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杜魯門主義
飛機轟炸事件不僅在英國,而且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死難者的家屬舉著遺像,在英國議會門前遊行示威,要求軍方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一部分議員也要求調回馬來亞的空軍指揮官加以質詢。
美國的報紙的傾向性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對英**隊這一不人道的、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大加貶斥。《紐約時報》的名記者多蘿西更是大膽斷言:英國目前的戰略不可能成功地消耗掉民族解放軍的兵力,或瓦解其戰爭意志,即使再增兵也不能達到目的。繼續升級給英國政府造成的困難將遠甚於民族軍。它將大大加強英國國內的反戰運動和不滿情緒,激起國內的巨大危機和風險。英國政府應該改弦更張,將戰略目的由奪取軍事勝利改為談判解決,讓馬來亞人民自由決定其政治體制……
美國白宮內,杜魯門仔細翻閱著報告,不時抬頭詢問國務卿馬歇爾一些問題。
這份由智囊團和中央情報組聯合撰寫的報告,分析了英國的現狀,得出了幾個這樣的結論:一,戰後英國雖然獲得了戰勝國的桂冠,卻輸盡了財富,它在戰爭中損失兵力120萬,消耗了大量資金,外貿瀕於停頓,黃金儲備幾乎枯竭,海外投資也大部分變賣。現在是債台高築,英國不僅不能再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歐洲和世界舞台上指手畫腳,而且在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都不得不依附於美國;二,英國業已喪失了工業科技的優勢,技術發明和創造的主要國家現在已不是英國,而是後起的美國。即便是英國發明的先進技術,也因工業界的保守思想而沒有發生積極作用。再加上英國沒有及時進行經濟結構調整,造成英國在新興產業的研發方面遠遠落後於美國,新興產業佔整個工業的比重非常低;三,英國經濟對外依賴程度非常高,資金不斷地從國內轉向國外。依賴性的經濟是十分脆弱的,英國經濟必須圍繞著國際經濟運轉,必須確保無形貿易的收入,必須確保金本位制、自由貿易政策和平衡財政等經濟手段的有效運行。一旦這些條件改變,經濟的依賴性必然成為一種制約經濟發展的力量,換句話說,英國依賴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是一種戰略弱點;四,緬甸和印度的獨立思潮有愈演愈烈之勢,英國已經捉襟見肘,應對乏術。這份報告在全面地分析了英國的現狀後,得出了結論,英國現在增兵馬來亞,維持這十幾萬人的正規軍和二十幾萬的警察保安部隊已經是竭盡全力,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如果得不到美國的支援,而且又無法徹底擊敗民族解放軍的話,龐大的軍費開支將拖垮戰後虛弱的英國經濟。並且使英國的戰後重建計劃遭到巨大的挫折,國內的動亂和不滿將使現任的英國政府下台。
「喬治,你認為民族解放軍能堅持下去嗎?」杜魯門嚴肅地問道。
「總統先生,據我個人判斷,英國人打贏這場戰爭的希望很渺茫。」馬歇爾謹慎地回答道:「民族解放軍到目前為止,所運用的戰略戰術非常高明,特別是宣傳方面,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雖然從軍事角度看,民族解放軍要想徹底獲勝,難度也非常大,但他們已經抓住了英國人的弱點。」
「你說的是大量的英國戰俘。」杜魯門抿了抿嘴角,笑著說道:「這一招確實很漂亮,將戰俘分散關押在各個村莊、居住點,讓英國人投鼠忌器,並且在輿論上陷於極大的被動。而且還搞了個什麼每日播報,將每天陣亡的英國士兵向全世界,最主要的是英國播出,這將引起英國人越來越嚴重的反戰情緒。「
「漢風是特種戰、游擊戰的專家,而馬來亞廣袤的叢林將使他如魚得水,我很難想像英軍能在凶險無比的叢林中擊敗他。」馬歇爾補充道:「他們準備得太充分了,英國人卻是倉促迎戰,等到各地的援軍千里迢迢趕到馬來亞,戰局將發生怎樣的變化,我真是很期待,相信他不會放過這個趁勝而進的機會,馬來亞的英軍散得太開,只要民族解放軍聚力一擊,英軍的防線必將出現漏洞,這是參謀部經過分析得出的結論。」
杜魯門想了一下,問道:「現在援助民族解放軍是不是有些早啊?」
「先對民族解放軍作出一些承諾,再停止援助英國。」馬歇爾建議道:「姿態總要先表示出來,如果蘇聯藉機插手,那將是非常令人頭痛的事情。」
「蘇聯的手伸得太長了,向土耳其施壓,還威脅要接管希臘,貪婪成性的北極熊。」杜魯門皺著眉頭,很厭惡的說道:「既然英國無法取勝,那就先和南洋的非官方團體進行一下蹉商,派人尋求援助物資的路線和方法,千萬不要讓他們倒向蘇聯。」
1947年3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宣讀了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的國情咨文,發表了敵視社會主義國家的講話。國會兩院經過辯論後,分別於4月22日和5月8日通過關於援助希臘、土耳其的法案。「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標誌著美蘇之間的「冷戰」正式開始。
在國情咨文中,有如下話語:「……在世界歷史的現階段,幾乎每一個民族都必須在兩種生活方式之中選擇其一。這種選擇大都不是自由的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是基於多數人的意志,其特點為自由制度,代議制政府,自由選舉,個人自由之保障,言論與信仰之自由,免於政治壓迫。第二種生活方式基於強加予多數人頭上的少數人意志。它所依靠的是恐怖和壓迫,操縱下的報紙和廣播,內定的選舉和對個人自由之壓制……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們抵抗著企圖征服他們的掌握武裝的少數人或外來的壓力,我們必須幫助自由民族通過他們自己的方式來安排自己的命運……這些在非常不利的情勢下奮鬥已久的國家,如果失去他們為之付出重大感性的勝利成果,那真是難以言喻的悲劇。自由制度的崩潰和獨立的喪失,不僅對於他們,而且對於全世界,都是一場災難。那些正在竭力維護自由和獨立的毗鄰民族,很快就會為之氣餒,還可能陷於失敗……我們必須採取立即的和果斷的行動,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們支持他們維護自由……」
國情咨文的發佈,被外界普遍地認為是美國外交政策上的一個新的急劇轉變,其對全世界的影響相當於一八二三年宣佈西半球不再受歐洲殖民主義者支配的「門羅主義」,是美國方面對蘇聯控制地區與蘇聯不斷擴張的一個公開威脅。
4月22日和5月8日美國議會通過了關於接替國內經濟困難的英國政府,繼續援助希臘、土耳其的法案,並且中止了繼續給予英國的貸款,此項法案被媒體和觀察家認為是對英國政府頑固推行殖民政策的不滿的一種表示。
其實,美國政府對英國的不滿還有其他方面,比如說,現任的英國首相剋萊門特·艾德禮。在1945年大選中,在克萊門特·艾德禮的領導下,英國工黨在選舉取得了歷倒性的勝利,並擊敗尋求連任的丘吉爾,成為英國首相。然而,在克萊門特·艾德禮的帶領下,英國政府採取了不同措施,竟然與斯大林和蘇聯改善關係。在1946年,克萊門特·艾德禮邀請了一批蘇聯科學家和工程師到英國。而且他不顧英國皇家空軍的強烈反對,允許這批專家到訪勞斯-萊斯的飛機引擎製造工廠,並參觀由法蘭克·惠特爾設計的夏威夷雁飛機引擎。而後克萊門特·艾德禮本人更是同意向蘇聯贈送40部夏威夷雁飛機引擎。結果,蘇聯人不久以後即憑夏威夷雁引擎,秘密地改良出克裡莫夫引擎,並使用於米格-15戰鬥機。使得美軍的b-29轟炸機面臨了很大威脅,對此美國人始終是耿耿於懷,並把克萊門特·艾德禮歸為左翼人物。
隨後,美國政府派人秘密與南洋由陳嘉庚率領的非官方代表團接觸,並對他們採取了更寬容的態度,同意接納更多的華人留學生來美國學習深造。於是,在陳嘉庚和司徒美堂的組織和號召下,南洋、美洲的大量華人青年開始奔赴美國,深入到各行各業,努力地學習,準備用知識武裝自己,為華人將要建立的自己的國家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