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鬼雨仙蹤

龍騰世紀 第231節 八索殘卷 文 / 鬼雨

.    不停的轉動刀勢連綿不絕大約過了一個時辰才刀。

    這時陰魂已經被剁成粉塵。不時從底下飄上來閃閃爍爍化成了陽魂。

    玉碟不停的報數:「三點……五點……八點……主人您已經增加了十五點陽魂……」

    山伯心中提不起一絲歡快痛苦的感覺籠罩了全身。

    他咬緊牙關一聲不吭希望早點受完那一萬刀。

    「還有兩千刀了……一千九一千八……噫你到是快點劈啊!怎麼越來越慢了?」

    碎魂筒好似耗盡了力氣刀勢由快及慢漸漸緩下來。

    痛苦的感覺並沒有因此消退反而有了充裕的時間讓他品味每一刀的滋味。

    「哎呦……這一刀辛辣無比彷彿喝了辣椒水一般……這一刀心酸得很就像割去了心頭肉……呀這一刀好生鬱悶恰好砍在了肝膽之間……」

    又過一個時辰總算完成九千刀!

    還剩一千刀了!

    碎魂筒彷彿變成蒼老的婦人寒夜不眠對著清冷的月光有一搭沒一搭的敲打著棉衣思念多年不歸的良人。

    每一刀劈出都讓山伯回味半天!

    可是這時陰魂化作了細泥轉化的度明顯加快了很多!

    玉碟的聲音不停響在耳邊:「三十五……四十……五十……」

    最後的五百刀也不知道劈了多久山伯只瞧見眼前星光閃爍然後是「叮」的一聲脆響:「一萬刀!共增加兩百三十點!恭喜主人你終於完成了初次試煉!」

    山伯顫抖著嘴唇喃喃的道:「完了?終於熬過去了?」

    這時碎魂筒的頂蓋自動彈開來燈光從外面透入山伯清晰的看見自己的軀體重新凝結起來先前幽暗的肌膚變得晶瑩了許多而那些桀驁不馴的陰魂則化成一件淡黑的棉絮服服帖帖地包繞在身周!

    山伯被砍了那麼多刀。心裡猶自顫慄著彷彿大病初癒渾身軟綿綿的沒有一絲力氣。

    而那些陰魂更像被抽了筋又像老舊的棉花被重新彈過再也興不起一絲波浪帶不來半點邪念!

    過了好大一會兒山伯才掙扎著從碎魂筒裡爬出來又在閣樓上盤膝靜坐了半天。才漸漸恢復了一些力氣。

    這時他還無法化蝶而飛只能待在閣樓上面對牆角堆積的箱子。

    他心想:「郭璞先生人雖然去了卻留下這麼多寶貝。風水堪輿羅盤……他將東西保存在這裡。是為了遺贈有緣?還是給自己留下後路呢?或許他擔心自己修煉屍解仙不成有朝一日還會回到冥界來的。因而做出這樣的安排。就像伏羲畫卦亭一般伏羲一代大神。幾次輪迴還要回到那裡修煉呢。」

    山伯探手去摸那些箱子挪到面前一個個打開來細瞧。

    箱子裡裝滿了東西雜七雜八。簡直什麼東西都有。

    在標有「羅盤」的箱子裡他看見從大到小十幾個羅盤;

    在題著「木龜」的箱子裡瞧見一個尺許大的木雕烏龜瞪著一雙溜圓地眼珠子。彷彿要活過來一般。

    在「風水」箱子裡他找到一塊石刻密密麻麻寫滿了小字什麼「天斬煞」、「穿心煞」、「孤峰煞」……那麼多字驟然之間也看不明白。

    在「寶物盒」裡他看到一些冥幣和修鬼常用的靈石。

    山伯不缺冥幣也不缺各種靈石他真正想找的乃是修仙秘芨!

    最後在一個沒有題字的箱子裡他找到了真正的寶貝!

    那是九卷《青囊書》和半卷《八索細說》的手抄本!

    伯心中狂跳顫抖著雙手捧起《八索細說》打開看面寫著:「本書為楚史『倚相』所作原收於閻君『都市王』書齋余做客九幽城偶然得窺殘本歸家記述於此。書中所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皆系天界大神修真秘典天機至密難見於人間。《三墳》源出於三皇;《五典》源出於五帝;《八索》者八卦也乃為道門秘典;《九丘》者比丘之言也乃佛宗修煉至寶。」

    山伯瞪大了眼睛心道:「這……這……真的假地?若說天界大神都有自己的修真秘法這可以理解。可是誰能將心法收集在一起進而編輯成冊呢?即便有這樣地書冊又怎會給左史倚相看見?再者三墳五典可以是秘芨八索可以是秘芨要說『九丘』出自佛宗未免太牽強了!」

    山伯搖搖頭接著再往下讀只見白紙黑字寫著:「倚相者巫也夜不能寐一靈飄飛乘靈舟上天梯至仙境欲窺天機信步而行亂花迷目漸失路徑。彷徨之際忽遇一宮裝麗人年約三旬笑語嫣然迎至仙宮之內出經書數卷求解其意。倚相視之皆鳥跡。精研半日仍不得解。遂去歸家書符畫字日夜苦思得解篇頭文字。蓋麗人所出者墳、典、索、丘是也。惜天書古奧僅記一鱗半爪痛哉!」

    讀到這裡山伯心裡倒有些相信了。

    原來倚相這人不但是史官還會巫術能夠通靈。靈魂上天之後被一個仙女邀進宮去拿了幾卷經書讓他解釋倚相當時解不了回家之後憑著記憶寫出一些內容整理成《三墳名考》《五典初探》《八索細說》《九丘源流》。誰知道天機不可洩露就算這樣一鱗半爪的東西寫成之後也被閻王收走了!

    這時候山伯忽然想到:「不知那宮裝麗人是誰?她怎會擁有驚世典籍?又怎會無法明白反要偷偷地找一個凡人解釋呢?」

    這問題找不到答案書中未曾交代再想也想不明白。

    山伯再往下讀現後面記述的都是修道的方法文字十分深奧可惜卻不夠詳細只有提綱條目沒有具體的功法。

    雖然如此這半本《八索細說》也給了山伯一個大概地印象。

    特別是當他將這些理論與葛洪的《抱朴子》以及蝶衣自帶的《化蝶**》對照之後讓他增長了見識明白了道家修行的基本途徑。

    他合上書本心裡暗歎不已:「就這麼一本書被大家當作寶貝!郭璞抄倚相倚相抄仙女那仙女還不知抄自哪兒呢!大家都憑記憶寫出來互相傳抄以訛傳訛定然偏離了本來面目。希望老天保佑讓我能找到眾帝之台挖出原版地墳典!」

    此時他又打開了那九卷《青囊書》只匆匆瀏覽了開頭就知道是一套好書了。

    「有郭公者客居河東精於卜璞從之受業。公以《青囊書》九卷與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之術災轉禍通致無方……璞門人趙載嘗竊青囊書﹐未及讀﹐而為火所焚。」

    眼見時候不早山伯將《青囊書》、半部《八索細說》、連同那刻滿了《風水》《堪輿》經文的石刻一股腦收進玉碟裡準備帶回去謄寫琢磨透了再還郭璞。

    郭璞既然已經屍解修成散仙了估計千年之內都不一定回來這些東西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帶回去好好研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