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鬼雨仙蹤

龍騰世紀 第146節 心法 文 / 鬼雨

.    長夜漫漫唯有修煉才能減輕思念的煎熬。

    山伯努力使自己安靜下來繼續修煉靜養的功夫。

    王夢修鬼多年自覺頗有些經驗見山伯始終只是靜坐不由得提醒道:「小兄弟你知道修鬼有幾種方法?」

    山伯搖頭:「在下不知請您老指點。」

    王夢道:「修鬼跟修仙一樣也可以分為佛家道家和魔門三類;地藏王菩薩主管佛門一脈化身億萬在各地開堂講經若是修佛最好多去聽聽。東嶽大帝主管五嶽之精若是修道免不了煉精服氣最好多去朝拜他。魔門則比較神秘修行之法與眾不同各出奇招不一而足我也不是很清楚。我現在煉的是道家的功夫你煉的是哪一種?」

    山伯微微一笑:「在下陽魂不足無法修道;更兼滅蝗千萬罪孽太重若是修佛必須將所有罪孽先消除淨盡。沒奈何只能另闢蹊徑試著修儒呢。」

    王夢奇道:「修儒?這條路很少有人走也不好走呢!」

    「是啊在下也只是在嘗試能否成功尚未可知。」

    王夢沉吟片刻道:「我記得當年曾經收藏了不少的好書其中有一本楊雄著的《太玄經》還有一本劉歆著的《七略》寫得都不錯。你若有機會不妨讀一讀。」

    山伯回憶在鄭玄那裡所見的書目似乎未曾見過這兩本於是道:「前輩是否還記得書中的內容?」

    王夢笑道:「時隔多年早就忘光了!不過我來冥界之前將所有藏書埋在洛陽白馬寺東側的松林裡若是想看還可以挖出來。不過這兩年我可沒功夫你若著急想要需要自己去挖。時隔多年也不知還在不在。」

    山伯苦笑道:「身在幽冥哪有出去的機會?」

    王夢瞪他一眼:「怎會沒有?每年七月鬼府大開大家都可以出去整整一個月愛上哪上哪!」

    山伯心中一震想起去年鬼節人山人海的情景暗道:「這麼說再過幾個月我就可以回七襄鬼市看看了!唉英台去了天界我回去也是一個人觸景生情只怕更加難受!」

    此時王夢忽然想起了什麼起身去石洞的角落裡翻弄起來。

    過了一會兒他忽然摸出一卷殘本笑道:「這本書給你!」

    山伯接過一看見封面上寫著「內聖靜坐心法」六個字翻開看時卻見開篇寫著:「儒釋道三家靜坐均以心性修養為主。佛家以『明心見性』為工夫道家以『煉心煉性』為頭腦儒家以『存心養性』為要務。『存心』者存其本心也;『養性』者養其本性也。心性人與天俱來無不純乎至善。故只須存養勿失勿為後天境地與乎物慾意念所轉便可入於聖地而與天合。『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矣。』

    讀到這裡山伯不由得吃了一驚道:「看起來這竟是一套『天人合一』工夫!說得不錯如能『率性盡性』擴而充之就可以與天地參。這樣的寶書您從哪裡弄來的?」

    王夢得意的笑起來道:「前些年我在老龍潭廟會閒逛見一個窮酸在擺地攤。我從裡面找到了這本破破爛爛也不知為誰所著下面還有更精彩的呢你接著往下看!」

    於是山伯又接著往下讀:「或問:『心性存養之道及其下手方法如何?』曰:『要亦靜而已矣。心之體本靜性體亦然。感於物而動緣於欲而動動則失其本而違於道矣。道不可須臾離故心不可須臾動。天地萬物生於靜而長於靜失於動而亡於動。一動不如一靜也。《大易》所謂『寂然不動』者所以存其本心養其性體也。所謂『感而遂通』者在其寂然不動則湛然無物;湛然無物則洞然虛明;洞然虛明則有感即應應而遂通矣。其所以能應而遂通者蓋洞然虛明則靈覺不昧;靈覺不昧則一神獨耀則無知而知無得而得不能而能不神而神。故能有感斯應而應無不通也。」

    讀到這裡山伯忍不住跳了起來!

    「這話講得太透徹了!從養心修心直至明心見性全在一個『靜『字!只要能做到寂然不動湛然無物洞然虛明就會感而遂通通於天地成為神仙之屬!具備呼風喚雨的能力!」

    王夢笑嘻嘻的道:「怎麼樣這書值多少錢?我當年花了兩千金幣買的!」

    山伯搖頭歎息:「大聲希夷如聞天籟!如此美文堪稱無價!前輩您既然買來為何不照著修持?」

    王夢神情一怔旋即說道:「我當年初到冥界見到一位金甲神人蒙他賜以神鏟又傳了一套道法所以就一直修道無法再改了。再說儒家的靜坐看起來容易其實很難呢!若非宅心仁厚、寧靜守持、天資聰穎之人很難修得成。我當年殺人太多一顆心早就亂了修不得這種單純靜坐的功夫。」

    山伯感歎道:「在下受您老之助良多不知如何報答。」

    王夢搖頭面色以整神情鄭重的道:「你可知道多年以來有那麼多人來到這剝衣亭頂只有你一個人能進入山洞這是為什麼?」

    「為何?」

    「因為你小小年紀身上就有種與眾不同的氣質溫文爾雅如坐春風這是我當年一直追求卻無法做到的。更何況你身上還帶了珍貴的回陽粉還有這些神木、靈石我也沾了你的光。修儒不容易我雖然自己修不成卻希望你能成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