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末風雲之大夏帝國

第三卷 北地風雲 第五十七章 梟雄末路 文 / 雪戀1988

    第五十七章梟雄末路

    檀石槐仰望著北方的天空,那裡是彈漢山的方向。

    檀石槐心中很苦,真的很苦。

    上一次,他本打算藉著黃巾軍叛亂的機會南下,結果行動慢了一步,被曾炩率先平定幽州的黃巾軍,並派兵守住了北方三個要塞之地。

    然後,他聚集鮮卑各部二十五萬大軍,分五路南下攻擊大漢朝,可是結果是苦澀的,除了攻擊并州的一路佔領了一些大漢國的土地外,其他四路大軍都是傷亡慘重,而且沒有佔到絲毫的好處,真正的賠了夫人又折兵。

    經過五年的休養生息,好不容易得知大漢國的天子死去,新帝剛剛登基,而且大漢國內部還存在皇統之爭。在這樣的情況下,檀石槐以為再次攻擊大漢國的機會來了,這才再次起兵南下。

    而且,他借鑒了上一次的經驗,將鮮卑國的絕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到了一起,希望以絕對的實力,快速突破征北大將軍的前方防線。

    但是,結果讓他欲哭無淚,他率領二十五萬大軍,居然沒有攻破只有三萬人把守的馬城,反而讓自己的大軍付出了五萬的傷亡。

    這個時候,他就預感到了此次進攻不會順利。但是,在沒有得到任何的利益的情況下,他也不敢談撤兵。雖然他是鮮卑的大王,在鮮卑國內也擁有至高無上的威望。

    他很明白,在他能夠帶領鮮卑走向勝利,能夠給鮮卑帶來利益的時候,他就是鮮卑至高無上的大王。但是,當有一天,他不能給鮮卑人帶來榮譽和利益的時候,他就不再是鮮卑的大王,而是成為鮮卑人眼中的罪人了。

    其實,他對慕容風提出的建議,是很心動的。但是,考慮到後果,他卻是不敢接受。

    不管有多好的理由,都逃不了丟下戰友獨自逃生的罪名。所以,這樣的做法,其他的各部落的首領也只敢慫恿他檀石槐率先作出,而他們自己卻不敢帶頭作出這樣的決定。要是他這樣做了,他在草原上就從此再也不要想抬起頭來。

    再說,丟下了馬城城下的十餘萬各部鮮卑精銳,他檀石槐就再也沒有縱橫草原的本錢。到時候,不要說大漢國反攻草原,就是草原上的其它勢力,也會讓鮮卑人從此不得安生。

    雖然前些年,鮮卑人將草原上的強敵都打擊的很厲害,但是,在鮮卑人失去了這十五萬精銳兵力之後,鮮卑人在草原上也就是一個中等實力的民族了,至少不再是凌駕於草原各族的民族。在這樣的情況下,其它的在前些年被鮮卑人打壓的各族一定會群起反叛,將鮮卑人趕盡殺絕。因為前些年,鮮卑人在大草原上樹立了太多的仇敵。

    所以,檀石槐只有一種選擇,那就是全力向西突圍。只要衝破了西邊曾炩的阻擊,那麼,他還可以帶領一部分鮮卑大軍回到草原。這樣,他仍然有強於草原各族的力量,不用擔心草原各族的反叛。

    於是,檀石槐留下五萬大軍,警戒東邊馬城的征北軍的偷襲,自己親率其餘十萬大軍,輪番猛攻西邊的曾炩。

    可是,現實再次給他潑了一大瓢冷水。

    曾炩的防守,可謂是堅若鐵壁。在前面的五天之內,他付出了三萬傷亡的慘重代價,都沒有得到絲毫的好處,那兩道城牆,仍然巍然的矗立在那裡。

    在這個時候,他得到了翻越北面大山的伺候送來的兩個消息。

    第一個消息就是他派去佯攻寧縣和廣寧的五萬大軍,中了征北軍大將吳懿的詭計,五萬大軍死傷慘重,大王子槐樅僅僅帶領一萬大軍逃脫,其餘的,不是戰死就是被征北軍俘虜。

    而第二個消息,則是車騎將軍曾炩麾下的大將——護匈奴中郎將趙雲率領大軍,將匈奴十萬大軍盡數殲滅,平定了南匈奴。而揚烈將軍太史慈和揚武中郎將張燕則是率領并州的大軍,收復了前面被鮮卑人佔領的并州的北方四郡,另外,南部鮮卑全境也都被征北軍佔領。

    但是,壞消息並沒有到此為止,反而是接踵而來。揚烈將軍太史慈和揚武中郎將張燕於十月初五率領四萬五千大軍,直撲他的老巢彈漢山!

    雖然在他收到消息的時候,彈漢山還沒有失守。不過,他很清楚,彈漢山丟失只是遲早的事情。這個時候,留守彈漢山的僅僅只有兩萬軍隊,根本不可能抵擋住征北軍四萬五千大軍的進攻。要是槐樅反應快,還能帶領族人逃離。要是稍微慢一些,絕對會被征北軍大軍給包餃子。

    而要是彈漢山的大軍一個也逃不了,那麼,再加上他在馬城之下全軍覆沒,他檀石槐真的是成為一個光桿司令了。

    在草原上,他有實力的時候,就是鮮卑的大王。但是一旦他沒有實力了,他就屁都不是。畢竟,大草原是一個以實力為尊的地方。

    本來,檀石槐還在寄希望於匈奴人能夠打敗并州的征北軍,然後前來和他夾攻曾炩,亦或者是等匈奴人打敗并州的征北軍之後,南下威脅大漢國的京城洛陽,逼迫曾炩南下救援。

    只有匈奴人能夠打敗并州的征北軍,所有的一切都好辦。

    另外,他也希望攻擊寧縣和廣寧的五萬大軍能夠取得戰果,至少也要能夠全身而退。那樣,會合鮮卑各部的留守力量,未免沒有翻盤的機會。

    但是,這傳來的兩個消息,將他所有的夢想都撕得粉碎,讓他到了絕望的邊緣。

    向西突圍,他率領的十萬大軍面對曾炩的五萬大軍沒有佔得絲毫的便宜,被困在延鄉水河谷,進退不得。

    而東面的馬城守軍,也只是吊著鮮卑人留在東面的五萬軍隊,讓他們不敢全力西進,並不將鮮卑大軍逼得太急。

    這是曾炩有意採取的策略。曾炩很清楚,檀石槐軍中的糧草絕對不能維持太久的時間,最多一個月,鮮卑人絕對會被活活餓死。所以,現在將鮮卑人拖死是最划算的辦法,因為這樣可以盡量的避免自身的傷亡。

    本來,他還擔心被鮮卑人兩面夾擊。但是,他在圍住檀石槐僅僅一天之後,就得到了趙雲平定匈奴,太史慈和張燕消滅南部鮮卑,以及吳懿打敗攻擊寧縣和廣寧二地的鮮卑大軍。這樣,他最後的顧慮也沒有了,只是在那裡守住道路,不給檀石槐撤走的機會。

    在這個時候,曾炩還是有一些擔心檀石槐丟下大軍,自己從北面的大山逃離的。要是他真的那樣做了,曾炩還真的拿他沒辦法。不過,隨後就傳來了太史慈和張燕率軍佔領彈漢山,全殲彈漢山留守的兩萬大軍,俘虜彈漢山所有的人員的消息。曾炩知道,檀石槐要是離開了大軍,那麼他就徹底失去了翻身的機會了。

    十月初八,曾炩派人給檀石槐送去了幾樣東西,那全是他家人的貼身物品。隨同這些東西一起去的,還有一封曾炩的勸降信。當然,他還給南部鮮卑的兩個大人送去了他們親人的貼身物品。

    曾炩希望能夠將延鄉水河谷被圍困的十多萬鮮卑大軍收為己用。要知道,這裡可是十幾萬精銳騎兵,可是一股非常之恐怖的力量。要是檀石槐能夠投降,那麼。曾炩不僅僅能夠將鮮卑全部收入囊中,而且還能增加十幾萬百戰之師。這樣一來,他的力量絕對會上升一個層次。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曾炩知道,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就要來了,他不想在這個時候被鮮卑人牽制在了大草原上。但是,他又不敢在自己的後方留下一個尾巴,那樣,他即使南下,也不會安心的。

    最完美的情況就是,他在今年年底之前能夠平定大草原。那樣,他不但能夠安心的南下,還能夠得到實力的加強。雖然他現在的實力已經冠絕大漢國,但是,誰都不會嫌棄自己的實力太強吧?更不要說曾炩這樣的一心想要統一全國,並開創前無古人的局面的人。

    所以,對於麾下的力量,曾炩的看法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鮮卑人是這個時代最強悍的異族,要是能夠使其投降,那對別的民族造成的震撼可想而知,絕對是超級超超級的。這樣,不但能少打仗,而且還能震懾其他心懷貳意的民族,使其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這樣,曾炩才能夠在以後的幾年內專心於統一中原地區。不管怎麼說,中原才是這個時代中國的基礎,如果不能踞有中原,你就不可能得到絕大部分漢人的承認,你就不是正統,哪怕你的實力再強悍,也是無用。

    要知道,不管在哪個時代,有兩樣東西都是具有大威力的,一個是輿論,另一個是民心。如果不重視這兩樣,任誰都會吃盡苦頭。除非,那個人在擁有強悍的實力的情況下,還是一個絕對的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在面對反對的聲音的時候,能夠狠下心,誅殺一切敢於反對他的人。但是很顯然,曾炩沒有這樣的勇氣,他也不敢有這樣的想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