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三國新呂布

第1卷 第116章 商家歸心,糜子仲力推工商聯盟 文 / 黑石頭

    第116章商家歸心,糜子仲力推工商聯盟

    韓當本帶著水軍騷擾袁紹渡河大軍。卻見南岸一將率一軍奔襲袁紹前方上岸袁軍。袁軍未上岸的軍士許多都因慌亂自翻船隻。

    韓當見這機會便對水軍喝令到:「兒郎們。袁軍已亂,隨吾殺呀……」於是便帶著一千水軍向河上袁軍衝殺過去。

    韓當這一衝鋒叫渡河袁軍更加慌亂不已。韓當趁亂左突右衝,在袁紹渡河大軍之間來回衝殺。韓當水軍不過一千,能殺死的人自然不多,可是卻引起袁軍大亂。許多袁軍船隻由於嚴重超載,在慌亂間自行顛覆沉沒。

    南岸張燕見太史慈率軍奔襲袁軍,使袁軍混亂。韓當又率水軍來回衝殺,二人勢如破竹,便與夏侯淵率大軍掩殺。

    三將在岸上,一將在水中,配合默契。突襲袁紹渡河大軍。袁紹船隻多數超載,被殺得慌亂,相互碰撞,紛紛翻沉,兵士淹死無數。

    袁紹謀士郭圖、逢紀、審配等人見自家軍馬自我慌亂,相互碰撞。船隻、軍士紛紛顛覆,沉到水裡。急忙喝叫軍士穩住,不要自亂。

    袁紹武將高幹、高覽、顏良、文丑等人見兵士慌亂不堪。且越來越亂,紛紛拔出佩劍,呼喝兵士鎮定。但見不聽號令,自亂陣腳者,便砍刺而死,踢進河中。只是一時情急,越急便越慌,越慌便越急。可憐袁紹八萬大軍未與呂布交戰便大多淹死河中。

    便在袁紹渡河大軍被張燕、夏侯淵、太史慈、韓當四人默契攻擊時,高順與趙雲也率軍從南皮殺來。兩番合兵大敗袁紹大軍。

    袁紹大軍許多載有糧草、金寶的船隻盡數沉入河中,兵士淹死無數。袁紹及其家眷與一些謀士武將所乘船隻要大些,載人也少些,免於顛覆沉沒。卻被高順、趙雲、張燕、夏侯淵、太史慈與韓當殺得慘敗,被追得狼狽不堪。袁紹在其部將護衛下,帶著殘兵敗將往樂安逃來。

    且說呂布率大軍埋伏與樂安要道,準備伏擊袁紹大軍。不想左等右等,始終沒等到袁紹大軍。正當呂布懷疑袁紹是否未南下時,便見一彪人馬狼狽不堪的往樂安要道奔來。且見來軍旗鼓皆無,兵無片甲,馬不整裝,逃入呂布所設伏擊圈內。

    呂布見來軍混亂,不知是否是袁紹大軍,所以便不敢叫軍士殺出。便在來軍將逃至眼前時,呂布身邊曹操眼尖,一眼認出袁紹。遙指對方,對呂布急道:「此乃袁本初也。速擊之。」

    呂布不認識袁紹,曹操卻認得袁紹。呂布聽曹操大叫,急喝令伏擊兵士攻擊。一時間弩矢如雨,盡向袁紹軍射去。

    試想一番。呂布數萬大軍伏擊袁紹殘兵,袁紹如何抵擋得了。袁紹及其謀士武將,幾乎盡數死於亂箭之下。呂布埋伏的大軍只一兩次弩射,便幾近射死袁紹殘兵。

    袁紹武將顏良、文丑、高幹、高覽護著袁紹及其子袁譚、袁熙、袁尚,謀士審配等少數幾人,免於被呂布大軍弩箭射死,卻也被活捉。

    呂布早就與袁氏一門有過節,袁逢三家被董卓滅門也是呂布在董卓耳邊慫恿的。這袁紹。呂布自然留不得。於是袁紹本族男子便被呂布一律殺光,女人盡數被充做奴婢,或配送給謀士、部將為奴為妾。袁紹近臣高幹、高覽、審配等也因不降,隨袁紹一家被殺。袁紹部將顏良、文丑、郭援、周昕、鄧升、蔣義渠、馮禮、陳琳等投降呂布,被遣為部將佐將。

    呂布本想令張燕等人盡力阻攔袁紹渡河就好,抵擋不住就退兵。不想張燕、夏侯淵有太史慈助,又與韓當水軍配合。四人合作默契,大敗袁軍於濟水。

    呂布無心插柳,柳卻成蔭,卻叫埋伏在樂安要道的大軍無用武之力。只是可惜了袁紹糧草、金寶都沉到濟水裡去了。

    袁紹被滅,張燕其功甚高。孔融投誠被呂布調入洛陽任光祿大夫。張燕逐被遷為青州刺史。張燕又向呂布舉薦太史慈,呂布遷為近衛。韓當也因功被遷水軍都尉,後又調到臨淄,組建幽州水軍後的第二支青州水軍。隨後郭嘉又舉薦沮授,呂布這才重用沮授,招為近侍參軍。

    再說許攸。許攸知道袁紹離死不遠,在渡河時便有意退縮,與於禁、許褚混在軍士中。不久高順、趙雲領軍殺到。三人便為內應,輔助高順、趙雲攻殺袁紹在黃河北岸的袁軍。袁軍慘敗,多數投降。

    袁紹覆滅後,於禁、許褚也因功被招為呂布近衛騎。呂布知道許攸雖有功,卻貪不知足。便將許攸打發在泰山歷城做縣令。後來在呂布全國肅貪時,被夏侯蘭收監斬首。此後話。

    孔融投誠,呂布便再派趙雲領一軍,配合張燕收繳青州殘餘郡縣。又調成廉為冀州刺史,張頜為兗州刺史,隨後便自率大軍向徐州殺來。

    且說大漢商家分南北,北商代表有蘇雙、張世平二人。南商代表則是徐州糜家。糜家家主糜竺久居東海,先祖世代經營墾殖。養有僮僕、食客近萬人,資產上億。後被徐州刺史陶謙闢為別駕從事。

    今呂布滅袁紹,收孔融,率大軍南下兵臨徐州。糜竺早聞北商蘇雙、張世平二人投呂布,被呂布重用。招為官商,全權處理朝廷商業大事。糜竺自然不甘心大漢商家被北商獨攬。於是有心投效呂布,也為南商爭得一番勢力。

    如今呂布率大軍至徐州正是結交時機。於是糜竺便勸陶謙到:「今天下不寧,漢大將軍親征討亂賊,所過之處,無不望風而平。陳留曹操梟雄者,與大將軍周璇不過月餘便降。渤海袁紹更是不及,雖先得壺關張楊,河內王匡,後有兗州劉岱,山陽袁遺助,亦不過旦夕之命。魏郡黃琬,焦郡張邈,北海孔融且智者,投呂布而封高官。今大將軍大軍將至,府君不可遲疑,當迎朝廷大軍入主徐州。大將軍知人善用,必厚待府君矣。」

    陶謙道:「謙如何不知大勢所趨,誠當如子仲所言,迎大將軍入主徐州才是。」

    於是陶謙便帶徐州文武官員,出城三十里迎接呂布大軍。徐州不戰,自歸朝廷。陶謙乃於郡府內設宴款待呂布等人。

    呂布不費兵事而收徐州,心中安慰,便犒軍三日。

    呂布有意拉攏徐州官員。陶謙前日設宴款待,二日呂布便在軍營中也設宴回款徐州官員。

    復日。糜竺因有意交好呂布,便又在糜府設宴還請呂布。如今趙雲在青州與張燕收復青州殘餘郡縣,呂布便帶典韋與張遼往糜府赴宴。宴席過後糜竺便請呂布往客廳閒談議事。席間便遣家僕款上嚴妮的香茶。如今淡飲清茶之風已傳便天下。

    飲茶閒談間糜竺便與呂布說起田地律。糜竺說道:「竺於徐州早聞大將軍於幽州時便行田地律,甚得百姓擁護。此律當為治天下之典法也。」

    呂布聽糜竺說起田地律,心中暗想:我大軍征討到哪,便在哪行田地律。這田地律則需要當地大戶支持才能安穩的執行。糜竺乃徐州巨富,當早知道田地律的影響。徐州雖歸附朝廷,可要在徐州行田地律免不了要他糜家支持。他今日自己先說起這事,應該是有心的。

    於是呂布便笑到:「子仲所言真實。天下不寧,其中便是許多無地百姓不堪剝削,而隨賊主造反。黃巾之亂便是教訓。今徐州新歸,布欲於徐州行田地律。只是此律極削大戶利益。故而稍有不是,便又將引起禍亂。子仲家族乃徐州巨富,不知子仲於此事有何意見?」

    糜竺笑道:「關乎國家大事,竺自當鼎立支持大將軍。」

    呂布聽了心中大快。笑道:「哈哈哈……有子仲支持,於徐州行田地律無憂矣。子仲之功勞布深知。若徐州安穩行田地律。吾必重用子仲。」

    糜竺也笑到:「竺支持大將軍亦非戀功耳,只是竺有一慮,望大將軍思之。」

    呂布道:「子仲建議,布當洗耳恭聽。」

    糜竺道:「竺所聞。大將軍凡行田地律,但有反對者便嚴懲之。此雖可攝豪強,卻多招小人記恨。凡先支持大將軍者,大將軍便以功論賞,招為重用。只是這商人以利為本,無利不貪早。其中必然有貪斂小人,趁機以權謀私,以補回捐田地之損失。如此難免招聚許多貪斂之人為官,此極不利國家大計。」

    呂布聽了無奈到:「布如何不知其中利弊。只是如今天下大亂,田地律乃國之大計,若顧慮貪斂之人,不與好處,如何能服地方豪強大戶。布唯有先縱之,待日後天下興平,再做打算。」

    糜竺道:「大將軍權宜之策雖可一時安平,但日久必將生禍。竺有一策,不知大將軍以為如何。」

    呂布忙問道:「子仲若有計策,當速告知。」

    糜竺拍拍座下雕花椅子,又舉起手中瓷器茶壺說道:「嚴夫人之才學天下無雙,幽州工坊所造精奇之物皆精品。只是如今北商受大將軍重用,位列官商,一家獨大。只此茶壺,於幽州販賣至徐州,便牟利百倍。可見此中利益之大。竺以為大將軍可設工商聯盟。以大將軍之工坊為主,四向連接南北。但凡有大戶捐地支持大將軍之田地律者。可加入聯盟,直接與幽州工坊交通貨物。如此一來。一者捐地者有利可圖,必鼎立支持大將軍之田地律。二來可防北商一家獨大。三來大將軍可避免為賞有功之人,而舉貪斂之人為官。此一舉三得。望大將軍思之。」

    呂布一聽心中驚喜,真是一舉三得。即可以讓捐地之人改從商業牟利,二來可防蘇雙、張世平壟斷經營,三可以不用憂心捐出土地的大戶沒有補償。

    於是呂布喜道:「子仲真吾之臂膀也。此策精湛。只是此事恐唯子仲方可行之。子仲當助我,隨吾往洛陽,布必重用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