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五十七章 巴士大海戰(六) 文 / 半生恨雨

    「巴雅」號依然勇猛,在與「應瑞」、「肇和」二艦的對壘中也沒有處於下風,甚至用它那恐怖的280mm主炮擊傷了許壽山指揮的「肇和」號,炮彈在右舷後部撕裂了一道大口子,還在「肇和」號153毫米厚的裝甲甲板上留下了兩個大洞。軍官室裡的陳設不復存在,床、木板、衣服……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成為燃燒的碎片。

    但「尼埃利」和「梭尼」兩艘巡洋艦被擊沉得太快了,快得幾乎讓「巴雅」號上的皮埃爾少校沒有反應過來。

    皮埃爾見到事已不可挽回,只能對「雷諾堡」號巡洋艦下令,讓它和自己一起撤退。不過「雷諾堡」號在與老艦艦隊作戰的時候就已經受了傷,尾部一直拖著長長的黃煙,撤退的過程中速度根本跟不上「巴雅」的速度,結果被中國艦隊暴雨般的炮彈擊成重傷,被迫退出戰鬥,最後在歸途中沉沒。

    這時法國左右兩路縱隊終於衝過了中國艦隊的兩翼,但他們已經失去了勝利的信心。雖然他們擊沉了「超勇」號,重傷了「揚威」號,而且以「揚威」的火勢來看,大火已經破壞了艦體,它已經不可能修復了。但是法國艦隊這時候已經損失了「阿米林」、「偵察」、「尼埃利」、和「梭尼」四艘巡洋艦,而且還有「雷諾堡」號巡洋艦重傷,只剩下了「巴雅」號重型鐵甲艦,「勝利」號中型鐵甲艦,「都威爾」號重型裝甲巡洋艦和「拉佩魯茨」、「香帕蘭」兩艘加護巡洋艦,就是這些軍艦也幾乎個個帶傷,「勝利」號的後甲板上有一個恐怖的大洞,「都威爾」號也被擊毀了三門副炮,這些都是後來趕到左翼的「凱旋」號造成的,諷刺的是,這艘鐵甲艦曾是「勝利」號的姊妹艦。

    但此時容不得他們多想,中國艦隊已從兩翼追了上來,袁九皋指揮的「同安」號鐵甲艦已經升起了提督旗,接替了指揮位置。他們還擁有8艘幾乎完好無損的主力戰艦。

    也許依靠強大的「巴雅」和「都威爾」還有勝利的機會,但以現在低彌的士氣更有可能是全軍覆沒。法國在遠東絕不能沒有海軍力量,不然對在越南作戰的陸軍將是毀滅性的打擊。控制了絕對制海權的中國人可以從容切斷法軍的海上補給線,讓法軍陷入沒有糧食、沒有彈藥的絕境。

    利士比這時作出了一個這時看來無比明智,但後來被法國人認為無比愚蠢的決定。他下達了各艦向東南方向撤退的命令。

    後世軍事學家對利士比這時作出的決定有很大的爭議,一部分人認為當時法國艦隊士氣已失,利士比保存艦隊實力等待國內支援的決定是正確的,但另一部分人認為法國遠東艦隊「巴雅」號重型鐵甲艦和「都威爾」號重巡洋艦戰力未失,以二艦的強悍未嘗不能與中國的「應瑞」、「肇和」、「凱旋」、「同安」四艘中型鐵甲艦抗衡,更何況當時「肇和」號還被擊傷了。

    但事實上,利士比選擇了用法國艦隊的速度優勢甩開中國艦隊。他似乎忘記了艦隊中有一艘艦是跟不上他們速度的,那就是「勝利」號。

    「勝利」號是法國七十年代末建成的主力鐵甲艦,他與之前被俘獲的「凱旋」、「拉加利桑尼亞」同級,特點是防護好、火力猛,缺點是速度不夠快,他的速度和「凱旋」一樣只有13節。大清水師雖然失去了速度最快的「超勇」、「揚威」,但還有速度達到15節的「揚武」和「開濟」,而且此時是在開闊的大海上而不是在雞籠灣的水道中,即使「巴雅」和「都威爾」想像上次一樣斷後也無能為力,因為「揚武」和「開濟」只需要繞過它們就可以了。這使得「勝利」一直沒有擺脫「揚武」和「開濟」的追殺。

    尤其是「揚武」號,「揚武」號即是在馬江海戰中被中國俘虜的「杜居土路因」號,它採用8部鍋爐推進,航速甚至可以達到16節,而且她是一艘裝甲巡洋艦,排水量達到3479噸,「勝利」號除非是主炮命中,否則很難給「揚武」帶來致命傷害,而「揚武」裝備的大量速射炮儘管也無法洞穿「勝利」154mm的裝甲,卻可以給「勝利」帶來大量的人員傷亡。

    事實上,「勝利」號確實遭遇了非常大的打擊,它的航速使它落在了法國艦隊最後面,到了後來「揚武」和「開濟」甚至可以用舷炮對「勝利」進行攻擊,此時戰艦的主甲板被「揚武」和「開濟」速射炮發射的榴彈和機關炮彈打得千瘡百孔,在甲板上工作的人員死傷非常嚴重。輪機艙上部甲板是傷員的臨時安置所,這裡有153mm厚的裝甲保護著,「揚武」和「開濟」的炮彈無法穿入,但是炮彈砸在上面的主甲板上的聲音還是驚心動魄。安置所的旁邊就是兩座發電機房,負責「勝利」號的上層照明,但安置所裡卻黑暗得恐怖,只有醫生工作的地方點著一盞油燈,映照出觸目驚心的斷肢和鮮血,再加上傷員們痛苦的呻吟聲,令人聯想到地獄的情景。

    但不管怎麼說,如果沒有「應瑞」、「肇和」、「凱旋」、「同安」任何一艦的重炮支持,「揚武」和「開濟」想擊沉「勝利」號也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到的事,而這四艘鐵甲艦又都和「勝利」號的航速差不多,一時間還追不上來,所以「勝利」號雖然艱難,還是堅持往東南逃著。

    利士比這時也下令讓法國各艦用尾炮支援「勝利」號。

    不過他似乎在這個時候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法國艦隊的續航能力,要知道從峴港到巴士海峽足有幾千海里,他的艦隊為了達到隱蔽性甚至沒有到香港裝煤。本來如果這場海戰能像他想像中那樣大獲全勝,他的艦隊當然可以從容西返沒有任何問題,各艦的燃料也能支持到達香港,但海戰的結果並不如他所預期的那樣,法國艦隊不僅沒有大獲全勝而且被迫撤退,而此時西歸的路線上正是氣勢洶洶的中國艦隊,他的艦隊只有選擇向東南機動現甩開中國艦隊,再向西返回。這樣一來,無形中多出了幾百海里,「勝利」號為了逃離,航速幾乎開到了最大,這更是大大增加了「勝利」號的燃料消耗量。

    到了後來,當利士比意識到自己犯下的錯誤時,他已經不能不放棄「勝利」號了,如果始終讓中國艦隊跟在自己後面,將耗掉更多的燃料,等到燃料耗盡的時候,那整個艦隊就完了。「都威爾」上打出旗號:「勝利」號斷後,待艦隊遠離後,允許向中國艦隊投降。

    法國遠東艦隊剩下的軍艦漸漸遠去,「勝利」號在打光了所有炮彈後,掛出了白旗。

    (梳理了一下後面的情節,覺得第一人稱不太好寫,所以以後都改用第三人稱,如果有令大家感到不適的地方還請見諒,前面的我已經改了,主角的名字叫方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