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新呂布

第1卷 第221章 宋憲侯成叛逃,呂布臨危傳重臣 文 / 黑石頭

    第221章宋憲侯成叛逃,呂布臨危傳重臣

    宋憲、侯成聽說有商客求見,本不為意。可後來覺得,此時有商客來訪,極為詭道。便喚進大營來見。

    宋憲見來人山野村民模樣,便問道:「汝乃何人?來此何事?若是稍有對答不利,本將便視汝為奸細,片刻便將汝首級砍去。」

    宋憲這下馬威卻沒能嚇到諸葛亮。只見諸葛亮微微作揖。笑道:「草民不過一山野村夫耳,命賤如草,不及將軍高貴。只是草民若是做了冤枉鬼,怕是將軍貴軀,也將與草民賤軀無異耳。」

    侯成見來人說話不亢不卑,語氣隨和,溫中帶威。知道來人肯定有來頭。於是便客氣到:「聽足下語氣,當非一般客商。請坐下說話。」

    諸葛亮這才微笑地坐下。隨後再道:「可先遣退左右,鄙人有些話要與二位將軍商議。」

    宋憲與侯成相互對望。最後還是遣退左右,帳中只餘三人對話。

    侯成問道:「今帳中只吾三人,足下有何話便說來。」

    諸葛亮依舊微笑到:「實不相瞞。鄙人此來,乃為二位將軍前程著想也。」

    宋憲聽後笑道:「哈哈哈……我兄弟二人乃朝中大將,皇上近臣。手中掌有數萬精銳鐵騎。足下且言,欲為吾兄弟二人前程著想?!此話甚誇耳。」

    諸葛亮冷笑一聲:「此乃以前之事耳,日後且難說。試問。當年淮陰侯韓信,拜將之時,可曾料到日後有鐘室梟首之禍。淮南王英布歸漢之時,可曾想到有茲鄉損命之時。世間多變幻,禍有福所依,福以禍所寄。今漢帝有九江之災,二位將軍亦將運勢逆轉也。」

    宋憲見諸葛亮說得玄乎。且連呂布九江之禍都說了出來,便再次與侯成相視而望。後對諸葛亮說道:「足下之言,似有道理,願聽其詳。」

    諸葛亮見侯成、宋憲被自己誑住,心中暗笑,便繼續忽悠到:「且問二位將軍。漢帝九江受傷,傷情不輕,實否?」

    侯成冷聲到:「哼。此乃軍中機密,不得打聽。」

    諸葛亮笑道:「哈哈哈……漢帝九江戰孫堅,孫策城頭一箭,正中漢帝腹中。此事天下皆知,何來軍中機密之說。」

    侯成也知道呂布受傷軍士們都知道,被諸葛亮說得像洩氣的皮球一樣,無精打采。

    諸葛亮察言觀色,立馬便看出侯成心理防線已潰。便接著忽悠:「呂布乃漢軍軍魂,今重傷回洛陽休養,漢軍士氣低迷。長沙四郡東有江東周郎虎視,西有蜀中臥龍逼臨,二位將軍且領命守武陵。武陵如利劍插於江南,長沙若是不保,武陵焉能獨守。」

    宋憲輕蔑到:「哼哼。江東之兵,如蝦兵蟹將,西蜀諸葛亮又如何,小小三萬山賊,能耐我何?」

    諸葛亮更是大笑:「哈哈哈……將軍之見識甚淺耳,大禍臨頭卻渾然不知。可歎。可歎。」

    宋憲疑惑到:「吾等有何大禍?」

    諸葛亮見自己先前直呼呂布之名,這在這時是極為藐視皇帝的。可是侯成與宋憲卻沒發作,顯然二人不是被嚇傻了,就是心中也有異心。於是繼續唬到:「呂布重傷,軍中軍醫無力醫治,怕是命不久矣。呂布若亡,洛陽豈能不亂……」

    此時侯成突然喝到:「大膽。皇上不過受些皮外之傷,汝安敢妖言惑眾。」

    諸葛亮被侯成一喝。不但不懼,反而起身對持。厲聲到:「漢軍軍中軍醫,醫術高超,若是皮外小傷,不日便可醫好。若非呂布命在旦夕,何需回洛陽養病。」

    侯成被諸葛亮這麼厲聲一說,反而自己先洩氣,徒然坐回椅子。

    其實侯成與宋憲兩人,也只是知道呂布受了傷,可是傷情怎麼樣,兩人並不清楚。這時被諸葛亮一說,反而相信呂布命在旦夕,否則憑軍中軍醫,何需要回洛陽養病。

    諸葛亮見機行事,見二人被自己唬住。繼續火上添油:「二位將軍。自呂布權掌朝野,便無視民生疾苦,四方擴疆。且其待蠻夷極為苛政,但有不從,便舉族為奴。東有倭州、韓州,北有遼州、卑州,如今西北又有燕州、羌州。此數州之地,數百萬蠻夷,皆因呂布布武天下,而懼從朝廷。呂布以武裡鎮四方,若其人在世時,四方蠻夷皆畏懼,自不敢生異心。但此時呂布命在旦夕,北面數州之地,千百萬蠻夷聞之,心中焉能不暗喜。此時若是有人從中起事,於東至西,萬里疆域,千百萬蠻夷,必然群起而反之。北方蠻夷,自古彪悍不已,那時何人能鎮壓。呂布屠人滅族,不計其數,蠻夷懼駭不已。今命在旦夕,蠻夷聞之,必然奮起。那時千百萬蠻夷南下洛陽,尋呂布報仇。何人能抵擋此滔天之勢。」

    諸葛亮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得侯成、宋憲二人心中惶恐不已,渾身打顫。

    的確。呂布對蠻夷非常苛刻。一不屈服,就滅人滿族,這當然能一時嚇住蠻夷。可是蠻夷心中未必就真的屈服。如今呂布重傷不治,生死難料。東面倭州、漢州,東北遼州,北方卑州,西北燕州,西面羌州,哪一州不是呂布用武力征服來的。而且這幾州皆幅員遼闊,蠻夷比漢人多許多。要是呂布真的死了,難保這幾州就真的趁機造反,聯合起來,南下報仇。那時洛陽就危險了。

    諸葛亮見侯成、宋憲二人,被自己說得驚恐不已,心中竊笑。急忙繼續忽悠:「那時洛陽不保,朝廷自顧不暇。江南四郡之地,於朝廷而言,不過南番野蠻罷了,朝廷豈會在乎二位將軍生死。二位將軍若是無朝廷糧草支助,如何抵擋周郎與臥龍聯合進攻。」

    宋憲此時心理已完全崩潰。忙起身對諸葛亮拱拳致意到:「以先生之見。我兄弟二人當如何處之?」

    諸葛亮聽後暗笑:呵呵。戲來了。只是表面依舊歎氣到:「鄙人雖有明路一條,只是如今二位將軍位高權重,怕是不肯屈就。」

    宋憲急道:「先生之見解,獨處精闢。今日聞先生高見,方知我兄弟二人,雖衣表華貴,然險途在前,卻茫然不知。先生若有明路,不凡指點一二,若能教我二人脫得險途,吾兄弟二人感激不盡。」

    諸葛亮見宋憲說得這般真切,又見侯成也是滿眼期望。便點頭到:「既如此。鄙人且指一明路。」

    宋憲請到:「吾等洗耳恭聽。」

    諸葛亮連綿說來:「呂布看卻強橫,實則外強中乾。漢室四百年基業,焉能一時便易主他人。今北方百姓屈服呂布,乃畏懼其威也。今若呂布身亡,天下百姓必然心盼漢室皇尊歸位。前劉協公遭難,避禍西蜀,劉璋拱手相送巴西,遣送兵士,此乃尊劉公皇嗣之尊也。劉公入主巴西,義士關平便領三萬精銳相投。由此可見,劉公深得天下義士之心也。此時呂布命不久矣,二將軍若趁此時,棄暗投明,歸附劉公,乃義士投明主也。」

    侯成聽說明路是投劉協,不禁眉頭大皺。嘀咕到:「劉協雖先帝子嗣,只是今唯一巴西……」

    諸葛亮看出侯成擔心劉協地盤小,不等候成思緒理清,便繼續到:「古人有言,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今劉公雖兵力不多,然得天下民心,此時正需義士相助。二位將軍若是此時投靠,方顯誠意。他日復國之時,封王侯不在話下,此等道理,將軍當知曉。」

    宋憲與侯成聽後相對而視。的確。多一份誠意,將來邀功的時候就多一份資本。可是投靠劉協明智嗎?

    諸葛亮看出二人猶豫。便再說道:「此時呂布命將不保,周瑜、孫策皆智勇雙全,趙雲雖有勇有謀,只是顧慮太多。將軍且不見,長沙之兵,時時被那周郎牽鼻而行,疲於奔命。如此下去,早晚疲憊不堪,被周瑜所敗。那時長沙不保,武陵焉能獨存,武陵不能自保,早晚必為劉公所佔。即如此。二位將軍不如就此將武陵獻與劉公,將軍有此等功績,必能得劉公重用。那時呂布命散黃泉,北方大亂,將軍隨劉公聯合孫堅,一同北上。大漢復國,便在二位將軍手中矣。」

    宋憲、侯成二人被諸葛亮說得,好像他兩已經帶著劉協復國了呢。只是侯成也算明白一事,還沒完全糊塗。聽說諸葛亮要他們獻武陵,乃搖頭到:「以先生之言,若我兄弟二人投劉公,尚且可議。只是……若要獻上武陵,恐怕……吾二人力所不能及也。」

    諸葛亮聽到這話,心中知道說服二人來投,已成定局。只是侯成說獻武陵力所不能及,疑惑到:「二位將軍乃呂布近臣,權力當不在武陵守將黃忠之下。若有心棄暗投明,獻上武陵有何難哉?」

    侯成未說話,宋憲卻苦笑到:「先生不知。呂布極為忌憚部將全掌兵權,故而每二三年,各處守將便輪防一次。然守城兵卒則就守原地,將帥輪防,不能帶走一兵一卒。如此治下,戌守之兵,只從軍令、兵符,不從將帥。若先生要我兄弟二人獻武陵,怕是武陵未獻出,吾兄弟二人已被守城之卒,斬於城下矣。」

    侯成也無奈到:「唉……呂布甚得軍心,故而前者倭州郝萌、司隸魏續造反,皆死於非命。」

    諸葛亮聽後,心中暗驚呂布如此深得軍心。不過現在只要能說得侯成、宋憲二人來投,日後要奪武陵也不難。於是便說道:「若如此,不獻武陵也無妨,只需二位將軍來投足矣。」

    此時侯成、宋憲的話都說成這樣了,自然也沒有餘留之地。於是侯成與宋憲便與諸葛亮約定投降日期,等待二人設法將各自至親家眷,暗中送出洛陽後,便帶著親衛部下去投劉協。

    侯成、宋憲叛變,又一次給漢軍士氣帶來不小的衝擊。消息傳回洛陽,朝廷大驚。

    一直以來。大漢政務雖然有荀彧、賈詡等人理政,可是軍務上一直都是呂布親自打理。宋憲、侯成乃呂布心腹,如今卻叛逃,朝中大臣震驚不已,紛紛不知如何處理。群臣只好由荀彧、賈詡等重臣代表,進宮來見呂布。便是郭嘉也因得知宋憲、侯成叛變,知道非同小可,搞不好江南四郡便不保,也隨之進宮來見呂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