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清帝國

龍騰世紀 第三十七章 基隆之戰(上) 文 / 半生恨雨

    基隆港,位於台灣島北部台北盆地北端的雞籠灣內。該港依托台北,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東面和東北面隔太平洋西部海區與被日本強佔琉球群島相峙,使其成為東海、台灣海峽、太平洋西部海區航運要道,為中國南北航運要衝,地理位置相當重要。

    基隆港靠近台灣海峽之北口,港區東面、西面和南面環山,一面臨海,雞籠灣是一個縱深3.6公里,入口寬280多米的狹長海灣,灣口外有社寮、中山、盤桶等島嶼作屏障,形成山環水繞、風平浪靜的天然良港。由於基隆港的形狀如同雞籠,故有「雞籠港」和「大雞籠」之稱。

    大武侖山是基隆港周圍最高的山,海拔231米,臨海而立,在此可以將海灣內的景致盡收眼簾。此時山下的海灣內,停泊著幾艘軍艦,而山頭的密林中人影綽綽,好像在施工安裝什麼東西。這些艦船正是福建水師的「超武」、「元凱」二艦,他們因幫助劉銘傳防守防守台灣,沒有待在福建水師的基地馬尾港。

    此時指揮大武侖山施工的正是劉銘傳,受命防守台灣讓他壓力很大。台灣孤懸海外,不像其他沿海省份可以得到陸地上的支援,而法人的艦隊又十分強大,一旦讓法人控制了台灣的港口,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向台灣輸送兵力。而背靠著台北的基隆就是法人最覬覦的港口。

    因為時間太過於倉促,來不及建設有良好防護的固定炮,在他觀察了地形後,決定借用大武侖山這裡原有的炮台,換上楚軍第一鎮的二十門120mm克虜伯後膛炮,以其4.2公里的有效射程可以很好的控制住雞籠灣的西口和大半個海灣。至於基隆灣的東口比較狹窄,就交由「超武」和「元凱」兩艘軍艦防守了。

    為了在海戰中防止法國人登陸攻擊炮台,劉銘傳還抽調了楚軍第一鎮第三標,由標統張士遷率領協防炮台。

    當馬江海戰爆發的時候,皮埃爾少校帶著剩下的十艘法**艦來到了基隆港以西十餘公里處。這支艦隊裡除了6000噸級的「巴雅」號、與「凱旋」號同級的「拉加利桑尼亞」號,還有「尼埃利」號「雷諾堡」號、「梭尼」號、「阿米林」號四艘巡洋艦,以及「德拉克」號、「魯汀」號、「火槍」號、「膽」號四艘炮艦,比偷襲馬尾的法國艦隊還要龐大。

    負責觀察的士兵立即將此情況報告給了正在商議作戰的張士遷與炮台指揮鍾進。兩人聞言立刻趕往建於山頂密林的瞭望塔,只見,基隆以西的海面,有根根煙柱,正是法國艦隊,成梯行橫列以8節左右的巡航速度向基隆逼來。

    「打嗎?」張士遷問鍾進。

    「再等等,等他們再靠近些。現在雖然能打到他們,但是打不痛他們!」鍾進今年剛從京師陸大讀完十個月的速成教育課程回到楚軍第一鎮,他讀的是炮兵科,所以劉銘傳才會讓他來指揮炮台。鍾進此時盯著法艦隊,一副要吞了法艦隊的樣子,這兩天他一直率領炮手們操練炮術,早已磨拳擦掌準備狠揍法國人一頓。他本是個急性之人,看到法艦隊出現了,恨不得立馬給法艦予以重創,可是他知道現在法艦剛抵射程之中,發出的炮彈即使能命中,業已成強弩之末,無法洞穿法艦裝甲。必須在靠近足夠距離後,自己的二十門克虜伯大炮才能發揮最大威力。

    「這裡有我,你下去看看,別讓鬼子繞上來。」鍾進吩咐張士遷:「順便派人通知『超武』和『元凱』。」

    張士遷聞言後奔赴自己的營地,組織防守。

    在接到法艦逼近的消息後,「超武」管帶葉富、「元凱」管帶貝珊泉也迅速下令起錨,升火備戰。

    法軍艦隊漸行漸進,眼看就要通過西口海峽進入雞籠灣的時候,再也憋不住的鍾進下令開炮。中法基隆之戰打響了。

    海面上頓時冒起沖天水柱,激起的浪濤讓坐在「巴雅」號上的皮埃爾也感到一陣搖晃,一些在甲板上幹活的法國水兵被濺起老高的水花打得一身都是濕的。

    原本在水裡靜靜遊蕩的魚群也被這驚天的爆炸聲嚇得四處逃竄,有些更是被炮彈炸傷了天。

    也許是炮手們太緊張的緣故,第一批炮彈全部落了空。

    法艦隊在短暫的調整後開始轉身法艦隊這時展示了一個海上強國的實力,在這種遇到突襲的情況下毫而不慌亂,並保持次序,沉著應戰。他們開始一邊轉身後撤一邊將艦隊隊列切換成橫列,以使盡量多的火炮發揮作用。

    皮埃爾這時下令了撤退,雖然中國人火炮數量並不多,而且準頭也不夠,四次齊射都沒擦到法艦的邊,顯然訓練度不夠。但在未查明守軍實力的情況下,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先撤退的好,他這時才感覺到獨自率領一支艦隊的責任重大,不知道將軍閣下那邊怎麼樣了?

    由於這個時候並沒有發明無線電,所以皮埃爾不知道孤拔的情況。法艦全速退出了大武侖山炮台的射程,並沒有一艘軍艦受到損傷。接著,皮埃爾派出汽艇駛入海灣偵察。

    此刻的鍾進正在炮台破口大罵:「操,你們這幫臭小子,連續四次齊射,連法國人軍艦的毛都沒撈著,平時叫你們好好練習,一個個給我打馬虎眼,現在丟人現眼了不是……」其實也不是怪楚軍第一鎮的這些炮手們,畢竟這些克虜伯炮是野戰炮,這個時候改作岸防炮,彈道軌跡和以前完全不一樣,加上練習的時間又短,能打得准才是有問題了。

    鍾進也不是不知道這些,只是這樣好的機會丟失了,確實讓人窩火,所以言語上才激烈了些。

    此時楚軍第一鎮的這些炮兵們還是一個個羞愧得漲紅了原本就已給凜冽海風吹的紫紅的臉,不過沒有人看得出來罷了。

    「敵人快艇!」在?望台負責觀察的士兵報告。

    「這次給我打准了,給我來個點射,不讓法國人進來偵察。」

    「轟」這次炮手們在接到目標指示後,小心調準了炮口,這發炮彈打得出奇的准,一炮就命中了進來偵察的法國快艇。一百二十毫米口徑的炮彈對於這樣一艘小艇來說是殺雞用牛刀了,只要命中就是砸也把這艘法國可憐的小艇砸沉了。

    沒想到中國人一下子竟然又打得准了,皮埃爾不由思考了一陣,最後決定分兵兩路,一路從正面吸引炮台火力,另一路繞到基隆東面登陸,從側翼攻打炮台,這次跟隨艦隊出征的還有法國遠征軍的六千士兵。

    正面吸引炮台火力的法國艦隊分成兩排,前排是主炮口徑較小的「克拉克」、「魯汀」、「膽」、「火槍」四艘炮艦,後面是主炮口徑較大的「阿米林」、「梭尼」、「雷諾堡」、「尼埃利」四艘巡洋艦。

    雖然法**艦上的火炮數量要遠遠炮台的火炮數量,但真正派得上用場的只有各艦的主炮,所以雙方的火力其實差不多,於是一場慘烈的炮戰開始了。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