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蔣干

第三卷 路漫漫其修遠兮 隱士龐德公(轉載) 文 / yuyuwin

.    隱士在中國幾千年來都是一個奇特的特殊群體存在於每朝每代。這些隱士們或抱嘯山林、探究玄理或隱居求高、著書立說是中國古代、近代社會一道獨特的風景。古有許田、巢父、伯夷、叔齊後有陶淵明、黃公望等等。通過對史料的分析可知越是在社會動盪的時期這類的隱士越多出現。孔子曰:「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就是這類隱士歸隱山林的特色之一。不過這些隱士又分為很多種。有的是完全沉浸於山野之中自得其樂不為世人所知也從不涉足紅塵;也有的雖為隱士但是卻名聲鵲起成為一代大儒;有的更是在當地或者周邊地區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他們或品藻人物或教授學識成為一時之「名士」。在後漢時期的荊州大隱士龐德公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位。

    由於本身的隱士身份關於龐德公事跡的歷史記載很少。在陳壽的《三國誌》裡沒有他的蹤跡僅僅在習鑿齒的《襄陽記》中才有關於龐德公的零星記載。幸好南北朝裴松之在為《三國誌》作注時關注到這段資料才使得這個在後漢大名鼎鼎的隱士被挖掘出來。而范曄對龐德公也是比較重視還特意在《後漢書•逸民列傳》中專門對龐德公進行了介紹但無論是裴松之還是范曄都只是將習鑿齒《襄陽記》中的相關內容進行輯錄因此關於這個著名隱士的生平事跡還是不多給後人留下了不少疑問。儘管如此從這些殘缺不全的記載和一些詩文、野史傳說中我們還是可以領略到這位龐德公的風采。

    (一)

    要說到關於龐德公的疑問最主要的還是他的名字。《襄陽記》中說他叫做龐德公《後漢書•逸民列傳》中則稱為龐公。德公到底是他的名還是字呢?筆者在對比這兩段記載時心中有些疑惑。要說這是他的名吧總覺得不太像。眾所周知東漢時期的名字由於王莽的關係一般都是單名基本上是沒有雙名的。此惑一也;再者關於龐德公的第一手資料出自《襄陽記》其文曰:「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皆龐德公語也。」請注意這裡前三個人物用的都是表字按照一般的寫法而最後一個德公是否也應該是表字呢?此惑二也。筆者懷疑:可能范曄在此也有些疑惑所以直接以「龐公」稱之。筆者妄斷:可能德公只是表字而名已經無人知道了。不過由於其他資料的匱乏故存疑於此。

    (二)

    關於龐德公的事跡《後漢書•逸民列傳》和《襄陽記》中還是做了一個大致的介紹:龐德公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居住在峴山(亦名峴山在今湖北襄樊南東臨漢水)之南。一生樂於隱居「躬耕田里夫妻相待如賓休息則正巾端坐琴書自娛睹其貌者肅如也。」雖然從來都沒有做過官「未嘗入城府」但在當時卻是名聲響亮是荊州地區的六大豪族之一。荊州牧劉表久聞其名數次派人請他出來做官龐德公都是不去。劉表便親自前往拜訪。當時龐德公正在田間耕作劉表也沒有擺什麼官架子直接在田邊就和龐德公談了起來。這兩段對話頗有意思。

    劉表問:「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龐公笑曰:「鴻鵠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黿鼉穴於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捨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棲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所謂人各有志「保全天下」非龐德公之願自得其樂才是他的追求。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龐德公遠離紅塵的那種脫。最終龐德公自己也是「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採藥不反。」完成並實現了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劉表心有不甘接著又問:「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龐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龐德公的這番話耐人尋味。就向劉表一樣雖然把權力、財富留給了子孫但同時也給子孫留下了隱患。而龐德公給子孫留下的顯然不是什麼物質財富用今天的話說是一種精神財富、道德標準。看來這位隱士果然是不同凡響他的話就是拿到今天也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的。

    (三)

    關於龐德公的生平逸事史料中的記載並不多。《襄陽記》中說:

    德操嘗造德公值其渡沔上祀先人墓德操徑入其室呼德公妻子使作黍「徐元直向雲有客當來就我與龐公譚。」其妻子皆羅列拜於堂下奔走供設。須臾德公還直入相就不知何者是客也。

    由此可知龐德公與當時荊州名士、著名的古文經學家司馬徽關係就非常好和徐庶也有交往而且關係比較密切。

    龐德公非常善於現人才是當時著名的「伯樂」之一。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皆龐德公語也」。尤其是慧眼識孔明更是為後人津津樂道。「孔明每至其家獨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把諸葛亮稱為「臥龍」足以證明龐德公的識人之才。諸葛亮能夠在出仕之前就已經名聲鵲起和龐德公有直接的關係。清人阮函在《答鹿門與隆中孰優說》中說:「龐公卻辟劉表知其不足與為;而智辯昭烈隱然出武侯以自代。在國可扶炎鼎之衰而在已無改巖林之樂。」阮函認為龐德公對諸葛亮的成才起了關鍵的作用。現代學者譚良嘯則認為龐德公實際上就是諸葛亮的老師。

    龐德公對於自己的侄子龐統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視的。《襄陽記》中說:

    (龐)統少未有識者惟德公重之年十八使往見德操。德操與語既而歎曰:「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

    從這個記載可以看出龐德公對龐統的成材、成名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到最後這兩位兩個毛頭小伙子也沒有辜負他的厚望成為後漢三國時期的著名謀士。這足以說明龐德公的人物品藻水平。如此高士竟然隱沒於田間實在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四)

    龐德公雖然在史料中的記載並不多但他的事跡、風範對後來的文人墨客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據有關資料記載:唐代詩人孟浩然、晚唐文學家皮日休就曾經效仿龐德公在鹿門山隱居。鹿門山也因為有過這三位名士而出名。鹿門山上的「三高祠」就是為紀念龐德公和孟浩然、皮日休而於明代修建的。後人還建造其他一些紀念性建築(如龐公製藥洞)及很多景點供後人憑弔這位曾經後漢時期著名的隱士。元人潘音曾經賦詩緬懷龐德公:

    高士遺跡尚可尋襄陽城外悶幽林。

    久知軒冕浮榮薄已卜耕鋤樂趣深。

    麟閣不圖丘壑相鹿門應遂白雲心。

    千秋事與人俱往滿目秋楸帶夕陰。

    所謂「邦無道則隱」龐德公帶著滿腹經綸而隱居山林不求聞達於諸侯逍遙於山水之間忘情於阡陌之中自得其樂也算是一種另類的精彩人生吧。

    s_del_logo_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