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仙緣

第四卷 逐鹿 第288章 金匱預盟 文 / 不雅

    第288章金匱預盟

    趙匡義等了華江南兩天,卻不見她出屋。他心切下,也曾前去拍門,卻聽華江南道:「王爺不必為我擔心,只是修為到了瓶頸,借貴寶地參修幾日。」

    趙匡義無奈下只好不去打擾她,卻在這日聽聞聖上趙匡胤有兩日不上朝了,他哥倆情深,想去看看這個皇帝哥哥,卻被太監王繼恩攔下,只說陛下略微感冒,不便見人。

    關懷的女子和哥哥同時莫名其妙的不見他,令趙匡義略微感覺不安。第三天晚,他心慌下,便將常在一起喝酒的大內御醫程德玄叫來一起喝悶酒。倆人正喝著,忽聽下人稟道:「王爺,王公公求見。」

    趙匡義和程德玄對望一眼,倆人眼中都是牙醫。這王公公深更半夜的卻所謂何來?趙匡義心下不禁有些沒來由的驚慌。要說他也是隨哥哥趙匡胤打過天下的人物,平常之事哪裡會讓他如此?可今日就是如此莫名的慌亂,聞言急忙相請王繼恩。

    王公公急匆匆進入屋中,廢話也不多說,直道:「王爺,陛下宣您進宮。」

    趙匡義急忙隨王繼恩向皇宮而去,路上問道:「王公公,聖上近日怎不上朝?聽聞是龍體欠佳?」

    王繼恩只嗯嗯兩聲,說道:「陛下只是想念王爺了。」

    進入皇宮,來到養心殿,來到殿外,就聽裡面趙匡胤的聲音道:「是匡義來了?快進吧。」

    趙匡義聽哥哥語調並無特別,心裡鬆了口氣。推門進屋,只見趙匡胤正獨自喝酒,桌上四樣精緻小菜。趙匡胤笑道:「來,陪朕小酌幾杯。」

    趙匡義道了聲謝,在趙匡胤對面坐下,自己滿上一杯,笑道:「這幾日皇兄不上朝,讓臣弟著實擔心。如今卻放心許多了。」

    趙匡胤長長歎了口氣,舉杯和弟弟飲盡,說道:「朕不瞞你,前幾日朕被妖孽所傷,如今內傷日漸沉重,恐難過這幾日了。」

    趙匡義驚道:「皇兄此話從何而來?是何方妖孽傷了皇兄?沒找高人診治麼?」

    趙匡胤道:「便是那宮觀官華江南。這妖女平常一副出塵不染的樣子,實則是個婊子。朕聽說最近你和她走的很近?若是表面敷衍就好,可千萬不能被她迷惑。」

    趙匡義冷汗直流,實不相信這位皇兄所說。可他也知道,趙匡胤沒理由騙他。趙匡義怔怔發呆,一時心中又是華江南的靚影,又是哥哥的話語。

    趙匡胤看了半晌,怒道:「難不成你已被那妖女迷惑?朕還指望你保我趙家大宋基業,如此看來,我大宋就要毀在旦夕了。」

    趙匡義抱拳低頭,惶恐不已:「皇兄休要亂說,依臣弟看,皇兄長命百歲,哪裡就會被害?」

    趙匡胤閉眼歎息,片刻道:「兄弟,你我二人還有趙普,咱們三人是莫逆之交。那時王朝更替,在亂世中咱們創下這片基業,統一了我華夏,安定了天下,建立不世偉業。為兄現在想來,這一生已無怨無悔。人生百年轉瞬即逝,我生前已完成天命,唯恐死後我大宋王朝難免被妖女所毀。兄弟,你要答應我,朕去之後,你要為我趙家萬年基業著想,切莫被妖女迷惑,為一己私慾,丟了為兄辛苦創下的天下,做我趙家罪人。」

    趙匡義惶恐道:「臣弟不敢。」

    趙匡胤看了他半晌,他瞭解自己這個弟弟。兄弟倆生於亂世,從小就有一番抱負,若不是自己是哥哥,恐怕這皇位就該是自己這個弟弟的了。如今自己不知何時身死,眼看辛苦闖下的天下卻危機四伏。東北有遼國虎視眈眈,西北有蒙古鐵騎彪悍,中原又有修真界妖女作亂,看著宋朝是得了天下,一拍繁榮,實則卻有莫大隱憂。

    趙匡胤原本有四個兒子,長滕王趙德秀,燕懿王趙德昭,舒王趙德林,秦康惠王趙德芳。如今趙匡胤五十歲了,可長子趙德秀和三兒子趙德林都已早夭。剩下兩個兒子兒子趙德昭雖然年長卻過於無能,四子趙德芳尚還年幼。因此他這幾日裡,心裡便尋思:「若封德昭為帝,則我天下難保。四字德芳尚且年幼,況且從來沒有皇位傳次子之說。如今想來,只有御弟匡義能當此重任。可自古來皇位都是父位子承,若是傳於匡義恐怕群臣難服。」

    他想了好些日,終於想出個法子。如今自覺陽壽將近,便對趙匡義道:「兄弟,若我去後,這皇位卻只有你來做才合適,到時你莫要推辭。」

    趙匡義嚇了一跳,以為這是這位生性小心緊身的皇兄在試探自己,忙道:「皇兄莫開玩笑,真是折煞臣弟。」

    趙匡胤歎道:「我知你難當,因此也想了個法子。若是我去後,你繼位卻群臣不服,便可將我和趙普早就擬好的一分金匱預盟取出。到時即使有幾人不服,也可憑此立威。」

    趙匡義心裡不知金匱預盟是什麼東西,又擔心是這位皇兄在試探自己,因此不敢做聲。

    趙匡胤道:「都什麼時候了你還這般磨嘰。」說罷從身旁取過陳摶老祖給他的玉斧,說道:「這是仙人賜予我的法寶,若有危險時,便可憑此驅邪。」接下來將用法告知趙匡義,便要將玉斧給他。

    趙匡義說什麼也不敢收,趙匡胤怒道:「你敢違抗聖旨麼?」說著就氣憤的將玉斧砸在地上,咚咚出聲。

    這時,養心殿外服侍皇上的兩個丫鬟就聽屋內趙匡胤說道:「好自為之,好自為之!」

    之後就見趙匡義從屋中悻悻然走出,而皇上趙匡胤則寬衣就寢。

    第二日,趙匡胤就死在了自己的龍床之上,享年五十歲整。

    趙匡胤死時,宋皇后便宣太監王繼恩前去相招趙德芳入宮,想將趙德芳奉為皇上。王繼恩應了聲,卻直接去了晉王府。原來這位王公公早得了皇上密旨,趙匡胤怕的就是自己死後,宋皇后會不履行自己聖旨,卻去封兒子為皇上。因此是秘密的下旨給王繼恩。

    王繼恩一路來到晉王府,便將密旨告知趙匡義,趙匡義聽聞皇上駕崩,自是吃驚,又聞聖旨竟封自己為皇位繼承人,更是吃驚不已。

    趙匡義左右不同意,王繼恩道:「若王爺再不進宮,卻怕被別人搶先了。」

    趙匡義左右思量下,便一狠心隨王繼恩入宮。宋皇后正在皇宮哭著等待趙德芳入宮,卻不妨見到趙匡義徑直闖入殿內,但這位宋皇后甚是有膽識,當時便知宋朝第二位皇帝不可能是自己的兒子趙德芳了,因此也不含糊,直接哭道:「此後我母子就托付於官家了。」

    官家是對皇上的稱呼,趙匡義聽這宋皇后也是這般,便流淚道:「此後共享富貴,不必擔心。」

    從此,中國歷史上,宋朝第二任皇帝趙匡義便登上了帝王寶座。

    其時有許多臣子不服,稱該二子趙德昭或四子趙德芳繼位,哪裡也輪不到弟弟趙匡義。當時的宰相趙普便取出一卷太后遺囑,聲稱是太后臨終前所言,其內容大概是:「太后認為,趙宋之所以能獲取後周的江山,就是因為周世宗任用了一個小孩子當皇帝,如果是一位壯年英武的君主,絕不會出現「陳橋兵變」。

    為了不讓這種慘痛的歷史重演,為了維護趙宋億萬年社稷,太后責令趙匡胤必須選擇一位「長君」做接班人。他日帝位先傳光義,光義再傳光美,光美傳於德昭,如此,則國有長君,乃是社稷之幸。趙匡胤痛痛快快地答應了。太后自然非常滿意,遂命趙普白紙黑字記錄下來,並把這份政治遺囑當作「基本國策」珍藏在黃金寶櫃裡。」

    歷史上將這份懿旨叫做『金匱預盟』。既然是太后懿旨,自然再無人反對,因此,趙匡義正大光明的坐上了皇帝寶座。

    此後幾年,趙匡胤二子趙德昭自殺而死,四子趙德芳卻病亡而死。趙匡義登上皇帝寶座的過程充滿了神秘和悲哀,自從他坐上寶座,便先後死了兩位侄子,又鬧出自己的親弟弟趙廷美密謀造反,最後在趙普一再縱勇下將趙廷美貶值為縣令,最後氣悶而死。

    歷史的真像掩蓋在塵埃之中,究竟孰是孰非難以定論,趙匡義當政後,勵精圖治,大宋王朝迎來中國歷史上經濟最鼎盛的時期。可不正常的繼位為帝,和神秘的金匱預盟,都成為後世難以說清的懸案。

    有詩為證:水調歌頭黃河近北望,烽火燃九州。萬里山河飄絮,狼煙幾時休?

    兵戎劍指江南,血淚浸染震高唐,威名北域留。

    朕之臥榻旁,安容他人眠!

    假途虢,滅後蜀,平南唐。君臣計謀,壯志雄心復漢唐。

    可歎時不我與,蒼天后土戴孝,皚皚白雪皆蒼茫。

    千古英雄淚,直流後人裳。

    當趙匡義坐上了皇帝寶座時,修真界中卻又多了許多變化。

    華江南的修為大打折扣,在晉王府修養一段時間後,便離開汴梁,回到了逍遙宮,想藉著靈氣泉速恢復修為。卻不想在回到逍遙宮後,聽聞了更令她惱怒的消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