使口木受辱的華國,還有作為口木盟友、卻一直沒有作為的美國。

    如果美國在此時介入口木內政,口木平民會將美國看成敵人,還是看成朋友?

    此時的口木,已經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口木。

    當年,美國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與無可爭議的勝利讓口木俯首稱臣,駐日美軍成為口木的「太上皇」,整個口木都在美軍的鐵蹄下呻吟顫抖。現在,美國駐日軍隊不到一萬人,口木國力大大增強,口木民眾恢復了自信與自尊。美國粗暴干預口木內政,只會使口木人更加反感與憎恨美國。

    羅迪克在年初訪問口木時,就被口木民眾扔了臭雞蛋與西紅柿。

    如果讓美國大兵走上口木街頭,遇到的肯定不是臭雞蛋與西紅柿。

    匱乏的情報讓羅迪克非常惱火,不管是CIA、還是NSA,都沒能在第一時間內搞清口木國內的情況。

    直到美國東部時間29日凌晨,也就是鳩山鹹次郎遇害後,CIA才獲得確切情報。

    結果不但出人意料,還是羅迪克最不願意見到的。福田多聞與鳩山鹹次郎先後遇害,兩大政治家族被連根拔起,掌握口木大權的是右翼政黨聯盟的鹿野平二。

    CIA沒有再次讓總統失望。

    2個小時內,數份情報陸續送到白宮。

    結果一個比一個糟糕,簡直慘不忍睹。

    鹿野平二不但剷除了鳩山家族、摧毀了民主黨,還掌握了東京衛戍部隊、控制了防衛省。大權在握的鹿野平二將矛頭對準了自民黨,利用暴動逐一剷除自民黨的各個要員。如此發展下去,鹿野平二肯定會以最快的速度幹掉其他對右翼政黨聯盟構成威脅的社會團體與政治組織,重點打擊左翼勢力。因為軍事權落入了右翼政黨聯盟手中,所以沒有任何一股勢力能夠與之抗衡。

    得知內閣內務大臣、民主黨國會議員紛紛被害的消息,羅迪克不得不心生感歎。

    鹿野平二不但是一個有野心的政治家,還是一個心狠手辣的政治家。CIA提供的情報證實,口木國內暴動正是由右翼政黨聯盟控制的極右翼社團暗中策劃的。通過民眾暴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剷除政治敵人,消滅其他政黨。

    只需要一個晚上,右翼政黨聯盟就將成為口木唯一的政黨。

    只需要幾個小時,鹿野平二就將成為口木的「攝政王」,掌握口木大權。

    或許早在中口衝突爆發前,鹿野平二就策劃好了一切,就等不知天高地厚的鳩山鹹次郎引發軍事危機。

    有辦法改變口木嗎?

    羅迪克有點手足無措的時候,薩利文提出以「斬首」方式「糾正」口木的方法。

    如果不是林奇堅決反對,羅迪克差點採納了參聯會主席的建議。

    冷靜下來後,羅迪克不得不承認林奇「挽救」了美國。

    鹿野平二隻是口木右翼勢力的代表人物,起決定作用的不是他,而是在他身後的「軍官團體」。

    亂世中,軍人的話語權遠遠超過了政客。

    如果沒有軍隊的支持,鹿野平二什麼都算不上。

    口木自衛隊的底層軍官與士官的比例在各**隊中首屈一指,這些基層軍官與士官要麼是友誼團體成員,要麼信奉民族主義。暴動在影響了所有口木平民、改變了各大政黨命運的同時,也使軍人的地位大大提高。

    美軍出手幹掉鹿野平二,立即會冒出「鹿野平三」、「鹿野平四」……

    如果不能消滅鹿野平二身後的「軍官團體」,幹掉再多的政客也於事無補。

    向自衛隊軍官下手?

    羅迪克可不打算做這樣的蠢事。如果僅僅只是幾個高級將領,問題還好解決。參與暴動的基層軍官與士官多達數十萬,美軍向他們開刀,等於向口木宣戰。到時候不但問題解決不了,美國還將與口木徹底決裂。

    討論了幾個小時,沒人提出阻止右翼政黨聯盟上台的有效辦法。

    最終,羅迪克做出了「靜觀其變,等待時機」的決定。

    因為會議結束時是美國東部時間29日凌晨,所以美國政府沒有立即發佈消息。

    美國東海岸地區的天色亮起來時,口木國內局勢已經發展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覲見天皇之後,鹿野平二獲得了「所有權力」。天皇不但下詔解散國會、宣佈口木進入全國緊急狀態,還讓鹿野平二負責組建臨時看守政府、全權處置國內事務、鎮壓國內暴動、平息政治動盪、完成大選全的準備工作。

    拿到「尚方寶劍」的鹿野平二加快了清洗政敵與其他政黨的步伐。

    東京時間29日11點30分,鹿野平二在宣佈實施15天的全國戒嚴之後,下令取締除數家由右翼政黨聯盟控制之外的所有電視台與新聞社的新聞自由採訪權,對新聞宣傳進行全面管制。

    「享受」特殊待遇的還有所有駐日外國記者。

    隨即,共和國外交部再次發表強烈聲明,要求口木臨時看守政府切實履行承諾,保護在日華人,為撤僑行動提供一切便利。

    因為華國東海艦隊與北海艦隊已經進入口木專屬經濟區、開到了口木家門口,所以對內態度強硬的鹿野平二沒敢在撤僑問題上給華國製造麻煩。

    當天下午,試驗特種部隊以「協助撤僑」的名義進入口木,進駐華國駐日使領館。

    對這種「挑釁」行為,鹿野平二再次忍讓。

    別說口木海上自衛隊與空中自衛隊無力與華國海空軍交戰,就算有能力,在國內動亂未平的情況下,鹿野平二也不敢與華國對峙。

    華國的「積極」行動也讓全世界感到震驚。西方媒體紛紛猜測,如果口木國內暴動對華國駐日使領館構成威脅,華國會不會派兵到口木「維持秩序」。

    紀佑國採取的強硬、全面、積極、果斷行動給全世界留下了極為深刻的蠻象。

    共和國應對突發性危急事件的能力也得到了證實。

    紀佑國並不在意外界的評價,更在乎數十萬同胞的安危。

    經過最初十多個小時的緊張部署,紀佑國在29日上午給幾個主要部門領導打了電話,讓他們抽午飯時間到元首府匯報情況。

    趕來吃午飯的官員並不多,飯桌上的氣氛也很壓抑。

    草草了事之後,紀佑國將「戰場」轉移到了書房。王元慶趕緊帶人去收拾房間,準備茶水。

    要不了多久,這幾位共和國領導人就將做出對共和國與口木產生重大影響的決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