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一百九十三章 各施各計 文 / 半生恨雨

.    「大帥,那些英國佬又跑了。」第五師第二旅旅長陳士秀扯開衣領,氣呼呼地走進指揮部。此時徐邦道正在和緬軍第一師第三團團長白臘說話,瞪了陳士秀一眼,讓他站在一旁,然後繼續和白臘道:「白臘將軍,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務必向兩位土司說明我們的誠意。」

    「放心吧,大帥。兩位土司都是我合台的生死之交,我一定能說動他們。」自從克欽山一戰見識到清軍的戰鬥力後,他和木措就投入了清軍,先是在兩個緬地團中擔任營長,後來兩個緬地團改成師,他們又榮升為團長。算是緬甸義軍中徹底的親華派。

    在徐邦道一番囑托後,白臘走了出去。徐邦道這才轉頭看向陳士秀,不過陳士秀依然筆直站在那裡一動不動。

    看到陳士秀繃著個臉的樣子,徐邦道終於樂了起來:「你小子,少在這裡跟我裝羊,有什麼屁就快放。」

    陳士秀聞言,立即換了一張臉道:「大帥,你不讓我出聲我哪敢出聲啊,都是那英國佬太不是玩意了,今天弟兄們配合第四師好不容易衝上去,他們又跑了。」

    徐邦道聽了眉毛皺了起來,不對呀,這幾天英國人都是不停地退啊退啊,只是用機槍和大炮殺傷遠征軍,避免和遠征軍短兵交戰。這樣做雖然保存了實力,但是照這樣下去,再有三四天時間。遠征軍就可以衝出伊諾瓦底江谷地,到時候地勢一片開闊,遠征軍的優勢兵力就可以發揮出來,他們仍難免一場敗局。

    想著徐邦道轉頭看向一邊地馮子材,「萃亭兄,密支那有消息回來嗎?」

    馮子材神色平靜地遞給徐邦道一張情報:「我們前面幾次失算已經證明敵軍統帥決非無能之輩,他們能這麼忍得住當然是有原因的,你自己看吧。」

    徐邦道接過紙張,臉色漸漸沉了下來。五指也攥成了拳頭。因為情報上寫道:職自六日前接獲命令,即對密支那周邊派出偵察兵力,三日前,據緬甸土民報告。在密支那以西印緬交界之處,發現大批英軍。隨即核實,其人數在兩萬以上,行進路線直指密支那。

    「雖說密支那地勢險要。但只有第二十師的一個旅防守,而看樣子英軍有兩個師之多。如果不得增援恐怕很難防住。」馮子材道。

    徐邦道心裡默默計算著,印緬邊界距密支那大約有300路,而且一路是高山深澗和茂密的叢林。以英軍的行軍速度最少要走上七八天,加上密支那地形險要,最少可以堅守三到四天時間。排除情報送到自己手上耽誤的一天。自己最少還有**天的時間可以籌劃。從這裡如果大軍全速返回密支那大約需要七天時間,也就是說還有兩天。只要兩天能夠衝出伊諾瓦底江河谷,直取曼德勒,就算丟了密支那也沒有關係,自己還可以從景洪和臘戌方向獲得補充,而英軍丟失了曼德勒,緬甸和印度的聯繫就會被切斷,整個緬印邊界都會籠罩在遠征軍的陰影之內。

    但如果兩天之內仍然無法衝出伊諾瓦底江谷地,大軍地後勤依然要靠密支那獨立供給的話,恐怕只有先行撤回密支那,不然丟失了彈藥來源,對士氣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也不是沒有想過繞路,但從密支那到曼德勒只有伊諾瓦底江河谷地勢平坦便於運送火炮,在攻城戰中,如果沒有火炮的幫助顯然要吃大虧,而且繞路需要花更多地時間,他現在缺的就是時間。

    英軍孟加拉第二師指揮部。

    「約瑟將軍,你這裡的情況怎麼樣?」艾勞弗德在約翰米歇爾的陪同下走了進來。

    身材結實地約瑟准將向二人敬了個禮道:「司令官閣下,中國人今天像瘋了一樣,一小時之內就發動了三次集團衝鋒,他們的那種輕便火炮幾乎就頂在我們的前沿上進行發射。我們已經被迫放棄了兩條防線,我的指揮部被迫遷移了四次,現在這條防線又有些支持不住了。」

    艾勞弗德神色凝重地道:「約瑟將軍,中國人之所以這麼做是想盡快衝出這片河谷,看來他們已經發現了在他們背後地印度第5和第8師。希望你堅持到今天晚飯以後,到時我會讓第十五師來接手你們的防線。……讓你的炮兵對前沿進行無差別轟炸,不要怕誤傷,他們炸死地敵人肯定比自己人多。」

    「司令官閣下,這樣做……」約瑟准將聽了不由露

    地表情,這樣做雖然能大量殺傷敵人,但誤傷幾乎是地,如果自己指揮的是英國本土師,軍事法庭隨時都有可能起訴自己謀殺士兵地罪名。即便現在只是殖民地師,這樣做的結果也會令士氣受到很大的影響。

    艾勞弗德這時以不容置疑的態度重複了一遍,然後道:「請服從命令,約瑟准將。」

    「是的,司令官閣下。」約瑟准將再次立正站好。

    這場伊諾瓦底江河谷的戰鬥在這個時候達到了最激烈的**,所有在衝鋒途中的中國士兵喘著粗氣,努力的在已經被打成一片泥濘的衝鋒道路上掙扎向前。如果從高空向下看去,就能看見一片刺刀構成的閃光。國家的尊嚴、民族的屈辱、部隊的榮譽以及對未來的嚮往彷彿就在這一刻迸射出來,刺激著每個士兵的神經,每個人都扯著嗓子吶喊,在整個山谷中迴盪成一片不可阻擋的聲浪。英軍的彈幕幾乎就在他們前沿陣地前不到十米的地方,彈片幾乎同時殺傷著雙方的士兵。鮮血流淌,肉屑橫飛,戰壕裡堆滿了雙方士兵燒得漆黑的屍體。

    為了守住陣地,英軍再也無法避免與中**隊進行短兵相接的戰鬥。頓時,傷亡數字以一個恐怖的速度往上飆升。

    英軍一個僥倖活下來的軍官在戰後的回憶錄裡這樣寫道:「……來這裡之前,我們以為只是和非洲進行的那場戰爭一樣,完成簡單的行軍和射擊,即使我們知道會遇上中國人。那些面黃肌瘦,留著大辮子,舉著鳥鐃的傢伙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威脅。但當我們真正與那些黃頭髮黑眼睛的中**隊交戰,我們才知道錯得有多麼厲害。我至今都還能回想起來那籠罩在整個戰場上如同撕心裂肺一般的吶喊聲和那些中國士兵冒著炮火及機關鎗子彈向前衝鋒的噩夢場景。在掩蔽所裡的所有軍官都感到了戰慄,那是自成吉思汗時代起,埋藏在每個歐洲人心中對黃禍的擔憂。……這個自詡為『龍』的國家恐怕就是從那場戰爭開始覺醒的,從而給整個西方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可笑的是,竟然是是我們的政府打開了這個潘多拉磨瓶……」

    兩天的時間,中**隊傷亡六千八百七十一人,幾乎是前面十天時間傷亡人數的總和,而他們造成的英軍傷亡比他們整整多出一半。英國從曼德勒出發時還齊裝滿員的第十五師幾乎被打殘,孟加拉第2,第十七師和二十一師都遭到重創。甚至有近十名英軍士兵因為忍受不了戰爭的殘酷而精神崩潰。不過最終他們還是守住了河谷的谷口。

    僅僅只差一步,遠征軍就可以衝出河谷。徐邦道多少有些心有不甘,不過幫助英國完成300殖民霸業的英國陸軍也確實是一支勁旅,士兵訓練有素,具有很高的榮譽感,不容易被擊潰。火力充沛,運用嫻熟,能準確地給步兵以支援。不得不承認,在同等兵力下,只有第四師、第五師這樣的精銳才能與英國本土師一搏,其他師也就相當於英國殖民地師的戰鬥力。

    但這個評價結果並沒有讓徐邦道感到沮喪,因為中法之戰時,六鎮新軍十幾萬人和五萬法國陸軍還打得難解難分,現在第四師和第五師已經能和英國正規陸軍打成平手了。新軍欠缺的是經驗,這從老兵和新兵的存活比例就可以看得出,有很多時候,新軍的士兵是用他們的勇氣去對抗英軍的戰術優勢。徐邦道相信,只要再有幾場戰鬥,新軍就會成為一支真正的精銳,一支可以和列強軍隊抗衡的精銳。

    在此之前還是先回兵保住密支那吧,那裡不但有支持整個遠征軍的彈藥補給,還有大批的傷員。或許下次出兵前自己應該考慮解決掉迪布魯格爾的英軍。

    這時站在他身邊的馮子材道:「見農,我們這一路匆匆而返,需防英軍銜尾追擊。不然走得快了,容易被英軍偷襲,走得慢了,只怕密支那不保。」

    徐邦道點點頭道:「此事我已有安排,不過英軍此時只怕也無心追我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